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2个
中国储能网讯:赣锋锂电项目的落地是东莞加快布局新能源产业的一个缩影。 8月10日,赣锋锂电(东莞)新型锂电池及储能总部项目在东莞麻涌正式动工,该项目占地325亩、总投资50亿元,将在东莞建成“赣锋锂电储能板块总部”、赣锋新型储能电池研发中心及生产基地,项目建成后产值可达110亿元,成为赣锋锂电面向海外市场营销的展示窗口和营销服务中心。 赣锋锂电项目的落地是东莞加快布局新能源产业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东莞积极谋划新能源产业布局,近三年已推进102个新能源重大产业项目落地实施,投资总额达737亿元。 新能源产业项目在今年东莞市重大产业项目中表现十分亮眼。在当天举行的东莞2023年第三季度重大项目动工仪式上,共有78个重大项目启动建设,总投资616.7亿元。其中,在产业工程项目方面,有赣锋锂电、吉瓦森林、嘉尚动力和朗泰通等新开工新能源项目17个,总投资145.1亿元。 当前,东莞通过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全周期全链条抓大产业、大平台、大项目,加快推动新能源产业延链补链强链,进一步壮大产业集群,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能源全链条现代产业体系。 赣锋锂电储能板块总部将落户东莞 重大项目是保持经济稳增长的压舱石,也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今年,面向新型储能产业发展“风口”,东莞积极推动新型储能项目建设,不断加码布局对赣锋锂电等产业龙头企业的引入。 8月10日上午,赣锋锂电(东莞)新型锂电池及储能总部项目在东莞麻涌正式动工。 动工仪式上,赣锋锂电董事长戈志敏介绍,赣锋锂业是全球领先的锂生态企业,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形成锂矿资源开发、锂盐深加工、金属锂冶炼、锂电池制造及锂电池回收五大业务板块。2022年赣锋锂业公司营业收入418亿元,实现净利润205亿元。 其中,赣锋锂电是全球固态电池技术的引领者,分别在江西新余、浙江宁波、江苏苏州、广东惠州、重庆、湖北襄阳等地建设了多个研发与生产基地,正努力打造锂电池制造板块。 在科技创新方面,赣锋建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等科研平台,开发了高安全长循环寿命磷酸铁锂电芯、TWS蓝牙耳机电池、可穿戴电子产品专用高容量锂电池、固态电池、pack模组及BMS系统集成服务,可提供专业的“绿色能源”解决方案。 “我们选择在东莞持续加大项目投资,正是看中了东莞良好的营商环境和优越的地理位置,东莞是锂电池产业人才聚集地,是海内外市场信息交汇地,是我们投资兴业发展的福地。”戈志敏说。 据了解,赣锋锂电东莞项目计划总投资50亿元,规划建设新型储能锂电池10GWh,3GWh轻型动力PACK,2GWh户外便携储能PACK产能,5GWh户用储能、工商业储能系统PACK产品,项目建成后产值可达110亿元。 戈志敏表示,赣锋锂电将在东莞建成“赣锋锂电储能板块总部”、赣锋新型储能电池研发中心及生产基地,成为面向海外市场营销的展示窗口和营销服务中心,未来将立足东莞开展新型储能电池系统的技术研发和市场推广,力争走在世界前列。 近三年推进100余个新能源产业项目 数据显示,今年1—7月,东莞重大项目完成投资703亿元,同比增长9.8%,新开工重大项目111个,建成投产重大项目57个,有效支撑东莞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梳理发现,在近几年东莞引入的重大项目中,新能源产业项目成为东莞积极招商引资的“香饽饽”,这与东莞现有产业优势和应用场景密不可分。 作为制造业大市,得益于全国领先的消费类锂电池产业实力,东莞集聚了一大批电解液、涂覆隔膜、负极材料等锂电材料领域的优势企业,锂电设备覆盖锂电池全产业链,锂电智能化设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2022年以来,东莞先后引进东莞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项目、赣锋锂电(东莞)科技有限公司年产10GWh新型锂电池及储能总部项目两大超50亿元重大项目,以及博力威锂电芯及储能电池研发生产总部项目、吉瓦森林(清溪)智能科技产业项目(一期)、洋兴氢蓝时代氢燃料电池系统研发制造项目等一批超10亿元重大项目,东莞新能源产业集群初显雏形。 数据显示,2021年-2023年,东莞共推进新能源重大产业项目102个,涵盖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新能源智能装备、新能源材料、新型储能、氢能等细分领域,投资总额达737亿元。 当前,东莞在松山湖、水乡、塘厦等区域集聚了一批具有核心技术的领先企业,汇聚了如赣锋锂电、新能安、博力威、凯金新能源、氢蓝时代、超业精密、恒翼能科技等一大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并推动新能源产业向链条化延伸、高端化发展。 记者了解到,在此次东莞第三季度重大项目动工仪式上,在新动工的59个产业工程项目中,有近1/4的重大项目来自新能源产业领域,包括赣锋锂电(东莞)新型锂电池及储能总部、正扬汽车零部件研发及生产基地等17个新能源项目,总投资达145.1亿元。 尤其是在储能板块,除了赣锋锂电之外,嘉尚动力、朗泰通、佰仕通和吉瓦森林等储能企业加大了对东莞的投资力度,纷纷将新能源制造中心和企业总部落户到东莞,进一步加速产业链“建延补强”,促进东莞新能源产业集聚发展。 嘉尚动力储能锂电池生产项目由广东嘉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用地面积约81.3亩,总投资10亿元,主要从事锂离子聚合物电池研发、生产和销售。项目建成达产后,预计年产低速车动力锂电池及储能锂电池8GWh,年产值约30亿元。 朗泰通集团总部及新能源电池项目总投资8亿元,用地面积约58.43亩,主要从事新能源锂电池、镍氢电池及PACK成组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预计年产锂离子电池67500万Ah、镍氢电池29442万Ah。 业内人士表示,未来,随着一批新能源产业项目落地投产,将进一步助力东莞延伸新能源产业链,推动形成新能源产业集聚发展生态圈,牵引带动东莞经济加快高质量发展。
东莞再度放宽楼市调控政策。 12月26日,东莞市住建局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房地产调控政策的通知》。《通知》显示,东莞市莞城街道、东城街道、南城街道、万江街道、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商品住房,须自商品房买卖合同(或房地产买卖合同)网签备案之日起满3年或取得不动产权证满2年方可上市交易,上述区域暂停实行商品住房限购政策。 此外,东莞市其他区域的新建商品住房须自商品房买卖合同网签备案之日起满3年方可上市交易,二手商品住房暂停实行限售政策。 随着上述通知的下发,东莞限购区域全部暂停实行商品住房限购政策,这意味着东莞市全域放开住房限购。 “东莞此次全面放开限购是落实因城施策之举,本次政策加大了住房消费支持力度,对购房者而言是一大利好消息。”诸葛找房数据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关荣雪表示。 易居房地产研究院智库总监严跃进认为,东莞全面废除限购意味着政策调控进入到新阶段,通过减少对房地产交易市场的约束,为新一轮楼市复苏提供新动力。 “本次东莞发布新政,短期内将刺激楼市成交,同时有利于提振东莞当前较为低迷的市场信心。”中指研究院广州公司研究主管陈雪强称。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以来,东莞已多次放松房地产调控政策,分别于4月28日、5月14日、7月4日、8月29日出台了四轮楼市新政。 其中,东莞“704新政”局部放松限购政策,短期内带动了市场成交的回升,但进入到传统“金九银十”阶段,东莞市场成交并没有走高,而是在政策利好消化后持续走低,10月份商品住宅成交套数不足两千套。 尽管今年东莞房地产政策频出,但整体楼市成交仍难有起色,从东莞2022年前11月的数据来看,楼市成交处于历史较低水平。 克而瑞数据显示,2022年1-11月东莞商品住宅成交面积258万平方米,同比减少43%;截至11月,东莞新房去化周期达25.5个月,同比增长50%。 “东莞限购政策的放松是地方楼市发展推动下的产物,一方面在此前强化政策调控下,东莞房地产市场运行逐渐回归理性,限制性住房消费政策迎来宽松局面是大势所趋,另外,由于明年东莞商品房供应较为充足,因此适度放开限购限售政策也是为明年市场供需两端稳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关荣雪表示。 事实上,在东莞之前,西安、杭州、南京等热点城市也调整了限购政策,新一轮需求端的政策纾困已经开始。据中指院统计,今年已有50城发布超百条限购优化政策,其中,放松限购的省会城市达到16个。 在限购政策优化带动下,部分重点城市房地产市场有所改善。“济南、青岛、合肥、苏州限购放宽后,短时间内购房情绪回升,潜在刚需及改善购房需求均得到阶段性释放。”中指研究院指数事业部市场研究总监陈文静告诉记者。 其进一步表示,短期来看,政策效果和城市基本面息息相关,基本面较好的城市政策优化后市场有一定程度改善,但基本面支撑度偏弱的城市,市场调整压力较大,市场反馈不及预期。 “展望2023年,中央政策核心目标在于全面落实保交楼,逐步引导房地产市场底部修复。地方需求端政策力度有望继续升级,其中一线及强二线城市调控政策或将局部放松,弱二线及三四线城市或将全面取消四限。”克而瑞分析师指出。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