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6

  • 中汽协:1-11月汽车出口同比增58.4% 新能源车出口同比增83.5%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分析,2023年11月,汽车出口形势平稳。2023年11月,汽车出口48.2万辆,环比下降1.1%,同比增长46.3%。2023年1-11月,汽车出口441.2万辆,同比增长58.4%。 2023年11月,乘用车出口40.7万辆,环比下降3.3%,同比增长47%。 2023年1-11月,乘用车出口372万辆,同比增长65.1%。 2023年11月,商用车出口7.6万辆,环比增长12.8%,同比增长42.7%。 2023年1-11月,商用车出口69.2万辆,同比增长29.8%。 2023年11月,传统燃油汽车出口38.6万辆,环比增长5.9%,同比增长64.5%。 2023年1-11月,传统燃油汽车出口332万辆,同比增长51.5%。 2023年11月,新能源汽车出口9.7万辆,环比下降21.8%,同比增长1.6%。 2023年1-11月,新能源汽车出口109.1万辆,同比增长83.5%。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强调称,目前总体乘用车的库存周期相对安全,产业库存结构和体量继续保持稳健,燃油车库存水平尤为理性。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表示,伴随政策效果持续显现,各地车展及促销活动持续发力,企业最后一月收尾冲刺,预计12月汽车市场会持续向好,再现年底“翘尾”现象,汽车产销全年有望创历史新高。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前11个月累计产销量已超过去年全年,中汽协预计今年将超预期完成全年预测目标,全年汽车销量有望突破3000万辆。

  • 中汽协:10月车市热度继续 汽车销量同比增13.8% 新能源汽车增33.5%

    11月10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继重迎“金九”旺季之后,10月车市热度继续,汽车销量与9月基本持平,环比略降,同比较快增长,“银十”成色十足。10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89.1万辆和285.3万辆,产量环比增长1.5%,销量环比下降0.2%,同比分别增长11.2%和13.8%。汽车产销量继9月后再创当月历史同期新高。1-10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401.6万辆和2396.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8%和9.1%,生产增速较1-9月提升0.7个百分点,销售增速较1-9月提升0.9个百分点。 新能源汽车方面,10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8.9万辆和95.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9.2%和33.5%,市场占有率达到33.5%。1-10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735.2万辆和72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3.9%和37.8%,市场占有率达到30.4%。 出口方面,10月,汽车出口48.8万辆,环比增长9.8%,同比增长44.2%。分车型看,乘用车出口42.1万辆,环比增长10.4%,同比增长50.5%;商用车出口6.7万辆,环比增长6.7%,同比增长14.5%。1-10月,汽车出口392.2万辆,同比增长59.7%。分车型看,乘用车出口330.6万辆,同比增长67.3%;商用车出口61.6万辆,同比增长28.3%。 》查看中汽协原文

  • 7月8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声明称,此前组织16家汽车生产企业共同发布承诺书中,“不以非正常价格扰乱市场公平竞争秩序”涉及“价格”表述,“表意不当,有违《反垄断法》精神,将上述条款从承诺书中删除。” 声明提到,“(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将敦促16家及其它汽车生产会员企业,严格遵守《反垄断法》及相关行政法规、指南、规章,自主定价、公平竞争,共同为产业规范健康创新发展贡献力量”。 在7月6日举办的2023中国汽车论坛上,为维护良好的汽车市场秩序,共同营造良好消费环境,积极稳定和促进汽车消费,在有关部门见证下,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携一汽、东风、上汽、长安、北汽、广汽、中国重汽、奇瑞、江淮、吉利、长城、比亚迪、蔚来、理想、小鹏、特斯拉等中国主流汽车企业高层,现场联合签署《汽车行业维护公平市场秩序承诺书》。 “承诺书”第一条提到,“坚持遵守行规行约,规范市场营销活动,维护公平竞争秩序,不以非正常价格扰乱市场公平竞争秩序。” 正是这条内容,引发了行业内的广泛讨论。“反垄断法第十七条规定,禁止具有竞争关系的经营者达成垄断协议,其中包括固定或者变更商品价格。在本事件中,车企联合具有达成垄断协议的嫌疑,同时‘非正常价格’的表述,有达成价格一致或限制或固定价格的嫌疑。”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熊超表示。 同时,熊超进一步表示,“反垄断法第二十二条规定,禁止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从事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包括以不公平的高价销售商品或者以不公平的低价购买商品。” 今年以来,“价格战”成为贯穿国内车市的主基调。国产特斯拉几经调价后,已进入到历史最低值。在头部效应下,多家新能源车企纷纷调价。今年3月,这场战火进一步蔓延至燃油车领域,降价幅度少则万元,多则十万元以上。 不过在行业人士看来,“承诺书”的签署并不能保证价格稳定,整车厂商和经销商依旧会根据市场因素的变化来调整价格。 就在“承诺书”签订后的当日,南北大众几乎同步对各自旗下ID.品牌车型进行了价格调整。是日,一汽-大众宣布即日起ID.家族车型15.59万元起,同时可享至高7000元置换补贴,至高9000的ID.点券,以及包含8年16万公里三电质保、3年10万公里整车质保、首任车主终身免流量等“六大基础权益”。其中,ID.纯享版直降3.8万元,而降幅最高的ID.6 CROZZ PURE+仅售19.59万元,降幅达到了8.7万元。 同日,上汽大众也宣布,ID.3推出限时价格,即日起至2023年7月31日,12.59万元起即可入手,限量7000台。此前上汽大众ID.3的官方起售价为16.29万元,此次降价幅度达3.7万元。

  • 中汽协:1-5月汽车企业出口同比增81.5% 新能源汽车出口同比增1.6倍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分析,2023年5月,汽车出口持续快速增长。 2023年5月,汽车企业出口38.9万辆,环比增长3.4%,同比增长58.7%。 2023年1-5月,汽车企业出口175.8万辆,同比增长81.5%。 2023年5月,乘用车本月出口32.5万辆,环比增长3.1%,同比增长66.3%。 2023年1-5月,乘用车出口146.7万辆,同比增长96.6%。 2023年5月,商用车出口6.3万辆,环比增长5.2%,同比增长28.6%。 2023年1-5月,商用车出口29.1万辆,同比增长30.9%。 2023年5月,新能源汽车出口10.8万辆,环比增长7.9%,同比增长1.5倍。 2023年1-5月,新能源汽车出口45.7万辆,同比增长1.6倍。 2023年5月,在整车出口前十位企业中,上汽出口量同比增长5.9%,占总出口量的21.3%。与上年同期相比,奇瑞出口增速最为显著,出口达7.4万辆,同比增长1.7倍。 2023年1-5月,整车出口前十企业中,从增速上来看,比亚迪出口6.9万辆,同比增长14.2倍;奇瑞出口31.9万辆,同比增长1.8倍;长城出口9.9万辆,同比增长1倍。

  • 中汽协:5月汽车销量同比增27.9% 车企出口同比增58.7%

    》2023年欧洲锂电池大会 6月9日,中汽协发布2023年5月汽车工业产销情况,5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33.3万辆和238.2万辆,环比分别增长9.4%和10.3%,同比分别增长21.1%和27.9%。1~5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068.7万辆和1061.7万辆,同比均增长11.1%。 5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71.3万辆和71.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53%和60.2%,市场占有率达到30.1%。1~5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00.5万辆和29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5.1%和46.8%,市场占有率达到27.7%。 5月,汽车企业出口38.9万辆,环比增长3.4%,同比增长58.7%。分车型看,乘用车本月出口32.5万辆,环比增长3.1%,同比增长66.3%;商用车出口6.3万辆,环比增长5.2%,同比增长28.6%。新能源汽车出口10.8万辆,环比增长7.9%,同比增长1.5倍。1~5月,汽车企业出口175.8万辆,同比增长81.5%。 中汽协表示,近年来,在多方因素共同作用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新能源汽车作为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方向,发展空间广阔。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更好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和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巩固和扩大新能源汽车发展优势,延续和优化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将有利于进一步稳定市场预期,更大释放新能源汽车消费潜力。 汽车产业自4月以来有所好转,市场仍处于缓慢恢复阶段,汽车行业经济运行依然面临较大压力,行业企业效益水平处于低位。从目前看,全年实现稳增长目标任务艰巨,需要进一步恢复和扩大需求,综合施策加快释放消费潜力,推动行业平稳增长。

  • 中汽协:2022年销量前十位SUV生产企业共销售643.1万辆 比亚迪股份、特斯拉增速明显

    1月19日,据中汽协统计分析,2022年,销量排名前十位的SUV生产企业共销售643.1万辆,占SUV销售总量的57.5%,这十家SUV生产企业分别是比亚迪股份(01211)、长安汽车(000625.SZ)、奇瑞汽车、吉利控股、长城汽车(601633.SH)、一汽大众、特斯拉(TSLA.US)、上汽大众、上汽集团、广汽乘用车。其中,与上年同期相比,长安汽车、长城汽车、上汽大众销量有所下降,其他企业呈不同程度增长,其中比亚迪股份、特斯拉增速更为明显。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