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2个
3月2日,云南省发改委印发云南省2023年度省级重大项目清单和“重中之重”项目清单。 原文如下: 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 云南省2023年度省级重大项目清单和“重中之重”项目清单的通知 各州、市人民政府,省直有关委、办、厅、局,有关企业,中央驻滇有关单位: 《云南省2023年度省级重大项目清单》和《云南省2023年度“重中之重”项目清单》已经省人民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你们,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压实项目工作责任 根据重大项目实行分级分类管理的要求,对于年度省级重大项目,按照属地原则由各州(市)人民政府负责管理推进,省级行业主管部门负责指导调度,投资主管部门统筹协调;对于年度“重中之重”项目,按照所属行业,将由省人民政府分管领导定期协调,省级行业主管部门主要领导负责管理,要素保障部门予以优先支持,投资主管部门统筹调度,各州(市)人民政府负责具体推进。跨行业的重大项目以占主体的部分确定所属行业。 二、强化项目服务保障 各州(市)、各部门要全力支持年度省级重大项目和“重中之重”项目前期要件办理,创新推动审批制度改革,设立审批绿色通道,精简审批环节;要优先纳入预算内资金支持项目开展前期工作,要继续加大中央预算内、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各类资金争取力度,财政资金与市场融资协同联动,着力保障项目资金需求。各要素保障部门要按照“要素跟着项目走”的原则,加强要素资源保障统筹协调力度。同时,各州(市)、各部门要切实履行服务和监管责任,督促项目业主依法合规办理有关手续,禁止未批先建、边建边批。 三、加快项目落地转化 省发展改革委定期在云南省项目综合管理一体化平台(以下简称平台)调度重大项目进展,召开州(市)和部门调度会;年度省级重大项目、年度“重中之重”项目投资完成率、项目转化率等指标将作为预算内资金、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骏马奖”等安排重要参考。各州(市)、各行业部门要抓好项目实施的调度、协调、推动,以“钉钉子”的精神推动重大项目及早落地、发挥效益,为全省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四、做好项目动态管理 年度省级重大项目、年度“重中之重”项目按季度实行增补、退出动态调整,由各州(市)、各部门根据工作实际通过平台提出调整需求,省级相关部门审核达成一致后,由省发展改革委及时印发调整后的清单,抄报省人民政府。 各州(市)、各部门收到通知5个工作日内,要在平台上完成第一次项目调度,重点调度一季度预计完成投资,后续每周更新项目进展,包括前期工作、完成投资及需协调解决的问题等。 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3年2月27日 》云南省2023年度省级重大项目清单(附图) 》《云南省2023年度“重中之重”项目清单》(附图)
日前,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家能源局等部委陆续召开工作会议,有关部门负责人也提出了2023年工作部署。财联社梳理发现,促消费和确保能源安全等工作被多个部委提及。在分析人士看来,居民的生活半径扩大、消费场景修复,会带动消费增速反弹。 多措并举促消费 业内:消费场景修复会带动消费增速的反弹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相关部委将其确定为2023年重点工作,并将出台具体举措。 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提出,积极扩大国内有效需求,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和投资的关键作用,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 发改委副主任赵辰昕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今年将多措并举促进居民想消费、敢消费、能消费。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特别是提高消费倾向高、但受疫情影响大的中低收入居民消费能力。同时改善消费条件,强化停车设施建设改造,加快推进充电设施设备建设,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养老服务等消费,推动重点领域和大宗商品消费持续恢复。 财政部部长刘昆在全国财政工作会上表示,2023年将发挥财政稳投资促消费作用,强化政府投资对全社会投资的引导带动,促进恢复和扩大消费,加力稳定外贸外资,着力扩大国内需求。 文化和旅游部部长胡和平也在全国文化和旅游厅局长会议提到,要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行业恢复发展,精准做好行业疫情防控工作,适时推出新的助企纾困、行业振兴、消费促进等举措,提升行业信心、激发市场活力。 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今年农业农村部将优化供给扩大消费。从供给端和流通渠道发力,扩大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和名特优新农产品生产,着力改善农村消费硬设施、优化软环境,扩大电子商务和物流快递的农村覆盖率,让农产品“上行通畅”、工业品“下沉顺畅”,促进城市食品消费升级和农村耐用品消费增长。 汽车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性产业。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近期也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商务部将会同相关部门多措并举,继续推动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例如研究扩大二手车流通、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促进老旧汽车报废更新等政策措施,协同相关部门支持充电设施、停车设施建设和提高汽车消费金融服务水平,持续优化汽车消费环境。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消费是经济的压舱石,对于增长发挥着基础性作用。今年随着疫情流行期结束,疫情对于消费场景的限制将会解除。在度过流行期之后,居民的生活半径扩大、消费场景修复,必然会带动消费增速反弹。“但还需指出的是,从几个提前放开的东亚经济体情况看,其消费尚未恢复到疫情之前状况。除了疫情反复的担忧之外,疫情冲击可能留下的‘疤痕效应’也不容忽视。” 多部委表态确保能源安全 在相关部委的年度会议中,确保国家能源安全被确定为2023年重点工作,并将出台具体举措。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加强重要能源、矿产资源国内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提升国家战略物资储备保障能力。 全国自然资源会议提出,保障能源资源安全,全面启动新一轮战略性矿产国内找矿行动,加大重点勘查区找矿力度,加大油气等能源资源勘探开发和增储力度,增强国内矿产资源保障能力。持续做好煤炭、钾盐保供工作。 自然资源部部长王广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自然资源部将统筹支持新能源发展的用地用海政策。将研究出台支持和规范光伏发电产业用地的政策,引导和鼓励大型光伏发电项目使用戈壁、荒漠、荒滩等未利用地建设。研究制定光伏、风电用海管理政策,推动海上光伏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引导海上风电向深远海布局。 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进一步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能力,强化粮食、能源资源、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保障,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 国家能源局召开的全国能源工作会议也提出,今年要全面落实能源安全新战略,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全力保障能源安全。国家能源局提出,要推动油气增产增供:保持“五油三气”重点盆地及海域稳产上产,加快非常规油气快速上产,推进西气东输三线中段等重大管道工程和油气储备能力建设,预计2023年原油产量达到2.05亿吨、天然气增产60亿立方米以上。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表示,中国能源安全面临结构性矛盾,石油对外依存是最大安全短板。要加快新能源转型步伐,努力走到产业链前端。要通过发展清洁能源,大规模发展电动汽车,降低石油对外依存度。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