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迅半导体(合肥)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龙迅股份”)于今日启动申购,发行价为64.76元/股,网上申购代码为787486,发行市盈率为63.14倍,而公司所在行业最近一个月平均静态市盈率为27.62倍。
此前龙迅股份曾于2020年10月底申请科创板IPO,彼时保荐机构为华安证券,拟募资3.15亿元。据了解,公司撤回发行上市审核申请的原因为“在审期间涉及股权方面诉讼纠纷”。2021年5月,法院驳回了前员工的诉讼请求,此劳动争议已审结。不过目前尚有一名离职员工处在劳动仲裁时效期间内。
此次筹备科创板上市并更换保荐机构为中金公司后,龙迅股份拟募资9.58亿元,按发行价预计扣除9102万元发行费用后的实际募得净额为10.30亿元。
对于未来战略规划,龙迅股份董事长、总经理FENG CHEN(陈峰)在网上路演中表示,公司将以科创板上市和国产化加速为契机,坚定加大技术投入并实践国际化战略,在产品端定义符合市场前沿需求的高清视频桥接及处理芯片与高速信号传输芯片产品,同时研发面向高性能计算、新一代通讯等领域的高速数据传输芯片,提供更为全面的高速混合信号芯片方案组合。
业绩增速回落 未来关注汽车电子市场机会
龙迅股份主营业务为高清视频桥接及处理芯片和高速信号传输芯片的研发设计和销售。其高速混合信号芯片产品涵盖HDMI、DP/eDP、USB/Type-C、MIPI、LVDS、VGA等各类标准,终端场景包括安防监控、视频会议、车载显示、显示器及商显、AR/VR、PC及周边、5G及AIoT(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多种领域。
招股书显示,龙迅股份报告期内(2019年至2021年)分别实现营收1.05亿元、1.36亿元、2.34亿元,实现净利润3318.55万元、3533.39万元、8406.74万元。其中2021年公司营收和净利润同比增幅分别为72.06%和137.92%。
不过从2022年开始,龙迅股份业绩增长有所放缓。2022 年 1-6 月公司营业收入较2021年1-6 月增加2169.93万元,增幅为21.59%,相较于前三年的增速有所下降;近三年归母净利润的复合增长率为59.16%,而2022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数据同比增幅为32.87%,2022年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实现4981.10万元,同比降低3.51%。
龙迅股份方面表示,业绩波动主要系半导体行业产能紧张状态逐步缓解,芯片产品整体市场价格普遍呈回落趋势,同时半导体行业需求整体放缓,并呈现出结构化特征。其中主要是消费电子应用需求较弱,部分细分领域存在一定的库存消化压力。
据披露,在2022年半导体行业砍单潮中,龙迅股份去年前三个季度中客户累计取消订单金额高达8497.94万元。
龙迅股份当前最大的竞争对手来自境外龙头企业,与之相比龙迅股份在业务规模方面均存在较大差距。
据CINNO Research统计,在2020年全球高清视频桥接芯片市场和高速信号传输芯片市场中,德州仪器分别占据了41%和45.7%的市场份额,而龙迅股份仅占4.2%和0.9%;在国内市场的相关领域内,德州仪器则分别占据了50.1%和45.7%的市场份额,而龙迅股份仅占6.2%和0.9%。
龙迅股份董事长总经理FENG CHEN表示,在数模混合芯片整体门类中的技术储备和产品种类上,与国际一流数模混合芯片巨头企业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未来除原有高速混合信号芯片产品外,公司一方面计划积极开拓新型高清显示控制、驱动及视频处理芯片领域市场,另一方面也在关注汽车电子市场机会。
“汽车电子是公司重点关注的未来应用方向之一,公司已经有数个产品可用于车载显示控制,并有用于车载视频传输的芯片组正在研发中,预计将随着智能汽车的普及有广阔的市场空间。此外,公司将加强与世界知名GPU、CPU等SoC芯片企业的交流与合作,以期更好对新应用生态进行提前布局。”
仍存股权纠纷风险 境外供应商集中度高
值得关注的是,龙迅股份曾于2020年10月底申请科创板IPO。据龙迅股份重新提交的上市辅导备案报告,此前撤回发行上市审核申请的原因为“在审期间涉及股权方面诉讼纠纷”。
据了解,龙迅股份创始人陈峰曾长期任职于英特尔等美国半导体企业,该类企业主要以股票期权实施股权激励,因此陈峰在创建龙迅的早期也引入类似期权安排,约定分5年发放一定比例期权,并与员工在录用文件中,签署了相关内容安排。
不过除录用文件中公司将分年向员工发放一定数量期权的表述外,“类似期权安排”并未实际实施,并引发此后系列股权诉讼纠纷。
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日,龙迅股份在职时间超过一年且录用文件中载有“类似期权安排”的离职员工中,共有八人未出具确认函,其中有两人曾就“类似期权安排”提起诉讼或劳动仲裁,尚有一人仍在劳动仲裁时效期间内。
此外,龙迅股份采用Fabless经营模式,报告期各期向主要晶圆供应商Silterra、联华电子及主要封测供应商超丰电子采购金额合计分别为3530.09万元、5538.58万元、8175.27万元和5039.61万元,占同期采购总额的88.44%、90.94%、83.10%和89.87%,境外供应商占比及集中度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