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11个
在SMM主办的 2024第十二届锌盐氧化锌及锌再生原料交易论坛—2024年(第十二届)绿色锌盐及氧化锌高峰论坛 上,SMM咨询顾问丁若宇围绕“锌盐市场的供需平衡现状”展开分享。他表示,据SMM预测的直接法氧化锌供需情况来看,预计自2023年到2028年,直接法氧化锌市场或将呈现供应小幅过剩的状态,供应宽松幅度相较前几年有明显收窄。直接法氧化锌产量或将逐年下滑,年复合增长率在-9%左右;相比于直接法氧化锌,间接法氧化锌供应情况整体保持稳定,自2023年到2028年的产量年复合增长率在0.4%左右。供需平衡方面,到2028年之前,国内间接法氧化锌或将呈现供应小幅过剩的局面。 锌盐产业链概览 主要锌盐产品供需情况 氧化锌 影响氧化锌行业主要政策分析 氧化锌应用发展趋势-1/2 氧化锌应用发展趋势-2/2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带动轮胎行业氧化锌使用单耗提高: 车辆自重大: 由于电池组的重量较大,一辆电动乘用车的质量相较于同等规格的燃油车高200~500kg,需要轮胎拥有更高的抗压能力和耐磨耗性能; 除对轮胎的机械结构进行重新设计外,氧化锌作为轮胎橡胶的补强剂,在新能源汽车轮胎配方中的用量更高。 启动速度快: 电动车的电机可以在启动时输出峰值扭矩,一般比燃油车起步加速更快。轮胎在短时间内会积聚大量的热,影响轮胎的性能和寿命,需有针对性地提高轮胎的散热性能; 氧化锌作为轮胎橡胶的散热剂,在新能源汽车轮胎中的添加量因此提高。 氧化锌生产将更加清洁可持续 全球范围内各行业均面临着巨大的减碳压力,尤其是终端生产企业对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会随着产业链传导至整条供应链; 以氧化锌的最大下游应用橡胶行业为例,全球主要汽车制造商纷纷宣布了碳中和计划,并对上游供应链提出了减碳或可持续要求; 随着各行业对绿色、可持续的要求提高,下游企业会倾向采购使用再生材料生产的氧化锌。 直接法氧化锌供需情况及预测 据SMM预测的直接法氧化锌供需情况来看,预计自2023年到2028年,直接法氧化锌市场或将呈现供应小幅过剩的状态,供应宽松幅度相较前几年有明显收窄。直接法氧化锌产量或将逐年下滑,年复合增长率在-9%左右。 具体来看,受到各级环保政策以及下游需求不振的双重影响,直接法氧化锌的产量在过去三年间持续下降,并将在未来持续; 与之相伴的是直接法氧化锌产能的迁移与退出。一方面,收到环保政策影响,部分河北地区的直接法氧化锌迁移至山西等地,另有部分产能则选择停产;另一方面,由于直接法氧化锌的下游应用主要聚焦在陶瓷领域,在地产行业短时间内难以出现反弹的大背景下,直接法氧化锌的需求难以恢复。与此同时,在橡胶领域直接法氧化锌还面临着间接法和活性纳米氧化锌的竞争,许多直接法氧化锌企业因此选择转型 间接法氧化锌供需情况及预测 相比于直接法氧化锌,间接法氧化锌供应情况整体保持稳定,自2023年到2028年的产量年复合增长率在0.4%左右。供需平衡方面,到2028年之前,国内间接法氧化锌或将呈现供应小幅过剩的局面。 具体来看,我国的间接法氧化锌行业正处于格局重塑的阶段,头部企业因其较高的知名度、较为成熟的生产管理、较低的原材料采购价格等因素与下游客户建立了长期而稳定的合作关系,受下游行业整体波动的影响较小;部分中型规模的企业由于其准确对产品的准确定位、较高的生产管理水平以及合适的营销方式,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亦可占据一席之地;其他小型氧化锌企业则面临着产销两端的困境,受到转型甚至停产的压力; 我国TBR产量的持续下滑,叠加电子行业的增长,最终致使间接法氧化锌需求在稳定中保持极慢速的增长。 活性纳米氧化锌供需情况及预测 至于活性纳米氧化锌供需情况,其产量预计2023年到2028年均呈现增加态势,复合年增长率在3.6%左右,供应过剩的幅度也将在后续逐年收窄。 具体来看,考虑到各活性纳米氧化锌厂家的持续推动,加之活性纳米氧化锌的价格优势,从行业整体来看,橡胶、饲料行业的活性纳米氧化锌的渗透率仍将持续提高,这也将带动产量增加; 部分规模较小、产品稳定性控制程度较弱的活性纳米氧化锌生产企业可能将面临产能退出的风险,行业将进一步向头部企业集中。 硫酸锌供需情况及预测 SMM预计,2023年到2028年,硫酸锌产量或将逐年攀升,并且在2023年经历了一波明显去库之后,未来几年或将呈现小幅供应宽松的局面。 具体来看,疫情开始后,海外硫酸锌生产受到疫情影响,产量无法满足下游需求,因此相关企业普遍向中国硫酸锌生产厂商超量进行采购。强劲的需求带动了硫酸锌企业的生产。2022~2023年,受到需求不振及上游原材料供应不足的原因影响,我国硫酸锌产品产量持续下降; 长期来看,未来来自化肥、饲料及化纤行业对硫酸锌的需求均会随着行业发展而增长。出口方面,2024年开始,随着国外库存的消耗,硫酸锌的出口情况会逐步好转,并随着全球进入后疫情时代保持增长。 其他部分锌盐供需情况及预测 其他锌盐方面,硫酸锌、氯化锌2023年到2028年产量均整体呈现增加态势,前者年复合增长率在3%左右,后者在4%左右,且此二者在未来几年也均或呈现供应宽松的态势。 硬脂酸锌的供应宽松幅度在2023年到2028年或将逐年收窄,并有望在2028年达到紧平衡的状态。 锌盐行业未来发展展望 产能过剩情况仍将长期存在 多数锌盐产品如氧化锌、氯化锌建成产能远大于需求,产能利用率低。在下游需求无显著增长预期的情况下,产能过剩的情况仍将存在; 多个锌盐行业面临洗牌 在产能过剩的大背景下,不同规模企业面临境况亦不尽相同。头部企业可以通过规模优势与良好口碑获得稳定订单;部分中型企业可以通过深耕细分领域向好发展;小型企业则面临较大挑战。 新兴锌盐产品将陆续出现 在饲料领域,新兴的锌盐产品如碱式氯化锌、甘氨酸锌、蛋氨酸锌等有机酸锌在市场中愈发常见; 在橡胶领域,未来也或将出现替代传统氧化锌的锌盐产品。 企业出海迎来机遇 伴随着制造业的迁移,海外建厂以供应国外客户或将成为逃离“内卷”的可能选项之一; 生产清洁化 部分锌盐生产工艺均有造成环境污染的风险(废气或废水)。在“环保无小事”的大背景下,锌盐生产的环境合规程度也将提高; 随着ESG、可持续等概念的兴起,未来使用可再生、可循环材料生产的锌盐产品将更加常见。
在SMM主办的 2024第十二届锌盐氧化锌及锌再生原料交易论坛—主论坛 上,SMM铅锌高级分析师韩珍对下半年锌价走势作出展望。按照SMM对中国锌精矿和精炼锌的平衡表预测来看,SMM预计2024年国内锌精矿或将呈现供应紧张的局面,紧缺幅度在17万吨左右,精炼锌方面同样呈现短缺情况,幅度在11万吨左右。SMM预计下半年锌市场或均处于紧缺态势,后续需关注矿供应增量和消费环比改善情况,预计下半年锌价或高位震荡为主。 受原矿品位下降及极端天气等影响 2024上半年海外矿山进口量同比降幅明显 据SMM调研显示,受原矿品位下降和极端天气等因素的影响,2024年上半年海外矿山锌精矿进口量同比降幅明显,1-7月锌精矿累计进口209.1万实物吨 同比下降22%左右。此外,亚洲区锌精矿Benchmark在2024年下滑至165美元/干吨,佐证矿紧缺预期。 上半年极端事件扰动 预计下半年锌精矿进口量改善有限 上半年海外有诸多譬如天气、洪水等的极端事件扰动,致使上半年锌精矿进口量处于近三年低位,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1-6月累计锌精矿进口量为171.51万吨(实物吨),累计同比降低24.71%。 不过随着沪伦比值向上修复,锌精矿进口量改善,整体展望下半年,SMM认为下半年锌精矿进口量改善有限。 海外港口发货量较低 据SMM汇总的连云港锌矿到港和出港的数据来看,进入2024年以来,锌矿到港数据重心下移,佐证港口库存处于低位。 此外,连云港锌精矿周度库存此前也已经降至近4年低位,证明海外港口发货量较低的事实。 SMM整理了上半年海外主要矿企的锌精矿产量,2024年上半年锌精矿产量总计219万吨左右,相比2023年上半年同期下降22%左右。 2023年辅料价格回落 国内矿75%分位成本曲线降至13000元/金属吨 据SMM数据显示,自2023年以来,随着辅料价格的回落,国内矿75%分位成本曲线便已经降至13000元/金属吨,2022年该成本曲线报13800元/金属吨。 而国内矿端进入2024年以来持续呈现紧缺态势,加工费接连下探,随着加工费下行和锌价走高,国内矿山利润快速上涨。 2024年上半年锌精矿产量同比下降4万吨 下半年火烧云矿成为产量增长主力军 2024年上半年,国内锌精矿产量受原矿品位下降、环保、整改等因素影响产量同比下降4万吨,SMM预计2024年国内矿山产量增加8万吨左右,下半年火烧云矿成为产量增长的主力军。 进口锌矿加工费大幅走低 反映远端锌矿偏紧预期 自进入2024年以来,不论是国产锌矿加工费还是进口锌矿加工费均呈现“跌跌不休”的态势,进口矿加工费大幅走低,也反映出了远期锌矿偏紧的预期。 》点击查看SMM锌产品现货报价 且相比于往年,2024年国内冶炼厂原料库存天数整体均呈现下跌态势,7月份更是已经下降至14天以下。 加工费走低 冶炼厂利润倒挂2500元/吨以上 冶炼厂利润方面,随着加工费的持续走低,冶炼厂(不含副产品)利润倒挂严重,在进入8月份之后利润一度倒挂2500元/吨以上;进口矿方面,锌精矿进口盈亏处于盈亏平衡附近。 原料紧缺逐步兑现 2024年全年精炼锌产量或下降到615万吨 据SMM对上半年精炼锌产量统计来看,矿紧缺的情况逐步兑现到了冶炼端,部分冶炼厂出现减停产等情况,致使2024年上半年精炼锌同比下降10万吨。 且因原料供应持续紧张,冶炼厂开工也明显走弱,SMM预计2024年全年精炼锌产量或下降到615万吨左右。 冶炼厂合金比例逐年提升 压铸锌合金方面,随着新增产能的持续释放,冶炼厂压铸锌合金产量维持高位运行;而镀锌板方面,镀锌板消费维持弱势,倒逼炼厂热镀锌合金产量下降。 2024年再生锌成为国内冶炼厂新增产能的主力军 2024年有多家企业有相关再生锌锌产能布局,另外还有部分矿产锌和再生锌在2025年~2026年期间投产。 上半年精炼锌进口量超预期增加 关注后续四季度进口情况 上半年国内供应减少,给到进口锌流入机会,因此整体上半年精炼锌进口量实现超预期增加,2024年进口长单量仍可维持,关注后续四季度进口情况。 上半年海外冶炼厂积极复工复产 下半年利润压缩下产量或有下降 进入2024年海外冶炼厂电力问题得到缓解,海外冶炼厂积极复工复产,不过加工费下行导致冶炼厂利润略有回落,预计利润压缩下,下半年海外精炼锌产量或有所下降。 终端方面, 房地产数据表现不佳,前端拿地拐点已过,国内地产数据弱势运行;国内电网投资同比维持正增长,但光伏新增装机量高峰已过,集中式光伏新增装机量同比下降,拖累光伏锌消费增速;基建方面,水泥磨机开工率向上修复,挖掘机产销数据改善,具体发力情况还需要时间来验证; 汽车方面,汽车产销量同比虽为正增长,但增幅放缓,且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逐步提升,其对传统燃油车形成部分替代,对锌消费带动有限;家电方面,近期,三大白中空调增速明显,且三大白出口数据累计同比大幅超预期。2024年家电方面期待政策和出口的发力。 2024年铁塔、海上风电等项目 助力镀锌结构件企业开工 不过虽然房地产表现弱势拖累镀锌管开工,但是铁塔,海上风电等项目托底镀锌结构件企业开工。 出口订单改善助力镀锌板开工同比高位 但终端消费弱势拖累镀锌板开工高位回落 上半年,因汇率维持高位,镀锌板出口订单也延续高位。而虽然出口订单改善助力镀锌板开工同比维持高位,但是当下处于下游消费淡季,随着终端消费走弱,镀锌板开工又受到拖累导致高位回落。 国内镀锌板出口以东南亚为主 关注后期反倾销制裁影响 据SMM及海关总署数据显示,1-7月镀锌板净出口累计同比增长16%,出口主要是以东亚、东南亚为主,后期需关注反倾销制裁的影响。 上半年压铸锌合金表现平平 期待四季度订单表现 整体来看,上半年压铸锌合金板块表现平平,不过7月随着锌价走低,压铸企业开工率开始向上修复,同时,锌价下跌也刺激压铸锌合金企业库存增加,关注一下四季度下游订单表现。 年内铜铝替代锌的量预计有减少 关注不锈钢的替代情况 年内铜铝替代锌的量预计有减少,锌不锈钢价差涨势明显,关注后期不锈钢的替代情况。 汽车半钢胎数据表现平稳 支撑氧化锌企业开工 氧化锌开工率与锌渣产量、汽车半钢胎开工息息相关,2024年汽车半钢胎数据表现平稳,支撑氧化锌企业开工。但陶瓷、饲料级订单不佳又对氧化锌开工形成拖累;综合因素影响下,上半年氧化锌开工弱势运行,周度开工率低于历史同期。 下游消费表现不佳 国内外库存均处于近三年高位 库存方面,因下游消费表现不佳,国内外库存均处于近三年的高位附近,虽然近期锌锭库存拐点已经出现,但绝对库存仍处历史高位;且冶炼厂产量下降,也倒逼精炼锌冶炼厂成品库存下降明显。 进口锌锭补充国内供应减量 叠加消费表现不佳 国内现货升水上行乏力 国内方面,因进口锌锭对国内供应形成补充,抵消了国内部分供应减量,在消费表现不佳的情况下,国内现货升水上行乏力。后续需等待消费拐点出现,驱动现货升水转好。 海外方面,社会库存维持高位,表明海外消费略显乏力,欧洲现货升水弱势运行。 下半年关注矿供应增量和消费环比改善情况 按照SMM对中国锌精矿和精炼锌的平衡表预测来看,SMM预计2024年国内锌精矿或将呈现供应紧张的局面,紧缺幅度在17万吨左右,精炼锌方面同样呈现短缺情况,幅度在14万吨左右。SMM预计下半年锌市场或仍将呈现供应紧缺态势,后续需关注矿供应增量和消费环比改善情况,预计下半年锌价或以高位震荡为主。
在SMM主办的 2024第十二届锌盐氧化锌及锌再生原料交易论坛—2024年(第三届)中国锌原料及钢灰交易峰会 上,SMM咨询顾问 丁若宇对含锌废料综合利用的未来发展趋势作出分享。他表示,未来再生行业将持续获得政府支持,且原材料的来源将更加多元化,产业集中度将变低,不过相关的生产将更为清洁化,企业出海将迎来机遇,未来我国次氧化锌企业出海将迎来利好。 含锌废料利用的驱动因素 锌资源短缺及供应链安全是含锌废料利用的核心驱动力 截至2023年,全球锌储量(经济可采储量)为2.2亿金属吨,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中国、俄罗斯、秘鲁等国。按照2023年1200万金属吨的产量计算,全球锌资源静态可采年限为18.3年,在基本金属当中属于可采年限偏低的品种。作为对比,铝和铜的可采年限分别为80年和40年; 我国随铅锌矿分布广泛,资源储备丰富,有贫矿多而富矿少、共伴生组分多而单一组分少、成矿物质成分复杂等特征。随着近20年来,中国锌矿石开采量快速增加,且开采过程中存在采富弃贫、滥挖滥采等现象,50%以上富矿资源均已被利用,目前资源贫化问题突出; 随着海外资源供应链风险升高,更是加剧了我国锌资源供应的挑战。 含锌废料应用的政策支持 在“双碳”背景下,有色行业作为高耗能的“八大行业”之一,正面临着极为艰巨的节能降碳挑战。除了升级冶炼工艺、采用可再生能源等方式外,二次资源循环也是突破高耗能、低产出发展困境的高效路径之一; 据估算,利用金属二次资源可节能85%-95%,降低生产成本50%-70%。具体到金属品目而言,根据中国循环经济协会估算,与利用天然矿石资源相比,每生产1吨再生铜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2.8吨,每生产1吨再生铝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4.6吨,每生产1吨再生铅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75吨,每生产1吨再生锌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2.43吨; 近年来,我国从国家层面持续出台利好再生金属行业的相关政策,地方政府也纷纷考虑当地实际情况匹配配套政策,金属回收、再生等行业迎来了更大的发展机遇,含锌废料以及再生锌行业也身处其中。 可持续供应链和企业社会责任也是含锌再生资源利用的重要推手 除政策因素外,供应链以及企业自身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追求也是驱动企业进行可持续转型的动力; 国央企、外企以及海外下游客户对产品碳足迹以及再生材料使用的要求沿供应链传导至上游企业,带动含锌废料的进一步使用。 含锌废料利用现状 常见含锌废料简介 钢厂除尘灰: •钢厂除尘灰指从烧结到轧钢的各个工序生产过程中,通过电除尘器、重力除尘器和布袋除尘器等除尘设备收集的灰尘。 •根据产生来源可将钢灰分为烧结机头灰、高炉布袋灰和转炉除尘灰等类型。不同类型的钢灰的物质组成往往不同,需要区别对待。 •钢灰的组成较为复杂,除含有铁外,一般还含有碱金属与碱土金属、氯、硅、锌、碳等成分。碱金属与碱土金属使钢灰具有强烈的腐蚀性;而锌的存在更是会导致炉内锌负荷逐渐增高,对生产造成危害。 •钢灰作为原料生产次氧化锌:在高温还原条件下,锌的氧化物被还原,并气化成锌蒸气随烟气一起排出,使锌与固相分离。在气化相中,锌蒸气又很容易被氧化而形成锌的氧化物颗粒,同烟尘一起在烟气处理系统中被收集。 铜冶炼烟灰: •在火法炼铜的熔炼、吹炼、精炼等过程中,铜精矿中Pb、Zn、As 等低沸点元素挥发、氧化或在气流作用下形成的烟气以及余热锅炉烟气经过收尘系统得到的烟灰。 •铜烟灰的主要成分为氧化铜、氧化锌及氧化铅,同时根据化学组成随矿源及铜冶炼工艺的不同,含有铜、锌、铅、砷、锑、镉、锡、铟等金属,具有很高的回收价值。烟灰在烟气逸出过程中与烟气中氧和二氧化硫等气体接触被氧化成硫酸盐。因此,烟灰中有价金属主要以金属氧化物及金属硫酸盐形式存在,有利于金属回收。 •铜烟灰综回利用工艺可以分为火法、半湿法、全湿法及选冶联合4大类,其中湿法工艺近年来发展较快。该工艺是利用酸、碱、盐等浸出其中的Cu、Zn、As、In 等金属,再利用不同的方法分别处理浸出液和浸出渣。 除了传统的原材料钢灰外,近年来随着行业技术水平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含锌废料开始得到应用,如铅锌冶炼烟灰、炼钢污泥、铅铜冶炼水渣、锌精矿尾矿、冶炼水处理污泥等; 由于这些废料当中含金属种类较多,目前已从提炼单一金属转向废料综合利用,废料中的铁、铅、铜、锌等金属均能够得以回收。 传统原材料钢灰出现供应紧张 近年来,由于钢铁行业“去产能”以及以房地产为代表的下游行业需求疲弱的影响,我国钢铁产量保持平稳,并未出现大幅上涨的现象。而由于地产行业“V”型反弹无望,未来钢铁以至于钢灰的供应亦将保持稳定。但次氧化锌行业的产能却在扩张,导致传统的钢灰原材料供应紧张的问题; 在此背景下,非传统的含金属废料以及金属综合回收利用将进一步得到推广。 含锌废料产业链 多重因素推动次氧化锌近年来产能增加 投资资金注入: •由于近年来房地产行业景气程度较低,部分创业及投资者将目光瞄准了政策支持、前景较好的再生资源行业。次氧化锌行业迎来了一次“投资热”; •原有的次氧化锌企业近年来也纷纷通过新建产线、更新更大回转窑等方式进行扩产,带动了行业产能的整体提高。 钢厂业务向下游延申: •2021年0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0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十四五”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的指导意见》,要求创新大宗固废综合利用模式,在钢铁冶金行业推广“固废不出厂”,加强全量化利用; •受政策推动,许多钢铁厂开始自建回转窑处理钢灰,生产次氧化锌。 工艺技术提高: •随着废料处置工艺的提升,用于生产次氧化锌的含锌废料已从过去的钢灰、铜烟灰、铅锌冶炼灰扩展至炼钢污泥、冶炼厂水处理污泥、湿法冶炼浸出泥等此前完全被废弃的废料; •原材料来源的扩展带动了次氧化锌产能的提高。 国家政策利好合格次氧化锌产品进口 由于国内钢灰等含锌原材料供应不足,加之国内次氧化锌行业竞争较为激烈,部分中国企业选择出海投资 由于钢灰等含锌原材料属于固体废物,无法出口到我国,因此这些出海企业只能在海外建设次氧化锌工厂。在海外将采购来的钢灰等原材料生产成为次氧化锌后在本土进行销售或出口至国内 目前,我国出海企业主要集中在东南亚、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等国。在东南亚设立的企业的原材料主要为当地钢厂生产的钢灰;而在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地布局的企业除钢灰外也会使用铅锌矿、氧化锌矿石等 欧洲部分地区(如巴尔干半岛)的钢灰原材料较为便宜,但由于极为严苛的环保要求,赴欧投资存在较大风险。 进口次氧化锌需严格满足相关标准(1/2) 根据《关于全面禁止进口固体废物有关事项的公告》(公告 2020年 第53号),自2021年1月1日起,我国将禁止以任何方式进口固体废物,禁止我国境外固体废物进境倾倒、堆放、处置; 由于次氧化锌是由钢灰等废料生产的富含氧化锌的混合物,由于原材料的不同氧化锌的含量可能也会有所差异,因此在进口时有可能被认定为固体废物而被海关退运。2021年开始已有多起类似案件发生; 次氧化锌进口时的品名为“氧化锌富集物”(税则号:3824999980,按重量计氧化锌含量在50%及以上的混合物),产品务必需要满足《冶炼用氧化锌富集物》(YS/T 1343-2019)中的要求,避免被认定为含锌废物。 中国自海外进口的次氧化锌需满足《冶炼用氧化锌富集物》(YS/T 1343-2019)中的要求: •工艺来源:含锌物料经火法挥发富集加工生产的用于锌冶炼的氧化锌富集物; •水分:氧化锌中的水分(质量分数)应不大于10%; •外观质量:氧化锌应为粉末状,颜色应均匀,不应混入外来夹杂物; •化学成分需满足上表要求。 若进口货品不能满足上述标准,则会被根据《固体废物鉴别标准通则》(GB 34330—2017)和《进口货物的固体废物属性鉴别程序》被认定为固体废物被退运,同时由于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而被罚款。 含锌废料综合利用展望 含锌废料未来发展趋势 ① 再生行业将获政策持续支持 再生资源行业有利于建设循环经济,暴涨基本金属供应链安全,且与“双碳”目标一致,未来将持续得到中央到地方各级政策的支持; ② 原材料来源多元化 房地产行业“V”型反弹无望,传统原材料钢灰的供应将持续保持紧张; 随着工艺水平的提升,炼钢污泥、水处理污泥等非传统含锌废料的利用率将进一步提高。 ③ 产业集中度低 行业准入条件低; 目前次氧化锌企业分布较为零散,行业集中度低。加之在政策推进下钢厂开始涉足次氧化锌生产,竞争格局进一步复杂化。 ④ 企业出海迎来机遇 国内原材料供应紧张、竞争加剧等原因叠加国家政策对进口次氧化锌的支持,未来我国次氧化锌企业出海将迎来利好。 ⑤ 生产清洁化 火法或湿法利用含锌废料的工艺均有造成环境污染的风险(废气或废水)。在“环保无小事”的大背景下,次氧化锌生产的环境合规程度也将提高。
在SMM主办的 2024第十二届锌盐氧化锌及锌再生原料交易论坛—2024年(第三届)中国锌原料及钢灰交易峰会 上,钢铁研究总院先进钢铁流程及材料国家重点实验研发部部长高建军围绕“ 锌二次资源综合利用现状与技术新趋势 ”的话题作出分享。 锌二次资源的特点和产生量 2023年我国粗钢产量10.19亿吨,十种有色金属(铝、铜、锌、铅、镍、锡、锑、汞、镁、钛)合计产量7470万吨。 2023年我国十种有色金属中铝、铜、锌、铅四种金属产量占总产量的95%以上,其中铝产量4159万吨,铜产量1299万吨,锌产量715万吨,铅产量756万吨。 金属锌锭的主要用途: 我国金属锌锭产量的60%左右用于钢材镀锌,随着汽车、家电产品等的报废,废钢产生量逐年增加,废钢冶炼产生的锌二次资源将会大幅度增加,从而改变锌原料供应格局。 钢铁企业产业链: 钢铁企业是资源和能源密集型企业,以铁素流和碳素流为主,实现资源的高效提取和能源的高效利用。由于铁矿石中一般会含量少量的锌、铅,在火法冶炼过程中锌、铅会循环富集在粉尘中,因此钢铁企业也是锌、铅资源宝库。 钢铁企业含锌资源的来源: 钢铁厂冶金尘泥产生量一般为钢产量的10%左右,以1000万吨的钢铁企业为例,年产生冶金尘泥量为100万吨左右,其中含锌固废20~40万吨。 钢铁企业的含锌尘泥以高炉布袋灰和电炉灰为主,其中高炉布袋灰主要收集的是铁矿石及辅料中带入的锌,电炉灰主要收集的是废钢中的锌。 高炉布袋灰中的锌资源量:30~50万吨/年(金属锌计); 电炉灰中的锌资源量:50~80万吨/年;(废钢量的0.35%) 锌渣/锌灰中的锌资源量:30~50万吨/年。 含锌资源循环利用技术现状 含锌资源回转窑利用 回转窑法处理高炉布袋灰生产次氧化锌在国内应用最广泛,具有投资少,成本低等特点。但回转窑法主要是提取尘泥中的Zn和Pb,要求尘泥中Zn>6%,Zn含量在<5%效益较差。 回转窑处理含锌粉尘是一个逆流换热、固-固还原反应过程,产生的锌蒸汽进入烟气,还原后炉料的金属化率可以达到60%~80%。 含锌尘泥回转窑法提取次氧化锌在我国应用非常普遍,可以较好的回收钢铁企业含锌尘泥中的锌,但铁回收率低,次氧化锌中锌品位低。 含锌尘泥回转窑提锌后的窑渣综合利用是最主要的问题,目前主要有三种利用方法:一是磁选铁粉,作为铅冶炼还原剂;二是直接卖给水泥厂、砖厂,作为配料使用;三是返回钢铁企业烧结配料使用。 含锌资源转底炉综合回收 转底炉工艺可以综合利用各种类型的含锌尘泥,具有原料适应性广,燃料来源广,Zn、Pb等金属回收率高,环保效益好等优点。但存在建设投资大,能耗较高等缺点。 转底炉技术可以高效提取含锌尘泥中的锌和铅,同时金属化球团可以用于炼钢,实现了含锌尘泥中锌、铅、铁的高效回收利用。目前国内宝钢、日照钢铁、沙钢、马钢等企业已建成转底炉处理含锌尘泥生产线20多条。 含锌资源利用情况 锌渣通过间接法处理可以得到间接法氧化锌,年产量在40~50 万吨。 锌灰通过直接法处理可以得到直接法氧化锌,年产量 ~10 万吨左右。 锌二次资源高值化利用新趋势 次氧化锌的资源化利用方向 高氯次氧化锌氨法制备电解锌 次氧化锌火法制备金属锌 次氧化锌还原为锌蒸汽;锌蒸汽冷凝为金属锌。
在SMM主办的 2024第十二届锌盐氧化锌及锌再生原料交易论坛—绿色锌盐及氧化锌高峰论坛 上,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教授刘大晨介绍了“ 气化法氧化锌在橡胶硫磺硫化体系中的活化作用研究 ”的相关话题。 有色金属及其化合物在橡胶中的应用 单质元素:金、银、镍粉—导电填料,铜、锌、铝等有氧化问题 金属氧化物:氧化锌、氧化镁、氧化铅—交联剂(含卤素元素橡胶)、氧化锌、氧化钙—活性剂、活化剂、吸收剂、二氧化钛—着色剂、二氧化硅(白炭黑)—补强剂 金属氢氧化物:氢氧化镁、氢氧化铝—阻燃剂、氢氧化钙—吸酸剂 金属盐:无机盐(镁、钙、钡)—填充剂、有机锌盐—硫化促进剂、活性剂、有机钴盐—粘合剂 形态与品质要求:纯度、含量、晶型结构、粒径及分布、处理改性。 氧化锌活化作用研究 结论:活性高,分散性好,可减锌 硫磺硫化体系组成 橡胶配合组成:生胶、硫化体系、填充补强体系、软化增塑体系、防护体系、其它配合体系。 硫磺硫化体系组成:硫化剂、硫化促进剂、硫化活性剂、防焦剂。适用于二烯烃类橡胶(CR除外),或分子结构中含有活泼双键的橡胶。 橡胶硫磺硫化体系的活性剂 硫化活性剂:一般不参与硫化剂与橡胶的反应,但是对硫化胶中化学交联键的生成速度和数量有重要影响。 做为硫化活性剂的物质,主要是金属氧化物和脂肪酸类,最常用的是氧化锌和硬脂酸。这些物质在硫黄硫化体系中对天然橡胶及二烯类橡胶,甚至对丁基橡胶都是不可少的配合剂。 氧化锌的作用 · 活化整个硫化体系氧化锌在硬脂酸作用下形成锌皂,提高了在橡胶胶料的溶解度,并与促进剂形成了一种络合物,使促进剂更加活泼,催化活化硫黄,形成了一种很强的硫化剂。 · 提高硫化胶的交联密度氧化锌和硬脂酸的存在形成了一种可溶性ZN盐,它与含硫的橡胶促进剂侧挂基团的鳌合,使弱键处于稳定状态,改变了硫黄键的裂解位置,结果使橡胶硫化生成了较短的交联键,并增加了新的交联键,提高了交联密度。 · 提高了硫化胶的耐热老化性能氧化锌对硫化胶有良好的热稳定性作用。在硫化或产品使用过程中,多硫键断裂,产生的硫化氢会加速橡胶的裂解,但氧化锌的存在与硫氢基团反应,形成新的交联键,使断裂的橡胶大分子重新缝合,形成稳定的硫化网络,提高了硫化胶的耐热性。 硫化活性剂氧化锌的品种 直接法-酸法、氨法,纳米、活性; 间接法-高纯度(99.7%),胶母粒。 种类繁多的活性氧化锌新品种,诸如纳米氧化锌、改性氧化锌等,均以直接法氧化锌制备为基础,通过粒子尺度调控以及表面改性处理所得。 气化法氧化锌(LPZ-80) 气化法生产氧化锌是一种新型氧化锌生产技术。在摩尔比2:1的氢氧火焰环境下,将锌锭迅速加热至2000℃以上形成气态锌,通入流化床与纯氧作用,在活性硅固体层间发生气固相反应,从而得到气化法氧化锌。收集固体混合物(氧化锌、二氧化硅)并对其进行活化处理,控制氧化锌含量为80%,即为商业化产品LPZ-80。 LPZ-80有着比间接法氧化锌更小的粒径,且间接法氧化锌晶体结构更偏向稳定的正六棱柱形,聚集体山峰状紧密堆砌;而LPZ-80聚集体呈现片层结构,扁平化分布,比表面积大,在混炼过程中剪切应力作用下易于分层破碎,分散均匀性好。 硫化胶力学性能 据测算得知,LPZ-80和间接法氧化锌两种氧化锌所表现出的硫化活性基本相同,但气化法氧化锌LPZ-80中氧化锌含量为80%,相当于4phr间接法氧化锌的用量,反映了气化法氧化锌活性高的特征。 气化法氧化锌LPZ-80与间接法氧化锌活化交联作用基本相同,赋予硫化胶的力学性能相近,配合LPZ-80的硫化胶强度和抗撕裂性能稍好,反映其硫化胶交联结构更加均匀稳定。 在NR(SMR20)胶中两种氧化锌所表现出的硫化活性与硫化胶力学性能基本相同。 对丁苯橡胶气化法氧化锌硫化活性与力学性能明显高于间接法,由于丁苯橡胶无自补强作用,无补强剂配合的硫化胶力学性能较差。 LPZ-80的分散性 硫化特性参数 通过测算,氧化锌用量过低硫化程度明显不足,交联密度低,硫化胶热稳定性差,存在硫化返原现象, LPZ-80用量超过3phr即可避免硫化返原现象发生,而氧化锌实际含量只有2.4phr。 LPZ-80与间接法氧化锌同为2phr的硫化特性曲线对比,二者硫化历程相差不大,但含锌量不同。 随着LPZ-80用量的增加,力学性能表现出对应的硫化程度变化。而配合2phr间接法氧化锌的300%定伸强度低于相同用量的LPZ-80,明显表现交联不足的特征。 NR(SCR WF)硫化胶中氧化锌的分散状态 配合LPZ-80的硫化胶断面更平整,表明交联网络结构均匀一致。氧化锌呈纳米尺度均匀分散,分布规整无团聚;与胶体结合紧密,包覆明显。因此气化法氧化锌较间接法氧化锌具有更高的活性,更好的分散性,赋予硫化胶更为优异的力学性能,从而在满足性能要求的基础上可以减少氧化锌用量,体现环保理念。 在载重轮胎胶料中的应用 基本配方:NR(SCR WF)80,SBR(1502) 20,炭黑(N234) 54,硬脂酸2,增粘树脂SP-1068 2,微晶蜡1.5,防老剂4020 1.5,防老剂RD 1,硫磺1.3,促进剂NS 1.2,LPZ-80(变量)1.5、2.5、3.5、4.5;对照组间接法氧化锌3.5。 硫化历程:硫化温度145℃ 硫化胶力学性能 随着LPZ-80用量增加,硫化速度逐渐减慢,硫化程度逐渐增大,对比间接法氧化锌表现为焦烧时间长,硫化速度快。用量3phr左右LPZ-80的活化作用相当于3.5phr间接法氧化锌,氧化锌用量减少近1/3。 随LPZ-80用量增加,硫化胶交联密度逐渐提高,相关力学性能表现出相应变化。对比3.5phr间接法氧化锌用量的力学性能,气化法氧化锌LPZ-80用量3phr左右的结果与之相近,因此从硫化胶力学性能角度也体现出减锌程度。 在半钢乘用胎胶料中的应用 基本配方:SSBR(3216) 60,SBR(1502) 40,硬脂酸 1,炭黑(N330) 40,白炭黑(K-160) 40,偶联剂(SI69) 4,防护蜡 1.5,防老剂4020 2,防老剂RD 1,环保芳烃油 28,硫磺 2.1,促进剂CZ 1.5,促进剂D 0.8,LPZ-80(变量)1.1、2.1、3.1、4.1;对照组间接法1.1、3.1。 硫化历程:硫化温度160℃ 结论 采用气化法制备的活性剂氧化锌微观呈现层状分布,较间接法氧化锌更易在橡胶中分散,比表面积大,橡胶硫磺硫化体系的活化作用强,交联结构均匀规整,硫化胶力学性能优于间接法氧化锌和活性氧化锌。 在橡胶硫磺硫化体系配合中随气化法氧化锌用量增加,活化作用逐渐增强,满足性能要求前提下可减少氧化锌用量,较间接法氧化锌用量减少1/3左右,符合相关环保要求对橡胶产品中氧化锌含量的控制。
在SMM主办的 2024第十二届锌盐氧化锌及锌再生原料交易论坛—绿色锌盐及氧化锌高峰论坛 上,景德镇陶瓷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包启富介绍了 氧化锌在玻璃、陶瓷行业的应用最新研究进展。他表示,氧化锌在陶瓷和玻璃领域可用作溶剂、乳浊剂、结晶剂、陶瓷颜料以及用以制作钴天蓝釉。 氧化锌在陶瓷及玻璃领域所起的作用 1、氧化锌(ZnO)是一种多功能的N型半导体材料,可制成陶瓷压敏电阻元件、气敏电阻元件、湿敏电阻元件和热敏电阻元件 , ZnO还被制作成陶瓷表面波器件和透明导电陶瓷薄膜等。 2、用作玻陶熔剂:氧化锌在低温熔块釉中作为熔剂使用时,一般用量在1%~15%%之间,在低温生料釉中用量普通为5%左右,在玻璃釉料中高达50%。 3、用作玻陶乳浊剂:在含有Al2O3较高的釉料中加入氧化锌,可提高釉面的乳浊性。因为氧化锌能与Al2O3生成锌尖晶石ZnO· Al2O3 晶体。在含锌乳浊釉中, Al2O3能够提高釉面的白度和乳浊度。 4、用作结晶剂:在艺术釉结晶釉中,氧化锌是不可缺少的结晶剂,在熔釉急冷却时,就形成为较大的晶体花纹,非常漂亮。在结晶釉中、氧化锌的用量高达20-30%。 5、用以制作钴天蓝釉:氧化锌在钴天蓝釉中是非常重要的助熔剂,它能够使氧化钴在釉中形成美丽的天蓝色。 6、用作陶瓷颜料:由于具有较强的助熔作用,氧化锌可以作为陶瓷颜料的助熔剂,矿化剂及釉料载体。 在压敏陶瓷领域的应用 我国能源的逆向分布决定了远距离、大容量特高压输电是我国电网长期发展战略。随着国民经济高速发展对电力需求增长,及再生能源发电并网输电要求,高压直流输电与柔性直流输电成为常态发展方向。然而直流输电面临的关键技术是受端(交流电网)接受直流大容量的安全问题,特别是无功冲击带来巨大的浪涌过电压的抑制,另外长距离输电网络对自然雷电过电压冲击的防护等等,所有这些都关系到电网的安全运行。 ZnO压敏电阻是一种伏安特性呈非线性的敏感元件,在正常电压条件下,相当于一只小电容器,而当电路出现过电压时,它的内阻急剧下降并迅速导通,其工作电流增加几个数量级,从而有效地保护了电路中的其它元器件不致过压而损坏。 ZnO压敏电阻 特点:优异的非线性电流-电压(I-V) 特性、快速的时间响应和高能量吸收能力。 作用:保护电路中的其他元件免受浪涌过电压的伤害。 应用领域:国家电网输配电系统、轨道交通系统、通讯领域等。 不稳定的ZnO压敏电阻片引起的危害: (1)造成电力线路或电气设备击穿或炸裂; (2)造成中断供电,引起火灾。 在陶瓷釉料领域的应用 氧化锌作为助熔剂在陶瓷釉料中的应用,可以提高釉面的光泽度、白度等。 建筑陶瓷防滑、耐磨釉,卫生陶瓷(智能马桶抗菌釉、智洁釉),日用陶瓷,等均有氧化锌的参与。 且氧化锌在颜色釉中应用,特别是一些窑变反应釉。 结晶釉则主要是氧化锌+石英共同作用形成。 在陶瓷色料领域的应用 氧化锌可以作为色料合成的催化剂和助色剂使用。 氧化锌+氧化铁+氧化铬可以制成咖啡系列色料。 氧化锌在玻璃釉料领域的应用 光伏低温玻璃釉料 其还可以用于光伏低温玻璃釉料,ZnO作为熔剂,不仅降低熔融温度的作用,还具有低膨胀系数。光伏玻璃要求落球强度高,故需采用ZnO-B 2 O 3 -SiO 2 。其可作为光伏玻璃背板高反射釉料。 汽车低温玻璃釉料 此外,其还可以作为汽车挡风玻璃釉料,汽车玻璃不仅要求落球强度高,还需要防粘、耐酸、遮蔽等性能,故需采用ZnO-Bi 2 O 3 -B2O3-SiO 2。 建筑和灶具低温玻璃釉料 氧化锌还可作为建筑和灶具低温玻璃釉料。
在SMM主办的 2024第十二届锌盐氧化锌及锌再生原料交易论坛—绿色锌盐及氧化锌高峰论坛 上,大连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司伟介绍了“碱式氯化锌及氧化锌纳米组装体系的制备及性能”的相关话题。 碱式氯化锌单晶纳米棒的制备 碱式氯化锌单晶纳米棒可作为油漆原料、污水处理材料、除草剂原料、饲料添加剂、粘接剂材料以及化肥原料。 可控形貌氧化锌的制备及性能 纳米氧化锌组装体系的研究 工艺流程: 掺杂纳米氧化锌超疏水材料的制备 工艺流程: 后续的研究工作 耐磨超疏水涂层材料,聚丙烯、碳纤维,防冰性能,超疏水机理。
在SMM主办的 2024第十二届锌盐氧化锌及锌再生原料交易论坛—绿色锌盐及氧化锌高峰论坛 上,中国橡胶工业协会橡胶助剂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王延栋围绕“ 中国轮胎工业及橡胶助剂工业对氧化锌未来需求影响 ”的话题展开探讨。 橡胶行业经济运行情况 一、行业经济运行情况 --橡胶行业(1~6月) 总体情况: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等同期增长,出口继续向好,亏损企业面减少。 向好:行业总体情况运行良好 收入增长:企业收入及利润率同比增长 出口增长:出口继续向好。 行业运行主要特点(工业生产总值) 根据协会对重点会员企业的统计,2024年上半年行业现价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9.48%,增幅较上年同期增加2.14个百分点。统计细分专业,仅有炭黑专业出现负增长,降幅为-0.33%;其他实现正增长的专业,有轮胎、制品、乳胶、骨架4个专业增长速度超过10%;有轮胎、力车胎、管带、制品、模具、废橡胶6个专业上年同期即实现正增长,其中仅有轮胎专业增速高于上年同期增速;有胶鞋、乳胶、助剂、骨架4个专业扭转上年同期下降态势,实现正增长。 行业运行主要特点(销售收入) 根据协会对重点会员企业的统计,2024年上半年行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7.31%,增幅较上年同期减少0.37个百分点。统计细分专业,有炭黑、废橡胶2个专业出现回落为负增长,降幅分别为-4.55%、-0.79%;其余实现正增长的专业,有制品、胶鞋、乳胶、骨架4个专业增幅超过10%;有轮胎、力车胎、管带、制品、胶鞋、模具6个专业上年同期即实现正增长,其中有制品、胶鞋、模具3个专业增速高于上年同期增速;有乳胶、助剂、骨架3个专业扭转上年下降态势,恢复实现正增长。 行业运行主要特点(出口交货值) 根据协会对重点会员企业的统计,2024年上半年行业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12.81%,增幅较上年同期增加6.51个百分点;行业出口率(值)为34.95%,较上年同期增加2.21个百分点。统计细分专业,有管带、废橡胶2个专业出现负增长,其中管带专业为上年同期实现正增长后回落出现负增长,降幅为-8.35%,废橡胶专业上年同期即为负增长,降幅继续扩大,降幅接近-60%。其余实现正增长的专业,有轮胎、力车胎、制品、胶鞋、乳胶、炭黑、骨架7个专业增幅超过10%;有轮胎、制品、模具3个专业上年同期即实现正增长,制品、模具2个专业增幅超过上年同期增幅;有力车胎、胶鞋、乳胶、炭黑、助剂、骨架6个专业扭转上年同期下降态势,恢复实现正增长。统计细分专业,有轮胎、乳胶、模具、助剂、骨架5个专业出口率(值)高于30%;有轮胎、力车胎、制品、乳胶、炭黑、模具、骨架7个专业出口率(值)高于上年同期。 半年/轮胎情况 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保持两位数增长;出口继续向好。 向好:行业总体情况运行良好,工业总产值保持两位数增长。 收入增长:销售收入增长高达10.36% 出口增长:出口继续向好,曲线向下。 轮胎: 轮胎37家重点会员企业2024年上半年实现现价工业总产值1190.16亿元,同比(下同)增长11.61%;实现销售收入845.39亿元,增长8.15%;综合外胎产量37728万条,增长17.42%;其中子午线轮胎产量36545万条,增长18.17%;全钢子午线轮胎产量6843万条,增长7.44%;子午化率96.86%,增加0.62个百分点。实现出口交货值617.62亿元,增长13.43%;出口率(值)51.12%,增加3.47个百分点。出口轮胎交货量17317万套,增长13.96%;其中出口子午胎16768万套,增长14.77%;出口率(量)为53.24%,减少0.62个百分点。产成品库存223.99亿元,增长8.49%。2024年国内有近20家企业宣布新建或者扩产计划,约300亿元投资,投产后将新增9300万条半钢,800万条全钢产能。 力车胎: 力车胎24家重点企业2024年上半年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98.98亿元,同比(下同)增长8.33%;实现销售收入95.92亿元,增长6.90%。主导产品中 自行车外胎产量9693万条,增长14.85%;电动自行车外胎产量8598万条,降低4.39%;摩托车外胎产量6340万条,增长14.47%。 实现出口交货值20.19亿元,增长10.24%;出口率(值)21.04%,增加0.64个百分点。实现利税3.16亿元,增长13.43%;实现利润2.03亿元,增长31.90%;销售收入利润率2.93%,增加0.61个百分点。产成品库存3.08亿元,增长10.93%。 胶管胶带: 胶管胶带57家重点企业2024年上半年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135.07亿元,同比(下同)增长6.28%;完成销售收入130.20亿元,增长5.30%。 主要产品输送带产量17535万m2 ,增长4.95%;V型带产量43165万A米,增长4.81%;胶管产量10408万B米,增长3.25%。 实现出口交货值15.93亿元,降低8.35%;出口率(值)12.24%,降低1.82个百分点。实现利税14.48亿元,增长8.64%;实现利润10.39亿元,增长14.97%;销售收入利润率7.98%,增长0.67个百分点;出现5家亏损企业,亏损企业亏损额0.22亿元。产成品库存33.10亿元,增长6.01%。 汽车行业现状 宏观 2024年上半年,国内销量同比微增,终端库存高于正常水平;汽车出口保持快速增长,对拉动市场整体增长贡献显著,新能源汽车出口增速明显放缓;新能源汽车产销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 2024年6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50.7万辆和255.2万辆,环比分别增长5.7%和5.6%,同比分别下降2.1%和2.7%。 2024年1-6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389.1万辆和1404.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9%和6.1%。 新能源汽车 2024年6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00.3万辆和104.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8.1%和30.1%。 2024年1-6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492.9万辆和494.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0.1%和32%。 商用车: 2024年6月,货车产销分别完成29万辆和29.4万辆,产量环比增长4%、销量环比下降1.6%,同比分别下降3%和5.1%。与上月相比,中型货车和轻型货车产销呈不同程度增长,重型货车产量增长、销量下降,微型货车产销均呈下降;与上年同期相比,中型货车和轻型货车产销呈不同程度增长,重型货车和微型货车产销呈不同程度下降。 2024年1-6月,货车产销分别完成176.4万辆和182.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4%和4.4%。与上年同期相比,微型货车产量小幅下降、销量小幅增长,其他三大类货车品种产销均呈不同程度增长,其中中型货车增速最为显著。 乘用车: 2024年6月,受以旧换新更新拉动,车企促销及节点冲刺等因素推动,乘用车销量环比继续保持增长。 2024年6月,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17.7万辆和221.5万辆,环比分别增长6.2%和6.7%,同比分别下降1.9%和2.3%。 2024年1-6月,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1188.6万辆和1197.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5.4%和6.3%。 三、中国橡胶助剂工业目前现状 --数据 2023年中国橡胶助剂工业总产值315.68亿元,同比下滑2.27%;销售收入313.4亿元,同比下滑0.35%;出口额96.15亿元,同比下滑7.93%;总产量149.86万吨,同比增长9%;出口量40.26万吨,同比增长2.21%。销售收入超过20亿元以上的企业5家;10亿元至20亿元的2家;5亿元以上企业有11家,较上一年度上升2家;5亿元以上企业共计18家,占全行业销售收入的82.3%,较上一年度上升1个百分点;出口额84.2亿元,占全行业87.57%;出口量37.17万吨,占全行业的92.32%。 2023年橡胶硫化促进剂38.45万吨,同比增长10.27%;橡胶防老剂42.15万吨,同比增长6.92%;橡胶加工助剂30.73万吨,同比下滑0.55%;橡胶硫化剂及过氧化物22.48万吨,同比增长16.48%;特种功能性助剂16.26万吨,同比增长25.08%;预分散母胶粒产品7.57万吨,同比增长2.58%。 加工助剂包括 增粘树脂、均匀剂、分散剂、隔离剂、防焦剂、增塑剂、塑解剂等。 操作油和氧化锌不在统计范围。 下滑原因:1.下游混炼装备提升;2.通过配方的调整减少使用量。 2024年1-6月份工业总产值147.5亿元,同比增长4.9%;销售收入143.2亿元,同比增长3.99%;出口额47.05亿元,同比增长1.47%;总产量83.76万吨,同比增长13.04%;出口量22.75万吨,同比上涨18.49%;其中橡胶促进剂23.2万吨,同比上涨13.17%;橡胶防老剂22.75万吨,同比增长18.49%。 法规政策影响 1.防老剂6PPD 2022年4月美国加州有毒物质的管理局(DTSC)提出的经济和财政影响的背景,以修改加 州法律法规,第22篇,第69511条。将第69511条7项含有N-(1,3-二甲基丁基)-N‘-苯基对苯二胺(6PPD)的机动车辆轮胎列入优先一般产品清单。 2.碳关税 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于2023年10月开始试运行,过渡期至2025年底,2026年正式起征“碳关税”,这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征收“碳关税”的经济体。这也意味着,供应链上任何一个环节的高碳排放,都将导致出口产品付出更多的碳管制成本。目前涉及到6个行业:钢铁、水泥、铝、化肥、电力、氢,但在2022年的6月份,“碳关税”修正案中包括了有机化学和塑料,未来极有可能随着下一阶段“碳关税”扩大征收范围而被纳入。被纳入后将对我国化工行业产生重大影响,推高我国化工行业的出口成本。 3.欧7法规 欧洲议会和理事会就“机动车辆Euro 7法规”达成了临时协议。欧洲轮胎和橡胶制造商协会(ETRMA)称,他们对将“轮胎磨损”作为“滚动阻力”、“湿地抓地力”和“外部滚动噪音”之后的第四个需要监管的轮胎特性。 临时协议规定了轿车和货车的制动颗粒排放限值(PM10):纯电动汽车为3毫克/公里;大多数内燃机(ICE)、混合动力电动和燃料电池汽车为7毫克/公里;大型ICE货车为11毫克/公里。 机遇 政策驱动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的部署,今年报告的主题是:以进促稳,稳与进是相辅相成、互为条件、相互促进的;稳是主基调、是大局,进是方向、是动力,不稳无法进,不进难以稳。因此,新的一年石化行业要“以进促稳”,在稳的前提下努力进取,推动各项重点工作再上新台阶。 国务院关于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 ——坚持市场为主、政府引导。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结合各类设备和消费品更新换代差异化需求,依靠市场提供多样化供给和服务。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加大财税、金融、投资等政策支持力度,打好政策组合拳,引导商家适度让利,形成更新换代规模效应。 ——坚持鼓励先进、淘汰落后。建立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长效机制,加快淘汰落后产品设备,提升安全可靠水平,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破除地方保护。 ——坚持标准引领、有序提升。对标国际先进水平,结合产业发展实际,加快制定修订节能降碳、环保、安全、循环利用等领域标准。统筹考虑企业承受能力和消费者接受程度,有序推动标准落地实施。 到2027年,工业、农业、建筑、交通、教育、文旅、医疗等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25%以上;重点行业主要用能设备能效基本达到节能水平,环保绩效达到A级水平的产能比例大幅提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分别超过90%、75%;报废汽车回收量较2023年增加约一倍,二手车交易量较2023年增长45%,废旧家电回收量较2023年增长30%,再生材料在资源供给中的占比进一步提升。 未来发展趋势 橡胶助剂绿色化趋势 •橡胶行业的绿色环保是一项持续性工作。在相关法规的监管下,传统有毒有害橡胶助剂产品,如易产生致癌性的β-萘胺的防老剂、易产生亚硝胺的各类促进剂和硫磺给予体、五氯硫酚类塑解剂等的替代已经基本完成,对应的绿色环保产品生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需要注意的是,橡胶助剂类化学品完全无毒无害几乎是不可能的。随着研究的深入,一些目前没有被深究的或相对“安全”的橡胶助剂也会被纳入监管,如氧化锌、防老剂4020、促进剂DPG等。 •橡胶助剂绿色化另一个方向就是可再生原材料的开发与应用。如稻壳源白炭黑、植物基环保增塑剂、植物淀粉类橡胶改性剂、木质素类辅助型防老剂和酶解木质素橡胶补强材料等生物质材料 。可再生资源在橡胶助剂中的开发应用对于橡胶行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橡胶助剂的绿色环保是轮胎满足相关法规的基础。目前,橡胶助剂的绿色化已经成为行业共识,并将持续引领橡胶助剂新产品研发的方向。 橡胶助剂高性能化趋势 •为了满足相关法规及标准的要求,轮胎的各项性能需要不断地提升,目前来看,单凭聚合物和补强填料的技术进步不可能完全满足轮胎相关性能提升的要求。 •高性能橡胶助剂对轮胎性能进一步提升的贡献不可忽视,甚至会成为不同公司轮胎产品性能差异的关键因素。 •随着绿色轮胎的逐渐普及,新型溶聚丁苯橡胶及高分散性白炭黑的大量应用,与其相关的高性能橡胶助剂也有了更大的需求。如高性能硅烷偶联剂(Si747、NXT等)、功能性树脂(抗湿滑、抗撕裂等)、高性能橡胶防护蜡、长效防老剂TAPTD、促进剂TBSI、高分散高热稳定性不溶性硫磺等产品。这些产品涵盖了轮胎性能提升、生产工艺优化、外观改善等各个方面。 •很多高性能橡胶助剂首先在国外轮胎公司得到推广应用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国内头部轮胎企业也在逐步开发应用并转化为自己的技术优势。
在SMM主办的 2024第十二届锌盐氧化锌及锌再生原料交易论坛—中国锌原料及钢灰交易峰会 上,鑫联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轮值总裁 高扬讲述了“ 再生锌资源领域氨法回收锌技术与展望:环境友好型锌回收技术的未来 ”的相关话题。 再生锌资源的来源 按照原料来源,二次锌可分为新废料和旧废料。 新废料:新废料是在冶金及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料,主要包括镀锌、铜合金、铜材加工、锌压铸、锌锰电池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的锌渣、灰、边角料以及铁、铅、锌、铜冶炼系统产生的锌渣、泥和灰等。 旧废料:旧废料是产品使用期满报废后产生的废料,主要是来自镀锌制品报废回收后重新进入炼钢系统产生的钢铁烟尘、报废锌压铸件、报废黄铜、废弃干电池的回收。 含锌固危废杂质种类多且含量高 含锌的危废种类比较多,如使用锌和电镀化学品进行镀锌产生的的槽渣和废水处理污泥、热镀锌过程中产生的废熔剂、助熔剂和集(除)尘装置收集的粉尘、铅锌冶炼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含锌渣等。 这些物料的特点是硅、铁、氟、氯、砷、镉、钙等杂质种类多,且含量比较高。 国家对涉重固危废处置问题高度重视 2016年5月28日,国务院发布《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土十条”); 2018年生态环境部开展打击固体废物环境违法行为专项行动(“清废行动2018”),第二年启动“清废行动2019”; 2018年4月,生态环境部印发《关于加强涉重金属行业污染防控的意见》; 2019年1月我国启动“无废城市”建设试点; 2020年9月新版《固废法》生效实施,提出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要坚持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的原则; 2021年4月,发改委等九部门印发《关于“十四五”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的指导意见》,要求钢铁冶金行业推广“固废不出厂”,加强全量化作用。 2021年,生态环境部发动黄河流域清废行动。 政策引导二次锌资源实现规范化处置 氨法回收技术体系的市场前景 中国锌矿砂及其精矿进口数量受下列影响因素整体呈增长趋势,资源对外依存度高; 国内需求增长、锌资源储量有限、国内锌矿品位下降、进口价格优势、环保政策影响。 尽管近年来中国再生锌产量占全球再生锌产量比重达50%,但自2020年后,其占比和产量增速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其背后是再生锌生产成本上涨、原料供应不足的反应。 创新型商业模式——制造业“内循环” “内循环”的核心在于“循环”二字,也就是相比于传统一直提到的内需,循环的内核就是代表着供需两面,意味着在不断扩大国内需求的同时,也要提高制造业上游的自主性供给,从而产生国产制造业的供需内循环。 (国发〔2013〕30号)《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国发〔2014〕26号)《关于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指导意见》等文件中,明确提出“在环保领域鼓励发展包括系统设计、设备成套、工程施工、调试运行、维护管理在内的环保服务总承包”。
在SMM主办的 2024第十二届锌盐氧化锌及锌再生原料交易论坛—主论坛 上,资兴市希联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希峰围绕“中小再生锌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的话题展开阐述。 对再生锌企业生存的思考 在现阶段消费提升乏力,产能持续扩张的背景下,很多大型冶炼企业开始研究利用二次资源,开展一次二次资源混合冶炼的方法实验,加剧再生锌原料资源的竞争。 很多再生锌企业,存在设计落后,规模小人工成本高,资源、能源利用率低等问题。 面对以后的生存和发展,作为一家中小再生企业的管理者,深感压力,如何在未来大象跳舞的市场竞争中,寻找到生存的理由,发展的机会,值得大家思考。 再生锌企业的现状及危机 市场整体友好 在现冶炼行业普遍加工费大幅度降低的情况下,再生锌企业的加工费降幅较小,整体市场状况较好; 各有优势 每个生存的企业都有其竞争优势,和过人之处; 扩张冲动明显 在技术进步和打造未来竞争力的推动下,新建和扩产的项目较多。 中小锌冶炼企业存在问题分析 设计落后: 很多企业亏损的原因是设计,落后的设计和没有系统思维的改造,给企业带来的是老牛破车式的负担。 人均劳效低: 落后的设计加上冗余的工艺造成人均劳效低,人工成本高,行业差别为200-1200元/t锌。 资源利用率低: 资源利用率低主要表现为锌直收率低,从80%-96%的差距,带来的是3000-650元/t的差距,加上小金属回收差距将决定生存。 能源利用率低: 产量越小,能耗越高,蒸汽消耗从4t/t——0.5t/t的差距。 竞争差距分析-人均劳效 郴州丰越老厂为例,因设计落后,一个产能只有30t/d的小厂,人员有200万,人均劳效只有50t/人-年,人工成本高达约1200元/t,和行业先进指标差距高达800元/t,仅仅这种成本差距,就已经宣告企业的死亡。 竞争差距分析-动力成本 对于一家冶炼企业,如何降低能耗是节能要求,也是生存的要求,在未来市场三百元的成本差距就可以决定一家企业的存亡。 竞争差距分析-投资/产能 和大型的现代化的企业比较,我们的优势是投资/产能的,如果我们能实现低成本的优化改造,实现产能的提升,实现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降低财务成本,是我们的主要生存机会。当然如果新建一个投资/产能比低,又可以实现低能耗,高人均劳效的工厂,将打造出更优的竞争力。但如果新建一条落后的生产线除外。 竞争分析——混合法锌冶炼企业参与 随着钢铁产能的下降,钢铁行业贡献的锌资源减少,常规法大型企业向混合法升级,参与再生资源的竞争,再生锌资源的加工费用有下降趋势。 1. 混合工艺的现状 豫光锌业每年消耗多达12万吨次氧化锌,还有进一步扩张计划,其他矿法锌冶炼企业已经开始尝试。 2. 未来状况 金利、万洋、南方有色等众多矿法锌企业继续加入次氧化锌资源的竞争。 3. 锌再生企业萎缩 随着钢铁冶炼的去产能,钢铁行业产出的锌资源量呈下滑趋势。 竞争分析—竞争对手的改变 混合法冶炼的优势: 人均劳效高、资源利用率高(综合回收配套齐全)、能源利用率高(能源价格和利用优势)。 生存竞争的最大敌人不是类似的同行,而是降维打击,如果大型企业迈过技术门槛,进入混合法时代,再生锌企业将面临最具有挑战的竞争,进而让再生锌市场正式进入淘汰赛。 再生锌企业未来的思考 竞争格局中的中小冶炼企业的命运 系统落后跟不上时代——淘汰 落后是设计造成无法自动化升级,能耗高,人工成本高的问题,将成为市场选择企业的重要手段; 管理跟不上时代——淘汰 管理就是效益,但没有效益无法做好管理,低工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不能指望员工的奉献做好企业; 技术跟不上时代——淘汰 技术更新速度很快,我们如果仍保守着十年前的技术,在现在技术保鲜期不到三年的情况下,只能慢慢的落伍被淘汰。 打破不切实际的幻想 在面对市场变化,有部分企业会想依靠过去的经验来面对,比如压缩成本和投资熬下去,等待市场机会,熬到其他企业的退出。 也有部分企业,选择扩大规模,设想只要我们的产能上去了,竞争优势就来了,从原理上是合理的,但如果我们新建一个没有竞争力的落后的新项目,将让我们陷入更深的深渊。 对中小再生锌企业的思考——发展历史 2020年依靠工艺突破: 再生锌企业进入稳定期,只要有技术的领先,就可以很好的生存; 2024年依靠设计改进: 需要有较好的设计改进,实现产能利用率,资源利用率就可以较好的生存; 2025年以后需要全面升级: 随着大型企业的进步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仅仅依靠局部的技术领先已经无法支撑未来的生存。 中小再生锌企业发展建议 立足未来,评估企业竞争力,审视资产和负债的关系; 进行系统性的量化评估; 进行优化升级改造提升指标水平,取得3-5年的生存机会; 从投资/产能比例角度思考,避免过度投资给自身背上包袱; 重视设计对企业长期生存发展的重要性。 审视资产和负债的关系 从接手丰越老厂以来,最大的感受就是,一个规模一万吨的企业,五花八门的拼凑了一个个的回收项目,形成大量的设备资产,但没有一个能达到经济产能,没有一个属于符合市场发展的系统。 如此下去,形成了大量的资产,但都是不会赚钱的资产;可以理解的是,在其发展过程中新建了太多的落后项目,形成了高负债。进而让企业陷入被淘汰的境遇。 从市场角度分析,不会赚钱的资产就是负债,看似一个完整的企业,但都是落后的设备设施,在未来竞争中,我们不能奢望开着一个油耗特别高的老爷车和新能源车上高速比赛成本。 基于系统量化评估 评价指标: 人工成本<600元/t之下; 能耗指标:综合电耗<3500kwh4/t、蒸汽消耗<1.5t/t 资源利用率:锌直收率>93%,副产品收率>60%。 用基于原料特性的设计为企业创造未来 集约化设计: 基于原料特性的设计: 每个企业的原料资源的不同,工艺设计就会不同,设备选型也会不同。 基于自动化实现的系统设计: 如何在设计中充分考虑自动化实现,抛弃原来设计的非自动化设计的思想。 基于节能环保的设计: 立足资源化利用,通过集约化设计节能和资源化环保。 未来的出路: 放弃幻想,开始转变: 行业发展已经进入淘汰赛,任何的幻想都不能给我们机会,只有清醒的认识才能给我们谋到一线生机; 下定决心,寻求升级: 设计布局的重要性亦如战场上的排兵布阵,在未来的淘汰赛阶段,我们必须改变原来的拍脑袋和去模仿的打法; 抱团取暖,集群发展: 技术的进步从来都是多个企业共同尤其是冶炼和装备企业共同努力的结果,我们需要加强与装备企业的联合,实现共同进步,给装备企业以发展机会,给我们留下生存空间。 在悲观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再生锌因其原料的复杂性,虽大型矿法企业的竞争加剧,但只要再生锌企业能打造出适应原料特色的生产系统,仍具有长期的竞争能力。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