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2个
面对日益严苛的气候挑战,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已经成为推动我国可持续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与之相关的是,7月11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的意见》,提出有计划、分步骤地推动能耗双控转向碳排放双控,对统筹好发展和减排关系,加快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与高质量发展提出进一步要求。 在这一背景下,各行各业的减碳路径与目标进一步明确,企业需要更加落地的减碳方案来厘清碳减排进度、衡量减碳结果。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汽车在生产环节产生的年碳排放量在0.6亿~0.7亿吨左右。对汽车制造企业而言,如何在确保稳定生产和经营的基础上,全面提升能源使用效率与生产运维效率,有效减少碳排放,成为赢得竞争的关键。而加大数字化创新应用与加强能效管理水平,则成为重要的技术切入点和转型着力点。 以咨询服务为核心,EMS+打造行业能源管理解决方案 凭借在全球能源管理和工业自动化领域的深厚积淀,及自身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丰富实践,施耐德电气新一代数字化能效及运维管理系统平台——能效管控加(以下简称EMS+),以咨询服务为核心,为客户量身打造能效管理体系,助力客户实现能源数据的深度挖掘与分析,提高能源优化效率,帮助企业节能减排,降本增效。 以咨询服务为核心:在企业减碳的过程中,由于所处的行业、发展阶段、减碳目标不尽相同,需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具体分析。 施耐德电气EMS+以咨询服务为核心,通过搭建基于行业特性和业务场景的能源管理体系,结合用户需求深入挖掘数据价值,助力实现能源效率的可持续优化和高效运营。 行业特点:不同行业之间对于能源消耗、利用效率的分析和管理有非常大的差异, EMS+依托施耐德电气丰富的行业经验,依据不同的行业属性,提供基于各类行业和应用的分析功能模块,同时也提供多个行业专属功能包,供客户按需选用。 定制化交付:EMS+根据用户不同的行业特点和管理手段,提供不同程度的定制化解决方案 ,保证用户最终使用的系统符合其运营习惯,真正让企业各个团队使用起来,最终达成节能收益。一般情况下,EMS+定制化内容的规模占整个项目的40% ̄60%左右。 EMS+融合AI算法,解锁汽车行业能源管理新范式 目前,EMS+聚焦汽车制造、食品饮料、矿业建材与有色、新能源等面临减排减碳与数字化转型挑战的行业,在契合其业务性质的同时,能够带来多种可见、可用的企业、集团级收益。 特别是在汽车行业,施耐德电气拥有丰富的行业经验和实践案例,通过AI算法在EMS+行业应用的落地,推动汽车行业能源效率和运营效率的双重提升。 借助AI算法,EMS+助力企业降低公辅动力能耗。 公辅车间是工厂的能源基础设施,涵盖空压系统、制冷系统、循环水系统、配电系统、锅炉系统等,数据显示,为生产活动提供水、电、气、冷、热等公共辅助类动力能耗约占整厂能耗的30%-60%。施耐德电气将AI算法融入到EMS+应用中,为某大型汽车集团提供冷机和空压机的优化控制方案,整体降低能耗空间约为10% ̄15%。 AI加持,EMS+可实现能源预测,优化客户运营 ,能源预测是指对各种能源的需求量及其比例关系的未来状况的推测。对于能源指标管理,正确的能源预测是制定合理的能源消耗考核指标的基础,也是能源管理系统顺利执行的基础。汽车行业中,单车能耗随产量以及季节(室外温度)的影响较大,且很难通过建立固定数理模型进行量化分析。在此情况下可利用大数据分析回归算法对车间综合能耗、非生产时间能耗以及电能需求进行预测,同样可进一步基于能耗进行排产预测,并对排产计划进行优化处理。 EMS+与AI算法融合,通过机器学习算法寻找企业生产工艺中的规律,通过运筹学算法在满足生产安全的前提下,实现企业生产工艺中全局设备组合和参数的最优解,从而帮助企业实现生产工艺流程的优化节能。EMS+在典型高能耗供应段结合AI算法,进一步围绕生产工艺深挖节能潜力, 以某大型汽车生产基地为例,在其汽车涂装线,通过应用施耐德电气EcoStruxure AI引擎开发出的涂装生产工艺车身动态感知系统和设备优化算法,达成烘干炉设备开启/关闭时间优化,计划停线时间优化,切实帮助该汽车生产基地实现重点 工艺段节能降耗与效率提升 ,预计节能收益每年超百万元,2年可以收回投资。 “双碳”目标下,企业发展要兼顾绿色减排与降本增效。从技术路线看,建立一套可持续的能源管理体系长期规划,通过数字化技术提高运营效率,通过绿色低碳技术实现节能减排,已成为汽车产业实现可持续与高质量发展的最优解。作为全球能源管理和自动化领域数字化转型的专家,施耐德电气将坚持创新驱动,通过能源管理与工业自动化的融合、挖掘更多人工智能、大数据在工业场景的技术应用,结合更多数字化解决方案,帮助汽车及更多行业更快、更好地破解“双碳”挑战,制胜未来。 如需了解更多施耐德电气EMS+的详细信息,欢迎前往施耐德电气官网。
SMM3月15日讯:硫酸法提氢氧化锂的工艺路线及三废处理 在全球新能源产业格局逐渐形成的背景下,氢氧化锂作为重要的正极材料,被广泛应用于 NCM 、 NCA 等锂离子电池中 ,同时,伴随着高镍三元电池渗透率的快速提升,氢氧化锂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目前行业内主流的锂辉石提氢氧化锂的方法包括碳酸锂苛化法及硫酸锂苛化法(硫酸法),相较于碳酸锂苛化,硫酸法可以直接将锂辉石精矿加工成为氢氧化锂产品,工艺流程较短,且能耗和辅料相对较低,但是对锂辉石精矿的品味要求较高。本文将主要介绍硫酸法提氢氧化锂的工艺流程以及其三废的处理措施。 图1:硫酸法提氢氧化锂工艺图 一、工艺流程 1. β转型焙烧 (1)工艺作用:将锂矿石精矿从α转型成β,便于和硫酸反应 (2)反应设备及环境:回转窑内加热,反应温度1100-1200°C 2. 球磨 (1)工艺作用:将矿石粒径变小,增加和硫酸的反应面积 (2)反应设备及环境:冷却到常温后,由球磨机将矿石粒径磨小,增加和硫酸的反应面积 3. 酸化焙烧 (1)辅料:硫酸(93%或98%) (2)工艺作用:β型矿石和硫酸反应,使Li 2 O与SO 4 (硫酸根)结合为可溶于水的Li 2 SO 4 (3)反应设备及环境:酸化窑内反应,反应温度250-300°C,如果使用93%硫酸,为了保证反应效率,需要相应提升反应温度 4. 调浆浸出 (1)辅料:石灰石(碳酸钙)、水 (2)工艺作用:加入石灰石中和残酸,将PH值调至6.5-7.0,并且减轻溶液对设备的腐蚀,同时去除大部分铁、铝等杂质,之后通过浸出得到含硫酸锂的浸出液 5. 净化除杂 (1)辅料:石灰乳(CaO)/氢氧化钠、纯碱(碳酸钠) (2)工艺作用:去除杂质,提升产品质量;CaO/氢氧化钠主要去除镁、铁杂质,碳酸钠主要去除钙杂质,过滤后可以得到净化液和净化滤渣(钙渣及镁、铁氧化物沉淀) 6. 蒸发浓缩 (1)工艺作用:提升硫酸锂浓度 (2)反应设备及环境:多效蒸发器/MVR蒸发器 7. 转化过滤 (1)辅料:氢氧化钠 (2)工艺作用:浓缩到一定程度后,需要进行碱化,加入氢氧化钠(烧碱),引入氢氧根 8. 冷冻析钠 (1)工艺作用:冷冻析出十水硫酸钠 (2)反应设备及环境:冷冻结晶器进行冷冻结晶,通常-5到-10°C 9. 一次蒸发结晶 (1)工艺作用:蒸发浓缩,减少杂质,之后结晶得到氢氧化锂粗体 (2)反应设备及环境:多效蒸发器/MVR蒸发器蒸发,冷冻结晶器中进行冷却结晶 10. 二次蒸发结晶 (1)工艺作用:将晶体溶解后二次蒸发结晶,进一步除杂,提升产品品质 (2)反应设备及环境:多效蒸发器/MVR蒸发器蒸发,冷冻结晶器中进行冷却结晶 11. 离心分离 (1)工艺作用:分离出氢氧化锂 (2)反应设备及环境:离心机中分离出氢氧化锂精品 12. 干燥 (1)工艺作用:将湿精品干燥后进行包装 (2)反应设备及环境:干燥机/烘干机 二、能耗分布 硫酸法提氢氧化锂的能耗主要集中天在然气和电力。 1. 天然气: 为了满足国家环保政策要求,目前行业内大多企业完成了煤改天然气。天然气能耗主要集中于三块,β转型焙烧、酸化焙烧以及锅炉房自制蒸汽,行业中现有企业回收利用回转窑高温尾气,对锂辉石精矿进行预热,有利于减少天然气部分能耗。 图2:天然气能耗分布图 (1)β转型焙烧:转型焙烧温度较高,需要的热量较大,因此通常利用天然气进行加热,天然气能耗占比22% (2)酸化焙烧:行业目前使用酸化窑大多利用天然气作为加热源,由于加热温度和时间不及转型焙烧,因此天然气能耗占比较低,8%左右,如若企业使用隧道式钢带窑则使用电力直接加热 (3)锅炉房自制蒸汽:氢氧化锂生产后段工艺需要使用到大量蒸汽,企业可以选择外购蒸汽或者自有锅炉房制取蒸汽,此部分天然气消耗量最高,约占70% 2. 电耗: 和相关设备的选型以及产线的自动化程度有关;设备匹配度越高,电耗越低;产线的自动化程度越高,电耗越高 图3:电力能耗分布图 (1)45%电耗在前段火法工艺中(回转窑+酸化窑+球磨) (2)湿法工艺部分电耗约占55%,主要应用于各种泵溶液的输送、冷冻结晶器、空压机、蒸发器(MVR)等 三、三废处理 1. 废水: 来源于调浆浸出、净化除杂、蒸发浓缩、废气处理等环节,通常经过企业内部污水站处理后返回工艺过程内循环,通常不会外排 2. 固废: 来源于调浆浸出、净化除杂、蒸发、转化过滤等环节,二水石膏通常外售水泥厂,含锂废渣回收洗涤后返回调浆浸出程序 3. 废气: 来源于β转型焙烧、酸化焙烧等环节,通常包含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硫酸雾等成分,需要经历布袋除尘/旋风除尘器+脱硫脱硝工艺后排放 》点击查看SMM新能源产业链数据库 SMM新能源研究团队 王聪 021-51666838 唐鹏 021-51666749 马睿 021-51595780 杨玥 021-51666856 袁野 021-51595792 靳怡 021-51595796 冯棣生 021-51666714 徐颖 021-51666707 吕彦霖 021-20707875 柳育君 021-20707895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