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3

  • 全钒液流系列之一: 全钒液流项目加速落地,整体产业化初具规模,能否在储能应用占据一席之地

    2月2日讯:   全钒液流系列之一: 全钒液流项目加速落地,整体产业化初具规模,能否在储能应用占据一席之地   一. 储能市场情况 2023 年碳酸锂价格波动、各厂商内卷、下游需求减弱延迟等一系列因素,造成 2023 年储能整体装机弱于预期。基于储能装机目标和政策推进,保守估计 2027 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为 97GWh , 2023-2027 年年复合增长率为 49.3% 。   图 1 : 2023-2027E 中国新型储能累计投运装机规模预测      单位: MW   二. 全钒液流储能   全钒液流储能原理 全钒液流的正负极为钒盐溶液的液流电池。钒电池正、负极电解液的储能活性物质都是钒离子,以钒的氧化物或化合物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得失电子实现化学能向电能的转化,利用正、负极电解液中钒离子价态的变化来实现电能的储存和释放。全钒液流电池的正负极电解液活性物质全部都采用钒化合物。正负极氧化还原电对为 VO2+/VO2 + -V3+/V2+ ,活性材料为不同价态钒离子的硫酸盐,电解液基质采用硫酸水溶液。电池在满充状态下放电时,正极的活性物质发生还原 反应: VO2 + + e → VO2+ ,标准电位 +1.004 V ;负极的活性物质发生氧化 反应: V2+ → V3+ + e ,标准电位 -0.255 V 。全电池反应整体上可合并为: VO2 + + V2+ → VO2++ V3+ ,开路电压 1.259 V , 即五价的钒酰离子将二价的水合钒离子的氧化为三价的水合钒离子,而自身被还原为四价的钒氧离子的过程 ,电子从负极出发,经外电路后到达正极。充电储能的过程则与之相反。在实际运行时,由于过电位等复杂因素,全钒液流电池的开路电压一般为 1.5~1.6 V   全钒液流储能优势 储能另有目前除磷酸铁锂外,新型储能如钠电、熔盐和全钒液流电池等在商业化进程快速前进。相比于磷酸铁锂电池,全钒液流虽整体能量密度较弱,但是其循环次数可高 20,000 次,生命周期内整体容量衰减几乎为 0 。随着新能源发电占比增高,因其发电不稳定、不连续等特点,需要搭配更长时储能电池系统。另一方面钒电池有安全性高、储能规模大、充放电循环寿命长、电解液可循环利用、周期性价比高、 100% 深度放电等性能优势。同时,输出功率和储能容量相互独立,时长提升后成本边际递减;设计和安装灵活,适用于大规模、大容量、长时储能;储能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易于系统集成和规模放大。   全钒液流储能相关项目及政策激励 国家政策方面明确体积将百兆瓦时钒液流电池列为重点发展技术之一,地方政府方面也在强制配储上可选取钒液流液配储。 图 2 :钒液流储能相关政策 》点击查看SMM新能源产业链数据库 SMM新能源研究团队 王聪 021-51666838 马睿 021-51595780 杨玥 021-51666856 袁野 021-51595792 冯棣生 021-51666714 徐颖 021-51666707 吕彦霖 021-20707875 柳育君 021-20707895

  • 工商业储能系列之一: 工商业储能模式多样、应用场景多元化,多省装机即将放量

    1月31日讯:   工商业储能系列之一: 工商业储能模式多样、应用场景多元化,多省装机即将放量   一. 市场情况 回顾 2023 年整体储能市场,虽处于一个快速增长的阶段,但 2023 年整体增长弱于预期。基于对新能源市场乐观的预期和行业内整体协定的目标来看,未来的新增动力依然充足。聚焦工商储能行业,整体行业发展受到电力储能发展的带动,在 2022 年有较明显的增量,虽目前其总体量较小,近年因储能系统成本降低、各地分时电价政策落地外加峰谷价差增大,工商业的储能的经济性进一步凸显,未来有较大的增长潜力和存在较高的投资回报收益。   二. 应用场景 目前工商业储能主要的应用场景主要有三类:单独配储、光储一体化和微电网。单独配储适用于削峰填谷帮企业节省电费,或是应对紧急情况作为备用电源;光储一体化更倾向于企业绿电转型,在满足自身用电同时还可以协助区域电网调节;微电网更适合整个工业园区、或是偏远地区,大部分时间独立于电网运行,需要时于电网协同工作。另一方面相比户用储能,工商业储能主要对接工业园区、商业中心、数据中心等用电较高的区域。这些应用场景也决定了工商业的储能产品无论是容量还是规格都要高于户储;相比于电力储能,其容量虽然小于电力储能,但因其对性能和采用电芯基本与电力储能属于同规格,但受限于场地限制,一般都会采取集成一体柜 三. 商业模式 工商业储能的商业模式有四种,分别是、纯租赁、业主自建、合同能源管理、融资租赁 + 合同能源管理。目前较为流行的是合同能源管理,但其受限于能源服务方资金压力,商业模式会逐渐过渡到融资租赁 + 合同能源管理,并在未来成为主流商业模式   纯租赁        纯租赁模式指业主从储能自产方租借储能设备。业主向出租方支付固定的租金,储能设备生产的全部收益归业主所得,如电力等。出租方需要在租赁期间承担设备维保服务。这种适用于轻资产有要求、短期使用的业主,该模式对储能设备的迁移、使用寿命、性能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图 1 :租赁模式   业主自建        业主通过购买储能设备自建,并承担储能设备的运维工作。对于业主来说需要承担前期的大量投资成本,并且长期需要投入运维成本。综合短期补贴和长期电力差价节约的成本支出来看,整体盈利性较高,但受政策和地区电价波动影响较大,不确定性强   图 2 :业主自建   合同能源管理        能源服务方建立并承担储能设备运维责任,将储能设备产生电力供给业主。业主仅需要提供建设土地,储能整体收益按照一定比例分配,目前也朱分配收益占比基本为 10% 。该模式对于也主来说,没有前期的高昂的设备投资和后期的运维投入,在获得低价电力的同时,可分享储能带来的收益。目前该方案在工商业储能应用较多   图 3 :合同能源管理 融资租赁 + 合同能源管理        融合两种模式优势,早期采取融资出租模式,能源出租方将设备出租给业主。业主在固定周期内将获取收益一部分付给出租方,直到匹配储能设备价格,业主从租赁转为拥有。该模式在前期缓解业主的投资成本压力,后期对于出租方也有现金回流的益处。一方面既能推进工商业储能落地,也能更好的将储能真正用于工业   图 4 :融资租赁 + 合同能源管理 》点击查看SMM新能源产业链数据库 SMM新能源研究团队 王聪 021-51666838 马睿 021-51595780 杨玥 021-51666856 袁野 021-51595792 冯棣生 021-51666714 徐颖 021-51666707 吕彦霖 021-20707875 柳育君 021-20707895

  • 半透明太阳能电池效率创新高!可集成在汽车天窗等多个场景

    据报道,来自德国航空航天中心(DLR)的研究人员在由硅和锗(Si / Ge)制成的超薄氢化非晶多量子阱(MQWs)的基础上制造了一种半透明的太阳能电池。 研究人员Hosni Meddeb表示,“可以集成在多种物体上,如建筑和窗户的玻璃幕墙、车辆的天窗和农业光伏的温室。除了收集太阳能,通过定制设计还可以实现多种功能,如美学外观、视觉舒适性和热管理。” 量子阱是插入电池层的薄纳米结构,以改变带隙和其他性质,而这项研究的新奇之处在于赋予了它们“多重”配置。科学家们说,“这为光学设计和带隙工程提供了额外的自由度”,并指出MQWs在光伏性能和透明度方面都具有优势。 据悉,该太阳能电池的光利用效率达到了1.1%以上,是无机半透明太阳能电池技术中最高的之一。这项最新研究成果已于近期发表在了《光伏技术进展》(Progress in Photovoltaics)上 目前,该小组正试图为其新型半透明太阳能电池技术在建筑一体化光伏中的应用建立一个技术-经济和生态评估。进一步的非技术性考虑和详细的成本估算预计将在未来进行。 Meddeb说,“我们提出的超薄膜光伏概念可以在低材料消耗、快速制造和降低成本方面提供有前景的技术优势。随着成本效益和工业兼容的制造工艺,大规模模块化将类似于成熟的薄膜光伏技术。这将促进技术向制造和商业化水平的转移。” 无独有偶。在去年12月初,宝马集团曾经向德国专利商标局(DPMA)申请了一项新专利。该专利可以将超薄太阳能电池板放置在汽车外玻璃板,有望提高发电效率并大幅减少车辆内阳光的直射。据悉,这项专利技术或将应用于宝马高端电动车型上,包括宝马 XM、宝马 iX 等。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