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4个
9月26日, CLNB 2025 亚洲电池材料合作沙龙——韩国站 在韩国·首尔 Voco首尔江南酒店圆满落幕! 此次大会设立了两个主题论坛,分别是 三元电池技术路线专题论坛 以及 磷酸铁锂电池技术路线专题论坛。 数十位专家学者、知名企业领导人及行业资深分析师围绕 磷酸铁锂电池的行业趋势、技术发展和政府计划、全球三元市场分析与展望、超高镍高功率正极材料设计、从液态到固态:下一代三元材料的技术突破与市场重塑、固态电解质材料的发展及应用、固相法磷酸铁锂产业化生产技术与装备、立式砂磨系统工艺对磷酸铁锂材料成型与性能的影响、2025-2030年全球磷酸铁锂材料市场格局与变化、磷酸铁锂修复法回收的必要性与经济性 等话题展开分享。 此外,SMM还精心设置了两个圆桌讨论环节,多位重量级嘉宾就 地缘政治背景下锂电回收行业的机遇与挑战、磷酸铁锂材料的市场竞争与合作机遇 的热点话题展开了热烈探讨! 本次会议在首尔成功举行,吸引了超过200位中韩企业代表参加。会上,40多家企业实现了精准对接,并直接达成了多项合作意向。整个洽谈过程气氛热烈,参与者络绎不绝,确保了高质量的客户匹配。此次论坛不仅为中韩两国的企业提供了一个高效的交流与合作平台,还通过精准的资源对接和务实的讨论,在技术、产能及供应链等多个方面促进了双方更深层次的合作。 开幕致辞 致辞嘉宾: SMM 董事长 范昕 发言主题:磷酸铁锂电池的行业趋势、技术发展和政府计划 发言嘉宾:韩国汽车研究院(KATECH) 执行首席研究员 Jeongdoo Yi 发言主题:SMM-全球三元市场分析与展望 发言嘉宾: SMM, 三元材料分析师 王易舟 SMM 三元材料分析师 王易舟围绕“全球三元市场供需与展望”的话题展开分享。她表示,尽管目前三元材料在终端应用中的需求增长有所放缓,但小动力市场的需求预计将迎来快速增长。在中国的动力电池市场中,中高镍三元电池已成为主流选择,并且全球范围内,向更高镍含量的三元材料转变仍然是长期趋势。此外,她还提到,从新技术的研发成熟到被市场广泛接受需要一定的时间周期,同时,生产成本的有效降低也依赖于规模化生产的推进。预计2027年将是三元材料市场需求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SMM:全球三元市场供需与展望 2027或将为三元材料市场需求关键转折点? 发言主题:超高镍高功率正极材料设计 发言嘉宾: 宜宾锂宝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院院长 张彬 超高镍材料设计 高功率材料难点 难点一:压实密度高≥3.6~3.7g/cm 3 ; 难点二:首次放电容量≥230mAh/g; 难点三:高倍率循环性能≥5C-8C; 难点四:安全性能过充、短路。 》专家分享:超高镍高功率正极材料设计 发言主题: SMM-从液态到固态:下一代三元材料的技术突破与市场重塑 发言嘉宾: SMM 咨询研究项目经理 王永杰 发言主题:固态电解质材料的发展及应用 发言嘉宾:Enchem副社长、研发总监(技术研究所所长) Euihwan Song 电动汽车市场现状 全球电动汽车政策及贸易变化 美国方面: 美国的贸易政策包括对所有国家征收普遍关税10%,并实行相互关税制度。特别地,针对中国生产的电池及材料,将征收更高的关税。此外,IRA法案进行了几项关键修订: 30D条款: 关于电动汽车(EV)补贴的规定有所调整,自9月30日起,消费者购买电动汽车时将不再享受相关补贴。 AMPC (45%): 继续提供当地电池生产税收抵免优惠,保持现有优惠政策不变。 PFE: 逐步减少允许使用的中国原材料比例。 》固态电解质材料的发展及应用 市场展望及应对策略分享 发言主题:华友在循环经济全球化中的战略举措与核心竞争力 发言嘉宾:浙江华友循环科技有限公司 副总裁 李垣讃(LEE WON CHAN) (应嘉宾要求,此发言不对外公开) 圆桌讨论: 地缘政治背景下锂电回收行业的机遇与挑战 话题一:当前关键金属价格下回收行业的挑战与应对 话题二: 中国放开黑粉进口背景下回收行业机遇与挑战 话题三: OECD政策下全球行业分工演变 主持人: SMM 新能源咨询副总监 朱健 对话嘉宾: SMM咨询研究项目经理 王永杰 Umicore 全球研发总监 Kitae Kim CIAPS SYG 刘彦龙 磷酸铁锂电池技术路线专题 发言主题:固相法磷酸铁锂产业化生产技术与装备 发言嘉宾:东莞市星辰锂能咨询有限公司 CEO 刘汉郧 磷酸铁锂趋势回暖, 根据媒体数据统计,2022 年投资新建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项目超过 40 个,总计规划新增产能超过 525 万吨。现有的规划产能存在一定的过剩风险,市场可能出现高端产能不足、中低端产能过剩的情况,对于行业格局会有较大影响,或将再次迎来行业洗牌。拥有工艺技术优势、成本控制优势、技术迭代优势及与头部电池企业保持良好合作关系的企业才能够在未来的竞争中抢占先机。 磷酸铁锂主流生产工艺 主要有两种: 磷酸铁固相法 (以BYD、湖北WR、湖南裕能、贝特瑞、北大先行等为代表)、 Fe(NO 3 ) 3 液相法 (德方纳米),随着工艺及设备应用成熟,磷酸铁锂技术迭代趋于平稳,且市场需求规模接近大型化工行业体量,将兼具精细及大宗化工产品属性。 磷酸铁锂主要构成成本 为原料(锂源、磷源、铁源)、能耗成本,故钛白粉及磷化工龙头企业凭借磷、铁源一体化优势亦展开布局,拟进军磷酸铁锂行业。伴随产生的工业废水亟待治理。 》大咖分享:磷酸铁及铁锂固相法制造设备大型化 发言主题:信诺分散剂用于LFP电芯浆料提固降粘, 用于硅碳负极助力快充技术 发言嘉宾:I.S.A.有限公司 未来材料组总经理 Dongho Jeong 发言主题:立式砂磨系统工艺对磷酸铁锂材料成型与性能的影响 发言嘉宾:公州国立大学教授 LG化学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亿富韩国顾问 Dr. Sang Ho Kim (应嘉宾要求,此发言不对外公开) 发言主题:从“制造”到“智造”: 下一代LFP烧结窑炉的智能化跃迁 发言嘉宾:江苏博涛智能热工股份有限公司, CTO兼代表 崔容洵 智能化窑炉系统-核心功能: 未来展望: 1. 从“制造”到“智造”的跃迁,意味着下一代LFP烧结窑炉不再是一个孤立的、笨重的热工设备,而是一个集成了工艺知识、传感技术、人工智能算法和柔性执行单元的智能化系统。 2. 对于一烧和二烧工艺的抉择,智能化系统通过多阶段协同优化和自适应控制,使复杂的二烧工艺变得稳定、高效且节能,充分发挥其高性能优势。 3. 对于大颗粒和小颗粒的挑战,智能化系统通过模型驱动决策和在线闭环反馈,实现了单一设备对多种工艺配方的快速切换和精准执行,满足了市场对LFP材料多元化性能的需求。 4. 最终,智能化的窑炉成为了材料研发和生产的核心平台,极大地加速了新材料、新工艺的开发周期,提升了产品的一致性和良率,是LFP产业持续降本增效、迈向高端化的关键基石。 》从‘制造’到‘智造’次时代LFP烧结窑炉的智能化跃迁 圆桌讨论: 磷酸铁锂材料的市场竞争与合作机遇 话题一: 磷酸铁锂材料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 话题二: 亚洲各国在磷酸铁锂材料领域的合作机会与模式 话题三: 磷酸铁锂材料与工艺创新方向 话题四: 政策与竞争环境应对之策 主持人: SMM 磷酸铁锂分析师 陈泊霖 亿富机械 总经理 杨小燕 嘉智信诺 技术副总 林东升 博涛热工 销售总监 孙奉飞 发言主题:SMM-2025-2030年全球磷酸铁锂材料市场格局与变化 发言嘉宾:SMM 磷酸铁锂分析师 陈泊霖 SMM 磷酸铁锂分析师陈泊霖围绕“2025-2030年全球磷酸铁锂材料市场格局与变化”的话题展开分享。他表示,SMM对2022年到2030年全球磷酸铁锂电芯的产量作出预测,预计2025年全球磷酸铁锂电芯产量有望同比2024年增幅达51%左右,产量总计1300GWh上下。其中储能用磷酸铁锂电芯占比或达38%左右。不过后期,全球磷酸铁锂电芯产量的年均复合增长率或相比此前逐渐放缓,预计2025年到2030年磷酸铁锂电芯产量年均复合增长率有望收窄至13%左右。 》SMM:2025-2030年全球磷酸铁锂市场格局与变化 发言主题:磷酸铁锂修复法回收的必要性与经济性 发言嘉宾:Advanced Battery Recycling Co., Ltd., CEO Yutach Kim 发言主题:磷酸铁锂颗粒中锂的动态(脱)嵌入路径 发言嘉宾: 首尔大学 教授 Jongwoo Lim (应嘉宾要求,此发言不对外公开) 鸡尾酒会暨 SMM Tier 1公布 磷酸铁锂材料高压密及技术创新先锋 》点击查看详细获奖名单 磷酸铁锂材料全球供应链信赖合作伙伴榜 》点击查看详细获奖名单 磷酸铁材料全球供应链 信赖合作伙伴榜 》点击查看详细获奖名单 CLNB 2025 亚洲电池材料合作沙龙——韩国站 圆满落幕! 感谢各位行业同仁的支持~ 》点击查看 CLNB 2025 亚洲电池材料合作沙龙——韩国站 专题报道
据中国贸易救济信息网消息,5月20日,美国商务部发布公告,对进口自中国的活性阳极材料(Active Anode Material)作出反补贴初裁,初步裁定湖州凯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Huzhou Kaiji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rp., Ltd.)和Shanghai Shaosheng Knitted Sweat因未参与应诉,税率均为712.03%、松下电器全球采购(中国)有限公司(Panasonic Global Procurement China Co., Ltd.)/松下电器(中国)有限公司(Panasonic Corporation of China)和中国其他生产商/出口商的税率均为6.55%。 美国商务部预计将于2025年9月29日作出反补贴终裁。本案主要涉及美国海关编码2504.10.5000和3801.10.5000项下产品。 根据媒体报道,美国商务部初步裁定中国关键电池组件存在补贴,认为中国活性阳极材料生产商获得高额政府补贴,为后续加征反补贴关税铺平道路。 报道显示,美国石墨生产商是请求调查的请愿方之一,他们要求调查中国的大规模政府补贴是否人为压低了价格,让他们更难参与竞争。 据了解,2024年12月,美国活性阳极材料生产商联盟向美联邦机构递交了请愿书,要求调查中国公司是否违反了反倾销法。该联盟希望对中国石墨征收高达920%的惩罚性关税。 咨询公司CapstoneLLC数据显示,中国生产全球大部分的石墨,美国59%的天然石墨和68%的人造石墨进口依赖中国。 研究机构EVTank、伊维经济研究院联合中国电池产业研究院共同发布的《中国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行业发展白皮书(2025年)》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负极材料出货量达到220.6万吨,同比增长21.3%,其中中国负极材料出货量达到211.5万吨,全球占比进一步提升至95.9%。 在全球负极材料供应链中,中国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同时,海外布局成长期趋势,是中国企业主动融入全球产业链重构的必要选择。 伊维经济研究院研究部总经理吴辉告诉电池网,700%多的关税只是暂时的,虽短期内对涉事公司形成压力,但从行业特性与企业韧性看,冲击范围较为可控,不会影响整个负极材料产业发展。 从涉事公司看,当前受直接影响的仅为两家中国负极材料企业,部分头部企业已通过海外产能布局实现本地化供应,可有效规避关税壁垒;从应对路径看,中国企业在全球化运营中已积累丰富经验,可通过产能转移、供应链重构、技术合作等方式快速响应;从行业韧性看,中国负极材料产业凭借成本优势、技术积累和规模效应在全球供应链中占据不可替代的地位,短期关税难以动摇行业根本竞争力。 EVTank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负极材料出货量前十企业的门槛上升至6.0万吨。TOP10企业分别包括:贝特瑞、上海杉杉、中科星城、尚太科技、凯金新能源、江西紫宸、广东东岛、河北坤天、中晟新材、翔丰华。 在当前负极材料行业竞争加剧、供给侧过剩及产品价格持续低位运行的背景下,头部企业纷纷布局海外市场,出货量TOP10企业中,上市公司及母公司为上市公司的有贝特瑞、上海杉杉、中科星城、尚太科技、江西紫宸、翔丰华,在2024年,这些企业虽业绩表现各有不同,但均认识到海外布局的重要性,一方面是为了应对地缘政治风险、贸易保护主义及供应链不稳定等问题,构建更具韧性的本地化供应链体系;另一方面,贴近海外市场有助于更好地服务海外客户,提升市场份额,巩固全球竞争优势,满足全球市场对负极材料不断增长的需求,在全球产业链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 贝特瑞(835185) 2024年,贝特瑞负极材料营业收入106.92亿元,同比下降13.04%,毛利率27.76%,同比增加3.40个百分点。 截至2024年末,贝特瑞已投产负极材料产能为57.5万吨/年。2024年,公司负极材料销量同比增长,突破43万吨。 海外布局方面,贝特瑞在印尼年产8万吨负极材料项目(一期)已于2024年实现投产,产能持续爬坡;印尼二期项目正在建设中,预计2025年实现投产,建成后,公司在印尼负极材料产能达到16万吨/年;同时,公司在摩洛哥也布局了正极材料和负极材料的产能,目前正在稳步推进中。公司在海外建厂是落实全球化战略的关键举措,通过在海外布局生产基地,构建更具韧性的本地化供应链体系,一方面有利于应对地缘政治风险,另一方面也有利于进一步贴近海外市场,服务海外客户。 贝特瑞表示,公司选择印尼建厂主要是考虑相对欧美等地区,各项生产要素与国内相比差异较小,不仅在成本及税收方面有优势,在原材料和运输方面也具有保障。公司选择摩洛哥建厂主要是基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贸易地位,有利于公司贴近海外市场,巩固全球竞争优势。 杉杉股份(600884) 2024年,杉杉股份负极材料营业收入81.96亿元,同比增长12.80%,毛利率18.45%,同比增加6.68个百分点。 2024年,杉杉股份负极材料生产量35.46万吨,同比增长27.09%,销售量33.95万吨,同比增长28.44%,库存量5万吨,同比增长43.09%。 为满足海外市场需求,提升海外市场份额,杉杉股份已规划在芬兰建设10万吨负极产能,未来将根据市场需求推进产能建设和释放。 杉杉股份表示,当前国际环境日趋错综复杂,地缘政治冲突、贸易保护主义等因素均加剧了国际贸易环境的不稳定性,全球供应链的不稳定性与不确定性显著提高。欧美等主要国家和地区基于本土产业链的保护及本土化要求,相关产业政策可能不利于国内锂电池海外市场的发展,亦可能影响公司海外客户对国内企业的采购需求。负极海外投资面临地缘政治、法律合规、经济波动、文化差异、知识产权及环境责任等多重风险,可能推高建设成本、运营成本以及合规风险,进而制约公司全球化布局。 杉杉股份称,公司将积极关注国际贸易环境变化,动态应对相关风险;深化海外客户战略协同,以需求为导向推进本土化布局,提升供应链韧性。 中科电气(300035) 2024年,中科电气锂电负极板块实现营业收入51.93亿元,同比增长14.91%。 2024年,中科电气负极材料出货量22.57万吨,同比增加55.66%,公司负极材料产量22.86万吨,产能23.9万吨,在建产能8.64万吨,产能利用率95.66%。 2024年,为进一步实施公司国际化发展战略、扩大海外市场业务规模并满足下游客户的需求,中科电气决定通过控股子公司湖南中科星城在中国香港或其他海外地区新设全资子公司间接投资设立摩洛哥项目公司实施年产10万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基地项目,项目计划总投资金额不超过50亿元人民币(最终以实际投资金额为准),分两期建设,一期和二期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产能规划各为5万吨/年,建设周期预计各为24个月。 中科电气表示,海外市场,尤其是欧美市场对中国锂电企业的贸易与政策风险在逐步增加,锂离子电池产业链企业挑战与机遇并存。在此背景下,内外兼修,既能苦练内功提升产品竞争力,又能结合全球资源禀赋积极进行海外布局的负极材料企业才能突出重围,进一步提升竞争力。 在产品研发推广方面,中科电气将加大资源投入,全力拓展海外市场,提升锂电负极业务海外销售占比,实现公司的国际化发展战略。 尚太科技(001301) 2024年,尚太科技负极材料销售收入47.07亿元,同比增长25.97%,占营业收入比重90.01%。 2024年,尚太科技负极材料销售量21.65万吨,同比增长53.65%,生产量22.68万吨,同比增长49.98%,库存量1.71万吨,同比增长23.64%。 2024年,尚太科技新设上海尚太服务境内外销售中心,开拓境内外新客户,并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新设新加坡尚太和马来西亚尚太,其中新加坡尚太为公司全资子公司,负责对马来西亚尚太出资,马来西亚尚太为公司全资孙公司马来西亚年产5万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项目的具体实施主体。 尚太科技表示,中国企业的占比与中国锂离子电池市场的快速发展密切相关,而全球市场方兴未艾,潜力较大,中国企业出海竞争,通过多元化、本地化投资与合作,进行海外产能建设,拓展海外市场,支撑全球供应链发展,有助于促进全球市场的进一步扩张,全球产业链的共同发展进步。 客户开发方面,尚太科技将持续加大优质客户的开发力度,特别是海外市场客户,持续丰富优化客户结构,提升市场份额。 璞泰来(603659) 2024年,璞泰来负极材料业务板块江西紫宸营业收入42.22亿元,净利润5810.02万元。 截至2024年末,璞泰来已经形成年产20万吨的负极材料产能,其中包括15万吨石墨化加工及15万吨碳化加工配套产能。 2024年,璞泰来负极材料生产量13.67万吨,同比下降17.83%,销售量13.23万吨,同比下降14.81%,库存量3.11万吨,同比增长16.44%。 国际市场方面,璞泰来将重点推进探索在东南亚地区布局负极材料、基膜及涂覆加工的产能,以满足海外客户的供应多元化需求;通过设备安装调试、运维、供应链支持、技术工艺授权等多种形式为海外电芯及材料企业提供服务,以材料+设备+运维服务+代工等方式提供本地化解决方案服务。 璞泰来表示,国际经营和贸易环境受到全球经济形势波动、地缘政治冲突、贸易国政策变化等多重因素影响,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以欧美为代表的主要国家和地区不断推出锂电池供应链本土化政策,如果国内电池厂商及上游供应链企业不能及时适应相关政策、及时完成全球化布局,或海外原材料及产品成本显著高企,则可能会失去部分海外订单和市场需求。 翔丰华(300890) 2024年,翔丰华销售负极材料确认的主营业务收入金额为13.82亿元,全部为销售产生的收入,同比下降17.51%,占营业收入比重99.55%。 2024年,翔丰华负极材料生产量7.51万吨,同比增长13.31%,销售量6.89万吨,同比增长11.13%,库存量6326吨,同比下降13.30%,产能9万吨,在建产能10万吨,产能利用率83.43%。 国际市场开拓方面,翔丰华表示,公司积极拓展国际市场,目前正在积极开拓德国大众、韩国SKon、日本松下等国际知名锂电池企业,进一步打开国际市场。其中公司已通过德国大众各项审核,产品小批量供货。 可以预见,随着海外产能落地,负极材料行业竞争将从“成本比拼”转向技术差异化与供应链韧性。 展望未来,EVTank预计随着下游电池厂对负极材料性能的差异化需求逐步体现,负极材料企业的竞争格局将会呈现出较大的变化。在快充性能、倍率性能、高容量等性能方面表现优异的产品将脱颖而出。另一方面,整个负极材料的供需关系也正在逐步改善,预计2025年行业将进入到更加良性发展阶段,第一梯队企业的开工率将进一步提升,企业的经营状况也在2025年逐步好转。
【项目】后期年产或达5万吨!禾电科技钠电池正极材料生产线投产 “合肥发布”消息显示,6月21日,安徽省首个千吨级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生产线项目在合肥市蜀山区运河新城片区正式建成投产,标志着合肥市新能源电池产业链迈出重要一步,新能源电池领域新质生产力加快起势。 据悉,这条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生产线总投资约6000万元,由合肥禾电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建设。2023年8月公司注册,一期年产量达到千吨级,二期计划建成年产量达到50,000吨,可实现年销售额15亿元。(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动态】5.1亿元!超钠新能源高性能千吨级钠电池材料产线项目更新动态 超钠新能源消息显示,6月20日,超钠新能源高性能千吨级钠离子电池材料零碳智能产线项目迎来了厂房封顶的重要时刻。这一项目的顺利推进,不仅标志着超钠新能源在钠离子电池产业发展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也助力了绿色能源产业的发展。 据悉,本项目总投资达5.1亿元,规划占地面积超过3.7万平方米。厂房封顶后,超钠新能源将严格按照既定计划,进入设备安装和调试阶段,确保按时投产。 超钠新能源一直致力于研究钠离子电池关键材料,坚持一体化材料布局,全栈自研技术不断突破,在确保产品性能迭代升级的基础上,积极探索钠电降本路径,最新一代的层氧和普鲁士蓝材料均有新的突破。(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动态】总投资70亿元!安能赣锋年产15万吨碳酸锂项目迎新动态 据湖南郴州多家当地媒体报道,6月18日上午,安能赣锋年产2.5万吨碳酸锂生产线窑炉正式点火投产。 据悉,安能赣锋碳酸锂项目由上海安能与赣锋锂业(002460)共同合作开发,项目位于临武县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计划总投资70亿元,分三期建设15万吨/年的碳酸锂生产线。项目建成达产后,预计年产值150亿元,年利润总额15亿元,年纳税超过10亿元,提供就业岗位1500个。其中一期项目规划年产碳酸锂5万吨,总投资额25亿元,于2023年7月进场施工,目前主体建筑已基本完成,设备安装已完成总工程量的75%,预计今年8月份年产2.5万吨生产线带料投产,10月生产出碳酸锂成品。(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看点】3.4亿元!晶石能源拟在四川广元扩产锰酸锂及磷酸锰铁锂 6月18日,晶石能源(872440)公告,公司拟与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人民政府签署《年产1万吨锰酸锂生产线项目投资协议》。公司拟通过设立全资子公司“晶石新型能源(四川)有限公司”(暂定名,以最终注册登记结果为准),在四川青川经济开发区投资建设年产1万吨锰酸锂生产线项目,项目总投资额为4,0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3000万元。 同时,晶石能源拟与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人民政府签署《年产1.5万吨磷酸锰铁锂生产线项目投资协议》。公司拟通过设立控股子公司公司“四川晶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暂定名,以最终注册登记结果为准),在四川青川经济开发区投资建设年产1.5万吨磷酸锰铁锂生产线项目,项目总投资额为30,0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0,000万元。(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项目】蒙星纳米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园一期建设项目预计年底竣工投产 据“望城发布”消息,6月19日,位于湖南长沙望城经开区铜官工业园的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园一期建设项目正在加快推进中,预计年底竣工投产。 消息显示,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园一期建设项目为中南大学锂电团队旗下湖南蒙星纳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基地,聚焦新能源关键领域和重大需求,主攻高性能新型磷酸盐系正极材料磷酸锰铁锂的制备及应用,项目建成投产后,预计年产4万吨前驱体及5000吨正极材料成品。(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订单】雅化集团再获特斯拉长单 此前销售额已达51亿 6月19日晚间,雅化集团(002497)公告,下属全资子公司雅化锂业(雅安)有限公司与美国特斯拉公司签订了《生产定价协议》,约定从2025年至2027年,特斯拉向雅安锂业采购碳酸锂产品。产品价格根据双方协议约定的方式确定。 雅化集团表示,该协议的签署是特斯拉对公司锂盐产品品质及锂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进一步认可,能够增强公司锂产业发展的稳定性,强化公司与特斯拉的长期合作关系。随着公司碳酸锂产线的投产,将有助于公司碳酸锂产品的充分释放和顺利销售。 根据雅化集团定期报告,此前与特斯拉的合作是向其提供电池级氢氧化锂产品,分别为“2021年-2025年合同总金额561,061.6万元”“2023-2030年20.7万吨-30.1万吨”。截至2023年末,雅化集团向特斯拉供货确认的销售收入已达51.37亿元。(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融资】紫金矿业发行25亿美元再融资 规划2028年当量碳酸锂超过25万吨 6月18日早间,紫金矿业(601899)发布公告,面向海外投资者完成港股市场再融资25亿美元,其中可转债20亿美元,配售5亿美元。本次股本发行最终定价在5%的折扣,可转债的票息1%、转股溢价为28%(相比于配售股价)。 紫金矿业表示,本次发行创造了紫金和行业多项纪录,获得了全球投资人的追捧。6月17日当天收盘后“闪电”般启动发行,可转债和配售均实现了数倍的超额认购,认购资金多为全球知名的长线基金、对冲基金;本次发行也是紫金股权类融资最快的项目,5月17日股东大会通过一般性授权后,仅一个月时间就完成了如此大额度的发行,资本市场也跑出了紫金速度;这次发行取得了资本市场诸多“历史之最”:A+H上市公司规模最大的海外可转债发行,亚太地区矿业企业规模最大的海外可转债发行,自2008年以来5000万美金以上折扣最低的矿业企业港股新股后续发行。 今年5月中旬,紫金矿业发布“五年发展规划”,计划到2028年公司矿产铜、矿产金产量在2023年基础上均实现约50%的增长,实现铜超过150万吨、黄金超过100吨、当量碳酸锂超过25万吨,产量增长指标继续领跑全球金属矿业行业。(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公司】不超2.95亿元!永兴材料子公司拟投建锂云母绿色智能高效提锂综合技改项目 6月21日晚间,永兴材料(002756)发布公告,公司董事会会议审议通过议案,同意全资子公司永兴新能源投资建设锂云母绿色智能高效提锂综合技改项目,对现有年产1万吨电池级碳酸锂项目产线中焙烧系统、浸出过滤系统、尾气系统、及部分蒸发与湿法系统等进行技改,打造高端、智能、清洁、低耗、安全、低成本的云母提锂标杆产线。项目投资额不超过29,500.00万元。(来源:海融网) 【国际】美国将对中国关键矿物资源加征进口关税 商务部:已严正交涉 据商务部网站消息,在6月20日下午举行的商务部例行记者会上,有媒体提问时称,美国五月宣布将对包括钨在内的一些来自中国的关键矿物资源增加进口关税。请问中方有何反应?是否计划采取应对措施? 对此,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亚东表示,5月14日,美方在原有对华301关税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对自华进口的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电池、关键矿产等产品的加征关税。中方对此坚决反对并已严正交涉。美方无视国际经贸规则,执意保留并提高对华301关税,将经贸问题政治化武器化,不符合两国元首达成的重要共识,是典型的政治操弄。美方应立即纠正错误做法,取消对华加征关税措施。(来源:海融网) 【智库圈点】磷酸铁锂动力市场未有恢复迹象 近日,SMM分析,上周磷酸铁锂价格仍然跟随碳酸锂价格继续下行。6月磷酸铁锂市场的表现相对5月来说比较平淡,除储能市场表现相对较好外,磷酸铁锂动力市场未有恢复迹象,各电芯厂还是在清理正极库存、电芯库存的状态。磷酸铁锂正极厂商订单较5月有所减量,可能会出现6月没有完成订单计划的情况,甚至会对下半年的市场需求是否可以较好地恢复产生怀疑,因为担心上半年的价格战会提前透支全年的市场需求。
锌业股份发布公告,公司全资子公司深圳锌达贸易有限公司(简称“深圳锌达”)与关联方深圳宏跃创业投资有限公司(简称“宏跃创投”)以及海南哈勃新能源技术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简称“海南哈勃”)、珠海跃华投资中心(有限合伙)(简称“珠海跃华”)共同投资设立辽宁华信钴业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华信钴业”,以工商登记注册为准)。 据悉,华信钴业注册资本500万元人民币,其中,深圳锌达出资25万元,宏跃创投出资币25万元,海南哈勃出资125万元,珠海跃华出资325万元。2022年12月13日,公司全资子公司深圳锌达与相关合作方签署了《合资协议》。 就公告所示,本次对外投资符合公司发展需要,积极参与新能源产业发展,提前布局电池材料领域,进一步提升新材料制造的优势,有利于公司在保证主营业务稳健发展的前提下,进一步完善业务板块战略布局,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符合公司长远发展及全体股东的利益。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