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3

  • C919大飞机订单已超千架 商飞透露C919必将提速扩产 大飞机产业链蓄势待发

    1月12日,上海市人大代表、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张玉金透露,C919大飞机必将提速扩产。目前第一批订单在东航,多家航空公司都在争取订单。C919规划未来五年,年产能计划到达150架,现在已经有1200多架的订单,产能进入成熟期,必然会有质的升级。机构预计2030-2040年,随着全产业链的逐步成熟,飞机运营、配套维修能力的完善,市占率逐步提升,国产大飞机也有望迎来的黄金时期。相关标的:中航西飞(000768.SZ)、光威复材(300699.SZ)、爱乐达(300696.SZ)、中航高科(600862.SH)、航发控制(000738.SZ)。 C919大飞机是由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研制的一款168-190座级窄体干线客机,专为短程到中程的航线设计,属于单通道150座级,标配168个座位,最多可容纳190个座位。此前2022年12月29日,中国商飞公司向市场交付第100架ARJ21飞机,国产喷气支线客机迎来了批量化生产、规模化运营、系列化发展的新阶段。 目前国产大飞机C919正进行密集验证飞行,C919飞机完成航线验证飞行后,中国民航局将对验证结果进行审定和检查,确认东航具备安全运行C919飞机能力之后,颁发相应运营许可,中国东航争取在2023年春将C919正式投入商业载客运营。 1月10日,上海市科委发布《2022上海科技进步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底,C919大型客机累计获得32家客户1035架订单,CR929客机加快研制,已完成首轮需求验证,首批飞机级和系统级需求验证率达98%,持续开展复材机身研制。 根据新思界发布的《2023-2027年中国大飞机行业市场行情监测及未来发展前景研究报告》显示,2021年空客交付民用客机数量占比全球民用客机总量达到60%;波音交付数量占比达到32%;中国商飞交付占比仅为2%。未来在国产大飞机C919交付进展不断加快背景下,波音与空客在全球民用客机市场的垄断格局有望被打破,国产型号市占率将不断提升,未来市场发展空间广阔。 据中国商飞预测,未来20年中国将接收民航客机9284架(其中支线客机958架、单通道客机6288架、双通道客机2038架),市场总价值超9万亿元。 中泰证券表示,随着机电、航电系统相关设备、零件的国产化,中国民航大飞机的制造体系将会在培育起来的国际国内市场中,真正走向成熟。C919预计未来20年年均拉动超600亿元市场。 中航证券预计,2030-2040年随着全产业链的逐步成熟,飞机运营、配套维修能力的完善,市占率逐步提升,国产大飞机也有望迎来的黄金时期。 信达证券指出,发展大飞机对国民经济增长具有带动效应,大飞机产业链蓄势待发。该行建议的受益标的包括:1)机体结构产业链:大部段(中航西飞/洪都航空/中直股份)、零部件加工(中航重机/爱乐达)、钛合金(西部超导/宝钛股份)、碳纤维(中航高科/光威复材/楚江新材)。2)机载系统产业链:系统供应商(中航机电/中航电子)、元器件(中航光电/航天电器)、刹车盘/系统(北摩高科/博云新材)。3)航空发动机产业链:主机厂(航发动力)、核心配套(航发控制、航发科技)、高温合金(抚顺特钢、钢研高纳)等。 相关概念股: 中航西飞(000768.SZ):公司是C919飞机的零部件供应商之一,目前承担着C919飞机外翼翼盒、中机身(含中央翼)、襟翼、副翼、缝翼等部件的研制生产任务。 光威复材(300699.SZ):公司是碳纤维龙头企业之一,参与C919的PCD适航认证,并获得预批准。 爱乐达(300696.SZ):公司主要从事军用飞机和民用客机零部件的精密制造,以及航空地面工装的设计制造业务。产品涉及中航工业下属企业的多种机型,以及中国商飞C919、ARJ21,中航通飞AG600,波音B737、B737-Max、B747-8、B787-9,空客A320、A350,以色列G280公务机、B737\B767客改货,意航ATR等机型。 中航高科(600862.SH):公司大力推进航空复合材料在民用飞机、轨道交通和新能源领域的应用,以C919方向舵等复合材料结构为应用目标,突破了国产树脂和T300级碳纤维预浸料关键技术。 航发控制(000738.SZ):公司为国内唯一的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的研制、生产和试验基地。根据国家部署,公司一直积极参与民用航空发动机的研制,装备机型包含C919等。

  • 商飞释放信号!C919“必将提速扩产” 大飞机迈入产业化新阶段

    1月12日,上海市人大代表、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张玉金透露, C919大飞机必将提速扩产 ,抢占市场份额,国产大飞机事业将从全面研制向产业化阶段转型。 “目前第一批订单在东航,多家航空公司都在争取我们的订单。”张玉金介绍, C919规划未来五年,年产能计划到达150架,现在已经有1200多架的订单 ,产能进入成熟期,必然会有质的升级。 就在1月11日,工信部在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指出, 加快大飞机产业化发展,推动工业母机高质量发展。 西南证券等机构普遍认为,商飞起步阶段年产能可以达到50架左右,达产后预计在150架左右,未来产能继续爬坡后能够达到200架左右,年收入规模或达千亿。 回看C919的近期进展,12月26日,中国东航接收的全球首架C919开始了总计100小时的验证飞行。彼时,中国东航机务工程部副总经理史宏伟接受采访时表示, “我们争取在明年(2023年)春天,将C919正式投入商业运营。” C919对标波音B737和空客A320,是民航主力机型。中泰证券预计,到2040年我国平均每年将新增客机418架,其中单通道客机312架。假设未来C919国内市场占有率达1/3,则未来20年C919每年销量约104架;按照每架6.53亿人民币计算,则C919平均年销售额约679.1亿元。 对比竞品机型,方正证券指出,C919在整体设计上采用的先进技术更多、自动化程度更高,比同类飞机的油耗少12%-15%。 资料显示,大飞机主要由机体、机载设备和发动机等构成,其中机体价值占比30%-35%,机载设备价值占比25%-30%,发动机价值占比20%-25%。其中,C919飞机机体,如机头、机身、机翼、舱门、雷达罩等部分,由国内供应商自主完成。 多家机构认为,发展大飞机对国民经济增长具有带动效应, 一架大飞机通常有300-500万个零件,发展大飞机能带动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领域的发展,产业链蓄势待发。 据银河证券整理,A股上市公司中,C919产业链相关公司主要包括:

  • 首架C919正式交付东航 这些公司深度参与 国产大飞机万亿产业链“起飞”

    12月9日上午,中国商飞公司将向中国东方航空交付全球首架C919大型客机。 根据中国商飞发布的《2021-2040年商用航空发动机市场预测》数据, 预计未来20年,中国航空市场将接收50座级以上客机9084架,市场规模约1.4万亿美元。随着C919商业化开启,万亿级大飞机产业链正蓄势待发。 经《科创板日报》和东方财富Choice的数据梳理,航宇科技、航亚科技、西部超导、广大特材、铂力特等科创板企业涉足航空产业链。其中,航宇科技、西部超导、翔腾微电子等同时深度参与国产大飞机产业链。 ▍涉足大飞机产业链上市公司超过70家 在国产大飞机的供应商方面,红塔证券的研报显示,商飞公司的供应商主要分为两类。Ⅰ类供应商有中航机电、四川九州、中航光电、中航沈飞、中航西飞、中直股份、洪都航空、中航电子;Ⅲ 类供应商有中航重机、中国卫星、宝钛股份、抚顺特钢、银邦股份。 根据《科创板日报》和东方财富Choice的整理,涉足大飞机概念板块的上市公司超过70家。其中,航宇科技、铂力特、航亚科技、西部超导等为科创板上市公司。 记者了解到,航宇科技为国产大飞机C919的LEAP发动机的环形锻件供应商,已应用在国产大飞机C919上。 航宇科技相关负责人向《科创板日报》记者介绍,公司于2017年2月与GE航空签署五年长期采购协议,开始为新一代窄体客机LEAP发动机供应包括高压涡轮机匣、风扇机匣锻件等众多产品。之后, 2021年又一次参加GE航空LEAP发动机2023年-2027年期间供货全球招标,继续取得更加良好的战绩,供货品种和份额进一步提升 。 “以进入LEAP发动机长协供货为契机,航宇科技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全面进入英国罗罗、美国普惠、法国赛峰、美国霍尼韦尔和德国MTU等国际主流航空发动机客户的锻件供应商行列,产品进一步延伸覆盖国际主流宽体客机和商务机发动机,并签署相关产品的长期供货协议。”该负责人指出。 目前,航宇科技已与中国航发集团下属研究院所、主机厂形成长期紧密合作关系,全面承担国家军用、商用航空发动机项目型号环锻件研制,成为国内航发领域环锻件主承制单位之一,产品涵盖新一代国产军用航空发动机、长江系列国产商用航空发动机。 2022年1月,国务院发布《“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指出我国将重点推动C919大型客机示范运营和ARJ21支线客机系列化发展。 随着C919飞机交付的增加,航宇科技相关负责人认为,相应的LEAP发动机及其环锻件的需求清晰可见,公司面临着C919飞机带来的发展机遇。 “同时, 我们一直以来全面、积极配合参与国产长江发动机的同步配套研发,是长江发动机环锻件的核心供应商,得到了长江发动机项目单位的认可 ,也从此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准备,已经做好了迎接长江发动机研发成功后批产上量发展机遇的准备,相信航宇的努力终将在市场上得以体现。” ▍新材料、关键零部件、航空电子、GPU芯片等潜力巨大 除了航宇科技外,铂力特、航亚科技、西部超导等科创板公司也涉足大飞机产业链。 西部超导的核心业务为高端钛合金材料,目前公司产品已通过航空工业集团、中国航发集团等客户认证并已批量应用于多型号装备,也已通过中国商飞公司Ti6Al4V钛合金材料的资质认证。 资料显示, 西部超导生产的最大规格Φ650mm钛合金棒材被成功应用于C919飞机的大型承力结构件的研制 ;生产的TC21、TC4-DT、Ti6242等钛合金Φ250mm~Φ550mm棒材被率先应用于新一代战机、运输机、航空发动机的大型承力零部件。 航亚科技则在半年报透露,其参与我国自研的CJ-1000/2000发动机(配装C919/CR929飞机)等重点型号任务,提供高、低压压气机叶片。 不过,创道硬科技创始人步日欣也向记者指出, 大飞机不应过度强调国产化率 。 “在商业飞机领域,能够实现整机的研发制造和交付,就已经非常成功。眼下,C919的核心系统、像动力系统,航电系统等,主要也是由国际厂商提供,单纯从品类上来讲国产化率并没有实际意义。 一名航天业内人士则告诉《科创板日报》记者, 国产大飞机对于产业链的利好是远期的 。 “ 民机的机载娱乐系统是中电科配套 ,其他飞控系统、部分航电系统是合资。 量产飞机采用较多的是国外供应商的产品。后续随着本土化的发展,会带来利好 。” 《科创板日报》了解到, 中电科航空电子有限公司的客舱与信息系统团队承担了C919大型客机客舱核心控制系统和信息系统的研制工作。 该司携手中电科泰雷兹航空电子有限公司打造了本土化iWO机载娱乐系统,可应用于C919、A320、B737等主流窄体机型。 此外,由 翔腾微电子自主研制的HKM9000 GPU图形处理器此前已通过C919座舱显控系统联试验证,转入适航认证阶段。成为国内第一款应用到民航领域的GPU芯片。 翔腾微电子副总经理王泉接受《科创板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公司第二款芯片也正在研发中,性能能将比第一款芯片能高上10倍以上,预计在明年面市 。 对于未来大飞机产业链的发展,步日欣认为:“当下产业链上游,商业飞机对应的核心系统和部件,我们国内企业短时间难以突破,可以考虑从外围和边缘系统不断进行渗透,从而与大飞机产业充分融合,提升自身能力。在具体的产业链赛道方面, 新材料领域、机载电子系统是我比较看好的方向 。”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