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1个
工信部近日表示将加快建立网络完善、规范有序、循环高效的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和处理体系。6日,装备工业一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将 加快制定《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管理办法》 ;10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 组织召开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工作座谈会 。 中泰证券在11月的研报中表示,动力电池回收是 锂电后周期行业 ,需求有望受产业链景气传导 逐年走高 。2016年-2021年,我国动力电池装机量28.2 GWh 增长至154.5GWh, 5年CAGR为41% 。根据动力电池联盟和弗若斯特沙利文预测,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2026年将达到762 GWh, 5年CAGR达38% 。 民生证券分析师李哲在1月8日的研报中表示,三元锂电电池包使用寿命约4年,磷酸铁锂电池理论寿命7-8年,预计2017年前后国家大规模装机的新能源车动力电池 将在2023年迎来第一波回收放量期 ,预计未来2-3年内动力电池 将迎来大规模退役潮 ,回收利用需求渐显迫切, 加速打开市场空间 。 根据赛迪顾问数据,中国自2018年开始进入动力电池退役期,2018年退役量7.0GWh,2020年退役量25.6GWh,预计2025年动力蓄电池退役将达174.2GWh(约200万吨), 7年增长近24倍 , 复合增长率将达到58.2% 。中泰证券预测2025年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市场空间为331.4 亿元,2030年可达1485.33亿元。 动力电池回收主要分为2个路径。可用容量衰减至额定容量的20%-80%时,动力电池进入 梯次利用 路径,经拆解、测试、分类、重组等过程后重新分档使用在对电池性能要求低的场合。不过这个路径存在电池使用隐患、技术壁垒高、行业利润偏低等问题,中泰证券认为现阶段我国梯次利用 较难形成大规模应用 。 可用容量衰减至20%以下时,电池进入 拆解利用 路径,仅需提炼回收电池内部部分零件及稀有化学成分、金属元素,国内逐渐形成以“湿法为主,其他技术为补充”的工艺路线。拆解回收利润与金属价格挂钩, 经济性高于梯次利用 。 国盛证券在1月18日的研报中指出,动力电池回收 门槛较低 ,行业参与者众多,且 近年来数量激增 。2021年,中国动力电池回收企业注册量达到了约2.4万家,相比2020年增长约6.2倍。市场目前仍是一片蓝海,尚未有龙头企业出现,行业竞争格局暂时呈现 “小、散、乱” 的局面。 国内电池回收行业主要参与者大体分为三类,一是以比亚迪、中航锂电、宁德时代等为代表的 电池企业 ,二是以华友钴业、赣锋锂业、杉杉股份、寒锐钴业、厦门钨业等为代表的 材料企业 ,三是以格林美、邦普循环(宁德时代控股子公司)以及环保公司旺能环境等为代表的 第三方专业回收企业 。另外还有骆驼股份、百川股份、道氏技术、国轩高科、超越科技等布局动力电池回收业务。 除了上述公司外,天风证券还建议关注 铅蓄电池再生龙头 南都电源、 危废资源化领导者 浙富控股,中泰证券建议关注 动力电池回收设备龙头 浙矿股份以及天奇股份、光华科技。 不过,有分析人士指出,动力电池回收行业目前尚处于早期, 对政策依赖性较大 ,当前政策支持以鼓励、建议等软性政策为主,缺乏法律法规性等强制性政策,后续存在 政策推进力度低于预期 的风险。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