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铜研究组织(ICSG)于2025年10月7日在葡萄牙里斯本举行会议。来自全球主要铜生产国和消费国的政府代表及行业顾问参会,共同探讨影响全球铜市场的关键议题。以下为ICSG对全球精炼铜供需平衡的评估:
全球铜矿产量预计在2025年增长1.4%,2026年增速预计升至2.3%
2025年全球铜矿产量增长率已从2025年4月预测的2.3%下调至1.4%,主要原因是Grasberg(印尼)和Kamoa(刚果民主共和国)矿山发生的重大事故对产量造成了负面影响。
增长主要归因于Kamoa矿山(事故前)的产量提升、Oyu Tolgoi(蒙古)的扩建项目以及新Malmyzmine矿山(俄罗斯)的产量爬坡。
预计2026年增长率将提高至2.3%,得益于多个国家新扩建产能的持续释放、智利、秘鲁和赞比亚产量的预期改善,以及印尼运营率的恢复。
在这两年中,一系列较小的扩建项目以及若干中小型矿山的投产也将促进全球产量增长,尤其是在刚果民主共和国、巴西、伊朗、厄瓜多尔、厄立特里亚、希腊、安哥拉和摩洛哥。
全球精炼铜产量预计在2025年增长约3.4%,2026年增长0.9%
2025年,精炼铜产量预计增长约3.4%,主要支撑因素是中国产能的持续扩张、包括刚果民主共和国、印度和印尼在内的其他几个国家的新产能投产,以及赞比亚运营率的提高。
总体而言,原生精炼铜产量(来自精矿和湿法冶炼)预计增长3%,而再生精炼铜产量(来自废料)预计增长4.5%。
2026年,全球精炼铜产量预计将小幅增长0.9%。尽管精炼生产将继续受益于新增和爬坡的产能,但原生电解精炼铜产量的增长将受到精矿供应紧张的限制,这部分抵消了湿法冶炼和再生(来自废料)产量的增长。
由于多个国家的新增和扩建产能,预计2026年湿法冶炼产量将增长2.2%,再生精炼铜产量(来自废料)预计将增长6%。
全球精炼铜表观消费量预计在2025年增长约3%,2026年增长2.1%
2025年全球精炼铜消费量增长率预计为3%。2025年,中国的消费量预计增长约3.3%,全球其他地区的消费量预计增长2.5%。
2026年,全球精炼铜消费量增长率预计将放缓至约2.1%,主要受中国消费增长率降至1%的影响。中国目前约占全球精炼铜消费量的58%。
亚洲将继续成为全球增长的主要驱动力,而其他主要铜消费区域的需求仍将疲软,尤其是在欧盟和日本。
然而,总体而言,全球消费预计将继续得到一些关键铜终端用途行业制造活动的改善、能源转型、城市化、数字化(数据中心)的持续需求,以及印度和若干其他国家新建半成品产能的发展的支持。
全球精炼铜平衡预测表明2025年将有约17.8万吨的供应过剩,2026年将有15万吨的供应短缺
ICSG认识到,由于众多可能改变生产和消费预测的因素,全球市场平衡可能与预测值存在差异。在此背景下,应注意的是,在近期,由于不可预见的事态发展,实际的市场平衡结果曾与ICSG的市场平衡预测出现偏差。
在制定全球市场平衡时,ICSG对中国的表观需求计算未考虑未报告库存(国家储备局、生产商、消费者、贸易商、保税区库存)的变化,这些变化在收购存储或去库存期间可能很显著,并会显著改变全球供需平衡。中国的铜表观需求仅基于报告数据(产量 净贸易量 /-上海期货交易所库存变化)。
ICSG预计2025年将有约17.8万吨的过剩,略低于该小组今年4月的预测。对于2026年,目前预计将出现约15万吨的短缺,而4月份的预测为过剩20.9万吨。这一转向短缺归因于精炼铜产量将低于先前预期,该产量将受到铜精矿供应量减少的限制。
国际铜研究小组的下次会议将于2026年4月在里斯本举行。
(文华综合)
作为全球最大的铜消费国,中国产业链面临三大挑战:上游资源对外依存度攀升、中游加工环节产能过剩、下游需求受高铜价抑制。为助力行业应对变局,上海有色网携手铜产业链企业联合编制《2026中国铜产业链分布图》中英双语版,点击此链接即可免费领取铜产业链分布图:https://s.wcd.im/v/470opZ19l/。
SMM联合制作联系人
刘明康
156 5309 0867
liumingkang@sm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