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2个
9月11日,扬州市政府印发《扬州市新能源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3-2025年)》。《方案》提到,2025年,新能源装机总容量达到800万千瓦,其中光伏发电装机容量651万千瓦、风力发电装机容量132万千瓦、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17万千瓦;技术创新方面,创成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40家,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00家,新增授权发明专利50件,省级以上“两站三中心”累计达40家。扬州成为全省新能源产业集聚发展、智慧发展和特色发展的新高地,晶硅光伏产业规模列全省第二,氢能产业具有特色示范效应。 晶硅光伏产业开票销售收入近1700亿元,形成“2+1”产业布局,辅材、切片、电池片、电池、组件和应用系统等产业链环节完备。形成6家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年开票销售收入超过200亿元的制造企业。组件产量占全省的比重从约16%提升至约30%、占全国的比重从约10%提升至约20%。 以下是具体原文: 市政府关于印发扬州市六大主导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经济技术开发区、生态科技新城、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公司),市各直属单位: 现将《扬州市高端装备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3-2025年)》《扬州市新能源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3-2025年)》《扬州市新材料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3-2025年)》《扬州市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3-2025年)》《扬州市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3-2025年)》《扬州市生命健康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3-2025年)》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扬州市人民政府 2023年9月11日 扬州市高端装备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3-2025年).docx 扬州市新能源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3-2025年).docx 扬州市新材料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3-2025年).docx 扬州市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3-2025年).docx 扬州市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3-2025年).docx 扬州市生命健康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3-2025年).doc 点击跳转原文链接: 市政府关于印发扬州市六大主导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
1月18日,粤电力A在接受调研时表示, 公司初步计划“十四五”期间新建并投产煤电装机约800万千瓦、气电装机约1000万千瓦,新增新能源装机约1400万千瓦,其中陆上风电约160万千瓦、海上风电约280万千瓦、光伏约960万千瓦。目前公司在建煤电200万千瓦,拟开工建设的煤电600万千瓦,在建气电约545.6万千瓦,在建新能源约331.55万千瓦。 上述计划装机规模及发电类型将根据项目核准备案及投资开发的实际情况确定,具体实施存在一定的调整空间。此外, 目前公司在建的阳江青洲一、青洲二海上风电项目合计100万千瓦,已于2021年12月开工建设,分别计划于2023年、2024年建成投产。 2022年公司新增新能源项目装机容量方面,粤电力A表示,主要受疫情影响,公司新能源项目建设施工进度有所延缓,2022年公司新增新能源装机55.1万千瓦,其中风电37.46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17.64万千瓦。截至2022年末,公司共计拥有风电、光伏等新能源装机约252.14万千瓦,其中海上风电约120万千瓦、陆上风电约114.5万千瓦、光伏发电约17.67万千瓦;在建阳江青洲一、二海上风电项目、新疆瀚海光伏项目等合计装机容量331.55万千瓦。目前,公司已核准备案的新能源项目规模约1000万千瓦。 粤电力A指出,根据广东电力交易中心公布的信息,全省2023年年度双边协商交易、年度挂牌交易、年度集中竞争交易的成交均价同比有所提高,燃料成本变化进一步向电价传导。根据国家发改委《2023年电煤中长期合同签约履约工作方案》,5500大卡下水煤合同基准价将从2022年的700元/吨下调至675元/吨,煤炭价格将出现回落趋势,但存在政策执行等问题,煤价走势仍具有不确定性。中长期市场电价的提高,同时煤价若在国家政策指导下回落至合理区间,发电企业的经营压力将得到一定程度释放, 公司盈利展望预期将有所提升 。 粤电力A还称,公司通过持股比例50%的合营企业广东省电力工业燃料有限公司进行煤炭燃料采购,充分发挥规模优势,坚持集约化管理、规模化经营和市场化运作,积极控制采购成本。目前燃料公司正积极推动2023年煤炭长协签订工作,努力争取更高的长协覆盖率和政府支持,但煤炭长协的具体签订及覆盖情况仍需根据国家政策执行及后续现货价格走势情况而定。 粤电力A表示,目前公司总资产达千亿规模,存量业务现金流较为充沛,为公司的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支撑,公司财务状况良好,银行信贷、债券及证券市场等融资渠道通畅、融资方式丰富。同时,公司正研究成立新能源产业基金,为子公司引进战略投资者,发行公募REITs等融资方案。公司将充分利用内外部金融资源,为企业生产经营、重点项目建设及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资金保障。 粤电力A指出,截至2022年底,公司控股的燃气发电装机容量639.2万千瓦,其中2022年投产花都热电项目92万千瓦;在建气电项目规模约545.6万千瓦。广前电力和惠州一期共计234万千瓦气电机组执行“照付不议”合同气价,盈利能力较为稳定;其余气电机组实行市场化采购,在当前气价偏高的情况下,出现严重亏损。公司正在积极向有关部门反映发电企业的经营困难,争取政策支持,同时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和成本费用控制,优化发电经营策略,努力实现气电稳定保供。 清洁高效的气电机组有利于满足社会用电需求增长,增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电网调峰能力和安全可靠性,未来公司将根据区域能源发展规划,积极有序开展气电项目的投资建设。 经营方面,粤电力A称,因公司发电机组所在部分区域受疫情影响,用电需求减弱,公司2022年第四季度上网电量环比下滑,叠加综合电价下降、年末成本费用集中结算、资产减值、会计调整等多种因素影响,公司第四季度经营业绩环比有所下降。 受益于上网电价同比上涨及新能源项目有序推进投产,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出现较大增长。但受多种因素影响,燃料价格居高不下,公司下属火电厂出现大面积亏损。虽然新能源发电等业务利润贡献同比增长显著,但难以弥补火电业务亏损,2022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仍为亏损。具体财务数据将在2022年度报告中详细披露。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