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聚焦固态电池材料技术!一上市公司暂缓三元前驱体等项目建设

8月13日,道氏技术(300409)公告称,公司计划重新论证并暂缓实施“年产10万吨三元前驱体项目(一期7万吨三元前驱体及配套3万吨硫酸镍)”(以下简称“前驱体项目”)和“道氏新能源循环研究院项目”(以下简称“循环研究院项目”),该事项在董事会审批权限范围内,无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据悉,2023年4月,道氏技术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债2600万张,扣除发行费用后募集资金净额为人民币25.79亿元,募集资金计划用于前驱体项目(17.06亿元)、循环研究院项目(9920.04万)、偿还银行贷款及补充流动资金(7.74亿元)。

公告显示,截至2025年6月30日,三元前驱体项目累计投入3.19亿元,投入进度为18.67%;循环研究院项目暂未投入资金。

道氏技术表示,在募投项目实施过程中,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速放缓,海外新能源汽车市场受政治因素影响导致发展不及预期,加之磷酸铁锂材料凭借成本与安全性优势抢占新能源汽车中低端市场,对三元正极材料市场造成一定的挤压,进而传导至上游的三元前驱体产业。鉴于公司现有产能足以满足现阶段的订单需求,经审慎评估,公司认为目前并非继续投资建设该项目剩余产能的最佳时机,决定对本项目进行重新论证并暂缓实施。

此外,基于对当前新能源市场的判断,道氏技术战略重心进一步聚焦于固态电池材料技术赛道,目前公司正重点研发固态电池需用的单壁碳纳米管、硅碳负极、固态和半固态电解质、高镍三元前驱体、富锂锰基前驱体等材料,着力构建固态电池全材料解决方案。为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经综合权衡,公司决定暂缓实施道氏新能源循环研究院项目,将研发资源全力倾斜于固态电池相关材料技术的研发工作。

电池网注意到,日前,道氏技术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已全面布局固态电池核心材料,正在积极夯实固态电池材料工艺技术,有序推进各材料板块的研发创新和市场推广工作,与下游客户的合作正在有序推进中。其中单壁碳纳米管、硅碳负极已向下游固态电池厂商供货;固态和半固态电解质正积极与头部企业进行合作开发送样测试,反馈效果良好,目前正在按照供货节奏推进多次测试,力争配合客户需求供货。

同日(13日),道氏技术披露2025年半年报,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6.54亿元,同比下降11.6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3亿元,同比增长108.16%。

道氏技术提到,上半年,公司不断扩大客户群体,在消费、数码、动力及固态电池领域全面布局并深化合作。

暂无简介

陈雪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