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2个
6月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农村部、商务部、国家能源局组织开展2025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选取一批新能源汽车推广比例不高、市场潜力较大的典型县域城市,举行若干场专场活动;以此为中心辐射周边乡镇,结合地区特点开展若干场特色活动。与县域充换电设施补短板试点、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试点等工作形成协同效应,推动优质资源向乡村地区倾斜。鼓励各类新能源汽车生产、销售、金融、充换电及售后服务等领域市场主体共同参与,结合以旧换新、县域充换电设施补短板等政策工具,定制“购车优惠+用能支持+服务保障”一体化促销方案,健全覆盖购车、用车、养车全周期售后服务网络。 以下是具体原文: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 商务部办公厅 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开展2025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发展改革委、农业农村(农牧)厅(局、委)、商务主管部门、能源主管部门: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乡村全面振兴和碳达峰碳中和决策部署,加快补齐乡村地区新能源汽车消费使用短板,构建绿色低碳、智能安全的乡村居民出行体系,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农村部、商务部、国家能源局组织开展2025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 一、活动主题 绿色、低碳、智能、安全——赋能新农村,畅享新出行 二、活动内容 选取满足乡村地区使用需求、口碑好、质量可靠的新能源车型,开展展览展示、试乘驾驶等活动。组织新能源汽车售后维保服务企业,充换电服务企业,保险、信贷等金融服务企业协同下乡,持续优化乡村地区新能源汽车应用配套环境。推动车网互动技术在乡村地区应用,提升乡村绿色发展水平。落实车购税、车船税减免,汽车以旧换新,县域充换电设施补短板等政策,鼓励车企丰富产品供给、提升服务水平,积极扩大新能源汽车乡村地区消费。 三、组织方式 (一)选取一批新能源汽车推广比例不高、市场潜力较大的典型县域城市,举行若干场专场活动;以此为中心辐射周边乡镇,结合地区特点开展若干场特色活动。与县域充换电设施补短板试点、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试点等工作形成协同效应,推动优质资源向乡村地区倾斜。 (二)鼓励各类新能源汽车生产、销售、金融、充换电及售后服务等领域市场主体共同参与,结合以旧换新、县域充换电设施补短板等政策工具,定制“购车优惠+用能支持+服务保障”一体化促销方案,健全覆盖购车、用车、养车全周期售后服务网络。 (三)活动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线下环节,以县域主会场为枢纽,联动周边乡镇开展专场活动。线上平台,搭建云展销、直播导购、在线咨询等数字化场景,推动“线上下单—线下交付—售后跟进”服务闭环。 (四)活动委托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牵头组织实施,各地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改革、农业农村、商务、能源等主管部门做好配合工作。 四、保障措施 加强组织领导,强化部门协同,切实落实好相关政策,确保活动实效。坚决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坚持节俭办活动。严格遵守当地社会治安管理规定,制定安全防范工作应急预案,全过程加强安全防护,确保活动安全进行。注重舆论引导,做好活动宣传,加大新能源汽车科普宣传力度,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联系方式: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姜建娜 18610271728 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 仝宗旗 18614242868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 郭文佳 13261911007 附件: 2025年新能源汽车下乡车型目录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 商务部办公厅 国家能源局综合司 2025年5月30日 点击跳转原文链接: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 商务部办公厅 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开展2025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的通知
中国储能网讯: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以及产业政策的纵深推进,新能源汽车下乡被赋予了重大意义,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刺激消费的重要抓手之一。新能源汽车下乡依赖农村充电设施提前建设,同时农村电网的改造提升也需要配合推进。充电桩产业链的设备、运营、配电设备将迎来巨大的投资机会。 政策持续出台,促进新能源汽车下乡 今年以来,我国推出了多项新能源汽车下乡的相关政策。其中《关于加快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更好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和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2023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的通知》《关于实施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工程的指导意见》均提到推动新能源汽车下乡,适度超前建设充电基础设施。 农村地区新能源汽车市场空间广阔 2020年7月实施新能源车下乡以来,新能源车企共计发布6批累计近200款下乡车型,带动新能源汽车下乡车型累计销售超410万辆,有力地拉动了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0年7~12月,新能源汽车下乡车型实现销售35.8万辆,同比增加80%;2021年,新能源汽车下乡车型共销售106.8万辆,同比增长169.2%;2022年,新能源汽车下乡车型共销售265.98万辆,再次实现大幅增长。 县乡地区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低,增量市场巨大。根据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合会数据显示,2023年3月,我国限购城市纯电动车渗透率为30%,非限购中等城市渗透率为23%;反观县乡市场渗透率仅为17%。据公安部统计,2022年,我国农村地区汽车保有量达到1.4亿辆,约占全国总量的44.1%。假设年更换率为10%,农村地区汽车年更换量将达1400万辆,叠加新增数量,无疑是个潜力巨大的蓝海市场。根据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于2020年发布的《中国农村地区电动汽车出行研究》显示,预计到2030年,中国农村地区汽车千人保有量将近160辆,总保有量超7000万辆,市场规模或达5000亿元。 充电基础设施先行是新能源汽车下乡的重要突破口 新能源汽车下乡,将带动农村地区充电桩建设。广大农村地区仍存在公共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居住社区充电设施安装共享难、时段性供需矛盾突出等问题,制约了农村地区新能源汽车消费潜力的释放。根据中国充电联盟数据,我国县级以下公共桩总数占全国公共桩总数的9.45%,公用桩总数占全国公用桩总数的9.65%,专用桩总数占全国专用桩总数的8.84%,直流桩总数占全国直流桩总数的11.67%,交流桩总数占全国交流桩总数的7.79%,均占比较小。同时,农村地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面临使用频率相对不高、充电桩建设成本回收周期比较长的困境。 《关于加快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更好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和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出台农村地区公共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专项支持政策。政策的出台对充电运营商下乡会起到积极的作用,充电桩产业链的设备、建设及运营厂商都将受益。 新能源汽车下乡,将带动农村家用充电桩需求快速增长。农村地区新能源汽车使用日均出行里程主要集中在5~15公里,基本不存在里程焦虑问题;充电条件方面,70%以上乡村用户具备家用充电条件。因此,农村地区新能源汽车充电主要以家用充电桩为主,公共充电桩为辅。根据中国充电联盟预测,2023年,我国充电基础设施保有量有437.4万台增长空间,其中随车配建充电桩增量达340万台。根据阿里消费洞察的数据,2020~2022年,家用充电桩消费规模快速增长,分别为2亿元、8亿元、15亿元。 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服务新能源汽车下乡 服务新能源汽车下乡,还需持续增强农村电网支撑保障能力。“充电桩下乡”关键是要加强农村基础电力设施的更新和建设,如提升配电网容量。《关于实施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工程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农村电网网架结构更加坚强,数字化、智能化发展初见成效;到2035年,基本建成安全可靠、智能开放的现代化农村电网。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能源革命与数字革命相互融合,我国农村电网发展有望更加柔性化、互联化、高端化和高效化。 “十三五”期间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农网投资分别规划为5222亿元、1300亿元,共6522亿元,实际分别投资7775亿元、1895亿元,共9670亿元。“十四五”期间,农村电网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渗透率持续提升,驱动配电网改造升级,实际投资额有望超过“十三五”,或达万亿规模。 农村电网投资机遇广阔。一方面,老旧落后低效设备逐步淘汰更新,带动配网侧设备需求;另一方面,分布式能源渗透率以及农村电气化率的提升,对农村电网的信息化、自动化和电网架构提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带动农网配网侧投资。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