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

  • 中芯国际:2022年手机占公司总晶圆收入的27% 消费行业的库存或在半年内消化完毕

    2月10日,中芯国际(688981.SH)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2022年,手机占公司总晶圆收入的27%,消费占总晶圆收入的23%, 两者加起来共占晶圆收入的一半。但此前,手机约占晶圆收入的35%至45%,这意味手机行业下降非常严重,消费也下降了很多。 代工业务很大部分来自手机和消费。等到手机占比恢复到35%左右,消费恢复到28%到30%左右。那时,公司的产能利用率肯定会达到90%左右,主要还是看这两个领域。行业的存货水平上, 手机行业现在库存相对很高,消费行业的库存可能在半年内会消化完毕 。工业现在没有什么库存,汽车业尤其是新能源汽车供不应求。 联合首席执行官赵海军介绍,2022年,智能手机、电脑、家用电器等市场需求由暖转冷,客户下单意愿明显地减弱,产业链从供不应求进入去库存下行周期。全年收入按区域来看,中国、美国、欧亚占比分别为74%、21%和5%,中国、美国收入金额同比增长42%和24%。 2022年整体来看,根据未经审计的财务数据,公司收入跨越到72亿美元,同比增长34%左右。全年收入按区域来看,中国、美国、欧亚占比分别为74%、21%和5%,中国、美国收入金额同比增长42%和24%。晶圆收入按尺寸来分,八英寸和十二英寸收入占比分别为33%和67%,收入金额同比增长24%和42%。 值得关注的是,晶圆收入按应用来分,智能手机、消费电子、智能家居、其他应用占比分别为27%,23%,14%和36%,收入金额同比增长14%、32%、48%和54%。同时,随着公司积极推动车规验证,车规级的电源管理、车身控制、车用娱乐系统等平台陆续推出, 新能源汽车相关收入增长显著 。 据介绍,2022年,中芯国际资本开支为63.5亿美元,到年底折合8英寸月产能达到71.4万片,同比增长15%。全年产能利用率在新产能逐步释放的情况下,依然达到92%。从四个成熟12英寸新厂项目来看,2022年底,中芯深圳进入投产阶段,中芯京城进入试产阶段,中芯临港完成了主体结构封顶,中芯西青开始土建。 中芯京城因瓶颈机台的交付延迟,量产时间预计推迟一到两个季度 。 综合各因素,中芯国际 一季度给出指引 :收入预计环比下降10%到12%,毛利率受产能利用率降低和折旧上升等影响预计降至19%到21%之间。基于外部环境相对稳定的前提下, 公司预计2023全年 :销售收入同比降幅为低十位数,毛利率在20%左右;折旧同比增长超两成,资本开支与上一年相比大致持平。 中芯国际指出,一季度毛利率下降主要受两个因素影响,主要是订单量减少导致产出下降,第二是折旧增加。全年来看,随着整体经济形势复苏,市场回暖时,公司预计很多新订单可能来自像特殊存储、MCU、LCD Driver等大宗产品,但是这类产品的价格会比较低。当市场恢复到两年前的水平时,由于总的产能增加了,所以价格可能不会恢复到之前的水平。 考虑到这个因素,下半年公司产能利用率即使可能提升,但毛利率不会恢复那么多。 展望2023年,智能手机和消费电子行业回暖需要时间,工业领域相对稳健,汽车行业电子增量需求仅可以抵消部分手机和消费电子疲弱的负面影响。上半年,行业周期尚在底部,外部不确定因素带来的影响依然复杂。虽然下半年可见度依然不高,但公司已经感受到客户信心的些许回升,新产品流片的储备相对饱满。

  • 瑞信:维持中芯国际“中性”评级 目标价上调至19港元

    瑞信发布研究报告称,维持中芯国际(00981)“中性”评级,将2023-24财年每股盈利预测由0.71/0.94元下调至0.42/0.51元,目标价由18港元上调至19港元,已进入周期性底部,处于历史区间低端。公司股价受限于被列入“实体清单”和较低盈利能力影响。 该行指出,公司去年第四季销售疲软,但利润率保持不变。今年首季及全年指引偏软,与产业链一致。首季销售额指引为按季下降10%至12%,预计随着库存减少,次季和下半年将有所回升,从而令今年销售额同比下降10%至66亿美元,低过于之前预测的69亿美元,毛利率或保持在21%至22%。

  • 客户信心回升!中芯国际业绩会透露这些信息

    国产晶圆代工龙头中芯国际亦明显感受到了行业景气度下行的“寒意”。 “2022年智能手机、电脑、家用电器等市场需求由暖转冷,客户下单意愿明显减弱,产业链从供不应求进入去库存的下行周期。同时,国际地缘政治形势变化,给集成电路全球化格局带来了更加深远的影响,使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形势。” 中芯国际联合首席执行官赵海军在2022年第四季度业绩说明会上表示。 9日晚间,中芯国际财报显示,公司2022年第四季度实现营收117.5亿元,同比增长14.6%,环比下降10.8%;毛利率为33.1%,环比下降6.15个百分点。公司预计2023年销售收入同比降幅为低十位数,毛利率在20%左右。 据悉,中芯国际消费电子和智能家居的增长主要来自家用电器、有线/无线连接的应用,工业物联网等应用在自动化、工业电源管理和可穿戴设备需求的助推下大幅增长。同时,随着公司积极推动车规验证,车规级的电源管理、车身控制、车用娱乐管理系统等平台陆续推出,新能源汽车相关收入增长显著。 客户库存方面,赵海军在会上称, 手机行业库存相对偏高,消费类半年内可能会消化完毕,工业界现在没有库存,汽车业尤其是新能源领域供不应求。其中,在手机和消费领域,库存最高的是显示驱动类芯片,库存周期或达三个季度;MCU类产品有些存量,但没有形成冲击。 赵海军认为, 上半年行业周期尚在底部,外部不确定性因素带来的影响依然复杂。“智能手机和消费电子行业回暖需要时间,工业领域相对稳健,汽车电子行业增量需求可以抵消部分手机和消费电子需求疲弱的影响。虽然下半年可见度依然不高,但公司已感受到客户信心的些许回升,新产品流片的储备相对饱满。” 截至2022年末,中芯国际月产能达到71.4万片(折合8英寸)。其中,中芯深圳和中芯京城分别进入投产、试产阶段;中芯临港完成主体结构封顶、中芯西青开始土建,而中芯京城因瓶颈设备交付延迟,量产时间预计推迟一到两个季度。 “公司将稳步推进四个成熟12寸工厂的产能建设。由于全球各区域都启动了在晶圆厂的建设计划,所以主要设备的供应链依然紧张,预计到年底月产能的增量与上年相近。” 赵海军坦言,在持续高投入的过程中,毛利率将承受高折旧压力,但公司会始终以持续盈利为目标,努力把握产能建设的节奏,保证一定的毛利率水平。 中芯国际2022年实际资本开支为63.5亿美元,较年原预期值减少了2.5亿美元。对此,公司方面解释称,主要是有些预付款操作在去年并没有发生,预期会延迟到第一季度。2023年资本开支与2022年相比大致持平,主要用于成熟产能扩产,以及新厂基建。

  • 2022年四季度净利润27亿元 同比下滑19.7% 中芯国际:上半年行业周期尚在底部

    2月9日,中芯国际(00981)公告,2022年全年,公司实现营收495.16亿元,而上年营收为356.31亿元;实现净利润121.33亿元,而上年净利润为107.33亿元(2022年度数据未经审计)。 值得一提的是,中芯国际港股公告显示,2022年毛利率创历史新高。 然而,具体到第四季度,由于整体代工市场的不景气,中芯国际第四季度业绩受到了影响。2022年第四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7.5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4.6%;毛利38.9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6.2%;毛利率为33.1%,上年同期为32.7%。净利润27.44亿元,同比下降19.7%。 中芯国际解释称,第四季销售收入下降主要由于2022年第四季产能利用率下降及产品销量减少所致。 公司管理层在公告中表示,四季度销售收入与毛利率,符合公司对行业的判断和给出的指引。管理层给出的2023年第一季指引为季度收入环比下降10%至12%,毛利率介于19%至21%的范围内。 产能方面,去年四季度,中芯国际月产能由同年三季度的70.6片8英寸约当晶圆增至71.4万片;但产能利用率下滑至79.5%;全年产能利用率为92%。 至2022年底,中芯深圳进入投产阶段,中芯京城进入试生产阶段,中芯临港完成主体结构封顶,中芯西青开始土建。中芯京城因瓶颈设备交付延迟,量产时间预计推迟一到两个季度。 同时,中芯国际也明确指出, 持续投入过程中,公司毛利率会承受高折旧压力 ,但公司会始终以持续盈利为目标,努力把握产能扩建节奏,保证一定的毛利率水平。 展望2023年,中芯国际表示, 上半年行业周期尚在底部,外部不确定因素带来的影响依然复杂。 公司预计2023全年:销售收入同比降幅为低十位数,毛利率在20%左右;折旧同比增长超两成,资本开支与上一年相比大致持平;到年底月产能增量与上一年相近。 值得关注的是,部分芯片设计公司从去年三季度开始去库存, 中芯国际 稼动率首先2Q22降至3Q22的92%。而行业大面积开始去库存发生在4Q22, 联电 的稼动率从满产降至90%, 台积电 和 三星 代工也出现了下滑,尤其是台积电7nm稼动率下滑至60-70%。23年一季度开始,晶圆代工厂稼动率预计达到近十年历史低位,联电预计进一步降至70%,由于疫情管控放松,手机市场在1月份率先恢复增长,芯片设计公司一方面给减少下单,另一方面手机需求复苏加速了行业库存去化。 Counterpoint分析师Shivani Parashar指出。由于库存调整和宏观经济的不确定性,2023年上半年将是艰难的。尽管下半年将有所增长,但预测智能手机APSoC出货量将在2023年出现萎缩。 Counterpoint预计,2022年全球逻辑代工行业销售额同比增长27%,但消费者需求疲软以及IC库存高企给2023年带来了巨大风险。预计2023年全球代工半导体收入将下降5%-7%,预计本季度平均产能利用率将下降至2022年水平的75%左右。 光大证券判断 ,短期来看,由于半导体行业景气度的波动,快速扩产或使中芯国际产能利用率和盈利能力承压;但中长期来看,由于我国的芯片自给率仍然较低,公司的产能储备将使其在国产替代背景下充分受益。

  • 中芯国际去年毛利率创新高 但今年展望透露些许寒意

    今日晚间,中芯国际在A股发布业绩快报,2022年第四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17.53亿元,同比增长14.6%,环比下降10.76%;归母净利润27.44亿元,同比下滑19.7%,环比下降12.56%;扣非净利润18.03亿元,同比增长13.1%,环比下降35.58%;毛利率33.1%,同比增加0.4个百分点。 公司管理层在港股公告中表示,四季度销售收入与毛利率,符合公司对行业的判断和给出的指引。 产能方面, 去年四季度,中芯国际月产能由同年三季度的70.6片8英寸约当晶圆增至71.4万片;但产能利用率下滑至79.5%;全年产能利用率为92% 。 ▌2022年全年表现如何? 根据今日业绩快报计算,中芯国际2022年全年实现营收495.13亿元,同比增长38.96%,高于其三季报给出的494亿元预期;归母净利润121.34亿元,同比增长13.08%。值得一提的是,中芯国际港股公告显示, 2022年毛利率创历史新高 。 选取五家券商机构给出的中芯国际业绩预期可以看到, 公司2022年全年实际营收接近券商预测区间上沿(495.27亿元),净利润高于券商预测均值(118.80亿元) 。 去年全年, 中芯国际资本支出完成约432亿元,占全年原资本开支计划的94.74% ——在去年三季报中,中芯国际曾宣布上调全年资本开支,由此前的320.5亿元上调至456.0亿元,增幅高达42.28%。 至2022年底,中芯深圳进入投产阶段,中芯京城进入试生产阶段,中芯临港完成主体结构封顶,中芯西青开始土建。 中芯京城因瓶颈设备交付延迟,量产时间预计推迟一到两个季度 。 ▌2023年展望如何? 展望2023年,中芯国际指出,上半年行业周期尚在底部,外部不确定因素带来的影响依然 复杂。 因此, 预计今年第一季度营收环比下降10%-12%,毛利率降至19%-21% 。 基于外部环境相对稳定的前提下, 预计2023年全年,营收同比降幅为低十位数,毛利率20%左右(港股公告显示,2022年全年毛利率38%);折旧同比增长超两成,资本开支与2022年大致持平;到年底月产能增量与2022年相近 。 光大证券去年11月研报指出,短期来看,由于半导体行业景气度波动,快速扩产或使中芯国际产能利用率和盈利能力承压;但中长期来看,由于我国的芯片自给率仍然较低,公司的产能储备将使其在国产化背景下充分受益。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