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10个
最近两周,集运指数(欧线)期货价格悄然上涨,截至目前,涨幅达20%。 “集装箱运输市场(欧洲航线)逐步进入旺季。10月初现货运价降至1400美元/FEU后,船司挺价意愿增强,连续宣涨10月下旬和11月上旬运价。在基本面结构改善的支撑下,部分海外进口商提前安排圣诞节假期前的进口运输、船司主动空班收紧运力等,助推现货运价稳步抬升。10月下旬,现货市场运价上涨至1750美元/FEU,11月上旬报价进一步上涨至2250美元/FEU。相比之下,美线运价的改善则更多受宏观因素的影响。”海通期货研究所航运组负责人雷悦表示。 建信期货航运分析师黄雯昕告诉期货日报记者,航司蓄力挺价,市场悲观预期得到一定修正。此外,中东冲突再起也从情绪上提振了集运指数(欧线)期货的价格。但从基本面看,市场并没有出现明显好转。贸易争端的影响逐渐显现,欧洲进出口增速持续走弱。另外,供给端目前仍处在运力持续释放的趋势中。 据了解,集运市场的定价相对独立,更多是船司基于基本面供需结构,包括长协和现货的订舱需求,以及近期有效运力的部署等因素进行评估。在目前的经贸结构中,运输成本的上涨是由国内出口商和海外进口商共同承担的,具体比例取决于商品品类。如低附加值的日用百货等,通常是海外商超的主要进口品类,运费成本更多由其承担;而光伏、白电等“新三样”品种,运费更多由国内出口企业承担,因此,运价上涨也会挤压其出口利润。 “此轮集运指数(欧线)期货价格回升主要受到现货市场涨价的支撑,但需求端的表现并不算火爆,如马士基11月第一周大柜开舱价为2350美元和2467美元,目前仅小幅涨至2360美元和2478美元,后期涨价空间和落地程度有待观察,预计对通胀影响有限。”黄雯昕说。 当前这轮上涨行情是短期脉冲式的,还是中长期可持续的?未来需要重点关注哪些信号?对此,雷悦认为,此轮现货运价上涨更多是周期性的传统旺季表现,并无较大的宏观因素或者“黑天鹅”事件驱动,以短期脉冲式行情为主。在宏观面无明显变化的情况下,集运旺季通常持续至农历春节前1~2周,春节长假前出货完毕后因缺乏货量的有效支撑,运价将再度回归淡季表现。2026年集装箱欧线运输市场整体供需结构将进一步弱化,主要压力来自供给端。根据相关机构统计,2026年远东到欧洲的集装箱贸易需求预计同比增加0.4%,而部署在该航线的集装箱船运力增速高达4.6%。 “后期要看‘强预期’下能否实现‘强现实’,如果得不到基本面支撑,运价上涨恐难持续,且面临红海复航和运力持续释放带来的供应压力。”黄雯昕说。
10月14日,集运指数(欧线)期货一改往日颓势,盘中快速拉升,主力2512合约大涨7.36%,收报1674.1点;2602合约大涨7.84%,收报1464.4点;多个远月合约上涨。 中方宣布反制 据悉,美国“301”调查针对中国相关船舶征收港口费的措施于10月14日正式实施。 昨日,中国交通运输部发布《对美船舶收取船舶特别港务费实施办法》(简称《办法》),自14日起对美船舶收取船舶特别港务费,同时宣布启动航运业、造船业及相关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和发展利益受影响情况调查。 “此次中美双方收费时间均为10月14日,收费标准基本相同,但中美两国在全球贸易格局中占据不同的地位,相关费用产生的效果明显不同。”中粮期货研究员塔林夫分析表示。 我国是全球大宗商品和油气主要进口国以及终端商品主要出口国,美国是世界主要终端商品进口国及大宗商品和油气主要出口国,因此美国征收港口费对集装箱航运市场的影响更大,我国的反制措施对散货和油气航运市场的影响更大。 《办法》明确,中国建造的船将豁免收费。海通期货研究所航运组负责人雷悦表示,考虑到散货船和油轮是充分竞争市场,中方的反制措施会导致短期内市场对中国建造的船只需求增加,可能会带来相应溢价,而被征收额外靠港费用的船只则会被部署至其他航线,这些航线的运力供应压力会增加,不同航线运价的短期走势可能会出现分化。 方正中期期货资深海运和宏观分析师陈臻认为,短期来看,美方举措和中方的反制措施会提升运输成本和盈亏平衡线,各大船东会通过换船、中转等方式规避港口费,初期可能导致周转效率下降,也有可能增加转运成本和货损风险。长期来看,美国试图通过制裁中国航运业来实现“船舶制造业”回流。但是,造船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非常艰苦并风险较高,造船业回流美国的难度较大,更有可能是部分订单转移至日本和韩国。港口费上涨还会导致商品到岸价格上升,这些成本可能转嫁至美国消费者,造成通胀攀升,促使美联储放缓降息步伐。 昨日,中国商务部发布公告,韩华海洋株式会社在美相关子公司协助、支持美国政府对中国海事、物流和造船业开展301调查并采取措施。中方对此强烈不满、坚决反对。为维护自身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外国制裁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经国家反外国制裁工作协调机制批准,中方决定将韩华海洋株式会社5家美国相关子公司列入反制清单,禁止我国境内的组织、个人与其进行有关交易、合作等活动。 “韩华海洋株式会社是全球重要的集装箱船厂,市场担忧若我国港口限制相关船舶挂靠,将导致中欧航线可用集装箱船舶数量下降。”陈臻说。但雷悦表示,这些船的建造主体是韩华海洋株式会社位于韩国国内的主体,并非涉美子公司,因此对欧线运力供应的影响并不突出。 整体来看,中信期货航运研究员武嘉璐认为,短期内航运企业会通过调整贸易区域、增加航次租船或者使用我国建造的船舶等方式来降低相关影响,中长期或通过股权稀释、重新构建贸易主体等方式适应相应政策调整。 船公司年末积极挺价 除市场情绪外,船公司积极挺价也是造成集运指数(欧线)期货上涨的原因之一。武嘉璐表示,近期MSK、CMA、MSC先后发布11月欧线运价宣涨函,标柜价格在1500~1625美元,大柜价格在2500~2700美元,现货运价企稳反弹。 陈臻认为,目前运价逻辑并未发生改变。近月合约主要受即期市场影响,11月班轮公司往往会连续挺价,为下一年度合约谈判创造有利条件。同时,中美经贸磋商也会影响期货盘面走势。远月合约更多受地缘局势和宏观因素影响。加沙停火有利于解决红海危机,因此远月合约涨幅明显不及主力合约。 “当前航运市场在传统的淡旺季切换阶段。”雷悦表示,中美贸易政策对集装箱船运输市场的扰动相对有限,主要是因为美线货量偏低,大多数船司出于对市场份额的考虑,都暂不征收附加费,或者会进行运力再部署。 武嘉璐认为,四季度航运公司仍有挺价签订长协的动力,同时会通过宣涨函、停航等方式支撑运价,2512合约或在1500~1800点区间运行。远月合约仍需关注中东局势变化,若红海复航,2604合约或跌至1000点以下。
近期,集装箱运输市场班轮公司纷纷宣涨3月运价,业内称,3月开航航次报价基本符合宣涨预期,但实际落地幅度仍有待观察。 或受集运价格宣涨影响,春节后,EC盘面持续走强,截至2月14日收盘,EC2504涨停,EC2506、EC2508、EC2510涨幅均超过10%。EC2504从2月5日的报收1373.6点,至2月14日的报收2088.1点,涨幅已超五成。 春节后,班轮公司陆续发布多条航线的运价变动通知,马士基最新声明称已发布远东至北欧、地中海运费公告,自3月3日起生效。赫伯罗特也在近期宣布提高远东和欧洲之间FAK费率,自3月1日起实施。 “班轮公司运价宣涨,随着工厂生产逐渐恢复,叠加全球关税政策影响,或出现持续抢运,带动班轮公司挺价落地,并带动集运市场整体反弹,但运价实际落地幅度仍有待继续观察。”中信期货研究所工业与周期组负责人武嘉璐对财联社记者表示。 根据极羽科技提供的数据,欧线现货运价方面,以上海至鹿特丹航线为例,春节前1月24日该航线的报价为2800美元/FEU至4225美元/FEU(不含3月开航航次);2月14日的报价则在2204美元/FEU至4340美元/FEU(含3月开航航次)。其中,2月14日的数据显示,最新的3月航次报价确实有上调。比如,该航线马士基承运的2月下旬开航航次报价为2220美元/FEU至2271美元/FEU,而3月6日开航航次报价为4000美元/FEU。 不过,本周欧线运价仍维持跌势。宁波航运交易所今日发布的NCFI指数显示,本周欧地航线市场整体运输需求恢复缓慢,货量不足以维持较高装载率,运价继续下跌,其中欧洲航线运价指数为1057.5点,较上周下跌15.3%;地东航线运价指数为1326.2点,较上周下跌8.8%;地西航线运价指数为1764.2点,较上周下跌7.9%。 值得注意的是,本月,马士基与赫伯罗特组建的“双子星”航运联盟正式运营,其联盟船2月10日已挂靠于上港集团(600018.SH)旗下冠东公司运营的洋山深水港区三期码头,完成了其在上海的首航。 “双子星”联盟的正式运营,使得航运格局从“三足鼎立”演变成“四分天下”,市场集中度整体降低。对此,武嘉璐表示,市场集中度整体降低,航运联盟为提升装载率,整体低价揽货的情况或加剧;同时,由于海洋联盟和地中海航运新造船舶订单较多,预计全球集装箱航运供给全年增长达5.4%,远高于2%~3%的年化运力需求增长,也对运价形成一定压力。 武嘉璐进一步表示,欧线运价近期以来整体下行,主要由于临近春节假期工厂放假,货量下跌,航司降价,甚至逼近长协水平。但由于中东局势影响,短期市场尚不能复航,航运公司在运价低位时存在一定提涨默契。
集运运价本周再度下跌,欧线跌幅相比美线更大。有业内人士告诉财联社记者,目前美西线货量情况较好,美联储降息也有望刺激当地消费,带动当地进口货运需求。同时,美东码头工人即将罢工,也可能使得美西线运价上涨。 财联社记者从宁波航运交易所获悉,本周海上丝绸之路指数之宁波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NCFI)报收于1665.3点,较上周下跌8.4%。相比年内高位的2905.4点(6月28日),下跌了42.68%。但相比去年,当前的运价水平仍处于高位(去年9月22日综合指数为596.83点)。 宁波航运交易所行业分析师钱杭璐表示,欧地航线市场出货需求持续减弱,运力投入仍处于较高水平,导致运价继续下调;北美航线方面,国庆节前市场出货有所好转,叠加美东港口罢工计划影响,运价跌幅收窄。 本周,欧洲航线运价指数为1629.2点,较上周下跌11.6%;地东航线运价指数为1306.8点,较上周下跌11.1%;地西航线运价指数为1708.6点,较上周下跌10.3%。美东航线运价指数为2459.7点,较上周下跌4.6%;美西航线运价指数为3070.5点,较上周下跌3.4%。 从电商运价来看,极羽科技9月20日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欧线上海-鹿特丹航线运价在3382美元/FEU-4508美元/FEU;上海至长滩、洛杉矶航线运价为4213美元/FEU-8415美元/FEU(该航线7月19日运价报价在6510美元/FEU-9646美元/FEU)。 值得关注的是,美东码头工人计划罢工日期临近,这或为美线市场带来变数。ILA(International Longshoremen's Association)表示,今年10月1日前若无达成新的协议,他们将在全国范围内罢工。 对此,美线专家罗杰认为,美东码头工人罢工时间越长,改挂西岸的船舶就越多,直到码头开始出现拥堵。同时往美国东岸的火车和陆运卡车运力也会随之紧张,成本上升。这可能进而导致美西仓库将会爆仓。同时,船舶集中挂靠美西口岸,势必推高美西线运费,淡季涨价不可避免。 从目前几家班轮公布的情况来看,已有班轮公司宣布收取附加费。其中,赫伯罗特在9月18日宣布对每个前往美国东海岸和墨西哥湾沿岸的非亚洲出口标准箱征收1000美元的费用,该附加费将从10月18日起生效。 法国达飞集团也于同日宣布,自10月11日起,对进口至美国东部和墨西哥湾沿岸的货物收取1500美元/TEU的港口费用,出口货物自同日起加收800美元/TEU和1000美元/FEU的当地港口费用。 至于明年美线的货运需求,罗杰告诉财联社记者,仍将取决于美国经济。罗杰进一步表示,美国消费能否持续,美联储9月降息能多大程度帮助降低通胀来刺激经济,美国大选结果如何等这些都是不确定性因素。 从目前美联储宣布降息50个基点的情况来看,或有望对美线货量带来正向影响。 惠誉博华工商企业部副总监唐大千在接受财联社记者采访时表示,美联储降息,借贷成本降低将刺激投资。美国是净进口国,美联储降息会刺激美国国内消费,增加的进口需求有望带动中美航线业务增长提速。 中远海控(601919.SH)在昨日举行的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公司目前存在部分存量美元贷款,美联储本次降息的直接影响将使美元贷款的利息费用下降;另外,美元贷款利率下行趋势下,对公司未来的融资安排也会比较有利。 “但(美联储降息)带来的改善,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当前美联储降息举措,更多为预防性降息。当前降幅下,美国政策利率仍然处于限制性区间。叠加汇率变动与国际贸易流的结构性变化,美联储降息带来的整体影响也会比较有限。”唐大千说。
2024.9.2 中信期货:欧线运价淡季持续跌价,主力合约增仓下跌11.5%【偏空头】 上周公布的8月国内PMI指数弱势运行,新出口订单指数小幅反弹但仍处不景气区间,商品市场整体偏弱;上周五ONE9月上旬到鹿特丹港运价FAK为4808美元/FEU,该航次仍在售,上周五SCFI及NCFI欧线跌幅均达12%左右,运价下行斜率偏快。 今日EC悲观情绪加重,主力12合约跌11.5%,收于低点2076.7点,增仓超1000手持仓量达3.4万手;10合约尾盘跳水收于2567点跌10.4%。 远月合约方面,内塔尼亚胡称哈马斯拒绝了8月16日更新的美国停火协议提案框架,且据以色列新闻网站报道,以色列军队准备在未来多年内占领并控制加沙地带,04、06在1300点附近形成支撑。盘后SCFIS欧线收于5110.07点,周下跌6.9%。 南华期货:巴以暂时停火开始,期价大跌【偏空头】 今日集运指数(欧线)期货各月合约价格低开后低幅震荡。截至收盘,各月合约价格均大幅下跌。如此前预期,在巴以因接种脊灰疫苗暂时停火,且船公司现舱报价持续下跌的情况下,期价维持下跌的趋势,且降幅扩大。 世界卫生组织日前宣布,以色列与哈马斯同意9月1日开始临时停火,以便为大约64万名10岁以下儿童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目前,加沙地带脊髓灰质炎接种已开始,超过7万名儿童顺利接种疫苗。 这也让此后巴以正式达成停火协议的可能性有所上升,利好于市场空头情绪。除此之外,根据极羽科技,地中海、达飞、中远海运和赫伯罗特近三周小柜/大柜现舱报价分别下调了300/500美金、350/700美金、650/1300美金,以及350/500美金!这无疑再度拉低了市场对于欧线运价的估值。 短期来看,上述两种因素仍将影响期价,期价下行的可能性仍相对偏大,但需注意期价触“低”反弹的可能性。后续可继续关注船公司动作与中东局势。 广州期货:加沙临时停火,期价进一步下跌【偏空头】 上周,以色列与哈马斯同意在加沙地带临时停火,以便为儿童接种脊灰疫苗。现货运价持续下行,欧线第36周40GP报价6000-6400美元不等,第37周5600-6200美元不等。 欧地航线绕行比例正常波动,需求季节性转弱,货量减弱为船司带来降价压力。10月假期部分航线停航,届时运力或小幅回落。期价波动或加剧,留意短期风险,建议投资者谨慎操作。 国投安信期货:集运指数承压,运价下滑影响市场预期【偏空头】 上周五ONE突然调降37周FE2航线单船揽货价至$4808/FEU,击穿市场对于9月运价能高于$5000/FEU的预期,盘面走势大幅承压。周五SCFI欧洲航线报$3876/TEU,环比下滑$524/TEU,降幅达12%,预计本周各航司仍将加速调低运价,现货弱势将持续施压近月合约走势。 地缘方面,周末以色列方面报道称以军在加沙隧道发现6具人质遗体,以国内要求政府与哈马斯签署囚犯交换协议的压力增大,市场消息称以总理内塔尼亚胡派遣助手前往莫斯科,以推动加沙人质协议。但同时以色列扩大在约旦河西岸的军事行动,需持续关注停火协议谈判进程,或将对于远月造成较大扰动。 申银万国期货:集运欧线运价持续下调,前景悲观【偏空头】 上周五盘后公布的欧线降至3876美金,环比降幅扩大至11.91%,对应于近期船司9月运价的加速下调。马士基二次调降37周至欧基港订舱价,大柜报价由5900美金调降至5600美金,共舱压力下,MSC将36周起的大柜运价由6540美金调降至美金后再度降至5540美金,2M大柜均价已降至5500-5600美金。 联盟中,达飞也再度调降36周起的运价,大柜由美金降至美金,OOCL再度将36周起的大柜运价由美金调降至美金,运价相对其他联盟较为坚挺。 THE联盟中,赫伯罗特最新36周起大柜运价二次调降至美金后再度调降至5600美金,9月船司运价中枢基本下破美金,弱现实占优。 瑞达期货:主流船公司现舱报价再度下调,带动期价整体下行【偏空头】 上周五公布的SCFI欧线运价指数报于3876美元/TEU,环比下降11.91%,降幅进一步走阔。本周出发的达飞,20GP总报价较前值下降$450,40GP或40HC总报价较前值下降$900。 主流船公司现舱报价再度下调,带动期价整体下行。而加沙停战谈判有濒临流产的可能,红海地区真正的复航遥遥无期,影响市场情绪。但从基本面来看,三季度作为航运传统旺季,出运需求增加,叠加目前港口准班率下降,有效运力依旧偏紧,因此近远月合约价格差距较大。 今明两年仍将有大量集装箱船新船下水供应压力增加,需关注船厂交付速度以及欧美补库节奏,集运景气度需继续观察。 综上,现货指数降幅均大幅走阔,期价支撑减少,叠加持续了一个月的“降价潮”仍未停止,众多船公司频频下调运价,其中马士基自7月以来已多次调降运费,其余联盟船司也陆续跟进,合约价格持续回落,交易难度提升,建议投资者保持谨慎,注意操作节奏及风险控制。
受欧线集运指数调整影响,多数航运股走低。截至发稿,中远海能(01138.HK)、中国外运(00598.HK)、秦港股份(03369.HK)、太平洋航运(02343.HK)分别下跌2.84%、2.56%、2.34%、1.82%。 注:航运股的表现 消息方面,欧线集运主力合约今日再度走低,目前跌超4%。若算上当前表现,该合约25个交易日来总体持续下跌。 注:欧线集运主力合约自7月中旬以来的表现 海通期货指出,现货市场方面,马士基两次调降部分港口的报价,其中参考上海至鹿特丹报价从前期的大柜6900美金下降至6600美金,高柜从7000美金降至6700美金;此轮二次降价的降幅300美金高于过去两周的二次降价幅度200美金。随着订舱量上行,目前报价升至大柜6706美金和高柜6806美金。二次降价的主要原因依然在于首次开舱后订舱情况一般,未达到预想目标。 海通还指出,整体来看,运费调整已经进入第二阶段,从前期的试探性小幅降价进阶成装载率驱动下的大幅降价,降幅从过去两周的大柜200-300美金逐步走扩至400-600美金,均价中枢下移节奏加快且下降幅度加大。第35周报价均值约大柜7430美金,跌破7500美金的水平,后续关注9月中旬对大柜6000美金的压力试探以及国庆空班对短期运力供给的调节作用。 中远海能跌幅居前 除了以上利空之外,中远海能日前发布公告称,拟8月29日举行董事会会议审批中期业绩。汇丰指出,该公司今年上半年业绩初步显示盈利弱于预期,第二季度的经常性净利润,同比下跌。 该行认为,中国内地潜在的库存补充及OPEC+产量增加,是中远海能股价近期的关键催化剂,不过任何潜在的需求疲弱迹象,均有机会影响短期的盈利复苏,并引发期货溢价交易。
本周以来,航运巨头马士基连续两日下调亚欧航线现舱报价,叠加美国经济衰退风险,空头力量占据上风,ec合约不断下行。 今日开盘集运欧线主力合约ec12快速下跌,早盘一度下跌超10%,截至今日收盘,ec12跌15.03%,报2754.9点。 (图片来源:文华财经 财联社整理) 消息面上,美方言论称加沙地带停火协议已接近达成。据央视报道,当地时间8月7日,美国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约翰·柯比表示,尽管在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领导人遇刺身亡后,人们对地区战争爆发的担忧与日俱增,但以色列和哈马斯仍接近达成停火协议。 宏观经济衰退风险或引发空头情绪 美国上周五公布非农数据:7月季调后非农就业人口录得11.4万人,为2024年4月以来最小增幅,远低于预期的17.5万人。同时,美国7月失业率上升至4.3%。远不及预期的数据引发市场对于美国经济衰退的担忧。全球经济的衰退会导致国际贸易减少,同时集装箱市场也因此受挫,宏观经济衰退风险引发空头情绪,截至今日收盘,ec12主力合约大跌15.03%。 对于美国经济衰退预期,全球航运巨头马士基呈乐观态度。马士基首席执行官表示,美国的货运需求仍然强劲,该公司没有看到美国经济衰退的迹象。 据财联社此前的报道显示,马士基CEO Vincent Clerc提到,“我们还关注了许多零售商和消费品牌的采购订单,这些订单需要进口到美国,以满足未来一个月的需求。这些订单似乎仍然相当强劲……至少目前的数据和指标似乎表明,人们对美国目前的消费水平仍有一定的信心。” 运价降价带动EC合约下跌,后续需关注航司降价节奏 本周开始,航运公司现舱报价持续下调,马士基在本周连续两日下调亚欧航线现舱报价,空头力量占据上风。此外,国际码头工人协会正在寻求在未来六年的合同期内实现基本工资增长76.9%的诉求。 中信期货航运分析师武嘉璐向财联社表示,MSC降价带动EC急跌,大幅下跌主要因昨日MSK发布对全年运价预期,自高点向下线性回落,叠加目前现货处于跌价周期,8月下旬自高位向下回落;导致市场会远月合约估值更为悲观。12合约增仓下跌,跌幅最深,盘中跌超10%,持仓超3万手;目前已成为主力合约。 对于之后运价的走势,中信期货表示需要关注2M开启价格战带来的风险。 “8月下旬MSK第二轮开舱价自7700-7800美元区间降至7100-7200美元区间,或将驱动9-10月货量淡季运价下跌幅度加大;目前8月下旬,THE联盟运价中枢维持7800-8000美元附近,OCEAN联盟中枢维持8000-8200美元,关注其他航司是否跟随2M降价节奏。地缘方面,美方言论称加沙地带停火协议已接近达成。”
智通财经APP获悉,当地时间7月21日,也门胡塞武装发言人叶海亚·萨雷亚发表电视讲话,称对以色列埃拉特遭遇的袭击负责。相关概念股:海丰国际(01308)、中远海控(01919)、东方海外国际(00316)、太平洋航运(02343)。 据了解,全球约12%的贸易运输和30%的集装箱运输从红海通过。如果绕行好望角而不走苏伊士运河,从荷兰鹿特丹驶往新加坡的货轮航程会增加40%(约3800海里),运输和燃料成本超过200万美元。 从极羽科技提供的上海至欧洲基本港40英尺集装箱的运价表现来看,上周对比上上周,马士基、中远海运两家班轮公司运价有所上涨,其余班轮公司运价有所下调,其中,长荣海运下调运价幅度接近10%,大多班轮公司仅下调1%—2%。 其中,上海至鹿特丹航线报价变化相对较小,7月19日报价在8540美元/FEU-11864美元/FEU,上上周7月11日时,报价为8682美元/FEU-11864美元/FEU。而美线方面,上海/宁波至洛杉矶/长滩方向7月19日运价报价则在6510美元/FEU-9646美元/FEU(上上周最低报价为7000美元/FEU)。 宁波航运交易所发布的海上丝绸之路指数之宁波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NCFI)上周也继续下跌,报收于2677.6点,较上上周下跌4.6%。其中欧洲航线运价指数为3669.5点,较上上周下跌1.5%。班轮公司在地中海航线下调运价加强揽货,地中海东、西航线运价指数分别下跌3.3%、4.4%。美西航线运价指数则跌幅较大,较上上周下跌11.2%。 全球货代巨头德迅认为,中国至欧洲整体货量依然强劲,舱位紧张情况持续,整体运价上涨趋势放缓,但7月份低货值货物无法承受持续运价上涨大多选择延迟发货,市场进一步走势有待观望。 中信期货报告显示,据linerlytica数据统计,8月亚欧航线实际运力数据环比7月预计将下降6.3%,参照历史经验,市场供需在8月并无明显矛盾,预计装载率仍能维持,班轮公司仍将宣涨。 东莞证券指出,受红海危机扩大影响,全球海运业巨头普遍上调远东到地中海和欧洲航线的价格。考虑到当前为长协签订期且海运运力紧张局面可能进一步加剧,预计2024年存在欧线业务的全球海运企业将明显受益,业绩中枢有望提升。建议关注集运龙头中远海控、招商轮船,油运龙头中远海能、招商南油,干散货运输企业国航远洋等。 相关概念股: 海丰国际(01308):目前,海丰国际经营72条贸易航线,其中包括15条通过联合服务经营的贸易航线以及24条通过集装箱互换仓位安排经营的贸易航线。就地域覆盖范围来看,海丰国际的物流网络覆盖了中国大陆、日本、韩国、中国台湾、中国香港、越南等国家和地区的77个主要港口。 中远海控(01919):目前,中远海控在全球设立集装箱航运销售、服务网点近700个,共经营国际航线(含国际支线)291条,中国沿海航线56条,珠江三角洲和长江支线84条,合计挂靠全球约142个国家和地区569个港口,公司旗下自营集装箱船队运力超过292万标准箱。 东方海外国际(00316):东方海外(国际)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从事货柜运输及物流业务的投资控股公司。公司及其子公司通过两大分部运营:货柜运输及物流分部,以及其他分部。货柜运输及物流分部从事在太平洋区、大西洋区、欧亚地区、澳洲与亚洲地区,和亚洲区内等主要航线进行环球货柜运输业务。 太平洋航运(02343):主要从事自有并租赁运营灵便型、超灵便型等干散货船,专注于全球小宗商品干散货海运业务。公司共拥有自有船队现有115艘小灵便型干散货船及超灵便型干散货船,并合共营运约243艘自有及租赁货船。
受欧线集运期货连日上扬催化,港股航运板块今日再度走强,多只个股创下阶段新高。 截至发稿,乐舱物流(02490.HK)涨近8%,中远海发(02866.HK)涨超6%,中远海控(01919.HK)涨超5%,中远海能(01138.HK)涨超4%,东方海外国际(00316.HK)、海丰国际(01308.HK)等公司均有跟涨。 消息面上,今日欧线集运主连高开高走,截至发稿,欧线集运期货主连价格涨超15%,突破4000点大关,引爆市场情绪。 另据报道,上周宁波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NCFI)报收于1812.8点,较前一周上涨13.3%,连续两周环比涨幅达两位数。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部分航线舱位紧张状况持续,目前船公司已普遍推涨下旬开航航次运价。 广发期货分析师张若怡在5月10日的报告中还称,上游船司5月报价提涨力度较大,目前主流船司公布的运费报价来看,二轮涨价在即。 另一方面,由于即将来临的海运传统旺季,进一步催化了市场对航运需求预期的走高。 来自广发期货的数据显示,随着海运旺季的来临,全球港口挂靠近期有所回升,市场活跃度有所改善。 与此同时,集装箱船闲置比例整体小幅回落,目前集装箱船仅有1.8%的闲置运力,其中热闲置运力约1.8%,几乎没有冷闲置。 此外,由于此前全球航运交通事件和巴拿马运河干旱发酵,导致本月全球港口拥堵率也有所提升,目前全球港口拥堵运力约813万 TEU,同比上升1.69%,拥堵运力占所有船队运力的28.75%。 南华期货则在5月10的航运周报中也指出,从基本面来看6月出货量良好,供应端也有船公司调控运力,供求压力均有所缓解,利好于集运期价。
今日欧线集运期货大幅走强。从当前A股走势来看,包括中远海能、中远海发、招商轮船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上涨。不过今日港股因假期因素并未开市,这可以明日开市的港股航运股提供一些方向。 截至发稿,欧线集运主力期货涨16.99%,报1498.7。 注:欧线集运期货的走势 对于欧线集运期货,该期货采用“服务型指数、国际平台、人民币计价、现金交割”的设计方案,是我国首个服务类期货品种,也是首个在商品期货交易所上市的指数类、现金交割的期货品种。 对于欧线集运期货走强,与当下红海局势相关。根据相关媒体,受红海地区紧张局势影响,苏伊士运河被按下“暂停键”,亚欧航线随之告急。 根据货代从船东处更新的即期市场运价,明年初多条欧洲航线将实现涨价翻倍。一名上海的货代对财联社表示,这两周的航运价格已经上涨了四、五成,明年初的航运价格可能会涨一倍以上。 继马士基宣布恢复红海航运过后,红海地区情况似乎得到好转。根据中远海科“船视宝”的今日早间数据,其中有17艘集装箱船有折返(往红海方向改变航向),12艘集装箱船无折返(按原计划驶往红海,中途未考虑过绕航)。有折返船舶中13艘为马士基运营,2艘为地中海航运运营,2艘为法国达飞运营。 为何红海局势持续引发市场关注? 华泰期货指出,目前亚洲至北欧港口有两条传统航线,分别是经过苏伊士运河以及经过好望角到达北欧港口,鉴于经济性,市场更多选择经过苏伊士运河航线到达欧洲。若红海危机持续发酵,大部分集装箱船舶或将选择绕行好望角而非通过苏伊士运河到达北欧,将会从两个角度对目前上市的集运欧线指数期货价格形成支撑。 一方面,绕行好望角到达北欧港口较最经济线路运距增加30%,从成本端对运价形成较强支撑;另一方面,绕行好望角将使船舶在海上单程运营时间增加接近10天,极端情况下有效运力或降低25%-30%。 红海局势对港股哪些航运股影响多大? 根据不完全统计,受红海局势影响的航运股有中远海控(02866.HK)、中远海运(02200.HK)、东方海外(00316.HK)、海丰国际(01308.HK)。这些公司的业务范围主要集中在亚洲和欧洲航线。 银河期货表示,短期来看,红海危机叠加涨价催化,预计运价短期仍有上升空间,若春节前绕航因素消除,则明年集装箱运输供需格局预计继续维持弱势。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