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4个
12月1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举行12月份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表示,将会同有关部门,在科技创新、资金支持等方面精准发力,有针对性地解决制约退役风电、光伏设备高效循环利用的难点堵点问题。 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推动将退役风电、光伏设备循环利用技术研发纳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相关重点专项,开展退役风电、光伏设备高值利用等重点难点技术攻关,同时推广先进工艺技术应用。同时,统筹现有资金渠道,加大对退役风电、光伏设备循环利用重点项目建设的支持力度,引导金融机构为符合条件的退役风电、光伏设备循环利用类项目提供融资便利。 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李超:我们将结合风电和光伏设备布局的实际情况,支持一些重点地区建设风电光伏设备循环利用产业集聚区,探索区域协同回收利用模式。同时,培育风电光伏设备循环利用央企“领跑者”,发挥带动和引领作用。
近日,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发布《关于筹备成立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光伏组件回收工作组及征集工作组成员的通知》。 该工作组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跟踪国内外光伏组件回收工作动态,分析光伏组件回收行业状况及市场发展趋势,就国内外光伏组件回收现状进行调研及经验总结;参与光伏组件回收相关政策研讨,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配合协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工作,参与协会标准制修订工作等。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指出,作为光伏市场大国,我国新增和累计装机量均连续多年保持全球第一,但光伏电站运行期满后,废弃光伏组件将产生相应的固体废物。在双碳目标推动下,光伏将进入新一轮快速发展期,由此产生的废弃物也将更多。可见,废弃光伏组件的回收与无害化处理,已成为目前亟需提前布局加以解决的问题。 ▌国内组件回收政策频出 已有国家酝酿调涨回收费用 光伏组件主要由玻璃、背板、电池、铝边框、EVA、铜焊带和接线盒等组成,各组成部分的多数材质(玻璃、铜、铝、硅、银、镓、铟等)可回收利用,但含氟背板等却存在回收难、污染环境的隐忧。 伴随着光伏市场不断扩大,可预计到寿命期满后,退役光伏组件的数量也将急剧增加, 组件或将迎来“退役潮”。 实际上, 组件回收已多次出现在我国光伏产业相关政策之中 : 2023年1月,工信部等六部委发布《关于推动能源电子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强调推动光伏组件回收利用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应用; 2022年9月,工信部表示,要加快修订完善光伏标准体系,推进光伏组件回收利用; 2022年2月,工信部等八部委印发《加快推动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实施方案》,明确推动废旧光伏组件、风电叶片等新兴固废综合利用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应用; 2022年1月,工信部等五部委发布的《智能光伏产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也提到,要推动废旧光伏组件回收利用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应用,加快资源综合利用。 据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预测,2030年,全球光伏组件回收将达800万吨左右;2050年,全球预计将有近8000万吨光伏组件进入回收阶段。其中,中国从2025年起将开始产生大批量退役光伏组件,2030年需要回收达150万吨的光伏组件,在2050年这一数字将达到约2000万吨。 值得一提的是,在汹涌而来的组件“退役潮”面前, 已有国家出手调涨组件回收费用 ——荷兰2月末宣布,计划从7月1日起提高太阳能组件回收费用, 涨幅超过500% 。 “在荷兰销售的光伏组件 目前只需支付每吨6.5欧元的回收费用,但从7月1日之后将提高到每吨40欧元 。这笔费用将用于光伏组件的回收,这是一种缓冲措施,以便废弃的光伏组件数量在未来急剧上升时保持稳定的价格。”荷兰Stichting Zonne-energie Recycling公司(ZRN)表示。新的费率至少将适用到2025年底。光伏组件进口商为此必须向荷兰非政府组织OPEN基金会支付费用。 据不完全统计,A股中已有多家公司布局光伏组件回收: 晶科能源从2019年开始搭建和试运行回收示范线,运用基于化学法的组件环保处理技术,其银,铜、硅回收率可达95%以上。 新元科技自主研发多晶硅提纯循环利用技术,可将硅废料提纯至光伏级硅原料的纯度; 远达环保“双回收”业务布局包括配套废弃风机叶片及光伏组件的回收业务; 格林美在互动平台表示,将在合适具有经济价值的时候,建设回收光伏组件的回收工厂。
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3月1日表示,绿色低碳发展是全球可持续发展大趋势,对我国来说,加快工业绿色化低碳发展也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举措。去年以来,工信部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出台了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出台了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化工、建材等重点行业的碳达峰实施方案,初步建立起了促进工业绿色发展的政策框架体系。对我们来说,今年的工作重心就是要一件一件抓落实,具体有四个方面的工作要着力推进: 一是实施绿色制造推进工程。我们将研究制定出台加快推动制造业绿色化发展的指导意见,分类指导,分业施策,建立动态更新的绿色技术目录和项目库,加快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推动钢铁、建材、轻工、纺织等行业绿色升级改造。这方面的工作很重要,刚才金部长在回答第一个问题的时候提到了,传统产业是我们现代产业体系的基底。抓好这些重点产业,对于推动整个工业的绿色低碳发展意义重大。我们还将完善梯度培育机制,全面推行工业产品绿色设计,培育一批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进一步打造绿色制造服务商,加大相关标准制修订力度。 二是实施工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深化节能监察和节能诊断服务,全年我们目标要完成对3000家工业企业的节能监察,完成1000家以上专精特新企业的节能诊断服务。同时,我们将推动电炉短流程炼钢高质量发展,以此来带动和提升工业电气化水平。要建立完善碳达峰碳中和公共服务平台,开展工业绿色微电网、数字化碳管理体系建设试点,进一步打造典型应用场景,加快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同时,加强能效标杆引领,推动在重点行业实施节能降碳技术改造。 三是实施资源综合利用提质增效行动。将进一步健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推动溯源管理全覆盖,加强废钢、废纸等再生资源行业规范管理,培育上百家综合利用骨干企业,2023年我们力争实现废钢铁利用量达到2.65亿吨。要加强磷石膏等复杂难用工业固废规模化利用攻关,积极拓展综合利用渠道。进一步聚焦钢铁、石化化工等重点用水行业,开展废水循环利用试点。 四是着力培育绿色增长新动能。我们将进一步壮大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发展绿色航空器,推进内河船舶电动化绿色化智能升级,全面提升光伏、锂电供给能力,加快行业标准体系建设,推动智能光伏在工业、建筑、交通、通信等领域的创新应用。同时,还将大力发展氢能、环保装备等产业,推动生物基新材料研发及产业化。通过这样几个工程进一步推动我们今年绿色发展目标的实现。
1月18日,工信部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要促进资源综合利用提质增效。 开展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优化提升工程,完善回收利用体系。 加强废钢、废纸等再生资源综合利用行业的规范管理,推动实施汽车产品生产者责任延伸试点,提升复杂难用固废和新兴固废利用能力。更新发布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先进适用技术技术目录。国盛证券预计,锂电回收蕴含巨大经济价值,2030年我国动力电池回收实际市场规模理论可达1406亿元。 相关概念股:格林美(002340.SZ)、天奇股份(002009.SZ)、欣旺达(300207.SZ)、旺能环境(002034.SZ)。 在新能源汽车产业蒸蒸日上、持续火热的同时,电池回收利用行业也在同步升温。互联网分析师于斌指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国内动力电池产量的大幅提升,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的数据显示,去年1月至11月,我国动力电池累计产量489.2GWh,累计同比增长160.1%,累计装车量258.5GWh,同比实现翻倍式增长。 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在1200万辆以上,其中纯电动汽车保有量超过900万辆,国内在新能源汽车及电池的产能上更是遥遥领先于全球市场。工信部新闻发言人田玉龙也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截至2022年底,全国累计建立动力电池回收服务网点超过1万个,基本实现就近回收。 供需方面,国内废电池供需缺口或将继续拉大。据中工汽车网,2022年12月国内废旧锂电回收共24104吨,包含电池、极片和黑粉形态的回收废料,回收量环比减少16%。按回收电池种类统计回收量数据,2022年12月废旧三元共回收12760吨,废旧磷酸铁锂回收10677吨,废旧钴酸锂667吨。 天风证券测算,从2021年至2030年,国内退役车用锂电池的市场规模将从33.95GWh提升至380.3GWh,增幅将超过10倍,众多退役电池若不能得到合理有效的利用,既会严重危害环境,又会浪费宝贵的资源。 国盛证券在研报中表示,碳中和下动力电池需求持续高增,锂电回收进入爆发前夜。经测算,2019-2025 年,我国退役动力电池装机总量预计将由0.2GWh 上升至52.0GWh,6年CAGR154.4%,动力电池报废潮即将来临。 该机构还指出,锂电回收不仅符合减污降碳的政策方向,且由于我国镍、钴、锂等原生矿产资源相对稀缺,电池需求拉升下镍、钴、锂等金属价格高企,回收蕴含巨大经济价值。行业仍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建议关注已具备相关布局的企业。锂电回收目前仍是蓝海市场,尚未出现绝对龙头,建议关注具备良好回收基础且已有相关布局的企业:格林美、光华科技、天奇股份、旺能环境等。 相关概念股: 格林美(002340.SZ):公司已在2021年完成韩国浦项动力电池回收基地2万吨废旧电池处理产线的建设和运营,目前韩国回收工厂运营良好。2023年,公司的三元前驱体计划销售20万吨以上,四氧化三钴计划销售1.5万吨以上,动力电池回收业务计划销售20亿元以上。 天奇股份(002009.SZ):公司与斯泰兰蒂斯(上海)签订《服务协议》,拟为斯泰兰蒂斯(上海)提供覆盖全中国市场的退役锂离子电池回收及循环利用服务,建立锂离子电池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保证废弃锂电池有序回收及规范处理,服务期限为5年。 欣旺达(300207.SZ):公司与宜春市人民政府于2022年12月7日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预计总投资165亿元,分期在宜春市建设锂盐、锂电池材料、锂电池回收利用等项目。双方意图共同构建从碳酸锂生产、锂电池关键材料到锂电池回收利用的产业链体系。 旺能环境(002034.SZ):公司全资子公司旺能城矿与宁波能源集团全资子公司朗辰新能源签署《废旧储能蓄电池回收利用框架协议》。双方就废旧储能蓄电池回收资源化利用和企业生产用电购买的合作关系达成共识,自愿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并一致同意就前述领域开展长期合作。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