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2个
随着春节的临近,各家期货交易所陆续出台了稳市场、降风险的措施。昨日,上期所与上期能源、郑商所、大商所、广期所分别发布了关于2023年春节期间调整部分期货合约交易保证金标准和涨跌停板幅度的通知。业内人士认为,这有利于期货公司及广大投资者加强资金和持仓风险管理,强化风险意识,加强风险防范。 上期所和上期能源方面,自2023年1月19日起第一个未出现单边市的交易日收盘结算时,交易保证金比例和涨跌停板幅度调整如下:天然橡胶期货合约的交易保证金比例调整为12%,涨跌停板幅度调整为10%;燃料油、石油沥青期货合约的交易保证金比例调整为17%,涨跌停板幅度调整为15%。20号胶期货合约的交易保证金比例调整为12%,涨跌停板幅度调整为10%;原油、低硫燃料油期货合约的交易保证金比例调整为17%,涨跌停板幅度调整为15%。如遇上述交易保证金比例、涨跌停板幅度与执行的交易保证金比例、涨跌停板幅度不同时,则按两者中比例高、幅度大的执行。 郑商所方面,自2023年1月19日结算时起,玻璃和纯碱期货合约的交易保证金标准调整为12%,涨跌停板幅度调整为10%;白糖、棉花、菜粕、菜油、棉纱、花生、PTA、甲醇、尿素和短纤期货合约的交易保证金标准调整为10%,涨跌停板幅度调整为9%。2023年1月30日恢复交易后,自品种持仓量最大的合约未出现涨跌停板单边市的第一个交易日结算时起,上述品种期货合约的交易保证金标准和涨跌停板幅度恢复至调整前水平。按规则规定执行的交易保证金标准和涨跌停板幅度高于上述标准的,仍按原规定执行。 大商所方面,自2023年1月19日结算时起,铁矿石品种期货合约涨跌停板幅度和套期保值交易保证金水平调整为12%,投机交易保证金水平调整为14%;鸡蛋品种期货合约涨跌停板幅度和套期保值交易保证金水平调整为9%,投机交易保证金水平调整为10%;生猪品种期货合约涨跌停板幅度和套期保值交易保证金水平调整为10%,投机交易保证金水平维持15%不变;其他品种期货合约涨跌停板幅度和交易保证金水平维持不变。2023年1月30日(星期一)恢复交易后,在各品种持仓量最大的合约未出现涨跌停板单边无连续报价的第一个交易日结算时起,做如下调整:铁矿石、鸡蛋和生猪品种期货合约涨跌停板幅度和交易保证金水平恢复至节前标准;其他品种期货合约涨跌停板幅度和交易保证金水平维持不变。如遇上述涨跌停板幅度、交易保证金水平与现行执行的涨跌停板幅度、交易保证金水平不同时,则按两者中幅度大、水平高的执行。 广期所方面,自2023年1月19日结算时起,工业硅期货合约涨跌停板幅度和交易保证金标准调整为9%和11%。2023年1月30日恢复交易后,在工业硅品种持仓量最大的合约未出现涨跌停板单边无连续报价的第一个交易日结算时起,工业硅期货合约涨跌停板幅度和交易保证金标准调整为8%和10%。 杭州钱鸿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程有生表示,几家期货交易所就春节期间交易时间、保证金、涨跌停板幅度作了相关规定,在时间与交易节奏把握上十分及时,当前广大产业企业与投资机构、投资者正在根据交易计划、投资策略持续科学安排工作进度,如产业企业普遍降低持仓比例以回避假期期间国际市场可能出现的异常波动风险,还相应地在现货市场合理安排了原料采购、产成品流转与库存数量。 “作为投资机构,我们早在一周之前就开始减少市场交易量,持仓量也调整到了较低水平,力争把春节假期期间市场风险完全把控住。”北京市一家期货投资机构负责人说,当前市场对我国今年的经济发展前景十分看好,大家的交易热情较高,但理性与做好风险防控更重要,几家期货交易所对春节前后工作作出安排有利于大家强化风险管理意识与市场平稳运行。
1月12日,国务院国资委召开地方国资委负责人会议,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推进高质量发展。会议强调,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密切关注地方融资平台风险,做好债务、房地产、金融、投资、安全环保等重点领域风险防控,加快健全风险监测防控工作体系,牢牢守住不发生重大风险的底线。着力增强国有资产监管效能,进一步加强专业化、体系化、法治化监管,加大国有资产监督力度,不断巩固完善业务监督、综合监督、责任追究“三位一体”监督工作体系,优化国资监管方式,持续深化集中统一监管,以有力有效的监管更好保障服务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 会议还强调,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精神的开局之年。各地国资委要着力抓好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深化完善中国特色国有企业现代公司治理,落实市场化机制,积极稳妥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持续强化新一轮国企改革的组织领导,不断提高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增强核心功能。着力推进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持续推动国有资本向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加大能源资源、粮食供应保障、战略性物资储备等领域布局力度,进一步突出实业、聚焦主业,深入推进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不断提升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和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水平。 原文如下: 国务院国资委召开地方国资委负责人会议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推进高质量发展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作出新贡献 1月12日,国务院国资委召开地方国资委负责人会议,全面贯彻党的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总结2022年国资国企工作,明确2023年重点任务。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张玉卓出席会议并讲话强调,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的重要论述,围绕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坚持党对国资国企的全面领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聚焦推进高质量发展,着力强化党建引领,突出创造价值、科技自强、深化改革、优化布局、守牢底线,进一步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全面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充分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和战略支撑作用,积极促进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为推动全国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会议认为,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2022年各地国资委和国有企业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地方党委、政府工作要求,统筹疫情防控和国资国企工作,推动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取得新的重要进展和明显成效。截至2022年11月底,地方监管企业资产总额达到205.5万亿元,同比增长10.1%。广大国有企业克服重重困难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1-11月实现营业收入33.7万亿元,同比增长8.1%,投资拉动作用突出,税收贡献明显提升。国企改革三年行动高质量圆满收官,基本实现了“三个明显成效”预期目标。国有资本配置整体功能显著增强,战略性重组、专业化整合、产业转型升级持续推进。国资监管系统性时效性切实提升,监管制度、方式更加健全高效,集中统一监管取得重要进展,风险防范不断加强。国有经济战略支撑作用有力彰显,助力疫情防控,落实各项纾困解难政策,在能源保供稳价中勇于担当作为,积极扩岗稳就业,为保持经济社会大局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 会议指出,全面贯彻党的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精神,新时代新征程做好国资国企工作,必须牢牢把握“一个目标”,突出“四个更加注重”。“一个目标”,即坚定不移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增强核心功能,着力建设现代新国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企业发展规律,深化政企分开、政资分开,突出主责主业、聚焦核心功能,切实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打造卓越的产品、服务和品牌,以更大力度打造专精特新企业,支持具备条件的国有企业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四个更加注重”,即更加注重高质量发展,加快转变企业发展方式,深入推进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统筹发展和安全;更加注重持续深化改革,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健全以管资本为主的国资监管体制;更加注重科技创新,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原创技术供给和科技、人才一体推进,助推科技自立自强;更加注重党建引领,旗帜鲜明讲政治,切实提升企业党建质量,推进企业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企业高质量发展。 会议强调,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精神的开局之年。各地国资委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精神,贯彻落实地方党委、政府的工作部署,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真抓实干做好国资国企各项工作。要着力推动提质增效稳增长,强化目标引领、提振发展信心,强化预算刚性约束和现金流严格管理,提高资本效率、劳动效率,指导企业积极布局强牵引、利长远的重大项目,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和产品结构,培育更多消费新热点新场景,发挥带动作用、服务地方发展。着力抓好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深化完善中国特色国有企业现代公司治理,落实市场化机制,积极稳妥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持续强化新一轮国企改革的组织领导,不断提高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增强核心功能。着力加大国企科技创新工作力度,突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快原创技术策源地建设,以国家战略需求和产业升级需要为导向开展技术攻关,加大关键核心技术协同攻关力度,在我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发挥更大作用。着力推进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持续推动国有资本向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加大能源资源、粮食供应保障、战略性物资储备等领域布局力度,进一步突出实业、聚焦主业,深入推进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不断提升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和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水平。着力加快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鼓励地方监管企业积极承担现代产业链链长建设,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加快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密切关注地方融资平台风险,做好债务、房地产、金融、投资、安全环保等重点领域风险防控,加快健全风险监测防控工作体系,牢牢守住不发生重大风险的底线。着力增强国有资产监管效能,进一步加强专业化、体系化、法治化监管,加大国有资产监督力度,不断巩固完善业务监督、综合监督、责任追究“三位一体”监督工作体系,优化国资监管方式,持续深化集中统一监管,以有力有效的监管更好保障服务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国务院国资委将加大对地方国资委的指导监督和服务力度。 会议要求,要认真落实防疫转段工作要求,指导地方国有企业做好疫情防控和重点医疗物资生产保供,扎实做好能源电力保供,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关心企业职工群众生活,把民生实事办到职工群众心坎上。 会议安排天津、上海、浙江、湖北、四川、深圳6家地方国资委作了书面交流。 会议以视频方式召开。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委员、副秘书长,驻国务院国资委纪检监察组、国务院国资委各厅局、直属事业单位负责同志在主会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资委领导班子成员在各地分会场参加会议。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