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2个
1月18日,粤电力A在接受调研时表示, 公司初步计划“十四五”期间新建并投产煤电装机约800万千瓦、气电装机约1000万千瓦,新增新能源装机约1400万千瓦,其中陆上风电约160万千瓦、海上风电约280万千瓦、光伏约960万千瓦。目前公司在建煤电200万千瓦,拟开工建设的煤电600万千瓦,在建气电约545.6万千瓦,在建新能源约331.55万千瓦。 上述计划装机规模及发电类型将根据项目核准备案及投资开发的实际情况确定,具体实施存在一定的调整空间。此外, 目前公司在建的阳江青洲一、青洲二海上风电项目合计100万千瓦,已于2021年12月开工建设,分别计划于2023年、2024年建成投产。 2022年公司新增新能源项目装机容量方面,粤电力A表示,主要受疫情影响,公司新能源项目建设施工进度有所延缓,2022年公司新增新能源装机55.1万千瓦,其中风电37.46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17.64万千瓦。截至2022年末,公司共计拥有风电、光伏等新能源装机约252.14万千瓦,其中海上风电约120万千瓦、陆上风电约114.5万千瓦、光伏发电约17.67万千瓦;在建阳江青洲一、二海上风电项目、新疆瀚海光伏项目等合计装机容量331.55万千瓦。目前,公司已核准备案的新能源项目规模约1000万千瓦。 粤电力A指出,根据广东电力交易中心公布的信息,全省2023年年度双边协商交易、年度挂牌交易、年度集中竞争交易的成交均价同比有所提高,燃料成本变化进一步向电价传导。根据国家发改委《2023年电煤中长期合同签约履约工作方案》,5500大卡下水煤合同基准价将从2022年的700元/吨下调至675元/吨,煤炭价格将出现回落趋势,但存在政策执行等问题,煤价走势仍具有不确定性。中长期市场电价的提高,同时煤价若在国家政策指导下回落至合理区间,发电企业的经营压力将得到一定程度释放, 公司盈利展望预期将有所提升 。 粤电力A还称,公司通过持股比例50%的合营企业广东省电力工业燃料有限公司进行煤炭燃料采购,充分发挥规模优势,坚持集约化管理、规模化经营和市场化运作,积极控制采购成本。目前燃料公司正积极推动2023年煤炭长协签订工作,努力争取更高的长协覆盖率和政府支持,但煤炭长协的具体签订及覆盖情况仍需根据国家政策执行及后续现货价格走势情况而定。 粤电力A表示,目前公司总资产达千亿规模,存量业务现金流较为充沛,为公司的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支撑,公司财务状况良好,银行信贷、债券及证券市场等融资渠道通畅、融资方式丰富。同时,公司正研究成立新能源产业基金,为子公司引进战略投资者,发行公募REITs等融资方案。公司将充分利用内外部金融资源,为企业生产经营、重点项目建设及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资金保障。 粤电力A指出,截至2022年底,公司控股的燃气发电装机容量639.2万千瓦,其中2022年投产花都热电项目92万千瓦;在建气电项目规模约545.6万千瓦。广前电力和惠州一期共计234万千瓦气电机组执行“照付不议”合同气价,盈利能力较为稳定;其余气电机组实行市场化采购,在当前气价偏高的情况下,出现严重亏损。公司正在积极向有关部门反映发电企业的经营困难,争取政策支持,同时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和成本费用控制,优化发电经营策略,努力实现气电稳定保供。 清洁高效的气电机组有利于满足社会用电需求增长,增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电网调峰能力和安全可靠性,未来公司将根据区域能源发展规划,积极有序开展气电项目的投资建设。 经营方面,粤电力A称,因公司发电机组所在部分区域受疫情影响,用电需求减弱,公司2022年第四季度上网电量环比下滑,叠加综合电价下降、年末成本费用集中结算、资产减值、会计调整等多种因素影响,公司第四季度经营业绩环比有所下降。 受益于上网电价同比上涨及新能源项目有序推进投产,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出现较大增长。但受多种因素影响,燃料价格居高不下,公司下属火电厂出现大面积亏损。虽然新能源发电等业务利润贡献同比增长显著,但难以弥补火电业务亏损,2022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仍为亏损。具体财务数据将在2022年度报告中详细披露。
12月14日,万顺新材在接受调研时指出,公司聚焦新材料领域,围绕新能源动力、储能、光伏市场,加速电池铝箔产业链扩产进度,推进光伏用高阻隔膜、电池用铜膜等新材料的产业化进程,推进公司产业结构升级。公司的高阻隔膜材料生产基地项目产能开始释放,应用于便携式光伏产品的高阻隔膜已开始供应下游光伏板厂商;此外,公司还开发出可回收单一材料(PP)、耐蒸煮的透明高阻隔膜开始供应客户。 铝箔方面, 江苏中基 以包装铝箔为主,现有产能 8.3 万吨; 安徽中基 以电池铝箔为主,有在建 7.2 万吨高精度电子铝箔生产项目,其中一期 4 万吨项目于去年底开始投产,二期 3.2 万吨项目计划明年开始投产。另外,公司正在安徽中基筹建年产 10 万吨动力及储能电池箔项目,项目全部建成后 2024 年将形成 25.5 万吨铝箔总产能。 近期, 安徽中基已与宁德时代 签署了 2023 年至 2026 年最低供货量 32 万吨的合作框架协议,根据现有以及在建两期项目的产能释放进展逐年提高供货量。 铝板带方面, 江苏华丰、安徽中基 现有产能 11 万吨,四川万顺中基年产13万吨高精铝板带项目正在加紧建设,明年形成24万吨铝板带总产能。涂碳箔方面, 深圳宇锵 现有产能 3700 吨/年,并开始筹建年产 5 万吨新能源涂碳箔项目。 高阻隔膜项目方面,公司的 高阻隔膜材料生产基地项目产能开始释放 ,产品已应用于光伏、包装、量子点显示等领域。其中,公司开发的应用于便携式光伏产品的高阻隔膜已开始供应下游光伏板厂商;另外,为满足全球绿色低碳循环发展趋势对包装材料的要求,公司开发出可回收单一材料(PP)、耐蒸煮的透明高阻隔膜开始供应客户。 关于复合铜膜项目,公司表示, 目前复合铜膜样品持续送往下游送样 ,正在配合下游客户放大卷长认证。公司拥有多套磁控溅射设备、电子束镀膜设备、水镀设备,可满足生产需求。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