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3个
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今日发布2025年加力扩围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通知。(简称“《通知》”) 《通知》在工业设备更新方面提出。 加大重点领域设备更新项目支持力度。增加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重点领域设备更新的资金规模,在继续支持工业、用能设备、能源电力、交通运输、物流、环境基础设施、教育、文旅、医疗、老旧电梯等设备更新基础上,将支持范围进一步扩展至电子信息、安全生产、设施农业等领域,重点支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设备应用。 在今天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两新”政策拉动投资增长效果明显。 2024年,仅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的4600多个设备更新项目中,工业、用能、能源电力、交通运输等设备更新量就超过了200万台(套)。 初步估算,在“两新”政策综合带动下,全国重点领域设备更新总量可达2000万台(套)以上,有力拉动了相关领域设备工器具投资。 财联社记者同时注意到,从地方近期部署释放的信号看,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加快工业领域设备更新等成为地方2025年稳工业的重要方向。 河南是全国重要的工业大省,传统产业占比高,装备、食品、汽车、钢铁、有色、化工、建材、轻纺等传统产业占比达75%,是本轮大规模设备更新的重点。 随着各项政策的推动落实,2024年1至11月,河南工业投资同比增长21.5%、高于全国9.4个百分点,排10个工业大省第一。 福建厦门发布措施,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用能设备更新改造等11个领域,加大力度落实两新政策,计划在今年一季度推动实施40个设备更新项目,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东北地区是中国老工业基地,设备更新步伐也在加快。 2024年1月至11月,辽宁省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14.9%,高出全国5.4个百分点,连续11个月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辽宁在装备制造、绿色低碳转型等重点领域,着力推动工业技术及专用设备的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更新。 黑龙江则聚焦化工、建材、航空等重点行业,大力推动生产设备、用能设备等更新改造,出台建设期投资补助、成效好给予奖励等政策。 相关行业利润快速增长。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11月,在大规模设备更新相关政策带动下,专用设备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36.7%。其中,电子和电工机械专用设备制造,采矿、冶金、建筑专用设备制造,化工、木材、非金属加工专用设备制造等行业利润快速增长,同比分别增长110.6%、90.4%、35.7%。 记者也注意到,多地也以大规模设备更新为契机,加快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湖南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施方案》提到,持续推动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化工、建材等传统产业低碳工艺革新和数字化转型,推动烟花爆竹产业绿色转型升级。 山东泰安全力应用推广绿色装备。在全省率先实施企业节能电机、高效变压器等设备改造试点示范。 此外,多地工信部门还举办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投融资,集中开展企业与银行服务机构及生产销售企业供需对接。江苏南通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将滚动摸排工业领域设备更新需求、供给、融资“三张清单”,常态化举办供需对接系列活动。山东对接会现场20个项目签约,总投资109亿元,拟授信或股权投资金额23.54亿元。 中国信息协会常务理事、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对财联社记者表示,工业设备更新的重点应放在提升数字化与智能化水平、能效和安全性上。 “这不仅能够提升生产效率和创新能力,还有助于减少资源浪费、加速产品创新,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同时,提升设备安全性将为工人提供更安全的工作环境,保障生产顺利进行。”朱克力说。 对于地方企业而言,朱克力认为,企业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时,需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结合本地实际明确目标路径。要加强政策引导和财政支持,降低更新成本和风险。同时,重视企业需求和困难,提供针对性帮助。此外,还需注重设备更新后的培训和人才引进,提升企业生产效率和创新能力。
工业设备更新正在提速,财联社记者注意到,近期以来,多个省市出台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方案。其中,工业大省陕西和重庆在一周之内分别公布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 重庆市经济信息委7月4日公布《重庆市推动工业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实施方案》。 重庆提出将实施四大重点任务。其中,重庆将全面推广先进设备应用,如重点开展服役超过10年的机床及纯碱等老旧化工装置淘汰退出和更新改造。到2027年,累计实施技术改造投资项目8000个,带动设备更新改造5万台(套)以上,退出老旧设备2万台(套)以上。 《陕西省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提出聚焦钢铁、有色、纺织、食品等传统产业,加快淘汰落后低效装备,推广应用先进设备,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与大规模设备更新紧密结合。 财联社记者注意到是,根据各地制定的发展目标和任务清单,未来5年的工业设备投资有望迎来高峰。 据近日举行的河北省工业领域设备更新产融对接暨重点项目发布会介绍,河北省工信厅面向金融机构发布了设备更新重点项目5445个,计划总投资19412.4亿元。据湖南媒体报道,湖南将开启工信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计划投资5800多亿元,其中设备总投资2300多亿元。辽宁省提出,每年推动1000个左右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项目建设,到2027年,引领带动全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突破万亿元…… 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工业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达4.4万亿元,同比增长8.7%,占全社会设备投资的70%以上,设备更新空间大、潜力足。有关机构曾测算,目前全社会设备存量资产净值大约是39.3万亿元,其中工业设备存量资产大概是28万亿元,工农业等重点领域设备投资更新需求在5万亿元以上,汽车、家电换代需求也在万亿元以上级别。 北京社科院副研究员王鹏对财联社记者表示,可以预见此轮设备更新将带动一个庞大的投资市场。具体数字取决于政策扶持力度、企业投资意愿、设备更新范围和技术水平等多个因素。考虑到中国工业规模庞大,且政府对工业转型升级给予高度重视,初步估计,这可能是一个数万亿级别的投资市场。特别是在政府提供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支持,以及企业积极响应、加大投资力度的情况下,投资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管理学院硕士生企业导师支培元对财联社记者表示,各地密集发布“地方版”工业设备更新方案,有助于形成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这些方案可以结合地方实际,发挥各自优势,推动产业升级和区域经济发展。对于如何落实工业设备更新,建议各地应制定具体实施计划,明确时间表和路线图,确保政策落地生效。同时,应加大财政、税收等政策支持力度,降低企业更新设备的门槛。此外,应注重与高校、研究机构的合作,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培养专业人才,为设备更新提供技术支持和人才保障。”支培元说。 在部委层面,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期也对外表态。 7月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金壮龙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下一步我们将着力把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贯穿到新型工业化全过程,扎实推进稳增长、保安全、促升级,巩固和增强工业经济回升向好态势;要进一步扩大制造业有效投资,落实落细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推进先进设备更新、数字化转型、绿色装备推广和本质安全水平提升。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表示,今后一段时间,我们的重点工作就是要着重抓好《关于加快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两个文件的落实,瞄准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支持新型技术改造城市试点,实施制造业重大技术改造升级和大规模设备更新工程,让这些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使之成为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
工业母机再迎政策利好,概念股表现活跃。核心产品为中高档数控感应淬火机床的 恒进感应收盘30CM涨停 ,研发了“车磨机”(圆柱形工件外圆加工机床)并获得实用新型专利的 凯腾精工盘中触及30CM涨停 ,铸铁件主要包括机床床身、压力机配件等的 宏德股份收盘20CM涨停, 主要从事模切工具、锯切工具、裁切工具等金属切削工具的研产销的 恒而达盘中冲击20CM涨停, 子公司润星科技是华南地区规模最大的中高端数控机床整机制造商之一的 华东重机 、主营业务研发和生产经营数控机床、普通机床及其关键功能部件的 华东数控收盘均涨停。 消息面上,工信部等七部门近日联合印发《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提出到2027年,工业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25%以上; 重点推动工业母机行业更新服役超过10年的机床等。 国金证券满在朋等人3月2日研报指出,支持政策拉动国内市场需求, 24年对数控系统、滚动功能部件、高端机床等产业链核心环节继续看好。 据财联社VIP盘中宝•数据栏目此前梳理,工业母机产业链中,高端机床(零部件)国产渗透率超(含)20%的上市公司包括辅材刀具领域的 中钨高新、欧科亿和华锐精密 ;控制系统领域的 华中数控、科德数控、精伦电子、汇川技术、禾川科技、科力尔和奥普光电 ;机床主体领域的 宏德股份、沈阳机床和宝馨科技 ,具体情况见下图: 具体而言,工业母机产业链中国产渗透率高达30%的辅材环节刀具领域有多家上市公司。其中,华金证券刘荆去年10月研报指出, 2022年中钨高新硬质合金产品产量超过1.4万吨,位居世界第一 。根据天风证券刘奕町等人1月11日研报, 中钨高新是目前国内硬质合金刀具的龙头企业,国内市占率接近30%, 在几十年的积累中筑高技术、品牌、客户、规模壁垒,对终端客户的销售能力较好,有望充分受益机床周期上行带来的刀具需求增长。刘奕町等人指出,由机床产量增速刻画的机床周期自23年9月以来强势进入扩张区间,23Q3以来,中钨高新核心产品如数控刀片、微钻等亦均在改善:Q3公司数控刀片销量约3500万片,微钻销量超过1.3亿支,环比均有所上升。 刘荆在研报中同时表示,欧科亿生产的数控刀片产品系列丰富,切削寿命、切削性能、切削精度等均达到行业先进水平。根据中国钨业协会的统计数据, 2022年公司数控刀片产量位居国内第二。 根据浙商证券王华君等人此前研报,公司2023年前三季度数控刀具与硬质合金制品分别占比公司营收约59%、41%,数控刀具业务占比同比大幅提升。公司通过IPO与定增项目进一步完善数控刀具领域产品矩阵布局。2023年上半年公司基于现有产能基础上,提前启动2000万片高端数控刀片的产能提升项目,主要针对小零件加工精磨刀片、航空航天领域等刀具,产品结构升级有望使公司盈利能力提升。 刘荆进一步指出,华锐精密覆盖了硬质合金数控刀片、刀体和整体刀具等研发领域, 核心产品在加工精度、加工效率和使用寿命等切削性能方面已处于国内先进水平 ,进入了由欧美和日韩刀具企业长期占据的国内中高端市场。根据国金证券满在朋等人2月22日研报, 2023年公司收入增速超过30%,延续了上市以来的高增长趋势。 主要是一方面数控刀片新增产能不断落地,在国内、海外市场继续增长;一方面整体硬质合金刀具业务开始放量,贡献一部分收入增长。 工业母机的控制系统包括数控系统、伺服电机和编码器、光栅尺三大领域, 国产渗透率均达20%,其中数控系统又被业内成为“工业母机的大脑”。 华中数控是我国中高端数控机床龙头企业,在汽车、航空航天和军工领域布局完善。根据开源证券孟鹏飞等人去年11月研报, 华中数控与国智中心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拟共同就高性能数控技术与高端数控系统等多方面的内容展开技术开发与合作,加大高端技术及平台建设布局。 科德数控是中国本土专业化高档数控系统和关键功能部件的完整产业制造商。根据国联证券张旭2月17日研报,科德数控率先突破了高端五轴联动加工中心,并且实现了 自主可控, 公司各类型机床设备均配套自主研制的高档数控系统、伺服驱动、电机、电主轴、摆头、转台等关键功能部件, 整机自主化率85%,国产化率95%。 精伦电子智能控制产品拥有技术优势, 缝制机械数控系统行业排名第一。 精伦电子曾于2月27日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的智能制造类产品分两类,第一类是传统缝制设备以及钉扣、锁眼、套结等特种设备所需要的伺服控制系统;第二类是服装生产厂商生产管理系统及相关配套软硬件。 伺服电机领域中, 汇川技术是国内最大的低压变频器与伺服系统供应商 。汇川技术3月4日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公司在纺织、机床、注塑机、空压机等传统行业的订单取得较好增长,预计2024年传统行业订单对公司通用自动化业务增长形成较好支撑。禾川科技核心技术产品包括伺服系统和 PLC,非核心技术产品包括低压变频器、HMI 及数控机床等产品。根据禾川科技2023年业绩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19.40%,主要系公司产品在光伏行业客户的销量增加以及机床主机产品收入大幅增长所致。科力尔主要产品单相罩极电机,其产销量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公司曾于去年在互动平台表示, 其伺服系统已经向客户批量供货,能广泛应用于机器人与工业自动化,新能源设备和高端数控机床等。 编码器、光栅尺领域中,奥普光电是国防用光电测控仪器设备的生产企业,具备相关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资格。中原证券刘智去年11月研报指出,奥普光电控股子公司禹衡光学是 国内光电编码器龙头企业,是国家编码器工程唯一中试基地。 光栅编码器广泛应用于自动化领域,是数控机床、伺服电机、重大科研仪器等领域中大量应用的关键测量传感器件。未来受益工业母机、伺服电机、机器人等高端装备核心零部件本土替代,市场渗透空间较大。 此外, 工业母机的机床主体国产渗透率同样达20%,其主要包括床身及铸件、钣金件两大领域。 据招股说明书,宏德股份铸铁件主要包括机床床身、压力机配件等,公司向 美国西部最大的机床制造商Haas Automation Inc.销售的产品主要为机床铸件 ;沈阳机床为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旗下上市公司,主营业务包括产品研发、机床制造、销售服务、行业解决方案、机床零部件配套等,可面向机械制造核心领域提供量大面广的通用型机床,面向行业客户提供个性化的解决方案,面向行业内企业提供铸件和主轴等关键功能部件;宝馨科技的数控钣金技术属于工业母机范畴,数控钣金产品可应用于工业母机领域。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