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3个
多家跨国车企正在放缓电动化步伐。日前,梅赛德斯-奔驰集团首席执行官康林松(Ola Källenius)称,公司将调整2030年电动化战略,不再坚持“在条件允许的市场全面转向纯电销售”的目标,转而采取燃油车与电动车长期共存的灵活策略。 “电气化的高技术燃油发动机将服役更久,在当前电动车普及不及预期的情况下,同时推进燃油与电动是最理性选择,车企不能放弃任何一种技术。”康林松认为。 据悉,奔驰将原计划的“2030年全面电动化”调整为“2030年新能源车型(含混动)占比最高达50%”,并明确表示将在欧洲、北美等主要市场继续销售电动化内燃机车型。 在此之前的6月18日,奥迪全球CEO高德诺(Gernot Döllner)亦确认已推翻前任管理层所制定的计划——撤回原定于2033年停止研发和销售内燃机汽车的计划,目前不再设定明确的终止时间表。“奥迪将在2024年至2026年期间推出全新的内燃机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系列,这将为我们在未来十年内提供更强的灵活性,然后我们将看看市场如何发展。”高德诺表示。 对于此次撤回2033年实现全面电动化目标,6月18日,奥迪方面发布《关于奥迪电动化战略的回应性声明》称,其坚信电动出行的未来,并正致力于达成全电动化产品阵容这一明确的长期目标,但同时也注意到全球市场的发展存在明显差异,“例如,北美地区的‘拐点’目前正明显后移,而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含混合动力车型、增程式车型及纯电动车型)的‘拐点’已于去年达成。” 奥迪在声明中表示,未来几年内,以尽可能灵活且稳定的方式提供差异化的产品组合,涵盖纯电动车型(BEV)、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PHEV)以及内燃机(ICE)车型,并基于PPE豪华纯电动平台和PPC豪华燃油车平台开发的新车型将在此发挥关键作用。 更早前的5月20日,本田宣布,将调整纯电动汽车(EV)战略,即到2030年度,原计划用于纯电动汽车和软件开发的10万亿日元将降至7万亿日元,降幅30%。同时,本田还将缩减纯电动汽车销量。本田汽车董事、总裁兼首席执行官三部敏宏(Toshihiro Mibe)表示,本田将修正截至2030年的纯电动汽车在汽车销量中所占的比例,预计从此前的40%调整到30%以下。“汽车行业环境瞬息万变,商业环境不确定性日益加剧,电动汽车市场发展不及预期,且海外主要市场的环保限制也有所松动。”三部敏宏解释称。 作出类似改变的还有沃尔沃汽车。在放弃全面电动化之后,沃尔沃汽车亚太区5月7日在上海发布超混架构SMA架构,这一架构来自于吉利。该公司认为超级混动技术是当前市场需求与未来技术趋势之间的最佳平衡点,是实现电气化转型的“柔性过渡”方案。 “多动力组合的方式可以让车企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拥有更强的灵活性和稳定性。”在业内人士看来,未来5年全球车企将呈现“三分天下”格局:特斯拉和一部分造车新势力专注纯电赛道;丰田、现代等押注氢能及混动技术;而大众、宝马、奔驰、Stellantis集团以及诸多中国车企则采取“燃油+混动+纯电”的渐进路线。 在第十七届国际汽车动力系统技术年会(TMC 2025)上,根据多位专家预测,2030年全球市场或形成纯电、混动、燃油分别占据“30%、30%、40%”的格局。
继梅赛德斯-奔驰、福特、通用汽车之后,欧洲豪华汽车制造商沃尔沃,成为最新一家 延后电气化转型目标的知名车企 。 在本周三发布的公告中,沃尔沃在高呼“仍致力于全面电动化未来”的同时,对此前“ 2030年实现完全电动化 ”的目标做出了调整。 (来源:沃尔沃官网) 沃尔沃表示,在最新的2030目标中, 公司要实现全球销售量的90%-100%由纯电和插电式混动车型组成。这意味着届时还会有最多10%的“轻度混合动力车型”在售。 公司将继续开发插电式和轻度混动车型,向市场提供平衡的产品组合。 公司进一步预期,到2025年电气化产品的销售比例将达到50%-60%。 这个目标其实已经近在咫尺。今年二季度,沃尔沃纯电车的份额已经达到26%,在所有高端汽车品牌中占比最高。再加上混动车型,所谓的电气化车型份额接近48%。 电气化挫折成为行业共性 沃尔沃的最新举措,也是全球传统车企电动化转型道路上的普遍状况。随着全球经济前景的转变,几年前还热火朝天的电动车赛道,早已成为各路厂商奋力搏杀的“修罗场”。时至今日,连特斯拉都在强调“机器人和AI公司”的身份,足以见得电动车概念已经沦落到何种程度。 在周三的声明中,沃尔沃CEO骆文襟(Jim Rowan)表示, 向电气化的过渡不会是线性的,客户和市场的接受速度各不相同 。 沃尔沃也公开呼吁,需要有更强大和更稳定的政府政策来支持电气化的过渡。目前这个行业存在充电基础设施的推广速度低于预期、部分国家撤回电动车激励措施等不利因素,近期多个市场提出对电动车征收关税,也带来了额外的不确定性。 举例而言,这家由中国吉利汽车控股的瑞典车厂,也是欧盟电动车关税政策的“受害者”。公司上个月曾表示, 由于潜在关税的影响,可能会影响中国产的EX30 SUV销量,因此将2024年的零售销售额增速从15%下调至12%-15%。 同时由于美国的政策影响,公司也把向美国市场发货EX30的时间拖后到明年。 作为投放欧洲市场的主力车型,沃尔沃表示从明年初开始,将在比利时工厂开始生产EX30车型。但在比利时开始生产之前,难以避免关税政策的影响。 另外, 目前电动车的价格依然要比内燃机汽车贵20%-30% ,销量与补贴的关系更加明显。随着德国等国突然停掉电动车购买补贴,欧洲市场的电动车销量放缓格外突出。此前也有投行分析师指出, 沃尔沃在中国以外地区生产的汽车,成本难逃还会高出一截 。
日本最大的两家钢铁制造商可能会加快对电工钢(硅钢片)的投资,随着向电动汽车的转变步伐加快,这种钢铁越来越受欢迎。据对新日铁(Nippon Steel Corp.)和日本钢铁工程控股公司(JFE Holdings Inc.)的高管采访,两家公司已经合计投入1,720亿日元(合13亿美元),以提高电动汽车用的所谓电工钢的产量,目前正寻求进一步提高产量。 新日铁执行副总裁Takahiro Mori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考虑到电动汽车转型的轨迹,供应似乎将会不足。客户要求我们增加产能,因此我们正在考虑采取更多措施。” 新日铁正考虑在2024年之后进行扩张,届时该公司将完成电工钢产能增加50%的计划。日本钢铁工程控股公司首席财务官Masashi Terahata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除了计划在2024年9月前将产能翻一番之外,公司还将考虑采取进一步措施。他说,可能还需要进一步扩张。 电工钢具有增强的磁性,有助于限制电动汽车电机的能量损失,也用于发电设备和移动电话。它们加入了从镍到稀土和铜等一系列材料的行列,由于对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这些材料的需求正处于长期增长的风口。 标准普尔全球移动在6月份的一份报告中表示,电工钢生产商的数量相对较少,进入壁垒很高。该公司表示,供应正在收紧。 Terahata称,日本钢铁工程控股公司将考虑在北美或其他需求强劲的地区建厂。Mori则称,新日铁也在寻求海外扩张,但下一个投资更有可能是在日本国内,以更好地保护技术。 与中国和西方的竞争对手相比,日本汽车制造商在采用电池动力汽车方面进展缓慢,他们正在努力追赶。作为新日铁和日本钢铁工程控股公司的最大客户,丰田汽车(TM.US)希望在本十年结束前每年销售350万辆。分析师Tatsuo Yoshida表示:“,对材料的需求将以比直线增长更快的速度增长,这可能会出现供应瓶颈。”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