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4个
在上周美国政府公布了关于其《芯片和科学法案》的严苛实施细则后,不仅引来半导体业内人士的一片吐槽,也遭致全球芯片大国韩国官员的抱怨。 本周一,韩国官员对美国《芯片与科学法案》的实施细则表达了担忧,称美国政府为其芯片补贴和激励措施附加的一些条件太过严苛。 韩国官员还提到了这份法案中限制外企在中国投资的“护栏条款”,称韩国很难接受损害韩国芯片企业在中国正常经营的一些过分条件。他还透露,韩国政府将就此限制与美国政府谈判。 韩国官员抱怨:CHIPS法案要求太严苛 本周一,韩国贸易、工业和能源部部长李昌洋表示,拜登政府补贴计划中包含的大多数条件,对于外国企业在美投资来说是“广泛”且“不寻常的”。 “(韩国)政府和(半导体)业界都对该法案附带的条件感到担忧。 考虑到高额的投资费用,在美国投资(对半导体企业)的吸引力正在下降。 ” 去年8月,美国总统拜登正式签署《芯片和科学法案》,计划为美国半导体产业提供高达527亿美元的政府补贴。上周,美国商务部公布了这份芯片法案的实施细则。 然而这份实施细则刚一公布,便被业内人士吐槽“太抠门”。 根据细则,获得1.5亿美元以上资助的公司必须与美国政府分享超额利润。该法案禁止申请人用芯片法案的补贴进行分红和股票回购。此外,寻求1.5亿美元以上直接资助的申请人必须提交一份美国工厂工人的托儿计划。 而更为严苛的条件在于,美国政府还要求获得申请人的账簿、主要产品清单、关键客户的名称以及芯片制造技术——所有这些往往都是商业机密。 李昌洋直言:这样的条件增加了韩国芯片制造商的不确定性,厂商担心这会侵犯韩国企业的商业权利。 目前,三星已经计划在美国德克萨斯州投资170亿美元,用于建设新芯片厂。该厂预计于今年底竣工。 李昌洋表示,韩国芯片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不确定性:要获得美国芯片法案的激励资金,存在很多先决条件,而要做到合规就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 他还提到了美国芯片法案的严苛披露要求,称这项措施令企业对营业机密、技术情报的外泄抱有极大的担忧。同时,分享超额利润的要求也不符合半导体产业收益难预测的实际情况。 过度限制中国业务是不可接受的 随着美国和中国在半导体领域的竞争逐步加剧,作为全球最大的两家存储芯片制造商——三星电子公司和SK海力士公司的所在地,韩国也在中美之间感受到越来越大的压力。 对于韩国企业来说,美国这份芯片法案中的“护栏条款”——禁止获得美国联邦资金的公司在中国大幅增产先进制程芯片(28 纳米及以上),期限为10 年——也是极为关键的一项限制。 对于这份芯片法案中的“护栏条款”,李昌洋表示, 很难接受损害韩国芯片企业在中国正常经营的过分条件 。 李昌洋称,美国政府的此项限制可能会影响全球半导体供应链。韩国政府将与美国政府进行谈判,以减轻三星、SK海力士和其他韩国半导体企业的负担。 “韩国企业在全球半导体市场上占有相当大的份额。供应链中断不仅会给美国造成负担,还会给全球整个芯片市场造成负担。 我们正在就此事与美国政府进行谈判 。” 目前,韩国三星在西安运营一家NAND闪存芯片工厂,在苏州运营一家芯片封装工厂。SK海力士在无锡设有DRAM芯片工厂,在大连设有NAND芯片工厂,在重庆设有芯片封装厂。 韩国也将推动国内芯片产业发展 除了与美国的谈判,李昌洋表示,韩国政府将加强建设韩国国内的半导体生态系统,同时扩大对芯片制造商的支持。 他还表示,将“坚决”敦促韩国议员尽快通过所谓的“ 韩国芯片法 ”。 今年1月,韩国财政部向国会提交了一份“韩国芯片法”修正案,其内容主要包括把韩国芯片企业等的设备投资优惠税率提高到25%等。 然而,由于主要反对党韩国民主党在国会内部推动的政治角力,该法案暂时陷入僵局。
市场预期美联储将继续提高其政策利率,直到达到5%,然后再暂停一段时间。但明年美联储也有可能认为5%的利率还远远不够。如果美国经济继续以稳健的速度增长,通胀没有大幅降温,极端升息就会出现。 以Nikolaos Panigirtzoglou为首的摩根大通策略师决定研究这种情况,即美联储将在2023年下半年将基准利率提高到6.5%。他们指出,小摩经济团队认为这种情况发生的可能性为28%,因此这在可能性范围内,尽管利率市场目前只认为这种情况发生的可能性仅为10%。 策略师们表示,在与客户的讨论中,出现这种情况被普遍认为是“世界末日”。他们说,“毕竟,上次联邦基金利率达到6.5%是在2000年,当时的政策利率水平给风险市场带来了非常严重的损失。” 但摩根大通的研究团队并不认为金融市场会发生真正的世界末日情形。 他们表示,“在我们看来,尽管毫无疑问(美联储6.5%的利率)将对包括股票、债券和信贷在内的大多数资产类别产生负面影响,但最终的下行可能比所谓世界末日所暗示的要更有限。” 他们指出,债券需求已经崩溃,随着各国央行实施量化紧缩,预计债券需求将继续疲软。他们说,“预计2023年需求将出现前所未有的疲软,这增加了需求在2023年再次出现重大负面意外的障碍,并增加了意外上升的风险。”此外,小摩预计明年货币供应将减少1.7万亿美元。 诚然,美联储将利率上调至6.5%将对短期国债收益率曲线产生重大影响。但长期国债收益率的上升幅度将“小得多”,这意味着将出现比我们现在看到的更严重的倒挂。 根据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关于杠杆基金和资产管理公司头寸的数据,他们对美国股市也发表了类似的评论。分析师们表示,“所有这些股票需求指标都处于相当低的水平,形成了一种不对称的背景,2023年再次大幅下跌的可能性似乎大大降低。” 他们指出,标准普尔500指数过去七个月基本维持区间整理,尽管对美联储利率峰值的预期已从5月份的3%左右攀升至5%。
综合多家媒体周四报道,欧盟执行机构 欧盟委员会已经向27个成员国提议将俄油限价定在60美元/桶 。如果欧盟和G7成员国能够达成合意,这项被俄罗斯不屑一顾的措施将赶在 12月5日欧盟俄油最新制裁生效时一同落地 。 这项提案除了设定限价外,还要求成员国 从明年1月中旬开始,每隔两个月就要重新审阅一次限价 。在这套规则下,只要俄油定价低于限价,相关国家的公司就能为其提供航运、保险和金融服务。 根据媒体看到的提案文本,欧盟写到 具体的限价应当较“俄罗斯原油和石油产品平均价格至少低5%” 。参考价格将由国际能源署(IEA)提供。 据知情人士透露,欧盟成员国的高级官员将在周四晚些时候继续讨论这项提案,并且有可能达成一项决定。不过立场更加激进的波兰代表团提出需要和国内再商量一下,立陶宛和爱沙尼亚也对这个价格表达过不满,认为这个价格甚至要高于俄罗斯原油目前的售价。 为了制裁而制裁? 欧盟各国的外交官们为了这项限价措施,在过去一周时间里展开了密集的磋商。但许多欧盟国家的官员也对谈判的意义提出了质疑,在平衡欧洲和G7国家利益诉求的过程中,这项制裁似乎已经成为仪式性的举措。 简单来讲,这项制裁的目的主要有两个,首先是通过限价 压缩俄罗斯的石油营收 ,另外也要 保证俄罗斯继续向世界供应原油 。所以乌克兰和东欧国家倾向于将限价压得尽量低,但美国政府则希望价格稍高一些,以确保全球能源价格稳定。 在这样的互相拉扯下,60美元的定价就显得多少有一些尴尬。虽然比起接近90美元/桶的布伦特原油低一截,但俄罗斯乌拉尔原油原本的交易价格就要在布油基础上打一个大折扣。 相较于限价,更加尴尬的是俄罗斯已经明确表示不会卖油给参与制裁的国家,也使得制裁本身多了一层孤芳自赏的意味。 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表示, 感觉上他们只是为了做决定而做决定 。根据普京总统的指示,俄罗斯不会向那些引入或加入价格上限措施的国家供应原油或天然气。当然,决定立场前也需要分析一切因素。 对于“俄油限价没什么用”的质疑,美国财政部只能打圆场道,限价本身能够为仍继续购买俄罗斯原油的国家提供谈判的筹码。此外,俄罗斯也必须使用非西方国家的航运、保险和银行服务,成本可能也会高一些。
当地时间11月28日周一,美联储“三号人物”、任内永久拥有美联储货币政策委员会FOMC投票权的纽约联储主席威廉姆斯(John Williams)表示,美联储会采取更多的行动遏制通胀。尽管最近供应链面临的挑战有所缓解,通胀率仍然“太高”。 “通胀太高了,持续高企的通胀损害了我们经济充分发挥潜力的能力。还有更多工作要做。” “进一步收紧货币政策应有助于在未来几年恢复供需平衡,使通胀率回落至2%。货币政策紧缩已经开始让需求降温、减轻通胀的压力。这需要一些时间,但我完全相信,我们将恢复到持续的物价稳定期。” 威廉姆斯预计,美国的通胀增长到今年年底将放缓至5%到5.5%,明年进一步降至3%-3.5%。到明年年底,美国失业率可能会从目前的3.7%上升至4.5%到5%。他的这两项预估均高于美联储9月发布的最近一次联储官员经济展望预测中值。 媒体认为,威廉姆斯的预期意味着,他在警惕,到明年,美国的通胀率还会高于美联储的目标水平2%,那么联储就得继续加息,也就是说,抗击高通胀的战斗要持续到2024年、即后年。 威廉姆斯周一还说,当前他预计的利率路径比他9月时预期的略高, “劳动力的需求、经济体内的需求比我之前以为的更强劲,一定程度上高于潜在通胀水平,暗示比9月预期的路径略微高,不是大幅改变,而是某种程度上更高。” 威廉姆斯表示,加息的步伐和利率的水平都将取决于未来的经济环境。这将决定联储在即将到来的12月会议、以及明年会议的加息决策。 同在本周一,今年拥有FOMC会议投票权的圣路易斯联储主席布拉德表示,金融市场低估了美联储决策者需要明年更加激进加息打压通胀的几率,“仍然有很大程度上”的预期是通胀会自然而然回落。 布拉德重申,联储需要通过加息让政策利率至少达到5.0%到7.0%这一区间的低端,才能满足让利率有足够限制性水平的目标。 布拉德和威廉姆斯讲话后,三大美国股指盘中跌幅进一步扩大,集体刷新日内低位,标普500指数和纳指跌超1%,道指日内跌幅扩大到340点以上、跌约1%,此后跌幅进一步扩大。 华尔街见闻此前提到,11月初美联储决定连续第四次加息75个基点并释放放缓加息的信号后,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会后的新闻发布会上却以一己之力砸崩市场,因为当时他一方面承认可能最快12月就放慢加息,一方面又说,终端利率、即利率的峰值可能高于联储之前预期,认为现在讨论暂停加息为时过早,还说,相比加息速度,利率升得多高、高利率持续多久更为重要。 上上周布拉德又向市场“鸣枪示警”,称为了达到足够限制性的水平,联储需要进一步加息,“具有足够限制性”的利率可能在5%至7%之间。 上周公布的美联储会议纪要显示,11月的会上,大多数联储与会官员认为,可能很快适合放慢加息。与会者普遍认为考虑滞后性等因素很重要,部分官员认为紧缩过度的风险增加。但同时,与会者认为,利率最终的目标比加息的速度更重要;多人认为,通胀迄今鲜有消退迹象,利率峰值比他们之前预计的高。这呼应了鲍威尔传递的加息会更慢、而终端利率要更高的表态。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