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12月15日-16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京召开,总结2022年经济工作,分析当前经济形势,部署2023年经济工作。
核心观点:
内涵一: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
三重压力仍然较大。会议指出,当前我国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外部环境动荡不安,给我国经济带来的影响加深。
发展是首要任务。坚持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全力以赴稳增长。对于我们这么大的经济体而言,保持经济平稳运行至关重要。要着力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将稳增长放在更突出位置,通过稳定经济增长确保稳定就业,同时及时有效缓解结构性物价上涨给部分困难群众带来的影响。
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
保持必要的财政支出强度。2022年财政支出保持增长,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26.71万亿元,比2021年增加2万亿元以上。2023年,为应对三重压力的持续冲击和外部环境的影响,积极的财政政策有望进一步加大必要支出力度,赤字率或将超过2.8%,优化组合赤字、专项债、贴息等工具政策空间打开。
坚决遏制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财政可持续要求下,既要推动隐性债务化解,更要坚决遏制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根据国家财政预算草案,2022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赤字为3.37万亿元,包括中央财政赤字2.65万亿元和地方财政赤字7200亿元。2023年或将进一步优化赤字结构,增加中央赤字,减少地方赤字。加大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力度。财政部11月已提前下达农业、水利相关资金,推动财力下沉,做好基层“三保”工作。
“准财政”政策性金融或将发挥更大作用。截至11月底,两批共7399亿元金融工具支持的2700多个项目已全部开工建设。2023年,财政压力下,政策性金融或将加大对符合国家发展规划重大项目的融资支持,撬动民间资本参与国家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项目建设,成为稳增长的新驱动。
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
要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2022年,4月、12月分别降准0.25个百分点,1月、8月分别降低MLF利率10BPs,引导1年期、5年期LPR下降15BPs和35BPs,有效降低了实体经济融资成本。2023年,货币政策总体基调未变,降准降息仍然可期。一方面,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进一步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另一方面,保持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确保资金流向实体经济领域,不搞大水漫灌,避免流动性淤积。
结构性货币政策精准发力。2022年,央行时隔两年半重启PSL,支撑政策性银行发力促基建、保地产;同时通过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科技创新、普惠养老、交通物流、制造业更新改造设备专项再贷款、碳减排支持工具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2023年,货币政策仍将引导资金流向重点领域与薄弱环节,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
内涵二:内需是重要的突破口
扩大内需是稳增长的必然选择。消费和投资是内需,出口是外需。从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到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我国都将扩大内需作为稳定增长的根本途径。当前,扩大内需也是我国应对外部冲击、稳定增长的必然选择。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进一步强调了扩大内需的重要性。
优先恢复和扩大消费。中国消费市场潜力较大,释放消费潜力,是激发我国超大规模市场潜力的重要抓手。今年前三季度,受疫情影响,消费对GDP的累计贡献率为41.3%,较去年同期下降20.8个百分点。2023年,受前期积累的大量居民储蓄影响,消费需求或将迎来反弹。
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养老服务等消费。此前,财政部出台支持居民换购住房有关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延续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对个人养老金实施递延纳税优惠政策等,体现了对改善性住房、新能源汽车、养老服务等相关领域的支持。预计2023年,相关政策将进一步发挥作用,促进消费逐步恢复。
内涵三:在防范化解风险中开启房地产新发展模式
今年地产被置于“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部分,因为地产行业体量大、产业链条长、关乎金融安全和土地财政,“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事关金融市场稳定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2023年地产工作重点仍是“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满足行业合理融资需求,推动行业重组并购。针对房企,“有效防范化解优质头部房企风险,改善资产负债状况”,针对优质企业阶段性保主体,旨在阻断风险无序蔓延。同时,“要坚决依法打击违法犯罪行为”,规避道德风险、惩戒资金抽逃等违法行为。
因城施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房地产需求端政策值得期待,包括限贷政策的调整、税收的减免、贷款利率的调整,对恢复购房信心意义重大,箭在弦上。
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推动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新的发展模式,是以“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为目标,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解决好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问题,探索长租房市场建设。未来政府购买商品房作保障性租赁房政策可期。
内涵四:数字经济孕育新发展机遇
平台经济有三大重要作用。会议指出“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提升常态化监管水平,支持平台企业在引领发展、创造就业、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监管态度较728政治局会议提出的“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更具体更友好。
数字经济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2012年至2021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从11万亿元增长到超45万亿元,数字经济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由21.6%提升至39.8%。数字经济日益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正在成为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关键力量。
内涵五:“两个毫不动摇”凝神聚力
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坚定不移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路,才能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提高社会生产力。
发挥民营企业重要作用。民营企业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可以用“56789”来概括,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以及90%以上的企业数量。要发挥好民营企业重要作用,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强调公平对待。一方面,国有企业要提高核心竞争力,真正按市场化机制运营。另一方面,对民营企业,健全以公平为原则的产权保护制度,健全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法治环境、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依法平等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
内涵六:稳预期就是稳一切
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这是稳定经济发展预期的坚实基础。2023年,预计随着各项政策效果持续显现,经济运行有望总体回升,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信心比黄金重要。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也是新一届政府履职起步之年。会议指出,新班子要有新气象新作为,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意识做好经济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