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

  • 美eVTOL公司与沙特企业探索合作机会 未来有望交付200架电动飞机

    当地时间周二(6月3日),沙特知名企业安利捷(Abdul Latif Jameel)在官网宣布,其与美国乔比航空(Joby Aviation) 签署了谅解备忘录 ,双方将探索在沙特为乔比的eVTOL建立分销协议的机会。 新闻稿写道,预计在未来几年, 双方将交付多达200架乔比航空的飞行器及相关服务,交易总价值有望接近10亿美元 ,“从长远来看,安利捷和乔比都看到了中东地区潜在的营收机会。” 安利捷称,两家公司拥有互补的长期愿景,都专注通过更清洁、更安全、更高效、更实惠的交通服务彻底改变未来出行方式。通过安利捷等企业直接销售飞行器将是乔比商业化战略的一大支柱。 据了解,安利捷成立于1945年,最初只是吉达的一家小型贸易公司,10年后开始在沙特经营丰田汽车分销业务。如今其核心业务板块已遍布交通、能源、水资源、金融、卫生、投资等领域。 安利捷汽车公司(Abdul Latif Jameel Motors)拥有包括丰田在内的多个汽车品牌的乘用车分销权,在中东地区、日本等都有业务,并且拥有沙特最大的汽车销售网络。 声明称,乔比与安利捷的合作将首先集中在沙特本土,因为安利捷在当地拥有广泛的业务、网络和丰富的运营经验。 乔比CEO乔本·贝维特(JoeBen Bevirt)告诉媒体,这项潜在交易是“我们在沙特开展业务的重要第一步”。“我们认为,长期来看,沙特市场的规模远不止如此,这是第一份大单。” 两家公司将共同探索分销和销售合作,推出本地空中出租车服务,包括建立MRO(维护、修理和大修)等售后服务以及飞行员培训。但声明中未提供交付具体时间,也未说明交易将持续多久。 最新的声明特别提到,贾米尔家族于2020年参与了乔比航空的由丰田汽车公司领投的C轮融资。而就在上周,丰田宣布已按计划完成对乔比战略投资的首期2.5亿美元注资。

  • 全球首家!新西兰航空计划在2026年启用电动飞机

    当地时间周三(12月6日),新西兰航空公司表示,其目标是成为第一家使用电动飞机的航空公司。该公司计划在2026年启用一架全电动的飞机。 新西兰航空公司是新西兰的国家航空公司,该公司周三宣布,其已向美国电动飞行器开发商Beta Technologies订购了一架ALIA型电动飞机。 预计这架ALIA飞机将加入新西兰航空公司的机队,最初将只用于货运,与新西兰邮政合作,在新西兰国内航线上运送包裹和信件。 新西兰航空公司首席可持续发展官Kiri Hannifin表示:“我们的目标是成为第一家将电动飞机用于商业的航空公司。”不过,她还表示,该公司目前还没有确定何时将电动飞机用于客运航班。 据新西兰航空公司介绍,ALIA飞机可以在大约一小时内充满电,起降方式和传统飞机一样。 ALIA长约12米,重3吨,在一次试飞中飞行了480公里,最高飞行速度为每小时270公里,飞行高度可达3000米。 在通过安全飞行认证后,这架飞机将用于约150公里的航线。据Beta Technologies官网介绍,ALIA可容纳五名乘客和一名飞行员。 Beta Technologies成立于2017年,总部位于美国佛蒙特州,该公司获得了亚马逊的投资。 除了已确定订购的一架ALIA飞机外,新西兰航空公司还有权再购买22架。 新西兰航空公司首席执行官Greg Foran表示:“下一代飞机有望使我们的区域业务脱碳,这次购买标志着公司的新篇章。” 为了降低对气候的影响,全球航空业寄希望于可持续航空燃料和下一代飞机的发展,这些飞机使用电动、混合动力和氢推进技术。 新西兰航空公司也一直在与Eviation、VoltAero和克兰菲尔德航空公司合作开发下一代飞机。

  • 比亚迪首批双层电动大巴交付智利!满电能跑280km

    快科技8月22日消息,比亚迪汽车官方日前宣布,向智利交付首批10台纯电动双层大巴。 据介绍,这些双层大巴专为智利市场打造,车长12.128米、高4.170米、重约16.5吨,提升乘客出行舒适度的同时增加当地运输能力。 双层大巴配有69个座位,另有6个优先座位、一个超大座位和一个轮椅专用区,总载客量可达97人,车内配有30个USB口、高速WiFi、空调等。 续航上,大巴从0%充至满电仅需2小时,车辆续航里程高达280公里,能更好的满足城际运营需求。 比亚迪表示,自2017年起,比亚迪便与智利共同推动公共交通电动化的进程。在首批两辆电动大巴投入运营后,次年当地电动大巴阵容迅速增至100辆,智利也成为当年除中国外,使用电动巴士最多的国家,预计今年内,当地电动大巴总量将达到近800辆。 目前,比亚迪的纯电动大巴业务覆盖智利、哥伦比亚、阿根廷、巴西、厄瓜多尔和乌拉圭等拉美多国市场,在全球范围,比亚迪电动大巴已遍布70多个国家400多个城市。

  • 保时捷拟建20GWh电池工厂,投资高达236亿元

    据外媒报道,保时捷正在与潜在合作伙伴展开谈判,目的是建立一家电动汽车电池工厂,该项目的投资可能高达30亿欧元(大约人民币236亿元)。 保时捷于7月26日表示,公司正在考虑在德国、美国和加拿大附近的地区选址建厂。选址的决策将主要依赖于当地电价是否具有竞争力,以及可再生能源的供应状况。据透露,新建的电池工厂预计将具有高达20 GWh的电池产能。 保时捷表示,公司正面临加快电动化转型的压力,包括纯电Macan在内的多款主要电动汽车因软件故障推迟了上市时间。保时捷CEO奥博穆称,由于大部分车辆在德国生产,所以考虑在德国附近增加电池产能。 据了解,保时捷已经在电动汽车电池领域展开了实质性的投资和合作。早在2021年,保时捷就与德国锂离子电池制造商Custom Cells GmbH共同创建一家名为Cellforce的合资公司。该公司的主要任务是开发和生产电动跑车所需的高性能电池组。 同时,保时捷在智能化转型的道路上也正在积极前行。该公司已经与全球自动驾驶领域的重要参与者Mobileye Global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 此前,保时捷CEO奥博穆曾明确表示,公司计划在未来几年内在电气化和数字化领域投入超过200亿欧元(大约219亿美元)。他们的目标是到2030年,新车销售中有80%的比例为纯电动车型。 根据保时捷的电动车型推出计划,纯电动版Macan将于2024年面世,随后将推出纯电动版的718和Cayenne。此外,保时捷还计划推出全新的D级纯电动产品。 值得一提的是,保时捷正在积极推进其在中国市场的布局,全球执行董事会成员冯佩德(Mr.Detlev von Platen)曾明确表示,公司在中国的投资重点将放在软件开发、驾驶体验、互联技术、电池技术等关键领域。 今年4月,合肥市经开区官方发布消息称,保时捷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文熠柏到访合肥。保时捷方面回应称,旨在进一步加快园区自动驾驶产业发展,促进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国际合作。 来源:集邦锂电整理

  • 丰田强化在华电动化、智能化研发

    8月1日消息,自丰田汽车官网获悉,丰田汽车公司为了向中国顾客提供满意且具有竞争力的电动化产品,决定进一步强化智能化、电动化技术的本土研发。最新举措如下: • 丰田在华最大研发基地“丰田汽车研发中心(中国)有限公司”将于8月1日正式更名为“丰田智能电动汽车研发中心(中国)有限公司Intelligent ElectroMobility R&D Center by TOYOTA (China) Co., Ltd. ”(以下简称“ IEM by TOYOTA ”);• 丰田在华的3个合资公司(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广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比亚迪丰田电动车科技有限公司) 的研发中心的工程师将打破组织壁垒加入到IEM by TOYOTA 主导的研发项目中;• 电动化方面,以多路径解决方案为核心助力实现碳中和,强化全方位电动化车辆(BEV、PHEV、HEV、FCEV)的本土研发。此外,电装公司和爱信公司也将跨越组织壁垒,参与到IEM by TOYOTA 的研发活动中,加快电动化动力总成的研发;• 智能化方面,通过活用空间设计以及AI技术,加速设计、研发,努力实现有更好用户体验的智能座舱,以及更符合中国实际道路状况的自动驾驶技术、先进安全技术;• 在电动化和智能化领域,为了提升竞争力,将通过“拓展本土供应商”、“改良零部件设计”、“改革生产技术和制造工艺”三个领域的举措,力争实现制造成本的大幅削减。 (IEM by TOYOTA) 丰田中国本部长上田达郎表示,将通过以 IEM by TOYOTA 为核心推进本土研发,迅速开发并提供令中国顾客满意且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并将研发成果和所学经验反哺全球市场。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