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3个
楼市低迷背景下,除部分城市极少数楼盘价格出现微涨外,多数城市楼盘价格持续下探。 据克而瑞近日完成的一份调研数据,在20个典型城市2022年四季度有新推盘动作的90个重点监测项目中,有71个价格出现下降,占比近8成,19个楼盘价格坚挺,占比约2成,少数楼盘价格稳中微增,但价格涨幅基本在10%以内。 在降价楼盘中,中档项目降价的楼盘有41个,占比约6成;普通商品房项目21个,占比30%。从跌价幅度来看,普通商品房项目降幅最大,平均降幅度达17%,中档、高档项目平均降幅分别为13%、15%,豪宅项目平均降幅约13%。 58安居客研究院院长张波表示,房地产行业的降温持续了一年,房价下行的城市数量不断增多,目前项目打折仍是较普遍的现象,这主要与房企面临回款及业绩方面压力有关,其以价换量的意愿较为迫切。 从降价效果来看,调研结果显示,6成以上项目以价换量的效果一般,71个项目中约45个项目降价之后效果平平,日均销量较降价前持平甚至小幅微降,仅26个项目销量出现提升。 不过,克而瑞研究中心副总经理杨科伟指出,中低档项目价格降幅在10%以上的楼盘,打折效果相对显著。以广州某项目为例,该楼盘2022年11月开盘较上一批次价格降幅达3成,降价前日销量9.6套,降价后日销量上升至11.6套。 “这意味着只要项目价格达到购房者预期或其实际支付能力,目标客群便会入市买单。”杨科伟补充道。 杨科伟指出,少数涨价项目主要集中在广州、苏州、南京、无锡、常州等沿海热点二三线城市的核心区域,属于改善型楼盘,极个别项目呈现出“越贵越涨”的特征。 从新开盘项目情况来看,位于福州市晋安区的建发朗云、徐州云龙区的招商央玺项目首次开盘售价明显超过周边竞品价格。加推房源的楼盘中,位于苏州市姑苏区的天地源平江观棠雅苑、南京市建邺区的金基中北朗樾府项目,价格较上一次开盘均微涨了1%。 同策研究院研究总监宋红卫称,从房价的角度来看,热点城市的核心区域具有较强的保值属性,此类项目的价格会保持相对坚挺或上扬态势。 “但并非热点城市的项目会出现普遍上涨,热点城市非核心区域的项目仍会横盘一段时间,部分位于远郊或配套不完善区域的楼盘,在供大于求的情况下价格也会出现下跌。”宋红卫表示。 而就楼市价格低迷态势将持续多久,中原地产高级研究经理卢文曦对记者表示,由于市场仍处于探底过程中,价格短期内难以企稳回升。 张波认为,随着楼市回暖信号逐渐明朗,购房者入市意愿有所回升,看房、购房将进入到买家议事日程中。 “房企看到了市场销售的一个重要窗口期,各地楼盘纷纷筹划花式促销开启了假日冲刺业绩模式,希望在春节期间能迎来新年销售的开门红。”张波认为,在此背景下,预计项目价格的优惠仍将持续一段时间。 卢文曦表示,应当注意到,一二线城市核心区域优质资产价格可能会进一步上升,这将对市场信心恢复起到重要作用。 “随着楼市利好政策不断落地,将带动住房消费需求的进一步释放。当市场成交量恢复到一定水平之后,成交价格有望逐步企稳。”卢文曦说。
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和地区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充分发挥煤电油气运保障工作部际协调机制作用,加强统筹调度,强化底线思维,坚持日调度日报告,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全力推动扩能增产增供,今年以来煤炭产能加快释放,产量大幅增长,市场平稳有序运行,有力保障了迎峰度冬电煤供应稳定和价格平稳。据统计数据,今年1-11月份,全国原煤产量40.9亿吨,较2021年增产3.6亿吨、增长9.7%。12月份以来煤炭调度日产量较长一段时间稳定在较高水平,煤炭生产供应能力不断增强。
日前,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就 《电力现货市场基本规则(征求意见稿)》、《电力现货市场监管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文件明确了电力现货市场建设主要任务,也就市场成员、市场构成与价格、现货市场运营等作出细则性规定。 具体来看,《基本规则》明确提出,电力现货市场 近期建设主要任务包括 : 做好调频、备用等辅助服务市场与现货市场的衔接;稳妥有序推动新能源参与电力市场;推动储能、分布式发电、负荷聚合商、虚拟电厂和新能源微电网等新兴市场主体参与交易;各地按照国家要求,结合电力市场发展情况和实际需要,探索建立市场化容量补偿机制等。 电力现货市场 中远期建设主要任务包括 : 进一步完善现货市场机制;健全中长期市场;健全电力辅助服务市场;推动省/区域市场逐步融合,向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过渡等。 分析师指出,《基本规则》 进一步为电力市场建设提供了指导,并规范电力现货市场的运营和管理 。 另一方面,两份文件也 释放出对新兴市场主体的支持信号 。 正如前文所述,《基本规则》明确要“推动储能、分布式发电、负荷聚合商、虚拟电厂和新能源微电网等新兴市场主体参与交易”;同时,《监管办法》提出,储能等纳入电力调度机构调度管辖范围的市场主体。 华西证券预计, 后续储能、虚拟电厂、分布式发电等细分领域的详细规则文件有望加速出台,进而加速新主体对新商业模式的探索,催化能源新业态发展 。 回顾今年以来的政策文件,电力市场化改革的进程正逐步加速。 2022年1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指导意见》,明确到2025年,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初步建成,到2030年,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基本建成; 6月7日,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进一步推动新型储能参与电力市场和调度运用的通知; 2022年7月,南方区域率先启动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试运行,并达成南方区域首次跨省现货交易。 电力现货市场是价格形成的关键所在,机构认为,其可推动价格发现,增大浮动价差。 以蒙西为例,现货市场试运行后,发电侧现货出清均价最高达到1.71元/千瓦时,日最大峰谷价差达到1.505元/千瓦时。 进一步地,报告显示, 电价作为能源市场主体盈利能力的核心要素,可激励促进市场主体发展,推动新业态探索 。 此前,已有政策提出推进新能源参与电力市场交易,并开展绿色电力交易等。当时分析师已指出, 电力市场建设为发电侧和用电侧提供了明确价格信号,能源IT价值凸显 。华西证券11月26日报告也指出,随着电力市场化改革加速,能源新业态探索持续推进,电力市场参与主体将更加多样化、复杂化, 能源IT市场天花板有望进一步打开 。 而对于虚拟电厂来说,价差浮动可激励更多负荷侧用户加入虚拟电厂,还能打开虚拟电厂的盈利空间,刺激产业加速。开源证券认为, 虚拟电厂是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的重要主体,有望受益政策催化加速商业化落地 。 据《科创板日报》不完全整理,A股中: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