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3

  • 云南铜业:冶炼加工成本具有一定竞争优势 公司保有铜资源矿石量9.78亿吨

    云南铜业日前公告的接受机构调研的情况如下: 一、公司基本情况介绍 云南铜业于1998年在深交所挂牌上市,主要业务涵盖了铜的勘探、采选、冶炼,贵金属和稀散金属的提取与加工,硫化工以及贸易等领域,是中国重要的铜、金、银和硫化工生产基地;其中,阴极铜产能130万吨位列全国第三,矿产阴极铜位列全国第一。公司是中铝集团、中国铜业铜产业唯一上市公司。 二、问答交流 1.公司目前的冶炼布局和生产成本大概是什么情况? 云南铜业回应: 公司经过多年的积淀,已形成西南、东南、北方三大冶炼基地。西南冶炼基地的西南铜业和滇中有色采用艾萨炉、易门铜业采用底吹炉;东南冶炼基地的东南铜业采用“双闪”闪速炉;北方基地的赤峰云铜采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连吹炉。近年来,公司通过降本、提质等措施提升整体竞争力,目前冶炼加工成本具有一定竞争优势。 2.公司目前矿山企业的生产成本大概是什么水平? 公司目前的矿山企业主要为迪庆有色、玉溪矿业、楚雄矿冶、迪庆矿业等企业,所属矿山由于其资源禀赋、所处的生命周期不同,生产成本也不同,其中普朗铜矿、大红山铜矿成本相对较低;六苴铜矿等老弱矿山,成本相对较高。 3.请公司再介绍下普朗铜矿的开采方式和生产成本情况。 迪庆有色的普朗铜矿是以铜为主,伴有钼、金、银等有色金属的特大型铜矿。 截止2023年末,迪庆有色保有铜资源矿石量8.59亿吨,铜资源金属量284.05万吨,铜平均品位0.33%。 普朗铜矿采用全地下开采,采矿方法为自然崩落采矿法,是目前国内建成投产最大的自然崩落法地下矿山之一,也是国内先进的矿山之一。近年来,迪庆有色坚持技术可行、安全环保、效益优先的原则,通过大力开展全要素对标等工作,持续优化技术经济指标,实现铜矿山精细化管理、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目标,生产成本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4.公司未来在资源获取方面有何规划? 公司围绕“外抓资源、内降成本,调整存量、聚焦海外,全要素市场化对标,打造世界一流铜业公司”的发展思路,在经营好现有矿山、冶炼厂的基础上,积极关注优质资源项目。同时,公司积极拓展自有矿山的开发,进一步为公司资源提供有力保障。 2023年,公司积极拓展自有矿山的开发,投入勘查资金0.76亿元,开展多项矿产勘查活动、矿山深边部找探矿工作,新增推断级以上铜资源金属量9.72万吨,实现年度增储大于消耗。 5.近期硫酸的销售价格如何? 硫酸是公司铜冶炼生产环节的副产品,成本一般没有较大的波动,销售价格受下游市场需求、供应、区域、季节性等多种因素影响。 2024年一季度,公司销售均价同比上升约45%,受西南铜业停产影响硫酸销量同比减少,公司通过抢抓市场机遇弥补了产量降低的影响,实现了对业绩的正贡献。 6.请问公司对于国务院国资委提出的将市值管理纳入中央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是如何考虑的? 近期,国务院国资委提出将把市值管理纳入中央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公司作为央企控股的上市公司,积极落实国务院国资委《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质量工作方案》及相关要求,已在经营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纳入相应的考核指标。未来,公司将根据国务院国资委关于市值管理的细化工作要求,进一步提升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能力,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 云南铜业5月31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 公司控股及管理铜矿山企业主要位于云南、四川地区,公司在西藏地区暂无铜矿山企业。 云南铜业5月31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截止 2023 年末,公司保有铜资源矿石量 9.78 亿吨,铜资源金属量366.22 万吨,铜平均品位 0.37%。各矿山由于其资源禀赋、所处的生命周期、开采条件和使用工艺不同,年生产量也有所不同。2023年度,公司并表范围自产铜精矿6.37万吨,其中迪庆有色3.87万吨、玉溪矿业1.91万吨,楚雄矿冶0.23万吨,迪庆矿业0.37万吨。 云南铜业4月26日晚间披露一季报,公司2024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15.39亿元,同比增长4.91%;净利润4.51亿元,同比下降5.64%。 提及一季度存货增加65.62%,云南铜业一季报显示: 主要是受铜价上升影响,阴极铜下游市场需求下降,西南铜业停产期间保证长单销售,综合导致阶段性产品库存上升。 云南铜业此前发布的2023年年报显示,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1469.85亿元,同比增长8.95%;净利润15.79亿元,同比下降12.73%;基本每股收益0.79元。公司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元(含税)。 云南铜业年报显示,2023年,经营效益稳中有升。公司持续提升生产调度系统,优化资源配置和生产组织,充分发挥协同优势,保障各企业生产稳定运行,全年生产阴极铜138.01万吨、黄金16.20吨、白银737.53吨、硫酸516.45万吨、精矿含铜6.37万吨,阴极铜、白银产量创新高。

  • 云南铜业:一季度净利同比降5.64% 存货增加主因铜价上升抑制下游需求

    云南铜业4月26日晚间披露一季报,公司2024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15.39亿元,同比增长4.91%;净利润4.51亿元,同比下降5.64%。 云南铜业一季度主要资产、负债项目变动情况分析 提及一季度存货增加65.62%,云南铜业一季报显示: 主要是受铜价上升影响,阴极铜下游市场需求下降,西南铜业停产期间保证长单销售,综合导致阶段性产品库存上升。 云南铜业4月11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目前矿山资源主要为铜矿山,金、银为铜矿伴生金属。 2024年计划生产黄金10吨、白银460吨,金、银小部分是公司自有铜矿伴生,其余均来源于公司自国内外市场进行采购的铜精矿。 被问及“公司对铜加工费大跌怎么应对的?”云南铜业4月10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铜冶炼加工费使用长单、现货等模式,其中进口铜精矿采取TC/RC 结算,采取年度谈判、季度谈判等方式。公司与铜精矿供应商积极谈判,努力稳定长单供应量,争取保障生产有序开展。 云南铜业此前发布的2023年年报显示,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1469.85亿元,同比增长8.95%;净利润15.79亿元,同比下降12.73%;基本每股收益0.79元。公司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元(含税)。 云南铜业的董事长致辞显示: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连续三年超千亿元达1,469亿元,现金流三年复合增长率超过10%。西南铜业搬迁项目建设有序推进;铜资源新增金属量9.72万吨,实现年度增储大于消耗;科技创新成效显现,研发投入同比增长8.2%,科技创效项目实现创效2.24亿元,专利申请受理291件,历史最多;智能工厂、智能矿山建设稳步推进。 云南铜业年报显示,2023年,经营效益稳中有升。公司持续提升生产调度系统,优化资源配置和生产组织,充分发挥协同优势,保障各企业生产稳定运行,全年生产阴极铜138.01万吨、黄金16.20吨、白银737.53吨、硫酸516.45万吨、精矿含铜6.37万吨,阴极铜、白银产量创新高。 云南铜业还介绍,2023年,成本技术指标优化。公司成费比、矿山精矿含铜和阴极铜单位加工完全成本持续优化;矿山采矿损失率、矿石贫化率和铜选矿回收率、铜冶炼总回收率等指标再优化;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同比下降。其中:东南铜业渣选尾矿含铜降至0.17%,达到行业领先水平;西南铜业铜冶炼综合能耗同比下降2.91%,创历史最优;迪庆有色钼选矿回收率再创新高,较年度计划提高4.93个百分点。 云南铜业精矿含铜产量产量情况: 云南铜业介绍:2023年,公司精矿含铜产量按合并报表口径统计为6.37万吨,同比增长1.76%;按权益量统计为6.51万吨,同比增长1.09%。 云南铜业 冶炼企业阴极铜产量情况: 云南铜业2023年实物销售收入和库存情况: 云南铜业表示: 1.阴极铜库存量比上年同比增加231.70%,主要由于西南铜业搬迁,增加部分库存以保障部分下游客户短期用量需求,以便有过渡期组织新的货源;2.白银库存量比上年同期降低90.20%,主要由于生产的白银产品及时销售,库存正常减少。3.硫酸库存量同比降低34.21%,主要是2023年末硫酸市场情况较好,下游客户需求较强,客户采购意愿较强,所以库存较上一年低。 谈及公司所处的行业,云南铜业表示: 2023年,我国铜产业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攻坚克难、砥砺前行,受益于扩大内需、稳定房地产等一系列稳增长政策逐步显效,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以及电动汽车、新能源电池及储能设备等产业的快速发展,拉动铜、铝、工业硅、稀土等有色金属需求,铜产业生产总体保持平稳运行。 一、生产经营基本平稳。2023年,有色金属行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增幅较工业平均水平高2.9个百分点;十种有色金属产量为7470万吨,同比增长7.1%,首次突破7000万吨;其中,精炼铜产量1299万吨,同比增长13.5%。2023年,得益于新增冶炼产能和复产产能的有效释放和提升,上半年铜精矿加工费维持较高水平刺激冶炼厂的生产积极性,冶炼厂加大对废杂铜原料利用等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国内铜冶炼企业阴极铜产量增长。 二、铜价高位震荡。2023年,铜现货均价为68,272元/吨,同比增长1.2%;LME期铜均价较2022年有所回落,LME当月和三月期铜均价分别为8,447.5美元/吨和8,515.5美元/吨,同比分别下跌3.5%和3.3%;内盘SHFE较2022年略有上涨,当月和三月期铜全年均价分别为67,991.1元/吨和67,759.7元/吨,同比分别上涨1.4%和1.9%。 三、铜产品进口增长。2023年,有色金属进出口贸易总额3,315亿美元,同比增长1.5%。从整体上看,2023年我国铜产品进口方面,铜精矿、废杂铜进口量同比有不同程度的增长,精炼铜进口量同比有所下降;全年铜精矿进口量(实物量)2753.6万吨,同比增长9.1%;废铜进口量(实物量)为198.6万吨,同比增长12.1%;全年精铜进口量为373.7万吨,同比下降3.8%。 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我国发展面临的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 2024年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在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上积极进取,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铜产业,从供给端来看,铜矿企业长期资本开支不足,叠加矿石品位下滑带来的资源禀赋的削弱,供给曲线逐渐陡峭;从需求端来看,国内“稳增长”政策托底铜的需求预期,我国电源、电网工程保持稳定增长,电缆企业订单和用铜量出现增长,特别是新能源领域相关订单增速较快,空调企业出口回暖,排产同比增长,房地产和汽车市场均出现了翘尾行情,房地产成交数据同比转为增长、汽车销售总体上也有所改善,新能源汽车产销及出口均实现同比增长;从金融属性来看,最大经济体通胀回落,经济前景并不乐观,降息预期加强,利好铜价上行;从库存来看,世界三大交易所加保税区的铜库存持续降低,至历史极低水平,低库存状态使得保税区的供应调节作用明显降低,受铜矿、粗铜和废铜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低库存状态难有大幅度的改善。综上,预计2024年我国铜产业总体保持平稳。 (以上,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中国铜产业指数报告等整理)。

  • 云南铜业:2023年净利同比降12.73% 生产阴极铜138.01万吨 白银737.53吨

    云南铜业(000878)3月28日晚间披露年报显示,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1469.85亿元,同比增长8.95%;净利润15.79亿元,同比下降12.73%;基本每股收益0.79元。公司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元(含税)。 云南铜业的董事长致辞显示: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连续三年超千亿元达1,469亿元,现金流三年复合增长率超过10%。西南铜业搬迁项目建设有序推进;铜资源新增金属量9.72万吨,实现年度增储大于消耗;科技创新成效显现,研发投入同比增长8.2%,科技创效项目实现创效2.24亿元,专利申请受理291件,历史最多;智能工厂、智能矿山建设稳步推进。 云南铜业年报显示,2023年,经营效益稳中有升。公司持续提升生产调度系统,优化资源配置和生产组织,充分发挥协同优势,保障各企业生产稳定运行,全年生产阴极铜138.01万吨、黄金16.20吨、白银737.53吨、硫酸516.45万吨、精矿含铜6.37万吨,阴极铜、白银产量创新高。 云南铜业还介绍,2023年,成本技术指标优化。公司成费比、矿山精矿含铜和阴极铜单位加工完全成本持续优化;矿山采矿损失率、矿石贫化率和铜选矿回收率、铜冶炼总回收率等指标再优化;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同比下降。其中:东南铜业渣选尾矿含铜降至0.17%,达到行业领先水平;西南铜业铜冶炼综合能耗同比下降2.91%,创历史最优;迪庆有色钼选矿回收率再创新高,较年度计划提高4.93个百分点。 云南铜业精矿含铜产量产量情况: 云南铜业介绍:2023年,公司精矿含铜产量按合并报表口径统计为6.37万吨,同比增长1.76%;按权益量统计为6.51万吨,同比增长1.09%。 云南铜业 冶炼企业阴极铜产量情况: 云南铜业2023年实物销售收入和库存情况: 云南铜业表示: 1.阴极铜库存量比上年同比增加231.70%,主要由于西南铜业搬迁,增加部分库存以保障部分下游客户短期用量需求,以便有过渡期组织新的货源;2.白银库存量比上年同期降低90.20%,主要由于生产的白银产品及时销售,库存正常减少。3.硫酸库存量同比降低34.21%,主要是2023年末硫酸市场情况较好,下游客户需求较强,客户采购意愿较强,所以库存较上一年低。 谈及公司所处的行业,云南铜业表示: 2023年,我国铜产业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攻坚克难、砥砺前行,受益于扩大内需、稳定房地产等一系列稳增长政策逐步显效,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以及电动汽车、新能源电池及储能设备等产业的快速发展,拉动铜、铝、工业硅、稀土等有色金属需求,铜产业生产总体保持平稳运行。 一、生产经营基本平稳。2023年,有色金属行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增幅较工业平均水平高2.9个百分点;十种有色金属产量为7470万吨,同比增长7.1%,首次突破7000万吨;其中,精炼铜产量1299万吨,同比增长13.5%。2023年,得益于新增冶炼产能和复产产能的有效释放和提升,上半年铜精矿加工费维持较高水平刺激冶炼厂的生产积极性,冶炼厂加大对废杂铜原料利用等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国内铜冶炼企业阴极铜产量增长。 二、铜价高位震荡。2023年,铜现货均价为68,272元/吨,同比增长1.2%;LME期铜均价较2022年有所回落,LME当月和三月期铜均价分别为8,447.5美元/吨和8,515.5美元/吨,同比分别下跌3.5%和3.3%;内盘SHFE较2022年略有上涨,当月和三月期铜全年均价分别为67,991.1元/吨和67,759.7元/吨,同比分别上涨1.4%和1.9%。 三、铜产品进口增长。2023年,有色金属进出口贸易总额3,315亿美元,同比增长1.5%。从整体上看,2023年我国铜产品进口方面,铜精矿、废杂铜进口量同比有不同程度的增长,精炼铜进口量同比有所下降;全年铜精矿进口量(实物量)2753.6万吨,同比增长9.1%;废铜进口量(实物量)为198.6万吨,同比增长12.1%;全年精铜进口量为373.7万吨,同比下降3.8%。 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我国发展面临的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 2024年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在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上积极进取,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铜产业,从供给端来看,铜矿企业长期资本开支不足,叠加矿石品位下滑带来的资源禀赋的削弱,供给曲线逐渐陡峭;从需求端来看,国内“稳增长”政策托底铜的需求预期,我国电源、电网工程保持稳定增长,电缆企业订单和用铜量出现增长,特别是新能源领域相关订单增速较快,空调企业出口回暖,排产同比增长,房地产和汽车市场均出现了翘尾行情,房地产成交数据同比转为增长、汽车销售总体上也有所改善,新能源汽车产销及出口均实现同比增长;从金融属性来看,最大经济体通胀回落,经济前景并不乐观,降息预期加强,利好铜价上行;从库存来看,世界三大交易所加保税区的铜库存持续降低,至历史极低水平,低库存状态使得保税区的供应调节作用明显降低,受铜矿、粗铜和废铜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低库存状态难有大幅度的改善。综上,预计2024年我国铜产业总体保持平稳。 (以上,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中国铜产业指数报告等整理)。 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云南铜业作为中铝集团、中国铜业唯一铜产业上市平台,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完整、准确、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聚焦高质量发展目标,着力做强资源、做优矿山、做精冶炼,全要素市场化对标,打造硬核竞争实力的发展思路,努力实现股东增值、企业增效、员工增收。 2024年,公司一是持续拓展资源勘探合作,夯实资源保障基础,提升铜精矿含铜产量;二是聚焦“做优冶炼”,对标铜产业发展趋势,稳步提升公司铜冶炼板块核心地位与竞争力; 三是加快对标一流追赶步伐,进一步做优成本管控,持续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做强价值创造力,提升盈利能力,增强核心竞争力;四是围绕科技创新,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加快成果应用转化,加快释放创新动力;五是坚持安全环保优先,持续加强重要危险源、环保隐患治理,提升安全环保本质化水平。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