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2

  • 新型储能发展路径、展望与建议(摘要)

    中国储能网讯: 一、发展路径 储能与波动性可再生能源关系 VRE发电量占比、电力消费总量、电力负荷特性决定储能资源需求; VRE电量<20%,储能增速平缓,VRE电量>40%,储能需求增速加快,碳中和阶段VRE电量60-70%,储能功率占负荷高峰1/3以上 (主要灵活性资源)容量需求为日均用电量10-20%,放电时长7-10小时。 中国碳中和电力系统: 灵活性资源与储能 新型储能新增5.9GW,累计11.2GW 2022年我国新型储能新增装机量约5.9GW,占比为40.1%。鲤离子电池占比为90.7%,液流电池占比为3.5%,压缩空气占比为1.9%。 2022年储能累计装机功率为56.9GW,其中: 新型储能累计装机11.2GW,占比19.8%,抽水蓄能45.1GW,占比79.3%;蓄冷蓄热累计装机功率约为0.5GW,占储能装机总量的0.9%。 新型储能技术进展 锂电池价格走势 新型储能价格下降 2022年底电池级碳酸理60万元/吨,2023年4月快速回落至20万元/吨以下,5月回升至接近30万元/吨。 2023年1-3月,系统平均中标价1.5元/Wh,EPC平均中标价1.8元/Wh (来源: 物理化学电源协会储能分会) 2023年4月,2h系统平均报价1.3元/Wh,4h系统1.1元Wh,EPC报价1.4-2.2元/Wh (来源: 储能与电力市场) 280Ah产品成为主流,储能电芯标准化有助于降低系统投资。 鲤电池成本下降潜力 新型储能技术:移动储能 电动汽车车网互动 : 日历寿命内动力电池充放电能力> 车辆出行需求,边际储能成本接近于0。 2022年保有量超过1300万辆,销量渗透率25.6%;2030年保有量8000万-1亿辆,2060年45亿辆。 熔融盐储热成本 熔盐储热工作温度290-560摄氏度,提高储热温度可提升热电效率,600摄氏度以上进入超临界CO2热发电,效率比蒸汽机组高3-5%,使光热发电效率提高10%,发电成本下降20%以上。 绿氢经济性 二、前景展望 三、建议 1、降低新型储能市场准入门槛(FERC、英国):在政策上做好迎接更多小规模储能参与市场的准备,并优化出清算法、提升算力以应对更多投标 。 2、推进辅助服务与现货市场建设:在供给侧建立调峰竞价机制 (FERC/广东、华北等) ,在更多省份推广按调频效果付费的机制。 3、完善电力市场交易模型(加州/PTM):建立完善的能量市场出清模型,使之适应储能的荷电状态约束、老化成本等特性。 4、探索储能容量定价与交易机制(加州/PTM/英国):差异化考虑不同能量功率比储能的容量价值.可开展以储能容量的使用权为标的的交易机制。 5、探索管制渠道补偿可行性(澳大利亚/加州/PJM):分析储能从被管制渠道获取收益的可行性,研究储能通过输配电价回收成本的比例,形成一揽子解决方案。 6、完善分布式储能市场参与机制(澳大利亚/加州):开展聚合商聚合分布式资源 (国内新能源配储的试点项目,探索研究储能参与配电网侧直接交易的机制。

  • 》查看SMM钴锂产品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订购查看SMM钴锂产品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5月10日晚间,嘉元科技公告,为了充分利用公司在锂电铜箔领域的相关技术储备及优势地位,进一步拓展公司在新材料业务领域的战略布局,推动公司整体发展战略,进一步延伸公司产业链,更好地优化公司资源配置,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公司拟与吴鹏设立“深圳嘉元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亿元,公司持有新公司90%股权。新公司拟开展光伏储能的项目筹划、EPC、运营维护、智慧服务等业务,择机拓展以铜箔为基础的材料研发、应用设计、产品销售以及场景服务。 公告显示,嘉元科技拟成立的新公司定位为“光储一体全流程资产集成开发建设运营平台”,将上游的硬件、服务、金融与下游的客户需求整合起来,发挥公司的资源优势,形成多方共赢的正和链条。新公司不投资厂房和设备、不持有资产,轻资产运作;并且可以承接光储项目的后期维护获得持续性收入。 新公司的业务以光伏为主、储能为辅,客户方向以工商业光储为主、公共资源为辅,积极探索碳交易、绿电的实施路径。 据国家能源局数据,在光伏领域,2022年,国内新增光伏装机87.41GW,金额超3000亿元,分布式再次超过地面电站,占比达到58%。户用光伏:新增25.2GW,同比增长17%(去补贴第一年,2021年有0.03元/度补贴);工商业分布式:新增25.9GW,同比增长236%;地面电站:新增36.3GW,同比增长42%。2023年一季度,全国新增并网容量33.65GW,金额超1200亿元,其中集中式15.52GW,分布式总计18.13GW,户用光伏9GW、工商业9.1GW。 在储能领域,2022年中国新增装机83GW/14.92GWh,同比增长214%/210%,增速强劲,实现了两番的增长,预计2023年新增装机将达9.82GW/22.11GWh,储能万亿级市场大门已经悄然开启。 截至2022年底,全国新型储能装机中,锂离子电池储能占比94.5%、压缩空气储能2.0%、液流电池储能1.6%、铅酸(炭)电池储能1.7%、其他技术路线0.2%。从2022年新增装机技术占比来看,锂离子电池储能技术占比达94.2%,仍处于绝对主导地位,新增压缩空气储能、液流电池储能技术占比分别达3.4%、2.3%,占比增速明显加快。此外,飞轮、重力、钠离子等多种储能技术也已进入工程化示范阶段。 在双碳领域,2022年,全年核发绿证2060万个,对应电量206亿千瓦时,较2021年增长135%;交易数量达到969万个,对应电量96.9亿千瓦时,较2021年增长15.8倍。截至2022年底,全国累计核发绿证约5954万个,累计交易数量1031万个,有力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国家能源局表示,2023年,将积极适应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的新要求,推动完善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制度,提升绿色电力消费水平。 嘉元科技表示,新公司拟开展的光伏、储能、碳交易和绿电等业务,能很好地与嘉元科技主业形成协同效应,提高公司竞争力,增加销售规模和利润,促进全产业链的发展。 在业绩方面,嘉元科技2022年实现营收46.41亿元,同比增长65.5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21亿元,实现铜箔产量52,859.90吨,实现铜箔销量49,054.12吨。 2023年一季度,嘉元科技实现营业收入9.84亿元,同比增长2.2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683.49万元,同比下降78.83%。 根据规划,嘉元科技力争2023年实现电解铜箔产能达到10万吨,并加强在PCB高端铜箔领域布局,丰富和优化产品结构。 电池网还注意到,除了嘉元科技,另一锂电铜箔领域上市公司诺德股份(600110)也在加快光伏与储能业务布局。 2月22日,诺德股份公告,公司拟在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投资设立全资子公司,公司名称:诺德光伏能源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5亿元人民币。本次设立全资子公司,为公司进一步开拓全国范围内的光伏、储能等业务领域所需。 今年一月份,诺德股份还与江西省贵溪市人民政府签订合作协议,合作推进开展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开发工作,该项目由诺德股份子公司诺德晟世新能源有限公司负责具体实施。 此外,早在2022年9月21日,诺德股份公告变更营业范围,增加了太阳能发电技术服务和储能技术服务等;同年7月7日和7月18日,公司相继成立了诺德晟世新能源有限公司和深圳市诺德光伏新能源有限公司两家光伏领域公司。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