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3

  • 将采购宁德时代、比亚迪电池组件,奥迪电动化转型有戏了?

    联手“巨头”宁德时代和比亚迪,奥迪电动化转型迈出了关键一步。 11月15日,奥迪中国相关负责人向记者透露,奥迪一汽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将分别从宁德时代和比亚迪采购电池组件,最终的电池装配将独立于供应商,在工厂自有的电池装配车间中完成。 对此,比亚迪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暂无相关信息可透露,以公司或整车相关公告为准。 2022年6月,位于长春的奥迪一汽新能源汽车项目开工,这是奥迪在华首个生产纯电动车型的生产基地,项目总投资超过350亿元人民币,计划于2024年底投产,规划年产量超15万辆。 奥迪中国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电动化转型的持续推进及“在中国,为中国”战略的不断深化,奥迪将从2024年底在中国生产基于PPE豪华纯电动平台的车型,首批投产的将是奥迪A6 e-tron和奥迪Q6 e-tron系列车型。基于PPE平台的智能电动车型将在位于长春的奥迪一汽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进行生产,并应用包括电池在内的中国市场特有的先进技术。 在奥迪多位高管眼中,Q6 e-tron肩负起了奥迪电动化转型的重任。奥迪中国总裁温泽岳博士(Dr. Jürgen Unser)表示,奥迪Q6 e-tron原型车在进博会平台首次亮相中国,是奥迪加速在华电动化进程的决心体现。此前,奥迪前全球CEO马库斯·杜斯曼(Markus Duesmann)、大众汽车集团CEO奥博穆(Oliver Blume)也都曾表示Q6 e-tron将成为奥迪品牌电动化的转折点。 自此后后,Q6 e-tron能否真正成为奥迪品牌电动化的转折点? 联手动力电池大厂背后 联手宁德时代、比亚迪两家动力电池大厂,首先源于奥迪看中了两家较强的电池技术。  在电池技术方面,比亚迪和宁德时代均具有很强的实力和经验积累,两家的电池产品在能量密度、循环寿命、安全性等方面都具有很高的水平。 上述两家企业较强的电池技术,体现在了动力电池装车量数据上。据数据,今年10月,国内动力电池企业装车量前十五名中,宁德时代装车量为126.08GWh,占比42.76%,排名第一。比亚迪以84.28GWh的装车量紧随其后,占比28.58%。两家企业的装车量占比合计超70%。 其次,比亚迪和宁德时代在电池生产规模上均处于全球领先地位,能够保证奥迪对电池的需求得到满足。 据宁德时代2023年半年报,宁德时代电池系统产能为254GWh,在建产能为100GWh,产能利用率为60.5%,产量为154GWh。 比亚迪的电池产能也在持续扩张。方正证券认为,2021年底比亚迪电池产能达135GWh,2022年底有效产能285GWh,2023年产能可达到445GWh,其国内第二的位置稳固,和宁德时代差距不断缩小。 更重要的是,联手宁德时代、比亚迪与奥迪深耕本土化的战略契合。 在奥迪中国相关负责人看来,此次奥迪与比亚迪和宁德时代的合作体现了奥迪对深耕本土化发展的坚定承诺。在全球统一标准的指引下,奥迪将为中国用户带来最高品质的高端电动化产品。 “原则上,奥迪遵循多供应商战略,与中国行业领先的电池供应商比亚迪和宁德时代合作,是奥迪深化‘在中国,为中国’战略的重要体现,该举动也将大力推动奥迪本土化发展,助力本土化生产高标准、高质量的PPE平台车型。”上述奥迪负责人表示。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告诉记者,与中国本土的电池供应商合作,也有助于奥迪降低电池成本,提高其在电动汽车市场的竞争力。 能否成为奥迪电动化转折点? 使用比亚迪、宁德时代电池组件后,对于Q6 e-tron产品力的提升显而易见。  江瀚指出,使用两大头部电池品牌组件后,Q6 e-tron有望成为奥迪品牌电动化的转折点。这一合作将为奥迪提供更高效、更可靠的电池产品,进而提升Q6 e-tron的续航里程和性能表现。 2020年3月,比亚迪正式推出刀片电池,采用磷酸铁锂材料。弗迪电池公司副总经理孙华军透露,因为刀片电池能够大大减少三元锂电池因电池安全和强度不够而增加的结构件,从而减少车辆的重量,所以刀片电池的单体能量密度虽然没有比三元锂高,但是能够达到主流三元锂电池同等的续航能力。首款搭载刀片电池的车型比亚迪汉EV,综合工况下的续航里程已经达到了605公里,33分钟可将电量从10%充到80%,循环充放电3000次以上,可行驶120万公里。 宁德时代则在今年接连发布两款高性能电池。今年6月,宁德时代发布CTP3.0麒麟电池,能量密度可达255Wh/kg,支持实现1000公里续航。8月,宁德时代发布4C超充电池——神行超充电池,宁德时代对外宣称其可以实现“充电10分钟,续航400公里”的超快充速度,并达到700公里以上的续航里程,且能够实现全温域快充。 此外,这一合作也将增强奥迪在电动汽车市场的品牌形象和市场地位。 在电动汽车市场,奥迪已被竞争对手拉开差距。今年上半年,宝马累计交付15.29万辆纯电动汽车,奔驰纯电动车型销量为10.26万辆,奥迪纯电动车型交付量仅为7.56万辆。据乘联会数据,今年一季度,曾被业内评论为“换壳大众”的Q4 e-tron在中国市场销量仅为2715辆,Q5 e-tron仅为444辆。 使用宁德时代、比亚迪电池组件后,与中国市场的竞品相比,Q6 e-tron的优缺点同样明显。 搭载高性能的电池产品,拥有更长的续航里程和更快的充电速度,以及奥迪品牌在豪华车市场的口碑和品牌影响力,无疑是Q6 e-tron的优势。在车身设计、智能驾驶等方面,Q6 e-tron也具有较高水平。 不过,江瀚认为,Q6 e-tron在电动汽车市场竞争对手众多,需要面对来自特斯拉、蔚来等品牌的竞争压力。奥迪在电动汽车市场的经验相对较少,需要不断积累和提升。

  • 隆基绿能上半年净利润增长逾四成 高效电池产能比拼进入分水岭

    今年以来,光伏产业链价格在二季度大幅回落,由此导致利润分配面临“反转”,中下游电池组件环节利润改善明显。今日晚间,隆基绿能(601012.SH)发布业绩快报,作为组件出货头部企业,公司在二季度实现净利润55.42亿元,环比增长52%。 最新业绩快报显示,隆基绿能上半年实现营业总收入646.64亿元,同比增长28.2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1.79亿元,同比增长41.63%。对于净利润增长原因,公司提到硅片和组件出货量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以及随着上游多晶硅料价格的下降,公司组件产品毛利率同比修复,叠加投资收益和汇兑收益增长贡献。 目前,组件“第一梯队”(去年出货量超过40GW)的四家企业已经全部披露业绩预告/快报,作为上游硅料成本下降的受益者,天合光能(688599.SH)、晶澳科技(002459.SZ)和晶科能源(688223.SH)全部实现净利润至少翻倍。隆基绿能基数较大,增幅不及其他三家,但利润额是其他厂家两倍以上,其赚钱能力仍然突出。 需要注意的是,在新电池的比拼上,随着较早一批布局的高效N型电池产能陆续释放,下半年有望进入分水岭,到今年底,头部企业N型产能占比将普遍超过50%,晶科能源占比预计达到70%,而受益于N型先进产品占比持续提升,其上半年净利润增速超过300%。 此外,天合光能于8月1日宣布青海基地年产5GW 210+N型i-TOPCon高效太阳能电池成功下线,将加速形成N型一体化产业布局;晶澳科技也表示有20GW的n型电池产能从7月份开始陆续投产,其他电池项目到三季度末或四季度初开始投产,TOPCon产能达到满产要到三季度末或四季度。 强敌环伺下,隆基绿能的高效电池量产进展受到关注。财联社记者从公司人士获悉,鄂尔多斯30GW N型TOPCon电池产能于5月底开始设备进场,预计8月份开始投产。 公司有关负责人对财联社记者表示,在成本方面,根据公司TOPCon生产设备的招标情况,实际设备投资额已经明显下降,体现出一定的后发优势。在技术层面,预计公司TOPCon组件投产后的功率将在575W以上,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而备受关注的HPBC 项目,公司人士也表示,下半年有望贡献利润。今年3月,公司年产29GW HPBC高效电池项目投产,其电池标准版量产效率突破25%,叠加了氢钝化技术的PRO版,效率可以超过25.3%。 公司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经过前期技术、工艺和材料的磨合,目前公司 HPBC 电池产能的爬坡已经加快,最近三个月的月度排产呈现快速增加的趋势。受益高性能与美学外观,HPBC组件在分布式市场具备竞争力,订单持续增加中。根据公司计划,HPBC 产能总计规划约33GW,其中泰州改造4GW,西咸工厂29GW。

  • 广信材料:光伏绝缘胶产品已在光伏电池组件企业实现销售 积极布局新能源汽车内外饰涂料领域

    12月7日,广信材料(300537.SZ)在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公司前瞻性布局在光伏领域新工艺路线中的光伏绝缘胶、光伏感光胶等新材料,并根据下游用户需求定制开发及配合工艺快速迭代,在此领域拥有一定的先发优势及工艺积累优势。目前,公司应用在HPBC光伏电池组件的光伏绝缘胶产品已在光伏电池组件企业实现销售,将成为公司在光伏领域率先实现突破和增长的产品。此外,公司现阶段非常重视开发开拓新能源汽车涂料市场,是公司涂料板块未来重要增长曲线。基于新能源汽车在外观、造型、设计上会更具潮流色彩,有消费电子化的特征,公司目前积极进入新能源汽车内外饰涂料领域,逐步推进汽车涂料产品特别是新能源汽车的客户开发和验证。 广信材料表示, 在光刻胶领域, 近年来,公司基于PCB光刻胶的优势基础,向平板显示光刻胶、集成电路光刻胶及配套材料延伸,拓宽光固化领域电子材料的应用领域。公司已经成立微电子材料事业部专攻平板显示用光刻胶、集成电路用光刻胶及配套材料的产品研发、产线建设以及客户开拓。目前来说,一方面,PCB光刻胶板块将继续作为公司发展的基石,根据行业发展和公司实际情况平稳增长,并将通过龙南基地集中优势降低生产运营成本、通过自制树脂降低原材料成本等多方举措支持公司传统稳步增长,进一步提高营收和盈利水平。另外一方面,将重点发展以平板显示光刻胶、集成电路光刻胶及配套材料为主的微电子材料板块,将成为公司光刻胶领域的新应用领域增长点。未来,公司将通过不断丰富产品应用领域,形成覆盖PCB光刻胶、平板显示光刻胶、集成电路光刻胶及配套材料多领域光刻胶系列产品格局。 在光伏材料领域, 公司非常看好光伏行业的发展和其中新材料的发展机会,基于公司多年来在PCB、平板显示、半导体等领域感光材料的积累和近年来在光伏领域材料研发进展,公司成立了光伏材料事业部重点开发光伏感光胶、光伏绝缘胶等多种光伏领域新应用材料,不断强化研发能力拓展新的应用领域,特别是技术革新中提供新材料解决方案的能力。其中,公司光伏绝缘胶产品主要开发应用于HPBC等IBC电池技术中做绝缘保护作用;公司光伏感光胶主要开发应用于光伏电镀铜新工艺中做掩膜材料,电镀铜工艺通过替代银浆工艺彻底解决未来HJT等需要大量使用银浆的新电池技术推广卡脖子问题,可以大幅降低制造成本。 光伏材料是公司根据下游光伏市场技术革新的需求提供的材料解决方案,并根据下游用户需求定制开发及配合工艺快速迭代,在此领域拥有一定的先发优势及工艺积累优势, 未来市场前景可期,将成为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 目前, 公司光伏绝缘胶产品已经在某光伏头部企业实现销售。 在涂料领域, 公司基于原有在消费电子外观结构件的技术优势和积累,抓住新能源汽车发展带来的契机,将重点拓展新能源汽车内外饰涂料等相关领域汽车涂料市场,积极拓展相关功能部件绝缘涂料的研发应用,并以主机厂为抓手加快推进汽车涂料产品特别是新能源汽车的客户开发和验证。未来,随着消费电子市场增速放缓,公司消费电子外观结构件涂料增速将趋于平稳,而新能源汽车涂料市场将形成新的收入增长曲线。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 国内涌现出一批颇有影响力的造车新势力,对于汽车涂料而言,其在材料解决方案服务商的选择上持相对更为开放的态度,基于响应速度、服务能力上更具优势的考虑,相关汽车厂商更易接受业内口碑较好的国内涂料服务商。 目前公司的汽车涂料业务涉及的终端主机厂包括比亚迪、吉利、北汽、长安等。 主要运用于汽车的仪表台、扶手箱、档把、门边、门把手、保险杠、边柱、后视镜罩、灯罩等内外饰部件。 今年公司将持续推进新能源汽车应用领域的客户验证流程,并进一步加快市场开拓。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