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4

  • “全球经济金丝雀”再发警报:初步数据显示韩国本月出口持续低迷

    初步贸易数据显示,被称为“全球经济金丝雀”的韩国本月出口持续低迷,这加剧了人们对该国经济前景以及全球经济放缓的担忧。 韩国海关总署周二表示, 2月份前20天的日均出口额同比下降14.9%。相比之下,1月份前20天的降幅为8.8%。这表明全球需求进一步疲软。 2月1日至20日,韩国整体出口额同比下降2.3%,其中芯片销售额暴跌43.9%。 2月前20天,韩国的贸易逆差达到60亿美元,而上个月前20天为100亿美元。韩国1月份公布了有史以来最大的单月贸易逆差。 韩国出口是全球贸易的一个主要晴雨表,因为该国生产芯片、显示器和成品油等多个供应链的关键产品。该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一些半导体和智能手机制造商的所在地。 随着全球经济恶化,韩国出口从去年年中开始开始频繁拉响警报。俄乌冲突影响以及主要央行加息潮打击全球需求,导致韩国出口持续疲软。 韩国央行本周料按兵不动 眼下,全球贸易成为韩国经济前景面临的最大风险之一。 由于贸易恶化,韩国上季度经济出现两年多来的首次收缩。韩国央行行长李昌镛认为,出口下降、能源价格高企以及房地产低迷是拖累韩国经济的主要因素。 本周晚些时候,韩国央行将发布其对韩国经济和增长前景的正式评估。 经济学家预计,韩国央行周四将把关键利率维持在3.5%不变,以避免进一步拖累经济增长势头。 为了控制飞涨的物价,以及防止美联储大幅加息导致资金外流,韩国央行自2021年8月以来已加息300个基点。

  • 韩国1月通胀再次加速上涨 央行或继续收紧货币政策

    韩国统计局周四公布,1月份消费者价格较上年同期上涨5.2%,高于去年12月的5%。1月份通胀再次加速,在韩国经济走软之际,央行仍有可能进一步收紧政策。剔除农产品和石油相关产品的核心通胀率从4.8%上升至5%,表明潜在压力仍然很大。 数据显示,与上月相比,1月份消费者价格上涨0.8%,超出经济学家的预期。住房、水、电和燃料的公用事业成本较上年同期上涨8%。韩国家庭主要使用天然气取暖,而且几乎全部依赖进口。食品和饮料价格同比上涨5.8%,而运输成本上涨3%。 韩国央行在数据发布后表示,2月份通胀率可能会维持在5%左右,并补充说,如果中国重启经济刺激需求,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上行压力可能会加大。 通胀持续走高,强化了韩国央行行长李昌镛在上月加息后发出的警告,即市场不应急于宣布当前紧缩周期结束。 韩国银行在3周内召开了今年的第二次会议,由于有两名委员对1月份加息0.25个百分点持不同意见,因此外界越来越多地猜测,韩国银行这次会暂停加息。 信荣证券(策略师ChoYong-gu表示,“通胀数据令人意外,”“不过,产品价格正以较为温和的速度增长,服务成本也可能随之上涨,因为它们往往落后于经济趋势。” 在18个月的紧缩政策之后,韩国银行越来越担心加息对经济增长和金融稳定的影响。韩国经济面临的其他风险包括出口下滑和消费放缓,这两个因素导致韩国上季度出现两年多来的首次经济收缩。 李昌镛早些时候表示,通货膨胀将在2月份保持在高位,之后才会出现进一步降温的迹象。韩国银行已经明确表示,只要通货膨胀率保持在5%的范围内,它就将继续采取紧缩政策。 在李承晚出席的一次会议上,企划财政部长官ChooKyung-ho周四表示,预计通货膨胀将在“一段时间内”保持较高水平。他还指出,出口的低迷增加了经济的困难和不确定性。 韩国银行在去年的两次会议上加息50个基点,试图缩小与美联储的利率差距,并遏制韩元因通胀而加剧的贬值。韩国银行目前的利率为3.5%,而2021年8月本轮紧缩周期开始时为0.5%。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加息后的发布会上表示,美国政策制定者预计将再加息“几次”,并承认通胀已开始减弱。韩国银行和美联储的通胀目标都是2%。

  • 全球经济金丝雀再次“尖叫”:韩国出口连续四个月下滑 1月贸易逆差创纪录

    由于出口进一步下滑,韩国1月份公布了创纪录的贸易逆差。在半导体需求恶化以及能源价格高企的背景下,人们担心被称作全球经济金丝雀的韩国经济可能陷入衰退。 韩国贸易部周三公布的数据显示,1月份出口同比下滑16.6%至462.7亿美元,为2020年初以来首次连续四个月出现同比下滑;当月贸易逆差扩大至127亿美元,几乎是前一个月的三倍,创历史单月新高。 当月,半导体出货量暴跌44.5%,而总进口额微降2.6%。 韩国财政部长秋庆镐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半导体价格下跌,以及能源进口增加等,都是影响韩国贸易的主要因素。 韩国经济可能陷入衰退 贸易是韩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就业和消费有着深远的影响。韩国上个月的失业率从11月的2.9%攀升至3.3%,与此同时,就业增长放缓。 韩国央行上周报告称,2022年第四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环比下降0.4%,同比增长1.4%,这是韩国GDP自2020年第二季度以来首次出现环比下降。 出口低迷是去年第四季度韩国经济萎缩的核心原因,随着全球消费放缓,这种状况可能会持续数月。如果一季度GDP延续下降趋势,韩国则将陷入技术性衰退。 “经济再次出现萎缩的可能性加大,”韩国HI投资证券分析师Park Sang-hyun表示。“贸易逆差不仅会损害公司利润,还会损害消费者支出。这肯定会给经济带来压力。” 韩国央行本月或暂停加息? 韩国目前的基准利率为3.5%,为2008年以来的最高水平。18个月之前,韩国央行开启了本轮加息周期,韩国央行之所以相信经济能够经受住紧缩政策,一个关键因素是出口保持韧性。 而近几个月出口持续疲弱,为韩国央行本月晚些时候按下加息暂停键提供了进一步的理由。 全球经济亮红灯 韩国出口是全球贸易的一个主要晴雨表,因为该国生产芯片、显示器和成品油等横跨供应链的关键产品。该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一些半导体和智能手机制造商的所在地,而全球经济的严重衰退正在损害这些行业。 韩国第二大芯片制造商SK海力士周三公布了有记录以来最大的季度亏损,此前一天,三星电子公布营业收入同比下降97%。 由于全球央行为遏制通胀而加息,以及俄乌冲突推高了石油和食品价格,世界经济正在放缓。 惠誉(Fitch)旗下的信息服务公司Fitch Solutions在一份报告中表示,今年全球需求可能继续低迷,与此同时,家庭债务、财政紧缩以及高借贷成本制约了韩国国内的复苏。 转机来自中国 韩国出口的转机可能来自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在优化防疫措施后,中国可能重振增长引擎。中国是韩国商品的最大买家,这些商品大多经过重新组装后再运往其他地方。 中国1月份PMI三大指数重回扩张区间,显示经济景气水平强劲回升。 秋庆镐表示,随着中国重新开放,未来几个月韩国的贸易帐数据可能会改善。

  • 全球经济降温预警!08年金融危机后韩国首次出现贸易逆差

    全球需求降温的迹象愈发明显,素有“全球经济金丝雀”之称的韩国12月出口持续下滑。 韩国贸易部周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2月出口较上年同期下降9.5%,经济学家预测为-11.1%,前值为-14%,进口同比下降2.4%。 2022年,韩国出口增长6.1%,进口增长18.9%,全年贸易逆差为472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这是自全球金融危机以来首次出现年度逆差 。去年12月的贸易逆差为47亿美元。 由于韩国是芯片、显示器、成品油的主要出口国,所以该国的出口一直被看做是全球商业和科技需求的一个主要晴雨表。 韩国经济风险升级 韩国央行的持续加息是造成经济疲软的一个因素。过去一年中,韩国央行跟随美联储的步伐不断加息,收紧政策。对韩国央行来说,贸易弹性一直是保证经济能够承受更高借贷成本的关键来源。 不过如今,随着全球经济出现放缓,油价上涨打击了许多依赖贸易的国家,韩国央行的加息周期可能接近尾声。 韩国月出货量的萎缩始于去年10月份,主要是芯片需求走弱导致的。 贸易部数据显示,12月半导体销售额同比下降29.1%,为连续第五个月下降。此外,半导体制造商也正在适应需求放缓,韩国芯片产量连续第四个月萎缩,11月的减产幅度创下2009年以来最大。 韩国的劳资纠纷是可能打击经济的另一个因素。物价飙升引发工人表达不满,一场全国性的卡车司机罢工给韩国供应链造成了极大压力,持续了半月之久,直到上月初才结束。 种种因素导致了贸易前景复杂化,包括全球通胀处于高位、中国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俄乌冲突进程的不确定性。韩国财政部预计,2023年出口可能下降4.5%,进口可能下降6.4%。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