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通证券指出,长三角一体化、谋创新、强协同,核心结论主要有5点:①长三角一体化已上升为国家战略,三省一市产业互补性较强,对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意义重大。②上海发展成为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现代化服务业和生物医药产业的龙头。③江苏发挥制造强省的优势,成为智能装备制造、集成电路制造、新能源等产业龙头。④浙江在互联网+、生命健康、新材料等领域拥有深厚积淀,是全国产业发展的标杆。⑤安徽致力于打造新兴产业发展高地,“芯屏汽合”和“急终生智”是重要突破口。
11月3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主持召开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强调,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取得新的重大突破,在中国式现代化中更好发挥引领示范作用。11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关于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提出要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主动力,积极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加强区域创新链融合,大力推动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长三角地区作为长江经济带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对于推动沿江经济协同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本篇报告作为区级经济系列专题的第一篇,将着重梳理长三角各省市的经济和产业发展现状,为未来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和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提供基础支持。
1. 长三角一体化对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意义重大
长三角一体化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在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背景下重要性格外突出。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国家支持、自身探索之中,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不断深入,产业互补协作愈发密切。上世纪80年代产生了长三角规划雏形,国家出于推动区域经济联合目的,建立上海经济区,这成为长江三角洲地区一体化发展的最初实验。进入上世纪90年代,长三角一体化更多源于自发探索,这一时期在国务院号召下“长江三角洲及长江沿江地区经济规划座谈会”联席会议召开,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调会建立了城市沟通协作平台。步入21世纪,长三角一体化进入成熟落地时期,2008年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对长三角的产业做出具体规划,2014年进一步提出以上海为中心建设长江三角洲城市群,2016年长三角范围从两省一市扩展到沪苏浙皖三省一市。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进博会上宣布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重大战略,次年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进入政府工作报告。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指出长三角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全方位开放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意义重大。2021年《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十四五”实施方案》发布,指出要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打造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2022年10月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再提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提出更加强化了长三角一体化的战略意义。2022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发布,提出优先推进区域协作,鼓励长三角等区域在维护全国统一大市场前提下优先开展区域市场一体化建设工作,推广典型经验;指导各地区综合比较优势、产业基础等因素,推动产业合理布局,对长三角的产业结构升级与协同提出了更高要求。
长三角服务业发达、制造业基础雄厚,三省一市产业互补性较强。长三角产业结构层面,第三产业近年来高速发展、产值跃居三大产业首位,第二产业实力依旧雄厚、且加快转型升级。首先看长三角自身的三大产业结构,第一产业产值GDP占比由1952年的46.1%降至2022年的3.8%,农业地位持续下降。第二产业方面,建国后沪宁杭工业基地依托原有工业基础快速发展,第二产业GDP占比由1952年的24.8%升至1978年的57.4%;改革开放后借助加工贸易制造业继续发展,占比基本稳定在51%左右;近年来制造业进行供给侧改革,强调高质量发展,占比从2010年的50.4%降至2022年的41.0%,但依然是长三角经济的第二支柱。相比较而言,长三角第三产业发展较为迅速,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发展,居民收入提升,服务业发展迅猛,GDP占比从1979年的17.8%升至2022年的55.2%,已经成为长三角经济的第一大驱动力。此外,如果看三大产业在全国的地位,长三角第二产业GDP在全国第二产业中的占比始终在25%左右,制造业实力始终保持,而第三产业则迅速攀升,1985年仅占全国15.6%,2022年达到25.1%,已经超过第二产业。综上,长三角工业优势稳固,服务业愈加发达,在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设背景下,将对制造强国战略、现代化服务业发展起到“领头羊”的作用。
分地区来看,上海服务业优势突出,江苏制造业实力强劲,浙江二者并重,安徽制造业后来居上。具体而言,上海作为全国最大的经济金融中心和对外开放门户,人口密集,服务业发展基础良好,第三产业在自身GDP中占比从2005年的51.6%快速升至2022年的74.1%,2006-2022年第三产业GDP CAGR达12.1%,在长三角的占比攀升至2022年的20.7%。江苏作为制造业强省,优势尤为突出,虽在粗放式发展向集约化发展的转变中第二产业在自身GDP中占比有所下降,但2022年仍有45.5%,为四地最高,且在长三角中的占比从2005年的43.3%上升至2022年的46.9%。浙江二三产业发展较为均衡,2022年第二产业在自身GDP中占比为42.7%,仅低于江苏,第三产业占比为54.3%,仅低于上海。安徽的制造业近年来步入发展快车道,第二产业GDP 2006-2022年CAGR高达13.2%,在长三角中的占比从2005年的9.2%上升至2022年的15.6%。整体来看,四地产业互补性较为明显,有利于加强产业协同,从而推动长三角一体化战略的实现,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