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3个
随着上市公司看好资本市场发展前景,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和高管参与到增持回购大军行列。 据财联社记者统计,最近三个交易日内(4月7日-4月9日),114家上市公司发布回购预案或股东提议回购公告,拟回购金额上限420.7亿元;另有68家上市公司抛出股东增持计划,拟增持金额上限382.36亿元。两项合计金额高达803.06亿元。 增持回购计划中,除自有资金外,来自银行贷款的比重亦在增加。 4月8日晚,中国诚通再发声表示,拟使用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资金1000亿元,用于增持上市公司股票;同一天,中国国新表示,将以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方式增持,首批金额800亿元,仅两家机构再贷款合计将达到1800亿元。 万得数据显示,截至4月10日,一共有458家上市公司正式披露回购增持再贷款,金额合计905亿。 2024年9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曾表示,支持上市公司回购和增持贷款,由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发放再贷款,提供的资金支持比例是100%,“首期额度3000亿元,不够可以再增加”。 北京某券商银行业分析师对财联社表示,本轮增持回购对银行而言是一个“意外”的业务契机,一方面符合目前大环境需求,另一方面对银行续接一季度信贷有直接帮助。 值得关注的是,不少商业银行敏锐抓着这一机会,加大对增持回购再贷款业务的推广力度。 财联社记者注意到,近日,农业银行、建设银行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浙商银行等多家国股行对外公布最新数据同时,表示要加大增持回购再贷款业务的投放力度。 如建设银行对外表示,为更好服务上市公司股票回购增持需求,积极走访上市公司,已与超过80家意向企业对接股票回购增持贷款业务;农业银行则在官网表示,下一步将持续加大股票回购增持贷款业务推进力度,实现更大规模投放。 从投放数据上来看,各家银行规模和进度不一。 工商银行透露,截至目前已累计支持及储备项目近400笔,涉及交易金额规模超千亿元,覆盖主板、创业板、科创板等多个板块。对接企业资金需求近500亿元,助力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 截至3月末,农业银行累计为“三农”、先进制造、绿色金融等多领域53家上市公司提供股票回购增持专项贷款服务,贷款签约金额超150亿元,已投放金额超85亿元。 股份行中,招商银行向财联社提供资料显示,截至4月6日,招商银行回购增持贷款已立项288笔、融资金额1048亿元。 兴业银行刚刚公布数据显示,截至3月末,兴业银行已与44家上市公司或主要股东达成股票回购增持贷款合作并完成公告,贷款上限规模超66亿元,其中民营企业数量占比超80%,科技企业占比超60%。 从支持领域看,涵盖半导体、医药生物、软件服务等多个“硬科技”领域,为资本市场提供了增量资金,精准服务新质生产力。 浙商银行公布数据显示,截至4月9日,浙商银行已与近60家上市公司及股东达成股票回购增持贷款意向合作,储备拟回购增持金额超80亿元,授信资金规模超50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部分商业银行还动用自有资金加入回购增持的上市公司行列。 4月8日,邮储银行、光大银行、浙商银行和成都银行率先发布大股东增持公告,其中,浙商银行为高管个人增持。 至4月9日,江苏银行、华夏银行继续宣布高管自愿增持计划。
据“浙江国资”官微消息,4月7日,浙江省国资委联合中国人民银行浙江省分行、浙江证监局召开省属国有上市公司股票回购增持工作座谈会,坚决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大力支持省属国有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浙江省国资委、中国人民银行浙江省分行、浙江证监局有关负责人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上,中国农业银行浙江省分行、中国银行浙江省分行、中国建设银行浙江省分行、中信银行杭州分行负责人分别介绍上市公司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工作开展情况。4家省属国有上市公司大股东代表、9家省属国有上市公司负责人作交流发言。大家表示,坚定看好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前景,将积极开展市值管理,用足用好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等政策工具,进一步维护投资者利益、增强投资者信心,提升上市公司价值。 中国人民银行浙江省分行负责人对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政策进行介绍,指出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政策在维护资本市场稳定运行、提振市场信心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金融机构要在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下,积极做好资源对接和金融服务,支持国有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各省属国有企业及上市公司要规范用好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政策,为经济大省挑大梁提供有力支持。 浙江证监局负责人肯定了国有上市公司在回购增持再贷款工具使用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要求各公司加深认识,深刻把握回购增持是维护资本市场稳定运行、提振市场信心的重要举措,发挥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带头表率作用。要统筹安排,结合经营状况、所属行业、公司治理、二级市场表现等因素,综合考虑使用市值管理组合拳,制定适合自身的方案。 浙江省国资委负责人表示,省国资委将全力支持省属企业积极作为,加大股票回购增持力度,切实维护全体股东权益,充分彰显国资国企责任担当。要将股票回购增持作为一项长期性、基础性工作,统筹谋划股份回购增持计划,做好回购增持资金规划和储备,主动用好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等各类政策工具。要因企制宜推进市值管理机制建设,针对破净、低市值、低股价的上市公司,尽快制定市值提升计划。要进一步聚焦主责主业、加大创新力度,不断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发挥国有上市公司在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方面的作用,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昨日晚间,A股市场连续释放积极信号,多家上市公司发布回购与增持计划公告,投入资金总额超100亿元,以真金白银来表达对未来发展的坚定看好,为资本市场注入一针“强心剂”。 具体来看,宁德时代(300750.SZ)公告称,公司拟使用不低于40亿元且不超过80亿元自有或自筹资金,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部分股份,用于股权激励计划或员工持股计划。回购价格上限为392.32元/股。 杰克股份(603337.SH)公告称,公司计划以不低于7500万元且不超过1.5亿元自有资金回购部分公司股份,用于股权激励,若公司未能在股份回购实施完成之后36个月内使用完毕已回购股份,尚未使用的已回购股份将予以注销。 英科再生(688087.SH)公告称,公司拟使用自有资金及股票回购专项贷款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部分股份,回购金额不低于4000万元且不超过8000万元。回购股份将在未来适宜时机用于员工持股计划和/或股权激励。 德必集团(300947.SZ)公告称,公司计划用自有或自筹资金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部分股份,回购价格不超过人民币15元/股,回购总额不低于3000万元,且不超过6000万元。 盛天网络(300494.SZ)表示,公司拟使用自有或自筹资金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部分股份,用于实施股权激励计划或员工持股计划,回购资金总额不低于3500万元且不超过5000万元,回购价格不超过20元/股。 除了上述回购计划公告外,基于对公司和市场发展的信心,亦有不少公司表示将加快回购进程、董事长和实控人提议回购。 其中,中国核电(601985.SH)董事长提议回购3亿元-5亿元公司股份;酒钢宏兴(600307.SH)董事长提议回购1亿元-2亿元公司股份;万华化学(600309.SH)董事长提议回购3亿元-5亿元公司股份;光格科技(688450.SH)实控人提议回购1000万元-2000万元股份。 招商轮船(601872.SH)公告,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及公司价值的信心,董事长建议公司在回购期限内,加快实施回购公司股份,以维护广大投资者的利益,增强投资者对公司的投资信心、稳定及提升公司价值;招商港口(001872.SZ)、招商蛇口(001979.SZ)、招商积余(001914.SZ)亦在凌晨同步宣布加快回购进程。 市场人士认为,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多家公司集中发布回购公告,增强了投资者信心,同时也体现出上市公司积极应对市场变化、维护股东利益的责任担当。此次回购潮也为市场传递出积极信号,彰显A股资本市场的底蕴和信心。 同时,亦有上市公司发布相关增持公告,皇台酒业(000995.SZ)控股股东拟通过二级市场竞价交易方式增持公司股份,增持总金额不少于6000万元且不超过1.2亿元;海尔智家(600690.SH)董事、高级管理人员计划增持公司股份,总金额不低于2085万元且不高于4170万元。 更值得关注的是,昨日盘中及盘后,中央汇金、中国诚通、中国国新纷纷发布公告表示增持了中国股票资产,坚决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并表示坚决当好长期资本、耐心资本、战略资本。其中,中国国新在今日凌晨发文,旗下国新投资有限公司将以股票回购增持专项再贷款方式增持中央企业股票、科技创新类股票及ETF等,首批金额为800亿元。 中国电科微信公众号亦在今日凌晨发文称,中国电科基于对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坚定信心,积极履行对资本市场承诺,已完成增持回购旗下上市公司股票超过20亿元。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