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3

  • IFF2023年全球金融与发展报告: 预计全球经济增长3.1% 警惕地缘政治紧张的负面影响

    国际金融论坛(IFF)2023年全球年会在广州南沙开幕,当日发布了《 2023年全球金融与发展报告》,报告预测由于全球大幅收紧货币政策以遏制通货膨胀,2023年全球经济增长进一步放缓。俄乌冲突以及新冠肺炎疫情持续的负面影响也制约了经济复苏。2023年全球经济预期增长3.1%,低于2022年的3.4%。 对于2024年,在货币政策和金融状况继续收紧的情况下,全球经济增长预计将保持在3.1%的疲软水平,其中发达国家增长1.3%,发展中经济体增长4.3%。 在现场,国际金融论坛(IFF)联合主席、第十二届中国政协副主席周小川呼吁,当前全球面临经济挑战,各国应该加强协调合作共同应对,应坚持全球化的正确方向,反对保护主义,捍卫多边主义,避免搞筑强设垒,脱钩断链和经济胁迫,要加强各国的宏观政策、金融和监管政策方面的协调,避免单边主义和单边制裁造成新的失衡。 2023年,在货币政策收紧、全球增长放缓、世界大宗商品价格(尤其是能源价格)回落以及全球供应状况持续改善的背景下,全球通胀有所放缓。2024年,由于紧缩的货币和金融状况继续抑制需求增长,加之疫情引发的供给侧瓶颈进一步缓解,全球通胀率预计将放缓至5.8%,其中发达国家通胀率预计为2.8%,发展中经济体通胀率预计为7.8%。 报告认为,全球经济前景受到几个下行风险的影响,包括通胀压力可能会更加持久;货币和金融状况收紧可能会在发达国家引发更多的银行倒闭和金融不稳定事件,并进一步加深发展中国家的债务问题;地缘政治的紧张局势可能加剧,导致地缘经济和地缘金融的进一步分裂;占全球经济增长三分之一的中国经济增长可能低于预期。如果这些风险成为现实,全球经济增长会低于预期,全球通胀也会高于预期。 今明两年经济展望:亚洲增长依然领先全球 由于各国大幅收紧货币政策以遏制通胀,2023年,全球经济增长在2022年大幅回落之后进一步放缓。持续的俄乌冲突和新冠肺炎疫情挥之不去的负面冲击也限制了经济复苏的步伐。 目前市场的共识是,2023年全球经济将增长约3.1%,低于2022年的3.4%(使用按购买力平价汇率计算的国家权重)。其中发达经济体将增长1.5%,发展中经济体将增长4.1%。 2024年全球经济将继续复苏,但依然疲软。新冠肺炎疫情终于结束,不再掣肘全球经济增长。大多数国家的货币紧缩周期可能在2024年结束。 在主要的区域经济体中,亚洲发展中国家2023和2024年均将增长5.2%;亚洲高收入地区这两年将分别增长2%和1.7%;欧洲发展中国家将分别增长1.7%和2%;欧盟将分别增长0.8%和1.5%;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是2.4%和2.4%;中东和北非是2.9%和3.2%;北美是1.9%和1.2%。 在主要经济体中,美国经济2023年预计将增长2%,稍低于2022年的2.1%;2024年预计美国经济增长将放缓至1.2%。美国未来经济增长面临的主要风险在于,如果货币紧缩结束得太早,会导致通胀再度飙升;如果货币紧缩结束得太晚,经济会陷入衰退,导致更多的银行倒闭并加剧金融的不稳定。 欧盟经济2023年预计将增长0.8%,2024年将增长1.5%,均低于2022年的3.7%。欧盟未来经济增长面临的一个主要风险是俄乌冲突升级,导致能源价格飙升,消费者和企业信心大幅下降。 中国经济2023年和2024年预计将分别增长5.2%和5%。经济增长回升主要是由于2022年年底取消了新冠肺炎疫情动态清零政策,使经济恢复正常。中国未来经济增长面临的主要风险包括房地产行业下滑幅度超过预期,地方政府债务压力进一步加大,以及外部需求弱于预期。 全球持续增长四个风险点 报告认为,下一步全球将面临四个方面的主要增长风险。 第一,通胀压力可能会更加持久。目前市场普遍的观点是,全球通胀将继续下降,并在2025年下半年或2026年下降至接近央行目标或疫情前的长期平均水平。然而,若干个因素可能导致通胀在2024年及之后一段时期保持高位。核心通胀可能比预期更加顽固。比如说,劳动力市场紧张会给工资带来上行压力,通胀持续高于目标也会使长期通胀预期脱锚。俄乌冲突升级可能对全球能源和粮食市场造成更大的冲击。 第二,金融困境可能会在全球范围内扩大和加深。为了遏制通货膨胀,世界各国央行已将利率提高到多年来未见的水平。高利率和紧缩的金融环境抑制了需求增长,遏制了通货膨胀,但也增加了家庭、企业和债务高企的政府,以及在低利率时期提供了大量固定利率贷款的金融机构的负担。而债务困境对发展中国家产生的直接影响和对发达国家产生的间接影响,即使不会引发全球金融危机,也会降低全球经济增长。 第三,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可能会导致更大的地缘经济和金融分裂。俄乌冲突和西方对俄罗斯的制裁,对世界大宗商品市场造成重大冲击,是全球通胀高企和经济放缓的部分主要因素。 与此同时,地缘政治紧张局势正在导致地缘经济和金融分裂,各类措施往往与所谓的长臂管辖一起实施,正在削弱全球贸易和跨境资本流动,限制技术传播和技能流动,增加生产、营商和融资成本,从而制约全球经济增长。 第四,中国经济增长可能仍面临不确定性。受家庭消费疲软、住房投资下降和出口萎缩的拖累,中国近几个月的经济数据不尽如人意。尽管中国政府近期出台了一系列刺激国内消费和鼓励民营企业投资的政策措施,但这些措施多久才能见成效仍然有待观察。 中国经济占全球经济的18%以上(按购买力平价汇率计算),贡献了全球经济增长的约三分之一,中国又是世界第一贸易大国,是全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如果中国经济增长不能达到预期,将对全球经济增长产生很大的影响。

  • IMF:全球经济复苏缓慢且不平衡 调降明年全球增速预期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周二(10月10日)在摩洛哥秋季年会期间发布最新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指出,各国央行在避免全球经济陷入衰退的情况下控制住通胀的可能性更大了。 目前全球经济正在从过去几年的严重冲击中持续复苏,但复苏进程缓慢且不均衡。 该机构预计今年世界经济将增长3%,与7月份的预测一致;不过预计2024年全球经济增速为2.9%,相较7月时的预测下调了0.1个百分点。 这份展望中写道,今年早些时候,全球经济增长的几个不利因素已经消退,例如新冠疫情不再是全球卫生紧急情况、供应链基本正常化、银行业动荡得到控制后全球金融状况有所缓解等。 尽管如此,挑战依然存在,尤其是制造业放缓、服务业复苏缓慢、以及全球央行在“同步”收紧政策的影响。 蹒跚前行 分地区来看,IMF将美国今年的经济增长预期上调了0.3个百分点,至2.1%,并将明年的预测上调了0.5个百分点,至1.5%。 IMF将此次对美国经济的上调主要归因于第二季度企业投资走强、在劳动力市场吃紧的情况下消费增长强劲、以及政府的扩张性财政立场。 与此同时,欧元区2023年的增长预测被下调了0.2个百分点,至0.7%;2024年的增长预测下调了0.3个百分点,至1.2%。 IMF指出了欧元区今年主要经济体之间的分歧:随着贸易放缓和利率上升的拖累,德国经济体预计将收缩,而法国的外部需求表现优异,工业生产也迎头赶上。 此外,IMF目前预计中国经济今年将增长5%,2024年将增长4.2%。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首席经济学家Pierre-Olivier Gourinchas在一篇博客文章中写道,“尽管能源和食品市场受到战争的破坏,以及为对抗数十年来的高通胀而采取的货币紧缩措施,经济活动已经放缓,但没有停滞…全球经济正在蹒跚前行。” Gourincha还补充道,IMF对经济增长和通胀的预测越来越符合‘软着陆’的假设。

  • 惠誉:全球贸易正急剧放缓 今年或仅增长1.9%

    惠誉国际评级(Fitch Ratings)周四表示,全球贸易过去两年的复苏势头正在大幅放缓。 该评级机构预计, 今年国际贸易将增长1.9%,远低于2022年5.5%的增长率,全球GDP将增长2%,低于去年的2.7% 。 “随着全球化停滞,中期而言,贸易增长似乎不太可能超过GDP。”惠誉表示。 自去年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全球贸易出现了重大动荡。特别是,俄罗斯的能源出口已经从欧洲转向亚洲。 不过,惠誉也指出,尽管出现了一些贸易转向的迹象,但现阶段 没有证据表明全球化正在逆转 。 商品需求放缓 惠誉指出,全球贸易放缓的因素包括 货币政策收紧、财政支持减少以及服务业复苏 ,服务业对贸易的贡献低于商品部门。 该机构表示,供应链问题现在已经不再是全球贸易的阻碍,相反, 贸易疲软似乎反映了需求放缓 。 “美国以及全球对消费品的需求正在减弱,这反映了美国逐步退出财政刺激措施、货币紧缩以及在取消Covid-19限制后需求重新向服务业转移的再平衡。” 惠誉还指出,全球商品需求的下降部分被服务需求的上升所抵消。但由于服务贸易仅占贸易总额的22%,这不足以完全缓冲总体的贸易增速放缓。 该机构还补充称,商品需求的下降导致工业生产迅速降温,铜等大宗商品价格走软是经济减速的明显迹象。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