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价格会员

铝锭仓单暴雷:关于现货仓单重复质押屡屡发生的思考

来源:SMM

近日,广东某国企交割库首先爆出铝锭现货仓单存在重复质押,之后事件迅速发酵,已涉及上海、浙江、广东等地多家仓库,多家国企资金方卷入其中,据悉涉及金额已达20亿元。

在钢铁、有色、化工等大宗品领域,贸易型融资或质押型融资业务中,一货(单)多卖、一货(单)多押事件屡屡发生。针对实体产业链的融资,既有国家的鼓励、更有利行业发展,实际情况却是参与的资金方往往成为欺诈的目标,防不胜防,损失惨重。究其原因,现行法律法规的不完善、仓库管理工具和操作流程原始、对国企仓库信用的无限放大和滥用或是关键。本文尝试从以上几点进行理性分析,并提出一些现阶段可行的优化模式。

  • 一般动产物权权利外观的特征引起的交易风险

市场主体对财产的交易,最为看重的是交易标的,即财产的权属问题。权利外观即是交易主体对财产权属归属的外化表现。不动产交易因其登记生效主义的特征,其权利外观往往依赖具有高度公信力的行政登记部门出具的登记簿信息作为基础;而机动车、船舶、航空器这类特殊动产,依其登记对抗主义特征,其权利外观也可循特定行政部门出具的登记簿作为基础。与之相比,以大宗品为代表的一般动产则缺乏类似的权利外观体系。虽然就动产融资方面,《民法典》已经作出了突破性的跨越,交易主体可以至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进行查证,但该公示系统仅针对动产融资交易,而不对一般买卖交易开放登记渠道,且该公示系统所涉服务协议第2.6.6条亦仅描述由用户对公示信息真实性、完整性、合法性负责,换言之,该系统本身不对信息真伪负责。因此,严格来说,无论是融资交易还是一般贸易交易,就大宗品为代表的一般动产,均缺乏可供市场主体信赖的权利外观体系。“顶层体系”的缺失,导致在实际的交易和融资行为中,相关方必须自行摸索和妥协出兼顾安全性和交易成本的模式。

以交易规模大、频率高的基本金属为例,多年以来,市场逐渐“进化”出一套以“白名单+先款后货”保证交易效率,以“主流仓库+分别交单统一过户”保证交收完成的模式。此模式帮助绝大多数金属现货交易得以高效完成,促进了市场流动性,但也埋下了风险隐患。

  • 仓库的管理工具和操作流程远远落后于市场需求

上文提到的“分别交单统一过户”模式,实际是市场向落后的仓库操作流程的一种不得已妥协。

首先,国内的金属现货仓库,并不采用外资仓库的做法,签发“交易商可以自行背书转让的现货仓单”,而是将每一次的“过户”指令,分拆为“出库(卡)+入库(卡)”的提货权转让操作,涉及卖方、买方、仓库三方多次确认:交易商的每次买、卖,需要分别向仓库和下家提交合计三份单据;仓库则需要收齐上下家单据后才能完成过户。

在日常操作中,由于金属现货的高流通性,一批货在一天中往往被转手多次,导致仓库必须在集齐“单据链”后,才能对一批货集中进行过户;又由于目前国内大部分仓库仍沿用纸质或者扫描件方式收取单据,再由人工整理、排序、录入,需要大量时间,实际完成过户时往往已是深夜,甚至第二天。

显而易见,仓库这种基于线下和人工的操作流程效率低下,已不适应越来越高频的现货交易。名义上的“现款现货”交易,实际上是异步发生。又由于人工操作不可避免伴随着故意或无意的疏失,更增加了现货交收过户的风险,这一风险在融资业务中尤为致命。

在正常现货交易中,极少发生一货(单)多卖现象,这是因为货物很快会被最终转卖至下游工厂,提货出库。如果发生提不到货,或者多个下游提同一批货的情况,则会马上被揭穿。但是贸易型融资和质押型融资业务周期长,资金方如果只凭仓库出具的单证进行放款,则很可能被恶意利用。

  • 过度依赖国企仓库信用

由于意识到仓库在动产融资业务中,承担着确认质物要素,以及替资金方对质物进行保管(行使实际占有)的关键作用,大部分资金方都会对仓库设置严格的准入门槛,比如必须为国企、储存质物的必须是自营仓库而非受托监管库等。这些审慎原则是非常正确且必要的;但如果仅着眼于这些形式上的资质以及事后救济的保障,却忽略了仓库在质物确认和过户、保管过程中的流程细节等实质,本质上就是资金方过度依赖于国企仓库的信用,将对质物实质监管的责任和义务完全交付于仓库。而如果仓库采用的是上文提到依赖人工操作的传统作业流程,相当于将责任进一步交付于少数关键岗位的操作人员。可以想见,无论此次铝锭重复质押事件的真相如何,这种只重形式、忽略实质的风控,被恶意利用,最终酿成风险,几乎是不可避免的。

  • 解决之道——系统交叉验证,多方交叉监管

分析了问题所在,应该如何解决?一方面,一般动产权利外观的特征是国内外法律体系都难以解决的问题。另一方面,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也很难匹配大宗品,尤其是金属现货高频一般交易的特点。现行的交易模式,是市场经过长时间进化形成,有其合理性。而要补上最后的短板,我们认为核心就在“系统交叉验证,多方交叉监管”

首先,仓库应该应用更智能化的系统,将货物入库、称重、过户、提货、质押监管等操作全部线上化,条形码/二维码、扫码枪、智能磅秤、智能摄像头、智能铅封加锁、后台WMS以及前台客户端等软硬件结合,实现货、码、单、指令、执行记录一一对应,货物从入库到出库全流程视频可追溯、无断点;所有操作之间的流转衔接,尤其是出具仓单、确认过户等关键节点,尽可能通过系统交叉验证完成,减少可能被恶意利用的人工确认环节。这样的智能化管理系统既能提高仓库的安全性和公信力,也能大幅提高仓库过户的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其次,将仓库作为交易和融资业务中唯一的确权方和监管方,本身也存在着系统性风险,应该在不增加交易成本的前提下,引入更多第三方实现交叉监管。这不仅是出于“鸡蛋不应放在同一个篮子里”这一朴素的风控逻辑,更重要的是要打破交易双方、仓库、资金方之间的信息不透明、不对称。要达到这一目的,现货交易中心是最佳选择。现货交易中心,天然集合交易、合同、货款、交收等数据,不仅可以做到交易、资金收付、货物交收一一对应,更可以通过与仓库系统直连,实现货物归属与交收状态的实时同步,成为交易双方和融资中的资金方在仓库之外的一个信息查询确认渠道;通过交叉监管,大幅提高造假违规的成本,杜绝“一单多卖、一单多押”行为。

上港金属仓储与上海有色网金属交易中心,已经将这些理念付诸实践。

上港金属仓储在仓库日常管理中实现上述“全流程智能化”的作业流程,自主开发“上港云仓”系统,客户可以通过“上港云仓”在线录入出入库、过户等指令,系统自动匹配执行,全面实现无纸化、线上化、去人工,将仓库效率大幅提升,同时也将因仓库人为因素产生的风险降到最低。

上海有色网金属交易中心,不仅能实现一对一安全交易,还针对金属现货高频交易的特点,设计“极速转卖”等特色功能,实现链式交易。通过对接上海清算所 “大宗商品清算通”,会同现货清算成员(即银行) 为实体企业的大宗商品现货交易提供规范高效的资金清算结算服务。更通过交易中心“电子仓储系统”与上港仓储“上港云仓”直连,使客户在上港的现货库存,可以实时注册为交易中心电子库存单,基于交易订单和货款收付情况,自动完成过户。通过交易中心完成交易和融资,不仅安全性和效率提高,也可以在面对银行、审计、税务等相关方时提供更多增信材料,更可以在面对交易对手违约等小概率事件时获得第三方有利佐证。

在互联网、物联网、电子签名等技术已经充分成熟的今天,尤其是经历了2020和2022先后两次疫情影响,现货交易线上化已经越发凸显其优势。顺应这个趋势,上港仓储与有色网交易中心通过紧密合作,希望能为行业带来一加一大于二的贡献:首先发挥各自模式与技术优势,以线上化系统,提高金属现货交易安全性和效率。同时通过去人工化、交叉监管的模式,为现货质押融资提供一种更可行稳妥的解决方案。

SMM在线问答访问TA的主页

上海有色网资讯中心,在线回答您的提问!

SMM在线问答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