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3

  • 2023年 这些顶级半导体公司将如何发展?

    近日,Tech Wire Asia对全球半导体行业进行了一些预测,预计到2023年,该行业将出现四年来的首次萎缩。据行业专家称,尽管该行业仍有望实现十年增长,预计到 2030 年将成为价值万亿美元的行业,但短期前景迄今已恶化。 拖累本质上是不可避免的供过于求,随着经济形势的恶化而变得更糟。不断恶化的经济前景对智能手机、个人电脑和消费电子产品的生产产生了特别大的负面影响,这使得 DRAM 市场不仅在 2022 年余下时间,而且在 2023 年前三个季度都处于供过于求的状态。 就背景而言,Gartner Inc 分析师预计今年 DRAM 收入将下降 2.6% 至 905 亿美元,并将在 2023 年进一步下降 18% 至 742 亿美元。甚至内存市场也见证了需求疲软、库存膨胀和客户要求大幅降低价格的情况。因此,预计 2023 年内存部分的收入将下降 16.2%。 从本质上讲,在当前关头,半导体市场在消费者驱动市场和企业驱动市场之间两极分化。正如 Gartner 所说,尽管宏观经济放缓和地缘政治担忧迫在眉睫,但企业驱动的市场,如企业网络、企业计算、工业、医疗和商业运输,迄今为止相对具有弹性。 但对于上述细分市场中的半导体厂商来说,情况会如何呢?我们来看一下。 台积电(TSM.US),世界领先的晶圆代工厂 正如台积电首席执行官魏哲家在公司第三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所描述的那样,这家台湾巨头仍将 2023 年视为增长年,主要受到周期性而非结构性挑战的影响。这家芯片巨头还指出,供应链库存已在今年第三季度达到顶峰,并将影响 2023 年上半年的晶圆厂利用率。 特别是,智能手机和 PC 市场的疲软也将影响 N7 和 N6 的利用率。就上下文而言,台积电将其领先的制造节点分为三个产品“系列”:7nm、5nm 和即将推出的3nm 制造节点。N7 基本上是没有 EUV 的全面量产的 7nm 工艺。N7+ 是使用一些 EUV 层的第二代 7nm 工艺,也已全面量产。N6 是 N7+ 的缩小版,提供更高的性能和 18% 的逻辑密度增益。 话虽如此,该代工厂预计供应链库存将在 2023 年下半年恢复到更健康的水平,再次推高 N7、N6 需求。截至2022年第三季度,台积电的7nm家族贡献了台积电26%的营收,而智能手机和HPC分别贡献了台积电41%和39%的营收。 总体而言,台积电还预计其最新、最先进的 3nm 技术将在 2023 年实现平稳增长,该技术已于第三季度进入量产阶段。N3 预计在 2023 年得到充分利用,并在 2023 年贡献台积电晶圆收入的中个位数百分比。同时,N3E 计划于 2023 年下半年量产。 英特尔(INTC.US)夺回半导体王冠的企图 美国芯片制造商英特尔公司20 多年来一直落后于大盘,受到敏捷竞争对手的崛起、制造延误以及该公司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导体公司错过了一些大机会这一事实,伤害了其过去几十年的技术变化。 然而,该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帕特·基辛格 (Pat Gelsinger) 确信,该公司正朝着重拾半导体制造领域领导地位的目标迈进。毫无疑问,多年努力回到生产技术的前沿将使该公司能够扭转被Advanced Micro Devices (AMD) 和 Nvidia等竞争对手们抢走的市场份额。 更大胆的是,英特尔表示甚至有意在为其他半导体公司制造芯片的市场上与台积电竞争。事实上,在最近于旧金山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英特尔副总裁兼技术开发主管 Ann Kelleher 声称,该集团正在实现其设定的所有目标,以重新夺回半导体制造领域的领导地位。 “我们完全走上了正轨,” Kelleher说,并补充说,“我们每个季度都设定里程碑,根据这些里程碑,我们处于领先地位或步入正轨。” 正如Tech Wire Asia最近报道的那样,简报会上援引 Kelleher 的话说,英特尔正在采取比过去更加务实的方法,制定应急计划以确保不再有重大延误。它还更多地依赖设备供应商的帮助,而不是试图自己完成所有工作,Kelleher说。 目前,英特尔正在量产7纳米芯片,并已开始制造4纳米半导体。据 Kelleher 称,该公司实际上准备在 2023 年下半年转向 3 纳米。到目前为止,这家 x86 巨头能否坚持其计划还有待观察,因为它要应对财务紧缩、极低的利润和持续的产品延迟。 AMD(AMD.US) 赋予芯片可负担性 Advanced Micro Devices 或更广为人知的 AMD 在过去几年中卷土重来。曾经的行业落后者已经提供了尖端芯片和巨大的收入增长,尤其是最近。AMD 也成长为 CPU 和 GPU 领域的领导者。据 Mercury Research 称, 虽然近几个月游戏行业一直在苦苦挣扎,但该公司的市场份额已经超过了曾经的行业领导者英特尔,稳步占据了数据中心市场的市场份额。 甚至收购 Xilinx 和 Pensando 也分别增强了其超级计算和边缘计算能力。然而,分析师的预测表明经济放缓即将到来。尽管普遍预测今年收入增长 60%,但他们预计 2023 年收入增长将放缓至 13%。 不过,有利的一面是,数据中心和其他领域出现的长期牛市将使 AMD 处于反弹状态,这就是为什么 AMD 在低端市场仍然处于劣势。 NVIDIA(NVDA.US),2023年下一个半导体王者? NVIDIA 最近公布了其 2023 财年第三季度的糟糕业绩,显示收入和收益大幅下降。然而,分析师认为,NVIDA 的增长可能会在 2023 年 2 月开始的 2024 财年加速。NVIDIA 的 2022 年第一季度也很艰难,尤其是在其终止先前宣布的交易之后,NVIDIA此前计划从软银集团公司手中收购 Arm。 NVIDIA 能够在 2023 年实现增长的主要原因包括服务器处理器,这可以大大推动公司的数据中心业务。这是因为数据中心业务是这家芯片制造商上个季度的亮点。该部门的收入同比增长 31% 至 38 亿美元,占公司收入的 64%。 超级计算机运营商和云服务提供商(如 Microsoft 和 Oracle)越来越多地采用 NVIDIA 的数据中心图形处理单元 (GPU),推动了该部门令人印象深刻的增长。最重要的是,2023 年应该会以服务器处理器的形式为 NVIDIA 在数据中心业务带来新的催化剂,因为在 2021 年,NVIDIA 宣布将在 2023 年推出其首款数据中心 CPU 超级芯片,称为 Grace . 与当今基于 DIMM 的服务器相比,NVIDIA Grace 提供了 2 倍的每瓦性能、2 倍的封装密度和最高的内存带宽,以满足数据中心最苛刻的需求。 然后是 NVIDIA 的汽车和嵌入式部门,上个季度收入同比增长 86% 至 2.51 亿美元。考虑到该芯片制造商与部署其系统的多家汽车制造商和零部件制造商的合作伙伴关系,令人印象深刻的增长并不令人惊讶。就连 NVIDIA 管理层也在最新的财报电话会议上指出,“汽车领域势头强劲,正朝着成为我们下一个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平台的方向发展。” 这不足为奇,因为 NVIDA 已经建立了价值 110 亿美元的汽车收入渠道,预计将在未来四个财政年度将其转化为收入。 高通(QCOM.US)继续引领移动芯片制造? 这家总部位于美国的移动芯片制造商最近刚刚下调了 2023 年第一季度的预期,根据公司的日历,该季度将于 12 月下旬结束。虽然智能手机行业通常会在今年年底高歌猛进,但这次的情况似乎有所不同。由于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低迷和低迷,高通对今年剩余时间的展望相当悲观。 对于 2023 财年第一季度,高通预计收入将比去年下降 6.5% 至 14%。这都是因为该公司的主要增长引擎——智能手机市场——正在触及增长壁垒。尽管 5G 升级周期仍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但综合因素导致新手机销售暂时放缓。. 此外,消费者支出正在放缓,尤其是在中国,高通公司首席财务官 Akash Palkhiwala 表示,这种供过于求的情况应该需要大约两个季度才能得到纠正。 不过,好消息是,高通规模小得多但增长迅速的物联网 (IoT) 和汽车部门本季度应该会保持增长模式。为了弥合未来几个季度的增长差距,高通正在勒紧裤腰带。招聘冻结已经到位,研发投资正在缩减。 美光科技(MU.US)在 2023 年采取适度的方法 正如本文第一部分所述,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芯片需求一直疲软。鉴于美光科技是DRAM 市场的第三大玩家,全球市场份额为 23.5%,仅次于三星电子公司,这家内存和存储芯片巨头也未能幸免。 截至 11 月 30 日的第一季度收入同比下降约 47% 至 40.9 亿美元。它的净亏损为 1.95 亿美元,而一年前的利润为 23.1 亿美元。美光还预测第二季度亏损远超预期,并表示明年将裁员 10%,理由是半导体市场持续供过于求。 美光首席执行官 Sanjay Mehrotra 表示:“由于进入 2023 年时供需严重不匹配,我们预计整个 2023 年盈利能力仍将面临挑战。” 美光指出,其 2023 财年的投资现在将下调至 70 亿美元至 75 亿美元,并将在 2024 财年“大幅减少资本支出”计划。它在 2022 财年投资了 120 亿美元。 三星电子(SSNLF.US)希望增长更快 今年 10 月下旬,三星强调其存储芯片的供应量将比同行增长更快。最重要的是,这家韩国巨头认为其投资将按计划进行,这与在经济衰退担忧日益加剧的情况下更广泛的行业缩减产出和支出的举措不同。 对于分析师来说,三星明显的信心表明它打算利用全球技术需求的急剧下滑来巩固其在存储芯片领域的主导地位,并在代工芯片制造方面赶超更大的竞争对手台积电。根据路透社的报道,三星显然表示预计其 2023 年内存芯片投资计划不会有太大变化,而规模较小的竞争对手 SK 海力士则在同一周警告内存芯片需求“前所未有的恶化”和将 2023 年的投资削减了 50% 以上。 三星还表示,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可能会抑制半导体需求,直到 2023 年初。对于 NAND 闪存芯片,三星预测市场甚至可能在 2023 年都无法复苏。“即便如此,它表示将以更快的速度提高存储芯片的出货量高于整个行业的同行,”路透社的报道指出。 SK海力士面临供过于求的现实 这家全球第二大存储芯片制造商(其客户包括苹果公司)表示,为了说明今年存储芯片领域的情况如何恶化,其 2023 年的投资将削减 50% 以上。SK 海力士首席营销官 Kevin Noh 对分析师表示:“我们希望到明年下半年市场将在一定程度上企稳,但我们不排除长期低迷的可能性。” SK 海力士还警告称,由于美国限制向中国出口先进芯片设备以减缓北京的技术进步,其在中国的芯片工厂存在不确定性。尽管该公司获得了对其在中国的芯片工厂的一年限制豁免,但该公司表示,如果不延长豁免,其在中国的无锡工厂将难以运营,可能不得不考虑出售该工厂或引进设备到韩国。 SK 海力士还表示,其 2022 年的投资预计将处于“10-20 万亿韩元(7-140 亿美元)的上限”,这意味着 2023 年的投资可能会低于 10 万亿韩元。“SK 海力士诊断出半导体存储器行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市场状况恶化,”该公司在其收益公告中写道。 “作为存储芯片主要买家的个人电脑和智能手机制造商的出货量有所下降。” 总体而言,该公司表示将减少低端或利润较低的内存芯片的生产,同时专注于扩大用于数据服务器的 DRAM 芯片业务。

  • 迈进高速发展期的中国再生铝产业

    自从铝金属的商业化生产与应用以来就伴随着再生铝产业的诞生,也就是说,再生铝的存在至今已有134年。前期再生铝并没有形成规模化的产业,随着铝工业的快速发展,再生铝产业的重要性也显现出来。特别是近些年来,为实现“双碳”目标,再生铝产业的发展地位更加凸显,且进入了加速发展期,迈进了与原铝产业平起平坐的萌发期。 今年8月,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联合印发的《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到2025年,铝水直接合金化比例提高到90%以上,再生铝产量达到1150万吨,再生金属占比达24%以上。 2020年,我国再生铝产量约为760万吨。据笔者粗略统计,在2021年1月—2022年9月的21个月中,我国新投产的再生铝产能约有500万吨/年,在建和拟建的再生铝产能约有1300万吨/年。据俄罗斯联合铝业公司预测,2030年,我国再生铝产量可达2000万吨。 再生铝和再生铝合金是以废铝为主原料经复化熔炼后生产的铝及铝合金,一般都是按标定成分熔炼铸造的,适合特定的用途。用的主要原料为废铝,也要用一些原铝、原铝锭和合金化元素,个别再生铝合金用的原铝锭甚至高达15%或更多。废铝分为两大类:工艺废铝和使用后回收的废铝结构和工件,前者又称新废铝,如加工厂的工艺废料和用材厂制造结构件/零部件过程中产生的废料和碎屑,后者又称旧废料(old)。新废料是一类价值高的原料,最好按合金种类分别保管,不要混料,以便闭环回收再生。新废料的回收价格可达原铝锭价格的80%左右。 据笔者不完全统计,在近期(2021年1月—2022年9月的21个月)我国投产的再生铝项目约有17个,总生产能力约500万吨/年。其中,较大的项目有:广西潮力铝业有限公司铝合金圆锭(billet)项目;新月控股集团有限公司60万吨/年项目;贵州省兴仁市25万吨/年再生铝项目;贵州省贵铝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30万吨/年再生铝项目等。(注:此处不宜把作为加工用的坯料说成棒,棒是加工材,所以把铸造的圆锭说成棒欠妥,特别是在书面材料中。) 据初步调查,2021年1月—2022年9月,我国在建的再生铝项目有近40个,总生产能力超过1300万吨/年,实际上这仅是近1年时间的在建项目。有这么多的项目在建,只有中国才会有,恐怕今后也不会再出现这样的高潮。笔者认为,这么多的项目不可能如期全部建成,即使建成50%的产能,也是非常之大。 到2025年,我国可能会有约10个大的再生铝产业基地。主要项目有:广西平果地区规划的15个再生铝项目,总产能约660万吨/年;山东邹平地区规划的多个项目,共计约有300万吨/年产能;湖南汨罗地区180万吨/年产能;其中最大的是中信戴卡100万吨/年南方再生资源基地;顺博合金湖北有限公司、安徽有限公司等3个项目,共有生产能力95万吨/年;银邦金属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35万吨/年工程;中国首条ABS废料闭环线在镇江诺贝丽斯公司开建;洛阳龙鼎铝业有限公司在建50万吨/年生产线;怡球资源有限公司在马来西亚建设的130万吨/年再生铝项目。 已投产的再生铝项目 从2021年1月—今年9月,在这21个月中,我国已投产的再生铝项目约有17个,产能约有500万吨/年。其中,最大的再生铝项目是广西南宁潮力铝业有限公司70万吨/年再生铝合金圆锭项目;其次是浙江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60万吨/年项目;广西平果铝资源基地投产的3个项目总生产能力共计约160万吨/年。 平果铝资源60万吨/年项目投产 广西平果铝资源有限公司60万吨/年再生铝项目于2021年4月27日开工,投资8.5亿元,可安排就业人员约900个。平果市500万吨/年再生铝循环经济产业项目计划总投资98.4亿元,已开工其中的3个子项目的再生铝产能共计160万吨/年,总投资35.42亿元。该项目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布局在百色市的“工业强桂”的重点项目。该项目全部达产后,百色市原铝和再生铝产能将达到750万吨/年。 南宁潮力70万吨/年再生铝项目年底投产 广西南宁潮力铝业有限公司70万吨/年再生铝项目位于南宁市东部产业新城六景工业园区,将于今年12月投产。该项目投资7亿元,规划用地150亩,项目主要回收废铝加工,引进设备与工艺,以绿色低碳铝熔炼、铸造、废弃物治理与环境保护,打造低碳/零碳铝产业示范产业园区。该项目计划于今年12月底投产,达产后可生产70万吨/年圆锭,实现年产值100亿元,提供税收2亿元/年和300个就业岗位。 浙江新月控股60万吨/年再生铝项目 2021年7月15日,浙江新月控股集团有限公司60万吨/年再生铝合金项目开工建设,且于今年试产。 鸿邦-神火20万吨/年原铝-再生铝项目 今年7月4日,广东鸿邦金属铝业有限公司与云南神火铝业有限公司就建设20万吨/年高端铝合金材料项目正式签约。该项目建设地点位于云南富宁绿色铝材一体化产业化示范园区,依托云南神火绿色水电原铝,规划建设10万吨/年铝合金圆锭和10万吨/年再生铝合金项目。该项目分两期建设,投产后产值将达到37亿元/年。 宏创控股10万吨/年再生铝项目 山东宏创铝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是山东宏桥新型材料有限公司参股企业,成立于2000年8月,于2010年3月成功登陆A股市场,证券简称“宏创控股”,股票代码002379。历经风雨,宏创控股现已发展成为一家大型综合性的铝加工企业,目前拥有22条铸轧线、5台冷轧线、14条箔轧生产线,具备年产铸轧板材20万吨、冷轧板材20万吨、铝箔12万吨生产能力,主要产品为药用箔、家用箔、容器箔、装饰箔、电池箔、电缆箔等。 宏创控股于今年7月8日公开表示,将募集总额不超过8亿元(含本数)的资金,其中5.6亿元用于回收10万吨/年再生铝高精铝深加工项目。 安徽永茂泰子公司10万吨/年再生铝项目 安徽永茂泰铝业有限公司今年7月表示,将投资5.7亿元建设10万吨/年再生铝项目及6万吨/年汽车用液态铝合金项目,建设期为2年。 兴仁市建调25万吨/年再生铝工程 佛山市鑫世豪铝业有限公司在贵州省兴仁市建设的25万吨/年再生铝项目于今年7月16日签约,投资3亿元,建设期1年。项目达产后,可实现产值40亿元/年以上,进出口贸易3亿美元/年以上,实现利润1亿元/年以上,纳税2000万元/年以上,解决就业约100人。 邵阳15万吨/年再生铝项目于今年7月竣工 湖南邵阳市鸿腾铝业有限公司15万吨/年再生铝圆锭项目于今年7月竣工,位于邵阳市雀塘循环经济产业园,从事再生铝圆锭和型材生产,总投资3亿元,占地70亩,达产后可产10万吨/年铝圆锭和5万吨/年挤压材,预计产值10亿元/年,可创造1000余人就业。 彩虹铝业10万吨/年再生铝项目投产 彩虹铝业有限公司10万吨/年再生铝项目于今年5月23日开始试运行,原料为本厂的工艺废料及回收的废旧模板,熔铸成挤压圆锭。 包头铝业启动再生铝业务 今年3月,包头铝业公司新建了20吨蓄热式熔炼炉正式投料,标志着该公司再生铝业务正式启动,同时还建了一台50吨双室再生铝熔炼炉。 城资铝业20万吨/年再生铝项目投产 湖北城资铝业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20万吨/年再生铝项目于今年2月8日投产,总投资10亿元,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达产后可实现产值50亿元,税收4亿元,提供就业岗位300个。 佛山市金联乐5万吨/年铝循环利用项目落户四川广元 2021年11月29日,四川广元经济技术开发区与广东佛山市金联乐照明有限公司签约5万吨/年绿色再生铝循环资源利用项目。广元市经开区产业已初步构建“绿色水电铝—铝精深加工—绿色循环再生铝”的全产业链,重点围绕75万吨/年电解铝、40万吨/年再生铝。今年实现了铝锭不出园区,2023年实现圆锭不出园区,2024年实现铝型材不出园区。 贵铝新材料30万吨/年再生铝项目 贵州贵铝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30万吨/年再生铝项目于2021年10月开建,一期项目于今年年底投产,总投资4.56亿元,生产能力15万吨/年,其中,铝合金圆锭5万吨/年、铸造铝合金锭块4万吨/年、合金铝熔体6万吨/年。 铭恒金属再生铝二期项目 铭恒金属有限公司是中亿丰罗普斯金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总投入资金近2亿元,占地2万余平方米,一期5万吨/年再生铝项目已投产;二期3万吨/年产能在今年10月8日已投产。 华潇铝业10万吨/年再生铝锭项目 湖南汩罗循环经济产业园华潇铝业有限公司10万吨/年铝合金再生铝圆锭铸造线于2021年7月21日顺利投产。该项目投资1亿元,占地47亩,有两条生产线,日产量可达200多吨。 江西晟安6万吨/年再生铝项目 江西晟安新材料有限公司6万吨/年再生铝锭及4万吨/年汽车压铸件项目于2021年6月开建,2022年5月投产,占地50亩,总建筑面积2.4万余平方米。 宁顺再生铝生产线投产 辽宁阜新新型材料产业开发区由吉林九七物资回收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宁顺金属制品有限公司不规则再生铝生产线于2021年2月26日投产,投资额约1亿元,主要以废铝为原料,有熔炼炉6台。生产能力为铝锭7万吨/年,挤压用铝圆锭3万吨/年。 在建的再生铝项目 据笔者的粗略统计,2021年10月—2022年9月,我国在建的再生铝项目约有40个,总生产能力超过1300万吨/年,这么多项目齐上阵,犹如钱塘江的潮水,滚滚而来,蔚为壮观,这是铝工业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其中,广西再生铝产业园在2022年可形成产能300万吨/年,且“十四五”末预计产能可达660万吨/年;中信戴卡落户岳阳的100万吨/年再生铝项目;山东邹平中德合作共建的循环科技产业园在“十四五”末可达300万吨/年。 “十四五”末,广西平果再生铝产能将达660万吨 据公开报道,2021年广西平果已建成再生铝项目4个,在建项目6个,工业总产值突破400亿元。今年,该地区力争实现再生铝产业园产能300万吨,再生铝产量120万吨的目标。“十四五”期间,该市计划建成再生铝项目15个,预计产能达到660万吨,产值超千亿元,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再生铝产业基地。 邹平先后启动5个再生铝项目,2021年12月总产能达120万吨/年 为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山东邹平市依托自身铝产业优势,先后启动了5个再生铝项目,并与德国企业合作共建循环科技产业园。2021年,该产业园再生铝产能已达120万吨/年,“十四五”末可达300万吨/年,届时,再生铝产能将超全市铝产能的60%。 中信戴卡100万吨/年再生铝项目落户岳阳 2021年6月18日,中信戴卡集团与湖南汩罗循环经济产业园就“中信戴卡南方再生资源基地项目”签约,建设100万吨/年再生铝熔铸加工项目,占地200亩,分两期建设,一期30万吨/年,二期70万吨/年。 魏桥中德产业园一期再生铝20万吨/年项目 2021年7月,德国顺尔茨集团与山东魏桥创业集团商定,将在滨州共同建设金属回收产业园,一期预计再生铝产能20万吨/年,混合金属和报废汽车回收产能5万吨/年;二期达产后,预计再生铝总产能50万吨/年,混合金属和报废汽车回收产能10万吨/年。总投资约15亿元,占地523.9亩。 顺博合金40万吨再生铝项目和湖北15万吨/年圆锭项目 2021年7月22日,顺博合金公司公告称,其全资子公司顺博合金湖北有限公司将在湖北省老河口市投资建设150万吨/年再生铝圆锭项目,预计投资3.9亿元。另外,该公司还将投资不超过7.5亿元,用于顺博合金安徽有限公司再生铝资源综合利用项目一期40万吨,再生铝项目建设、运营,以及补充流通资金。 顺博合金建马鞍山基地 2021年5月12日,顺博合金宣布,将在安徽省马鞍山市博望区建设绿色循环再生铝、扁锭、圆锭、铝灰资源综合利用项目生产基地,投资约56亿元,占地1200亩。该项目分两期实施,一期拟于2023年投产;二期拟于2025年底建成。该项目投产后可形成再生铝40万吨/年、扁锭30万吨/年、圆锭20万吨/年,下游可延伸铝加工材,铝灰资源综合利用10万吨/年。 霍林郭勒打造千亿元级绿色铝产业集群 近年来,霍林郭勒市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基本形成了“利用低热值褐煤发电—构建多能互补、多点支撑、多网运行、多元消纳电力格局—以直供铝水加工高端铝材产品—循环利用废弃资源”的“煤电网铝加”循环经济产业格局。截至2021年2月,该市已拥有煤炭产能3265万吨/年,电力装机441万kW、原铝产能225万吨/年、铝加工产能155万吨/年,固体废弃物处置率达100%。 华建铝业30万吨/年再生铝项目于今年3月开建 山东华建铝业有限公司年产30万吨再生铝绿色循环利用项目已入选山东省重大项目名单,于今年3月开工建设。该项目总投资8.8亿元,规划建设有色金属合金制造中心、模具制造中心、新材料加工中心等,总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达产后可实现销售收入70亿元/年,纳税7500万元/年。 银邦股份35万吨/年低碳铝热传输材料项目 银邦金属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35万吨/年新能源车用低碳铝热传输材料项目落户淮北市,2022年8月17日签约,位于淮北市高新区,总投资不低于50亿元,建设周期3年,全部达产后,预计销售收入100亿元/年,可安排就业约1000人。 中国首条汽车ABS废料闭环线开建 诺贝丽斯铝业公司是印度孟买欣达尔科工业公司(Hindalco Industries)的子公司,2021年以来已投资3亿美元在诺贝丽斯(镇江)公司建设两个项目:一是一条10万吨的ABS生产线,为此需扩大热轧线与增添一台冷轧机;二是建一条ABS废铝回收闭环生产线,这是我国首条该系列生产线。 宏创控股20万吨/年废铝再生项目 宏创控股2021年6月在互动平台表示,将投资建设20万吨/年废铝再生项目,使用自身产生的废铝和市场回收的废铝进行再生铝生产。 南山铝业组建再生资源公司 南山铝业在2021年8月2日发表的一份公告中称,拟与联合新材料公司合资组建龙口南山再生资源有限公司,从事废铝加工处理和销售,注册资本3.2亿元。该项目投产后,南山铝业将新增10万吨/年再生铝。 金利股份拟建15万吨/年再生铝项目 金利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8月在一份公告中表示,将投资2.05亿元扩建15万吨/年再生铝循环利用项目,投产后该公司的再生铝生产能力将上升至20万吨/年。 龙鼎铝业建50万吨/年再生铝项目 洛阳龙鼎铝业有限公司在建50万吨/年再生铝项目,一期20万吨/年已于今年3月启动,预计在2023年投产。 海能投资公司在广元建设2个再生铝项目 广东惠州海能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与四川广元经济技术开发区于2021年11月6日签订3个建设项目:10万吨/年绿色再生铝循环资源利用、10万吨/年铝产品精深加工、10万吨/年铝灰全量化资源综合利用项目,总投资10.4亿元。 怡球资源在马来西亚扩建130万吨/年再生铝项目 怡球资源集团2022年4月25日宣称,为进一步把握业务发展机会,降低供应链风险,决定进一步扩张海外产能,在马来西亚实施130万吨/年再生铝合金锭的扩建项目,以缓解该公司马来西亚生产基地的压力,使其总产能达到150万吨/年,为此将募集资金15亿元,全部投入此项目。为了获取资源,该公司将坚持推进“报废汽车回收—拆解—资源再生—汽车供应链”的战略规划,已成为多家汽车公司如本田、日产、丰田、三菱、飞利浦、东风等汽车企业的供应商。 鑫作铝业与云南富宁签约建设20万吨/年再生铝项目 2021年10月,云南富宁县和云南鑫作铝业有限公司(佛山市享美居公司)签约建设10万吨/年铝型材及20万吨/年再生铝项目,计划总投资20亿元,吸纳就业1500人以上。 应辉铝业与云南富宁签约建设20万吨/年再生铝项目 湖北应辉铝业有限公司与云南富宁县于2021年10月27日签约建设20万吨/年再生铝项目及10万吨/年铝挤压材项目,计划投资15亿元,达产后预计产值可达70亿元/年,接纳就业人员1500人以上。 贵定县10万吨/年再生铝项目签约 贵州省黔南州贵定县人民政府与广东佛山市南海豪粤铝业有限公司于2022年5月11日签订了10万吨/年项目建设合约,不仅完善了贵定县铝回收和商用产业,而且有利于促进贵定县产业的延伸和转型。 福蓉25万吨/年再生铝及圆锭项目 福蓉科技有限公司2022年1月3日发表公告称,拟在福州市罗源县建设25万吨/年再生铝项目及其他项目。该项目分期建设,总投资50亿元。25万吨/年再生铝及圆铸锭项目占地239亩,位于金港工业园区。 四川TCL海能环境科技10万吨/年工程开工 据媒体报道,四川TCL海能环境科技有限公司10万吨/年绿色再生铝循环资源综合利用项目于今年2月19日在四川经济技术开发区袁家坝铝产园开工建设。 实美科技10万吨/年项目鸣锣开工 今年2月19日,湖北实美科技有限公司绿色再生铝循环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在四川广元经济技术开发区袁家坝铝产园开工建设,其生产能力10万吨/年。 万璞铝业拟建15万吨/年再生铝精深加工项目 广西万璞铝业有限公司拟投资1亿元建设15万吨/年再生铝精深加工项目,分两期建设,以废铝为原料,一期建6万吨/年再生铝合金圆锭生产线;二期建9万吨/年圆锭生产线。其中10万吨/年圆锭用于挤压铝型材,其余的销往市场。另外,还在铝灰综合利用车间建设了一条铝酸石粉生产线,以工厂收集的铝灰为原料,配以石灰右后在回转窑内生产铝酸石粉。 伊电集团洛阳地区50万吨/年再生铝项目及恒康三门峡50万吨/年再生铝工程 今年4月6日,河南省第四期“三个一批”项目建设活动分别在洛阳和三门峡市举行。其中包括:伊电集团计划在洛阳地区投资建设10万吨/年电池箔、双零箔新材料及50万吨/年再生铝产业园项目;依托恒康铝业有限公司在三门峡地区建设50万吨/年再生铝项目,同时引进下游铝精深加工企业入驻园区,生产热轧厚板、铝箔等。“三个一批”活动,指签约一批、开工一批、投产一批活动。 商丘再生铝基地 河南商丘市梁园产业集聚区本着高标准、高品质的原则将园区打造成有全国示范作用的产业基地。该园区占地2200亩,建筑面积16.2万平方米,厂房17座。该园区将采用先进工艺与设备,充分利用光电、风电、储能及生物质能、地热能等打造成再生铝基储能新材料产业园。 六安与蔚来共建电动车零部件低碳循环产业园 今年6月10日,安徽省六安市人民政府与蔚来汽车集团签署了框架合作协议,共建六安经开区智能电动汽车零部件配套产业园区,并在行业交流、人才互动等方面展开合作,以形成相互促进、相互提升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合作范式,定位铝压铸低碳循环产业园区。该园区分期建设,一期占地900亩,2023年上半年建成投产,具备30万吨/年铝压铸件产能,蔚来汽车铝压铸产品将降低碳排放50%。 辽源10万吨/年再生铝项目 吉林省辽源市高新开发区积极推进吉林巨晟轻合金有限责任公司10万吨/年再生铝项目建设,于2023年投产。 应加强铝灰渣固危废弃物处理 铝灰是生产铝锭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废物,遇水产生氨,具有反应性和毒性。未经处理的铝灰会污染环境。铝材加工行业的铝灰有一次的、二次的和除尘灰,这些全是危险性废物,所以应加强铝灰渣固危废弃物的处理。 中铝郑州研究院二次铝灰的全量资源化利用 2021年初期,中铝郑州研究院设计建成的12万吨/年二次铝灰全量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一期(6万吨/年)在河南某铝厂运行。截至2020年12月17日,该生产线已处理二次铝灰1000吨,回收粗铝(>60%Al)90吨,回收高铝料约700吨,可用其制备镁铝尖晶石、炼钢精炼剂和铝酸石粉。该技术解决了二次铝灰处理时气体利用难、安全风险大及无害化渣杂质含量高、增值利用途径受限等技术难题,彻底实现了二次铝灰的无害化处理及全量资源化利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当前全国产生的二次铝灰约200万吨/年,采用该技术可为企业减少危险废物处理费60亿元/年,产品可创收10亿〜20亿元/年,既解决了一系列环保问题,又创造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可在全国所有铝企业推广应用。 酒钢高效回收利用铝渣 酒钢东兴铝业公司2022年初在行业率先采用电磁炉熔化铝渣,铝回收率达到85%,烧损率大幅下降,推动了企业绿色低碳发展。采用传统的破碎筛选法回收,不但能耗高,烧损率高,而且对环境不利,铝的烧损率高达48%。通过研究,该公司采用中频炉熔化铝渣获得成功,降低回收成本,提高回收效率,能耗大幅降低,铝的烧损仅有15%左右,回收率上升到约85%,相当于多回收3600吨/年。

  • 和胜股份与宁德时代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共同推进产业发展

    12月12日,和胜股份发布公告表示,已与宁德时代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新能源产业零部件领域开展全面深度合作,达成战略伙伴关系,共同推进产业发展。值得注意的是,本次战略合作协议为构建双方合作框架的指导性协议,后续具体项目及具体合作事项,以双方签订的具体协议为准。 根据双方签署的战略合作协议内容显示,本次合作旨在打造新能源产业零部件全生命周期合作模式。进一步加深双方在新能源产业的合作,开展新能源汽车电池系统下箱体等深入合作,共同推动相关产品在新能源行业应用场景下的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共同推动提高绿色制品及循环产品在新能源行业的应用比率。 同时,深化双方全球化配套合作模式,加强双方共同开发海外项目的合作模式,积极探索海外合作和加工生产基地的建设,实现双方全球化配套合作。并大力推动供应链的可持续发展,满足碳排放和碳足迹的需求,并保持领先地位。 和胜股份主营业务为工业铝挤压材及深加工制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综合运用熔铸、挤压、深加工、集成装配等环节的各项工艺技术,为新能源汽车行业和消费电子行业客户提供“一站式”整体解决方案。致力于拓展高端工业铝合金材料在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应用。 公司目前有3C与新能源汽车两大核心产业群,服务国内外诸多高端品牌。一直致力于成为技术驱动的新材料和新能源集成部件供应商,推动高端工业铝合金材料在新能源汽车行业和消费电子行业的应用。 2022年前三季度,得益于汽车部件类产品销量增加,和胜股份累计实现营业收入21.25亿元,同比增长36.07%;前三季度净利润达到1.41亿元,同比增长12.21%。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