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钢协:适当增加尤其是钢坯等初级产品进口 来满足国内钢铁需求

中钢协执行会长何文波指出工信部前不久提出要坚决压缩粗钢产量,确保2021年产量同比下降。压缩钢产量应该有以下3方面的考量:一是向钢铁行业发出信号,从现在开始就要为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付诸行动;二是降低资源消耗强度;三是优化结构,引导钢铁企业向高质量发展,提高竞争力。

从近期各方信息综合来看,国家是下了决心的,相信可以做到,也会有效果。根据钢协的分析预测,今年的钢铁需求还是会保持在较高水平。在此背景下,如何协调减产和高需求之间的矛盾?

作为行业来讲,首先我们要积极响应,同时要转变思路,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压减粗钢产量并非目的,而是手段,其根本目的是有利于保持资源供需平稳、有利于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有利于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和转型升级。从这个角度看,我们关注的不能仅仅是总量,还要关注结构的优化。因此,压减产量还是需要有导向的,要导向优秀企业,导向未来需求大的新产品。钢铁投资也要符合这一原则,决不能投在规模上,鼓励在提升品种质量、绿色化、智能化方向上加大投资,促进我国钢铁产业转型升级。同时,我们还要重新认识钢铁进出口。钢铁行业的首要任务是要保障供给,要发挥好进出口市场的调节作用,适当增加尤其是钢坯等初级产品进口,来满足国内钢铁需求,这也符合国家“双循环”的发展格局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导向。我国钢铁行业面临资源和环境双重约束,且两大约束越来越严格,适当扩大进口正是双重约束下的解决方案。

第二,相关政策转向不能过急,限制生产要适度,避免造成市场剧烈波动。为巩固“十三五”钢铁去产能成果,维护我国钢铁行业平稳运行,建议有关部门要充分发挥好政府和市场“两只手”的作用,处理好需求、产量、资源、低碳的关系,确保钢铁行业平稳运行和高质量发展,坚持以市场化、法治化手段压减粗钢产量。在政策机制上,可以充分借鉴“十三五”期间去产能和取缔“地条钢”部际联席会议机制,同时加强与行业协会和企业的联系,及时了解企业的诉求,做好充分准备应对市场变化。

第三,在适当扩大进口的同时,要注意加强市场监测。中国的市场是高度开放的市场,在通过扩大进口满足国内市场需求的同时,也要防止不公平竞争,防止过量的、不适合国内需求的进口产品冲击国内市场,侵害国内钢厂的利益。

第四,还要坚持分类施策和有保有压,确保优胜劣汰。过去20多年钢铁压产的实践证明,往往守规矩的企业产量被限、而不规范不守规矩的企业产量剧增,有违公平性,影响了行业发展,也没有达到初衷。建议压减产量要依法依规,可以碳减排、以环保为切入点,杜绝“一刀切”和“切一刀”简单摊派任务,对达到超低排放A级企业、电炉钢企业不停、不限,以此维护政策的公平性和可操作性。

最后,要探索立法手段建立长效机制。过去用行政审批手段严控钢铁产能的方式备受业内外诟病,虽然“十三五”期间钢铁去产能成效显著,但国家、地方和企业在管理成本、资金支持、资产损耗等方面均付出巨大代价。今后要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有必要研究出台碳约束法规条例,通过建立公平、合理、科学的法律制度,在各行业形成碳排放管理体系。在碳约束法律和管理体系下,建议要探索建立钢铁企业碳排放指标管控和交易平台,形成以碳控钢的法治化、市场化长效机制。

需要强调的是,短期来看,“十四五”初期可能就是钢铁产量的达峰阶段。从长期来看,不鼓励大家按照最高的需求来配置产能。到目前为止,我认为钢铁产能已经可以满足需求,如果短期内不满足可以用进口来解决,用“双循环”来解决。

SMM在线问答访问TA的主页

上海有色网资讯中心,在线回答您的提问!

SMM在线问答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