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3

  • 硅企人均大赢家?新特能源2022年净利同比增170.33%至133.95亿元

    3月1日,新特能源(01799)发布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业绩公告,该集团营业收入为人民币375.41亿元,同比增加66.6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133.95亿元,同比增加170.33%;基本每股收益为人民币9.37元。该集团于本期间收入增加主要是由于报告期内多晶硅产品销量增加,销售价格大幅上涨所致。公开资料显示,新特能源主要从事高纯多晶硅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以及风能、光伏电站的开发、建设和运营。根据公告显示,2022年新特能源多晶硅业务收入占比公司总收入68%。 在硅料价格"狂飙"的2022年,硅料企业可谓是最大的业绩赢家之一。 近日,通威股份、大全能源、协鑫科技、新特能源四家硅料企业已发布2022年业绩预告,四家企业2022年净利润均大幅预增。 具体来看,通威股份预计2022年的净利润同比增长207%-231%,在252亿元至272亿元之间。大全能源预计2022年归母净利润则同比增长231.94%到235.44%,在190亿元至192亿元之间。协鑫科技预计2022年集团预计归母净利润不低于155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04%。 根据有关协会统计数据,截至2022年底,全球多晶硅产能约132.2万吨,同比增长约97.02%;2022年全球多晶硅产量约94.7万吨。2022年中国多晶硅产量为82.7万吨,净进口量约8.5万吨,而总需求量约103.3万吨。因此,2022年中国多晶硅市场呈现供应小于需求的状态。 受供求关系影响,2022年中国多晶硅价格整体呈上扬走势,并屡创历史新高。复投料成交均价从2022年初的人民币23.69万元╱吨,连续创新高上涨至10月最高价格人民币30.80万元╱吨;随着多晶硅新增产能释放,12月小幅回落至人民币24.75万元╱吨。单晶复投料2022年全年均价为人民币27.36万元╱吨,同比上涨40.74%。 新特能源表示,2022年,在全球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大趋势下,集团紧抓全球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机遇,通过加快业务布局提高多晶硅产能,通过科技创新及工艺优化不断提升产品质量。报告期内,集团实现多晶硅产量12.59万吨,较上年同期增长约 61.03%;实现多晶硅销量10.67万吨,较上年同期增长约42.92%。报告期内,集团多晶硅板块实现收入人民币256.6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21.70%;实现毛利人民币180.6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66.05%。 经营计划方面,新特能源表示,全球新能源产业发展将持续向好,新能源产业链部分环节供需结构调整,身处重大历史转折时刻,集团将牢牢把握重要战略机遇期,坚定信心、锐意进取,继续发挥核心竞争优势,努力补齐短板,加快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集团2023年度计划实现多晶硅产量23-24万吨,实现确认收入的风能、光伏电站开发及建设装机规模2-3GW;到2023年末,集团力争实现并网发电的风能、光伏运营电站装机规模3.5-4GW。 此外,2月24日,恒生指数有限公司宣布2022年第四季度恒生系列季度检讨结果,新特能源获纳入恒生综合指数成份股,该变动自3月13日起正式生效。这意味着新特能源将有望同步被纳入港股通。 相关阅读: 》 大全新能源四季度营收同比增119% 预计今年一季度多晶硅产量最高达3.2万吨

  • 新特能源交亮眼成绩单:预告去年净利增超两倍 股价应声大涨

    多晶硅及光伏项目开发商新特能源1月19日晚间发布业绩预告,其年度利润大幅增长,公司股价应声上涨。 新特能源的数据显示,2022年未经审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不少于130亿元,而去年为49.55亿,同比增幅高达262%。 公告称,公司盈利的预期提升主要由于年度多晶硅产品销量较2021年同期增加,及多晶硅产品平均销售价格较2021年同期上涨所致。 根据公司介绍,其提供从项目开发、设计、建设到运营维护的全生命周期的解决方案,及全系列并网逆变器等新能源核心产品。2022年,公司自成立至今已累计承建5000多座离、并网新能源电站,装机容量超过21GW,光伏并网装机规模曾连续三年蝉联全球第一。 截至发稿时,新特能源股价一度涨超5%。 政策支持力度大 行业景气度高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门关于推动能源电子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促进全产业链协同发展,把促进新能源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积极有序发展光能源、硅能源、氢能源、可再生能源,推动能源电子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协同发展,形成动态平衡的良性产业生态。 指导意见称,引导太阳能光伏、储能技术及产品各环节均衡发展,避免产能过剩、恶性竞争。促进“光储端信”深度融合和创新应用,把握数字经济发展趋势和规律,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新能源融合发展,积极培育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 国家能源局局长章建华亦表示,2022年风电、光伏新增装机在1.2亿千瓦以上,累计装机将超过7亿千瓦,带动了可再生能源装机超过12亿千瓦,风电光伏产业已经成为我国最具竞争力的产业之一。 中信证券研报指出,在经历了硅料价格高企和疫情影响风电机组吊装后,2023年国内风光装机均有望迎来提速——预计2023年国内光伏装机量有望继续高增至140GW,风光装机提速叠加用电需求升级。 截至2022年12月底,全国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3.9亿千瓦,同比增长28.1%。根据国家能源局设立的目标,2023年太阳能发电装机规模将达到4.9亿千瓦。在太阳能行业整体高景气度的带动下,光伏设备赛道上的诸多A股上市企业以及透露,2022年收获了不错的经营业绩。

  • 交银国际:明年风电及光伏新增装机或再突破 看好新特能源等

    交银国际发布研究报告称,过去一周A股及港股指数开始整固,营运商、风电设备及光伏材料子板块表现分化。目前较少短期催化剂,但行业在政策支持下,明年风电及光伏新增装机应较今年再有突破。该行表示仍看好估值较有弹性的新特能源(01799)、中国电力(02380)及大唐新能源(01798),均予“买入”评级。 报告中称,今年10月中国光伏玻璃需求明显上升,库存明显减少,其中该月产量161.2万吨,同比增加57.8%。9至10月行业库存持续下降,是11月光伏玻璃加价主因。目前行业库存天数趋稳,该行估计12月价格维持稳定,而由于年底投产产能较多,年底抢装结束后预计明年首季价格将回落。 该行提到,10月风电及光伏新增装机均环比明显下降,但仍认为光伏组件国内实际需求仍强劲,全年有望实现85吉瓦以上装机。风电方面,市场预期全年装机低于50吉瓦,出现此情况可能性增加。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