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2个
SMM8月24日讯:今日光伏设备板块反弹,截止日间收盘板块涨幅为2.13%,时创能源涨12.42%,此前一度涨停,钧达股份涨停,昱能科技涨6.64%,晶澳科技涨6.42%,阳光电源涨超5%,爱旭股份、TCL中环、阿特斯涨超4%,其他股跟涨。 而从估值来看,截至8月23日收盘, 中证光伏产业指数 (931151)市盈率(TTM)为13.66倍,处于上市以来最低水平 。 消息面,上市公司近期掀起回购潮,越来越多的公司公告拟进行股份回购。8月23日,晶科科技发布董事长提议公司回购股份的公告。公告称,晶科科技董事长李仙德提议公司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进行股份回购,回购的股份将全部用于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提议回购金额2亿元至3亿元。 8月22日晚间,阿特斯发布半年报,上半年营收261.05亿元,同比增超31.71%;净利润19.2亿元,同比增长321.75%。公司表示,净利润增长的原因主要系公司光伏组件出货量大幅增加,光伏组件、系统产品营收同比增长,原材料、运费等综合单位成本下降,毛利率同比大幅提高。对于下半年,阿特斯同样乐观。 得益于光伏电池自动化设备需求的快速增长,罗博特科今年上半年营收规模创下了历史最高纪录。罗博特科公布的半年报显示,公司上半年营收同比增8成,净利润增速同比翻倍,实现了扭亏为盈,公司将业绩驱动的主要因素归功于“光伏产业链需求井喷式增长”。 天合光能7月26日发布临时公告预计,2023年1月至6月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33.27亿元到37.5亿元,同比增加162.14%到195.61%。8月14日晚,晶科能源的半年报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536.24亿元,同比增长60.52%;净利润38.43亿元,同比增长324.58%;扣非净利润35.36亿元,同比增长340.34%。 8月15日晚,协鑫集成半年报显示,公司上半年收入增长100.26%,净利润增长197.35%。 下游需求向好 硅片价格持续反弹 TCL中环三涨价 近日,光伏产业链上游产品价格一改前期持续下滑之势,企稳回升。据SMM报价显示,自6月底以来,单晶硅片M10-182mm(150μm)价格有2.75元/片持续回升,8月24日报3.34元/片。 》点击查看SMM光伏产品现货报价 8月21日,行业龙头TCL中环将各品类硅片价格上调3%以上,自7月29日第一次涨价以来,TCL中环的硅片价格已经持续来到了第三轮上涨。 对于近期硅片价格上涨的原因,SMM认为主要是下游需求向好带动,据SMM了解,电池片8月排产大幅提升带动对企业硅片采购积极性提高,多晶硅价格持续上涨也在成本侧对硅片价格形成支撑。近期硅片头部企业率先涨价,市场整体出货良好,厂家陆续跟涨,硅片价格随之上调。 且据SMM数据显示,近期硅片去库明显,截止8月18日当周, 硅片周度库存 已经降至3.2GW,较5月19日高点降幅高达75%。 》点击查看SMM数据库 但据SMM调研了解,随着8月21日晚硅片价格再度大幅上调后,市场开始“初现”抵触心态,电池片成本压力增加且无力向组件传导,后续电池片恐将倒逼硅片价格,预计后续硅片价格上行空间有限。 后市观点 需求端来看,我国光伏装机规模屡创新高。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1-7月,光伏发电新增装机9716万千瓦,同比增长158%,约占全部新增电源装机的56.44%。当前,光伏累计发电装机仅次于火电,成为我国第二大电源。光伏快速发展带动投资效果明显,1-7月份,全国主要发电企业电源工程完成投资4013亿元,同比增长54.4%。其中,太阳能发电1612亿元,同比增长108.7%。 光伏行业协会此前将今年装机预测由280GW至330GW上调到305GW至350GW。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叶银丹表示,目前,硅片端正由前期供应小幅过剩转向供需平衡。供给方面,部分企业正加紧生产出货,绝大部分硅片企业正维持满负荷生产。需求方面,三季度N型电池产能集中释放,带动N型硅片需求大增,电池端目前利润可观,不少专业企业也已经接近满负荷生产。在需求和价格走高的背景下,光伏赛道内企业盈利可能出现小幅改善。但也应看到,下半年新增规划产能较多,若投产顺利,供应过剩格局可能较难出现根本性扭转。 光伏组件生产商航天机电相关负责人表示,比较看好下半年整体市场预期,不过光伏组件生产属于技术含量并不是特别高的环节,所以本身议价能力并不强,受原材料价格波动的影响也会较大,应对成本上涨的能力不及产业链其他环节,所以如果上游硅料、硅片价格上涨,会对组件环节盈利产生一定的压制。市场层面,国内市场出口的硅片比较多,主要是由于很多企业在海外有组件生产项目的布局,采购硅片进行加工的情况会增多。 国盛证券研报认为,光伏装机持续高增长,环比继续提升。光伏产业链多环节产销两旺,随着海外假期结束,三季度装机旺季来临,光伏行业排产预计将持续向好。 兴业证券表示,光伏板块后续看好两条主线: 主线一:产业链景气度反转受益环节:一体化组件、N型产业链、硅片龙头、光伏玻璃、逆变器; 主线二:新技术从0到1的机会:钙钛矿、电镀铜、硅胶全贴合。
钧达股份1月20日发布2022年年度业绩预告,根据公布数据显示,2022年全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达到6.80亿元至7.80亿元,同比去年实现扭亏为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为4.60亿元至5.60亿元。基本每股收益预计为4.82元/股至5.53元/股。 相较于2021年的亏损状态,2022年全年保持了较好的盈利水平,顺利实现扭亏为盈,尤其四季度净利润预计为2.70亿元至3.70亿元,增幅明显。 其中,关于非经常性损益方面,钧达股份表示,2022年向海南杨氏家族科技投资有限公司出售了与汽车饰件业务相关的资产组,并于2022年6月完成了汽车饰件业务相关资产组的交割。处置汽车饰件业务相关资产组取得的收益约为2.15亿元,该部分收益为非经营性损益项目。报告期内预计非经常性损益对公司当期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为2.2亿元。 关于净利润增长的主要原因,钧达股份表示离不开光伏行业快速发展,光伏产品需求持续增长。同时随着新产能释放以及N型TOPCon的产量,捷泰科技实现了销售收入和盈利大幅增长。值得注意的是,捷泰科技自2022年8月1日起100%纳入合并报表。 根据此前资料显示,2021年钧达股份收购了捷泰科技51%的股权,2022年7月又完成了剩余49%的股权收购,自此捷泰科技成为钧达股份100%全资子公司。 2022年报告期内,捷泰科技电池片出货量10.72GW(其中P型PERC产品8.85GW,N型TOPCon产品1.87GW),出货量同比增长88%。捷泰科技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约120亿元,同比增长约120%;净利润约7.2亿元,同比增长约220%。电池片业务盈利能力显著,贡献主要业绩增量。 中泰证券认为TOPCon第一波机会是由产品参数超预期引领的扩产高景气,目前该逻辑已经充分演绎;第二波机会是由盈利兑现带来扩产超预期。TOPCon电池单W净利润达0.08~0.10元/W,投资回收期仅需1.5~2年,扩产优势明显。钧达股份作为率先出货的TOPCon制造企业,有望凭借先发优势充分享受行业红利。因此,维持钧达股份“买入”评级。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