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碳减排的主流趋势下,作为新能源“尖刀”部队,光伏电站签约及开发正呈井喷之势。
与此同时,随着光伏发电项目建设管理权限下放至地方,以资源换产业之风屡禁不止。一面是花样百出的产业配套,一面则是竞争激烈的优质资源,光伏开发似乎陷入恶性循环之中。
“花式”产业配套
“地方开发光伏的热情确实很高涨,但额外的诸多要求也让事情变得不纯粹。”在公开会议上,一位项目开发人士吐槽。
事实上,今年以来,产业配套也多次冲上行业热搜。在宁夏2022年4GW光伏发电项目竞争性配置评分中,清洁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度占据着最高分值30分,其中细分为税收贡献、产业贡献、投资总额、投资进度,满分分别为5、5、10、10分。目前最终竞配结果已出炉,前6个项目的专家评分达到80分以上。
而在青海海西州的新能源项目入库评分标准中,地方经济贡献更是占据着半数以上分值,涵盖地方政府投资合作、清洁供暖、乡村振兴、社会事业帮扶等。作为获得项目指标的前置条件,投资企业的选择可想而知。
然而,相比竞争性配置下的隐藏设置,直截了当的以产业换指标操作更是令人瞠目结舌。在甘肃某市2021~2022年光伏新增规模指标配置条件中,明确按照引进配套产业项目投资强度进行配置,基础准入条件为投资强度不低于300万元/MW,优先配置条件为投资强度达到500万元/MW,引进配套产业项目建成投产后,配套产业项目年产值达到10亿元及以上,可继续参与新能源项目建设。
云南某县分布式光伏分布式光伏开发招商更是“狮子大开口”,投资企业须一次性支付屋顶租金及土地租用差价2980万元以上,且须帮助引入投资不少于5000万元的太阳能光伏电站涉及的产业链项目或产业发展项目至少一个。
不止于此,据悉,在某地光伏项目的洽谈中,附加条件多达21项,产业配套、修路、捐款、收购困难企业等等五花八门。
谁的责任?
当然,产业配套绝非新近产物,诸多业内人士谈之“反感”,特别是在近两年愈发恶劣的投资环境下,原材料涨价、土地认定不一且税费过重、强配储能等,光伏电站成本增加了20%-25%。
非合理的产业配套也让一些企业的投资望而却步。据悉,在去年火热的整县资源争夺战中,一家民企曾火速洽谈了上百个地方,但最终因各式各样的附加条件,签订结果寥寥无几。也有整县项目因条件苛刻,从而导致参与投标的企业数量不达标而流标。
“不应该,但似乎也无可奈何。”新能源投资热下,光伏电站资源正成为部分地方的“摇钱树”,而养大其胃口的却正是前赴后继的光伏投资商。
就地方政府而言,减碳考核下,同时面临着招商和民生压力,光伏产业制造成为“香饽饽”。据北极星此前统计,在安徽、山西、河南、甘肃、宁夏等多地“十四五”规划中,打造光伏制造全产业链生态体系成为重要目标。
另一方面,地方优质电站及屋顶资源竞争激烈,“往往,项目洽谈之前,政府已经见了不下数十个投资方,提供的条件浪高一浪。”上述项目开发人士表示。
然而,仍需乐观的是,光伏电站开发非技术成本曲线持续向下。《中国光伏产业发展路线图2021年版》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地面电站初始全投资成本中的非技术成本(不包含融资),较2020年下降了3.2个百分点。
杜绝产业配套前置条件,也不仅仅出现于国家能源局文件中,在地方政府的光伏开发政策中也多次出现。如近日江西能源局延续2021年,在《关于做好2022年光伏、风电项目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中强调不得将配套产业作为风光项目开发建设门槛。但须注意的是,地方不同政府部门的要求或有分歧,省级政策能否有效落实至地方仍待观察,进一步加强监管势在必行。
而投资商也通过加投制造业,或与设备企业联合等方式推进项目开发。华能广西分公司与中南光电合建组件、逆变器、铝边框等光伏发电装备智能科技产业园,中核汇能携手英利建设2GW光伏组件项目等。
加强监管、行业自律,无论是落实国家双碳目标,亦或推进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均亟待多方合力构建一个健康的产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