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3

  • 又一芯片龙头业绩卓胜微爆雷 这次能否重演韦尔股份的强势反转?

    又有芯片龙头曝出业绩雷,这次是市值超700亿元的卓胜微。 1月18日晚间,卓胜微公告,预计2022年净利润9.13亿元-11.26亿元,同比下降47.26%-57.23%。公司预计2022年度实现营业收入36.8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20.59%。 卓胜微2022年前三季度净利润9.85亿元,因而第四季度净利预计-0.72亿元至1.41亿元,可能已经出现亏损。 而此前多家券商的预测,2022年卓胜微的营收在38亿及以上,净利润在12亿元左右。由此可以看出,卓胜微业绩低于多家券商预期。 截至今年1月10日,卓胜微的股东户数为6.71万户。 对于业绩下滑,卓胜微表示,主要有4方面原因: (1)受到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国内疫情反复、宏观经济下滑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作为公司主要下游应用的手机行业市场需求疲软,公司业绩受到一定影响; (2)为夯实内生动力,公司稳步推进芯卓半导体产业化建设项目,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和人才储备力度,导致研发费用、经营费用大幅上升; (3)随着产品销售结构及市场竞争格局的变化,产品整体毛利率同比有所下降; (4)由于消费电子需求不及预期,公司基于谨慎原则对存货进行减值测试,导致报告期内存货减值损失增加。 卓胜微在互动平台表示,由于受到手机行业的市场需求不景气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公司2022年度经营业绩有所下滑。从长期的角度来看,智能手机的射频器件产品仍存在较大的市场规模,根据Yole Development的统计,到2025年射频前端合计市场规模超过250亿美元,公司产品目前市场占有率仍然较低,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 大跌还是困境反转? 对于卓胜微突然爆雷,有的投资者担心大跌甚至跌停,也有投资者认为是利空出尽,困境反转。还有网友表示参照前几日同样半导体行业的韦尔股份在业绩预减后,股价不跌反涨。 1月13日晚间,千亿市值芯片龙头韦尔股份公告称,公司预计2022年扣非净利润为9000万元至1.35亿元,同比下跌96.63%-97.75%。这一水平不仅远低于公司2021年超40亿元的扣非净利润,更是在经历三年业绩爆发后,“倒退”回了公司2018年的扣非净利水平。 这一公告并没有引发韦尔股份大跌,相反,在1月16日周一,公司股价大幅上涨,被市场解读为利空出尽。 卓胜微属于半导体行业,主要向市场提供射频开关、射频低噪声放大器、射频滤波器、射频功率放大器等射频前端分立器件及各类模组产品,同时公司还对外提供低功耗蓝牙微控制器芯片。 2019年6月,卓胜微在创业板挂牌。北斗导航、国产芯片、华为、小米等多重概念加持下,卓胜微上市以来最大涨幅超50倍(前复权),成为A股热门牛股之一。公司股价在2021年中站上顶峰之后一路走低,一度跌去超过三分之二的市值。不过近几个月公司股价有所反弹。 去年蔡嵩松管理的诺安成长举牌卓胜微,引发业内关注。之后卓胜微股价逐渐开启反弹。

  • 全球煤炭市场前景如何?关键还得看欧洲天然气

    动力煤市场是2022年欧洲电力行业动荡的主要受益者,截至去年3月中旬,由于公用事业和贸易公司争相用其他燃料替代失去的俄罗斯天然气供应,动力煤价格飙升超过250%。 由于整个欧洲大陆的使用量持续增加,欧洲基准动力煤价格在2022年保持接近历史高位,全年平均每吨约285美元,相比之下,2021年每吨约115美元。 同样地,根据气候与能源智库Ember的数据显示,煤炭使用量的增加也带来了更多的污染,截至去年11月,欧洲煤电行业的二氧化碳累积排放量超过6亿吨,创下2019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然而,由于最近欧洲天然气价格暴跌——自去年12月1日以来,由于冬季气温温和、储气罐装满以及工业使用量减少,欧洲天然气价格下降了60%——2023年迄今为止,欧洲煤炭价格和需求已大幅下降。 这与最大煤炭消费地区亚洲煤炭市场更为乐观的态势相冲突。随着主要煤炭消费国中国重启经济,亚洲已准备好在2023年大幅增加煤炭使用量和购买量。 价差扩大 欧洲和亚洲煤炭市场的不同基调,体现在它们之间创纪录的价差上。 从2010年到2020年,欧洲的API2煤炭价格和亚洲的纽卡斯尔煤炭价格的价差在每吨50美元以内,在这11年期间,纽卡斯尔煤炭价格平均比API溢价5.70美元。 但在本周,这一价差超过了每吨200美元,原因是以亚洲为主的纽卡斯尔煤炭价格保持在每吨370美元左右,而欧洲煤炭价格则跌至165美元。 虽然这种大价差是不可持续的,因为在欧洲拥有大量煤炭库存的贸易公司可能会匆忙将煤炭转移到价格较高的亚洲市场。短期来看,此类举措可能会通过对亚洲煤炭价格构成压力,从而缩小套利窗口。 但从长远来看,欧洲电力市场将受到任何煤炭供应持续转向其他地区的影响,尤其是在针对俄罗斯供应的计划制裁生效后,天然气供应将继续紧张的情况下。 与此同时,亚洲煤炭价格大幅下跌可能会扭曲购买模式和贸易流动,鼓励中国和印度等主要煤炭买家进一步进口煤炭,并可能抑制澳大利亚等对成本敏感的出口国的销售。 紧密关联 最终,2023年煤炭市场的前景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欧洲是否恢复对这种燃料的持续需求。 2022年,欧洲天然气和煤炭市场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因为公用事业和贸易公司被迫适应俄罗斯管道天然气预期供应量大幅下降的情况,同时争夺数量大幅增加的动力煤和其他发电燃料。 在俄乌冲突后的一个月里,这两种商品的价格都创下了历史新高,而随着热浪加剧空调的使用,天然气价格在去年8月份被进一步推高。 自那以来,这两个市场保持步调一致——自去年9月1日以来,价格相关性为0.92——不过,随着天然气价格暴跌,价格趋势在2022年下半年发生逆转。 展望未来,这两个市场似乎仍将相互制约,欧洲的天气和天然气库存规模将在决定这两个市场的价格趋势方面发挥决定性作用。 今年冬季迄今为止,欧洲已经避免了各种严重的寒流,这导致了天然气库存的历史性增长,并导致难以容纳任何额外的流入。这些高库存反过来又成为去年12月以来天然气价格下跌的主要推动因素。 然而,如果深冬寒潮来袭,随着工业用气在2022年欧洲各地紧缩开支后逐渐恢复,天然气库存仍容易出现急剧下降。 此外,任何潜在的天然气库存枯竭都会因当地煤炭市场的紧缩而加剧,因为公用事业公司已经面临着减少使用这种高污染燃料的压力,并且现在天然气出现近一年来最实惠的价格。 因此,尽管欧洲疲软的天然气市场目前是该地区煤炭市场的主要拖累因素,但欧洲天然气需求的任何好转都将支撑煤炭市场。 这就保证了,只要欧洲能源体系主要依赖进口化石燃料供暖和发电,这两个市场看起来就将保持内在联系和相互影响。

  • 长庆油田天然气年产量创纪录!国内消费需求不减 天然气价格仍有较强支撑

    12月27日上午10时,位于西安的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生产指挥中心的电子显示屏上显示:2022年,该油田天然气生产总量突破500亿立方米大关,达500.6亿立方米。这标志着长庆油田年产天然气总量创出国内油气田年产天然气最高纪录。 长庆油田天然气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靖边气田开发,1997年将天然气输送至北京。2010年,长庆油田天然气产量突破200亿立方米,跃居我国最大产气区。此后,长庆油田先后突破300亿、400亿立方米产量节点, 连续12年蝉联我国最大产气区 。 天然气价格方面,受多重因素影响,欧洲天然气期价延续大幅下跌的势头,截至上周五收盘,荷兰TTF天然气2023年1月期货价格收于每兆瓦时84.98欧元,跌至今年6月以来最低点、同时也跌至今年二月俄乌冲突爆发前的水平。 谈及后市天然气价格,国泰君安期货认为,展望2023年,2022年的天然气危机热度将逐渐降温,欧洲以及美国市场的供需矛盾均有所好转,预计全球天然气价格重心均将有所回落,波动率也较2022年有所下滑。但在 基本面紧平衡的格局下,下方仍然有较强支撑,难以回到此前的低气价时代。 供需方面,数据显示,中国石油今年前三季度,国内可销售天然气产量同比增长5.1%,冬季筹措天然气保供资源约1095亿立方米,高于去年。中国海油建设了海上万亿立方米大气区,日产同比增长超300万立方米,今冬明春将有约80亿立方米的海上天然气通过海底天然气管网和智能配气系统源源不断地注入全国天然气管网。 我国是世界第二大天然气消费国,尽管我国天然气产量不断提高,但 当前天然气产量仍然无法满足加速增长的天然气需求 。2020年,我国天然气供需缺口达到1352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56%,增幅明显下降。从我国天然气产量与消费量数据也可以看出,我国天然气产量增速已经连续两年高于消费量增速,2021年,中国天然气供需缺口持续扩大,达到1673亿立方米, 预计未来中国天然气供不应求的现状将不断得到改善。 信达证券认为,2022年以来,尽管高气价背景下国内外消费量普遍出现增速放缓现象,我国天然气产量依然保持了较高增速,2022年1-10月我国天然气产量累计同比+6%,“增储上产”行动成效持续显现。而结构方面,今年我国天然气的对外依存度出现罕见下降,能源安全保障得以加强。随着经济逐渐企稳恢复, 天然气消费量大概率将出现恢复性增长 。 相关概念股: 新天然气(603393.SH):公司主要从事城市天然气的输配、销售、入户安装以及煤层气开采业务。公司城市燃气业务的经营区域在新疆境内,主要产品及服务的种类、用户和用途如下:天然气销售,天然气入户安装,压缩天然气运输。 新奥股份(600803.SH):公司主要业务包含天然气直销、天然气零售、综合能源业务、延伸业务、工程施工及安装业务、煤炭及甲醇业务。 九丰能源(605090.SH):面对2022年上半年天然气价格同比大幅上涨的不利影响,公司凭借“海气LNG端到端”全方位布局、“海气+陆气”双气源保障能力,LNG业务价格弹性与顺价能力持续优化;LPG业务布局持续夯实,销售量稳定增长,单吨毛差比较稳定,整体实现了良好的经营业绩。 首华燃气(300483.SZ):公司旗下控股子公司中海沃邦主要从事天然气的勘探、开发、生产、销售业务。 长春燃气(600333.SH):公司拥有储气能力600万方以及LNG气化能力100万方/天的调峰气源厂,长春、德惠、延吉等9个区域的燃气特许经营权。公司是吉林省燃气供应区域龙头。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