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

  • 光伏市场需求旺盛 晶科能源2022年净利润同比预增133.05%到159.33%

    1月21日,晶科能源在新年之际发布了2022年年度业绩预告,数据显示2022年全年晶科能源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预计达到26.6亿元至29.6亿元,同比增长133.05%到159.33%。扣除非经常行损益净利润为25亿元到28亿元,同比增加371.17%到427.71%。 主要原因在于全球市场需求旺盛,公司持续发挥全球化布局、本土化经营的战略优势,不断优化一体化产能结构,持续推进产品降本增效,并克服了新建产能爬坡及国际贸易环境变化带来的短期挑战,在光伏组件出货量上升的同时N型产品红利逐渐释放,实现收入和盈利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 东吴证券认为晶科能源单瓦盈利持续提升、新技术超额收益兑现。近日,晶科能源公众号宣布,2022年度组件出货规模超过44GW。其中,N型组件出货超过10GW,2022年末已投产N型产能35GW(2021年末尾900MW)。预计2023年N型出货占比将超过60%。 作为组件龙头企业,晶科能源的TOPCon 持续领跑、新技术不断迭代升级。根据东吴证券发布研报数据显示,晶科能源现已满产 24GW TOPCon 电池,量产效率超 25%;尖山二期 11GW 电池将在 2023年一季度满产,采用HOT2.0+技术(正面 SE 结构)。同时,布局云南楚雄 6.5GW TOPCon, 预计将于 2023年三季度投产,海宁袁花基地 6.5GW 电池改造预计 2023 年底 N型产能达 40GW+。提效上,晶科能源2024 年将推出 HOT3.0(全域钝化),2025 年将 TOPCon 与其他技术结合。降本上,现已实现新技术组件 P/N 成本同价,后续随效率提升进一步摊低单瓦成本。提效降本贡献超额收益,新技术持续领跑, TOPCon 龙头地位稳固。 值得注意的是,晶科能源春节期间不停工,全力冲刺开门红。为了鼓励节日期间持续生产,晶科能源制定节后车票补贴、慰问金、伙食补贴等激励方案,并鼓励员工错峰、轮流返乡。春节期间,基本保障全员在岗率达到95%。晶科能源计划物控部总监表示,目前2023年的订单可见度非常高,达到了(饱和度)50%以上,春节期间的生产安排,主要是为整个一季度的订单交付提供有力的保障。

  • 晶科能源(688223) 投资要点 事件: 公司发布 2022 年度业绩预告, 公司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 26.6-29.6亿元,同增 133%-159%,扣非归母净利润 25-28 亿元,同增 371%-428%。2022四季度归母净利润 9.84-12.84 亿元,同增 134.21%-205.61%,环增27.65%-66.57%,扣非归母净利润 9.84-12.84 亿元,同增 314.01%-440.20%,环增 38.09%-80.18%。表观业绩符合预期, 2022四季度美国滞港费影响部分利润,实际经营业绩超预期! 单瓦盈利持续提升、新技术超额收益兑现。 我们预计公司 2022 年组件出货约 44.5GW,同增约 100%;其中 2022四季度出货约 16GW,环增约55%/同增约 78%, TOPCon 出货约 6.9GW。公司盈利能力持续改善, 我们测算 2022四季度单瓦净利约 1 毛/w,环比提升 3 分;其中 PERC 单瓦盈利约 6 分, TOPCon 单瓦盈利约 1 毛 5, N 型超额收益逐渐兑现。展望2023 年,公司组件出货持续高增, 我们预计 2023 全年增长 50%以上,N 型 TOPCon 占比 60%+,远高于行业同行; 2023 年美国市场已开始批量放行, 我们预计 2023 全年美国出货占比 5-10%,高溢价市场修复+新技术占比提升+原材料价格下行,带动盈利进一步提升! TOPCon 持续领跑、新技术迭代升级。 公司现已满产 24GW TOPCon 电池,量产效率超 25%;尖山二期 11GW 电池将在 2023一季度满产,采用HOT2.0+技术(正面 SE 结构), 我们预期后续效率可提升至 25.8%。同时,公司布局云南楚雄 6.5GW TOPCon, 我们预计将于 2023三季度投产,海宁袁花基地 6.5GW 电池改造( 2023二季度出片), 我们预计 2023 年底 N型产能达 40GW+。提效上,公司 2024 年将推出 HOT3.0(全域钝化),2025 年将 TOPCon 与其他技术结合, 我们预期效率破 26%。降本上,公司现已实现新技术组件 P/N 成本同价,后续随效率提升进一步摊低单瓦成本。提效降本贡献超额收益,新技术持续领跑, TOPCon 龙一地位稳固。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基于公司为 TOPCon 占比逐步提高,我们上调盈利预测, 我们预计公司 2022-2024 年归母净利润为 28/65/90 亿元(前值27/55/75 亿元),同增 148%/131%/38%, 我们给予 2023 年 35XPE,对应目标价 23 元, 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竞争加剧、政策不及预期等。

  • 去年净利最高增160%!光伏N型龙头业绩或超预期 今年50%组件订单已锁定

    晶科能源1月20日盘后发布业绩预告,预计2022年年度实现归母净利润26.6亿元-29.6亿元, 同比增长133.05%-159.33% 。 公司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16.76亿元,若以此计算,则Q4单季度有望实现归母净利润9.84亿元-12.84亿元, 同比增长134.17%-205.57%,环比增长27.64%-66.56% 。 值得注意的是,对比几家券商给出的晶科能源2022年全年预测,该公司 净利润预告中值(28.1亿元)已超出预期 。 本次公告中,晶科能源谈及业绩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时表示,全球市场需求旺盛,公司不断优化一体化产能结构,持续推进产品降本增效。 在光伏组件出货量上升的同时N型产品红利逐渐释放,实现收入和盈利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 。 在晶科能源2022年12月30日披露的调研纪要中,其表示有信心完成 四季度13GW-15GW组件出货目标,全年组件出货41.5GW-43.5GW。2023年N型组件将成为主力产品 。 另外, 公司已锁定2023年组件订单总量的50%左右 。在当前硅料快速跌价背景下,近期新签订单组件价格有一定松动,但总体签单价格仍较为坚挺。 产能方面,2022年年底,晶科能源硅片、电池、组件各环节已投产产能分别为65GW、55GW、70GW,2023年将在此基础上,根据市场需求保持合理扩产节奏。 产品方面,就在今年1月10日,晶科能源刚刚发布第二代Tiger Neo系列组件,包括54片445瓦、72片615瓦及78片635瓦三个系列,最高效率分别达22.27%、23.23%和22.72%,采用N型TOPCon技术。 至于效率数据方面,截至2022年12月,晶科能源实验室效率已突破26.4%,量产效率达25%以上。 放眼整个光伏产业链,如今光伏景气加速向上,多家券商分析师预计,光伏装机或持续超预期。国内大基地规划支撑电站需求中长期增长,经济性推动分布式装机持续高增, 2023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量有望达到350GW。 而随着硅料供需拐点来临,价格进入下行周期,产业链利润有望向组件等下游制造端转移。组件环节中,东方财富证券指出, N型迭代加速,TOPCon组件较P型组件溢价约0.1元/w,预计2023年超额盈利有望持续 。

  • 最强组件来袭!晶科能源全球发布第二代Tiger Neo组件

    2023年1月10日,晶科能源发布全球最高效的太阳能组件产品之一—第二代Tiger Neo系列组件。升级版Tiger Neo包括54片445瓦、72片615瓦及78片635瓦三个系列,最高效率分别达22.27%、23.23%和22.72%。 据了解,新一代Tiger Neo组件采用了创纪录的N型TOPCon技术,性能和可靠性大大提高。 具体包括:1)全球效率和功率最高的组件之一, 基于182mm尺寸的72片组件功率高达615瓦,组件效率最高达23.23% 。2)面率持续提升: 双面率最高可达85%,相较传统双面组件提高约15-20% ,显著提升了发电性能。3) 温度系数进一步优化至最低-0.29%/℃ 。同时,弱光条件下性能无可匹敌,特别是日出、日落、多云等弱光条件下平均发电量更高。4)可靠性领先: 首年衰减1%,线性衰减0.4% ,提供15年的产品质保和30年的功率质保,运维轻松无阻。5) 更低的短路电流使其几乎与所有主流品牌的逆变器兼容。 晶科能源CMO苗根先生表示,升级版Tiger Neo组件展现了晶科能源N型性能标准的再度提升,即使在最严苛的条件下,也能为客户提供更优的系统性能。叠加行业领先的N型合作伙伴生态系统及储能解决方案,我们有信心将持续引领行业升级,为客户提供更可靠的产品和服务体验。

  • 硅料下跌、组件跟不跟?晶科能源董事长:大概率不会 N型产品目前价位“很值”

    硅料持续下跌,光伏组件跟还是不跟?晶科能源董事长日前给出了明确的回答——“ 组件大概率不会跟跌,或者说没有那么快反应,或者说不需要那么快反应 。” 晶科能源董事长李仙德日前发布新年致辞,其表示, 现在的N型TOPCon产品的性能价值完全可支撑它在目前的价位水平 。 他以自家产品Tiger Neo为例,直言晶科能源产品性能已超过Sunpower和LG等曾经的效率天花板,而价格是后者的2/3,没有必要降价。 “ 如果要降,也是因为我们N型规模更大了、良率更高了、供应链更稳定了、生产成本更低了,而我们愿意把多出来的利润让利给客户,仅此而已。 ” 是什么给了李仙德“跌价不跟”的底气? 一方面,或许是前期硅价疯涨时,组件环节涨价的“保守”。 李仙德在致辞中质问,“ 硅料涨400%的时候,组件有跟涨400%吗?赚钱要有德行,吃进去的会吐出来,自然规律 。”——的确,相较2020年1.6元/瓦左右的价格,组件目前最高为2元/瓦左右,涨幅仅25%。 另一方面,则是公司的体量:他认为,对于一家130GW出货累积、70GW组件产能的公司,它的 长期战略、中期技术路线和短期产能规划都不会因为某个原辅料的周期性涨跌而改变 ,最多也只是步调频率的调整。 ▌光伏产业链价格全线大跌——除了组件 而近期硅料价格崩塌式下跌,硅片价格随之调整。此前这两项环节占据着整个光伏产业链绝大部分利润,因此多家券商指出,硅料和硅片的超额受益将在产业链重新再分配,组件自然也有望受益。 近期的产业链价格走势,似乎也印证了李仙德“组件不跟跌”的判断——近日多家光伏咨询机构公布多晶硅、硅片、电池、组件等新一轮报价。 除了组件价格没有暴跌,无一例外其他产业端价格全线大跌 。 一周环比价格看,多晶硅跌幅超过23%,单晶硅片跌幅9%,电池跌价13%-16%;但组件跌幅极其有限,不到3%。 落实到具体订单上,TrendForce报告显示, 小部分组件中小企业订单仍出现松动,高位成交较难;近期市场仍存在一定订单需求,一线企业出货顺畅,成交价格无明显波动 。 而组件订单一般提前签订,周期较长,销售合同的签订和交付之间通常存在一定的时间间隙,因此组件具备一定的期货属性。而东吴证券分析师指出,上游超额收益将向下游转移, 组件这一期货属性使利润增厚 ,一体化及海外、分布式出货比例较大厂商盈利更优。 不过,长期、总体而言,分析师认为组件存在让利空间,后期也存在降价预期,不乏跟跌可能。 天风证券指出,目前组件企业对外报价大部分维持在1.85元/瓦左右。PVinfolink则预计,2023年第一季度已可看见组件每瓦1.7-1.88元、每瓦0.22-0.23元美金。 不过,短暂的利润流动终归难以长久,技术或许依旧是产业链厂商的高盈利的终极密码。分析师指出, 随着龙头组件TOPCon及BC类产能陆续投放,2023年占比30-70%为新技术。相关厂商有望享受溢价,拉动平均盈利提升 。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