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1

  • 成都欲拉紫光接管格芯项目 背后合作可能性几何?

    近日,一条 “紫光集团可能接手格芯成都” 的消息传出,作为交换条件,据传成都方面同意出资投资紫光集团。 记者向紫光方面求证,截至昨日20时48分,还未得到正式回复。 但一位关注此事的半导体领域投资人认为, “之前就有人在说紫光可能接管格芯成都,但两者是否牵手成功,仍有变数。” “很多企业都来看过这一烂尾晶圆厂” 2月15日下午,一位半导体投资人接受了采访。他告诉记者,最开始格芯成都这一项目是想在重庆落地。 “当时格芯找到重庆,但评估后重庆方面认为风险太大,没同意做。随后成都高新区介入。没想到的是,格芯中途毁约,只准备了3400万美元(约2.3亿人民币)作为和解费,这与投入了70-80亿元的高新区相比杯水车薪。” “烂尾之后,成都高新区也几次想找接管方。 中间也有很多企业去看过这一烂尾的晶圆厂,包括中芯国际、华宏科技,但都没人愿意接手。” 究其原因, 一是产权不清楚。工厂的设计都是按照之前格芯成都的要求建设,接管后还要改造。 “对于大多数Fab(晶圆)厂来说,不太划算。放眼全国,各地都可以建厂,且条件和政策也差不多,晶圆厂们没必要跑到成都来建厂。” 二是即便有人接管,也要考虑怎么建厂,采取什么工艺,以及建厂后何时盈利的问题。 “如果建厂,设备大概率从国外买,中间耗费的时间需要考虑。产业链上看,今年产能都出来了,也没那么紧缺,建厂之后需要代工厂自己拿订单。但相比中芯国际、华宏科技,紫光集团唯一的优势是自己有产品、需要代工,这或许是成都高新区找紫光的原因。” 值得留意的是,2022年4月清华控股曾将紫光100%股权,以无偿划转方式转给四川省国资委,这也为紫光接管格芯成都,留下了可能性。 紫光还能找多少钱? 然而, 虽然两者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但紫光接管也绝非易事。 “一方面成都高新区已投入很多,再继续出大钱的可能性不大;另一方面,紫光也没钱。接管后,紫光仍需要在市场中找其他投资人,一起拿下这一Fab(晶圆)厂。”该位投资人认为。 作为战略性产业,半导体一直备受重视。Fab(晶圆)厂的落地,对于各地政府来说,更是大项目。 那么,建一个Fab(晶圆)厂需要多少钱?上述半导体领域投资人表示,至少要投入100-200亿元资金。 消息显示,2017年成都市政府方面,在格芯成都项目及厂房建设上的投入近70亿元。其中实缴出资5.22亿元,厂房建设64.04亿元,包括高新投资、成都建工集团以及成都高芯等对项目的投资。 “这些投入中,土地是政府的,但厂房却是真金白银。”该位投资人说道。 实际上,在智路建广完成紫光集团90亿美元收购后,降低负债是其最重要的事。 消息显示,新东家智路建广正在探索各种方法来削减债务,包括出售工业地产,以及将快速增长的业务部门上市,紫光展锐(Unisoc)成为其中之一。 2月14日,紫光展锐亦传出新一轮融资计划。紫光展锐方面回应称,150亿元融资计划将向市场化机构招募,资金将在服务于巩固提升现有手机、物联网业务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汽车电子、智能显示等新兴领域。 工业地产方面,智路资本收购紫光集团前,该集团曾疯狂拿地,被业界看作“隐形地产帝国”。 据不完全统计, 自2013年以来,“紫光系”先后斥资300多亿元,拿下了4500亩地,涉及园区和住宅的建筑面积达700万平米。 根据紫光海阔的规划,这些土地将围绕城市产业定位,引入以芯云科技为龙头的信息技术产业,产生集聚效应吸引上下游企业及高科技人才入驻。 同时,开发建设高标准国际人才社区、国际化的商业集群、全龄化的文体医教等多业态服务配套,以产促城,打造“人、城、境、业”高度和谐统一。 成都的天府芯城就是紫光海阔的规划之一。该芯城总用地2000亩、投资约500亿元,目前尚不清楚该工业土地为多少价格,但这一芯城目前周边楼盘均价已达23633元/m²。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