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11个
多位参与价格谈判的消息人士1月31日称,日本买家同意第一季度铝升水为每吨85-86美元,较2022年第四季度水平下降13-14%,因为需求低迷且库存处于高位。 2022年第四季度运抵日本的西方优质铝升水为每吨99美元,且为连续第五个季度下降,并为自2020年第三季度以来的最低水平。 日本是亚洲地区最大的铝进口国,该国进口商接受的季度铝升水通常被视为区域铝升水的基准。 消息人士称,海外铝供应商最初对第一季度运抵日本的铝升水报价为每吨95-105美元,随着供需双方的谈判推进,海外供应商被迫下调报价。 消息人士称,日本汽车行业产出回升步伐乏力,需求也相对低迷,同时日本国内铝库存充裕。 Marubeni Corp本月稍早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12月末,日本三个主要港口的铝库存为381,830吨,而上年同期为296,500吨 供需双方这对第一季度的铝升水谈判自2022年11月开始就已经启动,这些海外铝供应商包括力拓和South32等。 有消息人士称,有部分日本买家在2022年晚期已经敲定第一季度的铝升水为每吨86美元,但其他买家则坚持卖家进一步下调报价,并在1月中旬接受了每吨85美元的铝升水报价。
迪拜环球港务集团(DP World)首席财务官Yuvraj Narayan周一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期间接受采访时表示,预计2023年全球集装箱运费将进一步下降15%-20%,随着需求放缓,更糟糕的情况还在后面。 迪拜环球港务集团是全球前十大港口运营商之一。Narayan表示,需求大幅下降的初步迹象是很明显的,随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等机构下调经济增长预测,某些航线上的运费已经出现了相当大的下降。 他警告称,“很明显,需求大幅下降,库存没有消化完,订单也没有出现。我们还没有看到最糟糕的情况。” Narayan指出,最大的问题出现在全球几大主要经济体身上,这些国家拥有着世界上最大的生产和消费群体。 Narayan称,航运运费已经比去年的峰值大幅下降了20%至50%。有三个最重要的因素在影响航运价格,分别是新冠大流行期间的运输中断、欧洲能源价格飙升导致的通货膨胀、以及全球供应链的严重中断。 他补充称,由于俄乌冲突和西方对俄罗斯的制裁,这些干扰持续存在。 Narayan表示,作为全球主要的港口运营商,DP World一直在与联合国和基辅商谈为乌克兰的粮食运输提供安全通道,但还没有获得必要的批准。他表示,“我们有能力做到这一点......如果他们说可以这样做,我们有信心可以做到这一点。” 乌克兰是全球主要的粮食种植国和出口国,但由于俄乌冲突,其出口量在过去一年大幅下降。Narayan还表示,俄乌冲突迫使DP World暂停了对俄罗斯的投资计划。 “有一些新的贸易路线将被建立,我们作为潜在的合作伙伴在那里,”他补充称,“基本上,我们搁置了一切,直到我们得到一个更清晰的地缘政治图景。”
韩国11月的半导体产量再次下滑,并创下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的最大降幅,这代表着韩国工业产出面临的巨大压力,同时也指出全球经济的放缓。 据韩国国家统计局周四公布的数据,韩国芯片产量连续第四个月萎缩,11月同比下降15%,这是2009年以来的最大降幅;芯片产量环比来看也下降了11%。 与此同时,韩国半导体库存却在11月同比增长了20%,较上月的增幅12.9%进一步增长,凸显出全球内存芯片供应过剩的现状。 此外,韩国整体工业产值较上年同期收缩3.7%,创下新冠疫情大流行以来的最大降幅。 国内外经济双遇冷 韩国芯片一般供应全球,被视作世界制造业的晴雨表,其产出的下降代表着全球市场对科技零部件的需求进一步降温。 展望2023年,俄乌冲突仍在延续,而包括美国在内的主要经济体进入衰退的风险正在上升,再加上疫情仍未结束,多重因素可能打击全球制造业需求。 这又再次威胁到韩国经济的前景。目前,韩国的经济增长已经感受到来自出口下降和国内利率上升的双重压力,全球经济的疲软加剧了人们对韩国黯淡未来的担忧。 然而,韩国财政部在另一份声明中表示,芯片需求疲软增加了一系列风险,让韩国经济前景更加不确定。而最近结束的卡车司机罢工和首尔的万圣节人潮踩踏事件也在加剧担忧。 这也让韩国央行在考虑货币政策时感到更多掣肘,其正在讨论明年是否还需要再加息一到两次。 目前横亘在全球央行心中的一个问题便是何时退出紧缩政策,而阴云密布的经济前景让已经加息了一年的韩国央行不得不更加谨慎。
韩国11月份半导体产量出现自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的最大降幅,拖累了该国工业产出,并表明随着全球经济放缓,海外对科技零部件的需求进一步降温。 韩国国家统计局周四公布的数据显示,韩国芯片产量连续第四个月萎缩,较上年同期下降15%,为2009年以来最大降幅。整体工业生产较上年同期萎缩3.7%,为疫情开始以来最大降幅。 经济活动的下降表明,这个与世界经济密切相关的国家的复苏势头正在减弱。韩国的增长已经受到出口下降和国内利率上升的压力,而海外的黯淡前景也加剧了人们的担忧。 随着美联储引领一波货币紧缩以抗击通胀,以及俄乌冲突仍在继续,包括美国在内的主要海外经济体出现衰退的可能性正在上升。 韩国财政部在另一份声明中说,芯片需求疲软增加了韩国经济前景更加不确定的一系列因素,其中包括最近结束的卡车司机罢工和首尔发生的人群拥挤悲剧的影响。 在考虑结束紧缩周期之际,更为暗淡的前景让韩国央行有更多理由保持谨慎。韩国银行已经加息一年多了,目前正在讨论明年是否再加息一两次。 据韩国统计局的数据,最新的产出数据显示,芯片产量也较上月下降11%,而11月份半导体库存较上年同期增长20%,高于上月的12.9%。 自去年10月以来,库存出现了两位数的增长,突显出全球存储芯片供应过剩,而韩国在这方面处于领先地位。芯片制造商正在重新调整投资计划,以应对国内外对其产品需求的下降。
由于借贷成本上升和经济前景不明朗,许多潜在买家无法进入市场,美国11月份的待售房屋销售量连续第六个月下降,降至有记录以来第二低. 周三,全美房地产经纪人协会(NAR)发布的数据显示,上月待售房屋签约指数下降4%至73.9,为2001年以来除新冠疫情外的最低水平。这一降幅比媒体调查的经济学家的所有预期都要大。 美联储为抑制通胀而采取的激进紧缩措施,对2022年的房地产市场产生了巨大影响。由于当前的借贷成本大约是今年年初的两倍,房屋销售量和价格已经连续数月下滑。 根据密歇根大学的一项调查,消费者认为目前的购房条件是上世纪80年代初以来最糟糕的。不过,抵押贷款利率在今年早些时候飙升至20年高点后,最近一直在回落。 NAR首席经济学家Lawrence Yun在一份声明中称:“抵押贷款利率的变化和房屋销售之间大约有两个月的滞后时间。随着整个12月抵押贷款利率的下降,购房活动在未来几个月不可避免地会反弹,并有助于经济增长。” 11月份未经调整的待售房屋签约量较上年同期下降了近39%。当月美国四个地区的签约待过户成屋销售均出现下滑,东北部和中西部地区降幅最大。 待售房屋销售通常被视为成屋购买的领先指标,因为房产通常在出售前一两个月签订合同。此指数基于一个样本,涵盖了多重上市系统每月约40%的数据。
据塔斯社周一援引俄罗斯副总理亚历山大·诺瓦克的话报道,由于天然气出口基础设施的关闭,俄罗斯2022年的天然气产量和出口预计出现下滑。 诺瓦克在接受采访时称,“到今年年底,天然气产量将比2021年减少12%,出口将下降约四分之一。这主要是由于出口基础设施的关闭。” 而去年,俄罗斯天然气出口同比增长了10%,达到7630亿立方米;出口量增长了3%,达到2500亿立方米。 诺瓦克补充道,预计今年液化天然气产量将增加8.7%。 诺瓦克当天还表示,由于欧洲天然气依旧短缺,该地区天然气价格将持续居高不下,不可能回到2021年初每一千立方米200至250美元的水平。他还提醒道,能源价格情况极其多变。 石油产量料上涨 尽管受到了西方制裁,莫斯科仍设法阻止了其石油产量的下降。 诺瓦克在采访中还称,“根据能源部的初步统计,尽管行业面临压力,但与2021年相比,今年我们的石油产量将增加约2%,达到5.35亿吨;出口量将增加7.5%,达到2.42亿吨。” 其中,初级炼油产能将下降2.9%至2.72亿吨。不过,车用汽油产量预计增长4.2%至4200万吨,柴油产量将增长5.9%至8500万吨。 副总理指出,“也就是说,即使炼油量下降,我们仍将拥有更多高质量的产品。” 尽管欧洲对俄罗斯实施的海运石油禁令已经于本月初生效,不过俄罗斯仍可以通过德鲁日巴输油管道向匈牙利、斯洛伐克和捷克共和国供应的石油。 目前,俄罗斯的石油出口正逐步转向亚太地区、非洲和拉丁美洲。 诺瓦克还指出,“欧洲曾经是我们石油产品销售的关键市场。到目前为止,我不知道有什么可以取代我们的燃料”,并表示对欧洲的长期决定“拭目以待”。
11月份,由于天气转冷,国内部分地区钢材市场需求呈下降趋势,钢材价格继续小幅下降。进入12月份以来,随着疫情防控措施的调整,市场预期有所好转,钢材价格呈小幅回升走势。 一、国内钢材价格指数小幅下降 据钢铁协会监测,11月末,中国钢材价格指数(CSPI)为108.47点,环比下降1.03点,降幅为0.94%,较上月收窄1.95个百分点;同比下降25.16点,降幅为18.83%。(见下图) 中国钢材价格指数(CSPI)走势图 (一)长板材价格均小幅下降 11月末,CSPI长材指数为113.86点,环比下降0.95点,降幅为0.83%;CSPI板材指数为108.11点,环比下降0.94点,降幅为0.86%,比长材降幅高0.03个百分点;与上年同期相比,长材、板材指数分别下降24.70点和22.55点,降幅分别17.83%和17.26%。(见下图、表) CSPI长材和板材价格指数走势图 中国钢材价格指数(CSPI)变化情况表 (二)主要品种钢材价格变化情况 11月末,钢铁协会监测的八大钢材品种中,除高线价格止跌回升、环比上升19元/吨外,其他品种价格均持续下降。其中,三级钢筋、角钢、中厚板、热轧卷板、冷轧薄板、镀锌板和热轧无缝管价格分别环比下降50元/吨、61元/吨、143元/吨、5元/吨、45元/吨、53元/和156元/吨。(见下表) 主要钢材品种价格及指数变化情况表 (三)各周钢材价格指数变化情况 11月份,CSPI综合指数总体呈窄幅波动走势。其中第一周下降,第二、三周小幅上行,第四周小幅下降;进入12月份以来,钢材价格连续三周回升。(见下表) 中国钢材价格指数(CSPI)各周变化情况表 (四)主要地区钢材价格指数变化情况 11月份,CSPI全国六大地区钢材价格指数中,除西南地区由降转升外,其他地区指数均继续下降,但环比降幅有所收窄。其中西南地区环比上升0.24%,华北、东北、华东、中南和西北地区钢价指数环比分别下降1.20%、2.12%、0.73%、0.95%和1.61%。(见下表) CSPI分地区钢材价格指数变化情况表 二、国内市场钢材价格变化因素分析 11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延续了恢复态势。由于天气转冷,北方大部分地区进入钢材需求淡季,钢价小幅回落;优化疫情防控工作的“二十条”对稳定市场预期起到了一定作用,钢价呈止跌趋稳走势。 (一)基建及制造业保持增长,房地产业继续下降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11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5.3%,比1-10月份下降0.5个百分点。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增长8.9%,比1-10月上升0.2个百分点;制造业投资增长9.3%,比1-10月下降0.4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9.8%,降幅较1-10月加大1.0个百分点。其中房屋新开工面积下降38.9%,降幅较1-10月扩大1.1个百分点;11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2%,增速10月份放缓2.8个百分点。从总体情况看,基础设施建设和制造业保持增长,房地产业继续回落,钢材总体需求态势变化不大。 (二)钢铁产量环比下降,钢材净出口量环比增加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1月份,全国生铁、粗钢和钢材(含重复材)产量分别为6799万吨、7454万吨和10919万吨,分别同比增长9.7%、7.3%和7.1%;粗钢日产248.5万吨,环比下降3.4%。另据海关统计数据,11月份全国出口钢材559吨,进口钢材75万吨,净出口钢材484万吨,环比增加43万吨。总体来看,11月份国内市场钢材供给量有所下降。 (三)煤焦价格环比下降,进口矿和废钢环比上升 11月末,国产铁精矿价格环比下降2.54%,CIOPI进口矿价格环比上升27.75%,废钢价格环比上升0.75%;炼焦煤和冶金焦价格由升转降,环比分别下降3.93%和9.75%。从同比情况看,上述原燃料价格均低于上年同期价格水平。(见下表) 主要原燃材料价格变化情况表 三、国际市场钢材价格降幅加大 11月份,CRU国际钢材价格指数为206.8点,环比下降16.3点,降幅为7.3%,较上月降幅扩大3.5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下降115.5点,同比降幅为35.8%。(见下图) 国际钢材价格指数(CRU )走势图 国际钢材价格指数(CRU)变化表 (一)长、板材价格均环比下降 11月份,CRU长材指数为241.6点,环比下降10.8点,降幅为4.3%;CRU板材指数为189.6点,环比下降18.9点,降幅为9.1%,比长材降幅高4.8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期相比,CRU长材指数下降36.4点,降幅为13.1%;CRU板材指数下降154.7点,降幅为44.9%。(见下图) CRU长材和板材价格指数走势图 (二)北美、欧洲降幅加大,亚洲降幅收窄 1、北美市场 11月份,CRU北美钢材价格指数为217.2点,环比下降20.4点,降幅为8.6%,较上月扩大2.7个百分点;美国制造业PMI为49.0%,环比下降1.2个百分点。11月末,美国粗钢产能利用率为72.8%,环比下降1.7个百分点。本月美国中西部钢厂钢材品种价格均有所下降。(见下表) 美国中西部钢厂钢材出厂价格变化情况表 单位:美元/吨 2、欧洲市场 11月份,CRU欧洲钢材价格指数为254.4点,环比下降20.4点,降幅为7.4%,较上月扩大2.8个百分点;欧元区制造业PMI为47.6%,环比上升1.2个百分点,虽较上月有所上升,但仍在48%以下。其中德国、意大利、法国和西班牙的制造业PMI分别为46.2%、48.4%、48.3%和45.7%,均有所回升。本月德国市场主要钢材品种中,除型钢价格略有回升外,其它品种价格继续下降。(见下表) 德国市场钢材价格变化情况 单位:美元/吨 3、亚洲市场 11月份,CRU亚洲钢材价格指数为174.5点,环比下降11.4点,降幅为6.1%,较上月收窄4.6个百分点;日本制造业PMI为49.0%,环比下降1.7个百分点;韩国制造业PMI为49.0%,环比上升0.8个百分点;印度制造业PMI为55.7%,环比上升0.4个百分点;中国制造业PMI为48.0%,环比下降1.2百分点。本月印度市场钢材品种,除中厚板价格保持平稳外,其余品种价格均继续下降。(见下表) CRU印度市场钢材价格变化情况表 单位:美元/吨 四、后期钢材价格走势分析 随着国内市场进入需求淡季,后期钢铁需求形势面临较大压力。随着稳经济、稳疫情政策措施陆续显效,国民经济恢复态势进一步巩固,钢材需求有望保持平稳。 (一)稳经济政策措施陆续实施,钢材需求有望平稳 党的“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提出的奋斗目标明显提振了市场信心。11月21日,工信部、发改委、国资委联合印发《关于巩固回升向好趋势加力振作工业经济的通知》,提出了17条促进工业经济协同发展具体举措;12月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经济工作研究分析会议,强调2023年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和投资的关键作用;12月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强调要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从后期形势看,国家对疫情防控做出重大调整后,有利于各地加力落实稳经济各项举措,国民经济将延续恢复态势,国内市场钢材需求有望保持平稳。 (二)钢铁产量环比持续下降,市场供需总体有望平衡 据钢铁协会统计,12月上旬,重点统计钢铁企业共生产粗钢1987万吨、生铁1783万吨、钢材1898万吨,平均日产分别为198.67万吨、178.30万吨和189.75万吨,环比分别下降2.06%、4.18%和8.14%。据此估算,12月上旬全国日产粗钢246.20万吨、环比下降0.88%,日产生铁221.95万吨、环比下降2.66%,日产钢材351.51万吨、环比下降2.68%。从后期情况看,随着钢铁产量持续环比下降,国内钢材市场供需态势有望进一步改善。 (三)社会库存持续下降,企业库存仍居高位 据钢铁协会统计,12月上旬,21个城市5大品种钢材社会库存量为735万吨,比11月末减少4万吨,下降0.5%;比年初减少53万吨,下降6.7%;比上年同期减少106万吨,下降12.6%。从企业库存情况看,12月上旬,比11月末增加4万吨,增长0.25%;比年初增加404万吨、增长35.80%;同比增加200万吨,增长14.98%。社会库存持续下降,企业库存仍居高位,显示需求端进入钢材消费淡季。 后期需要关注的主要问题: 一是天气转冷叠加疫情形势不利于下游需求释放。目前全国多个地区相继进入需求淡季,疫情防控“二十条”和新“十条”颁布实施,短期内形成的感染高峰也会影响市场需求。钢铁企业应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合理制定价格政策,维护钢材市场平稳运行。 二是铁矿石价格反弹不利于企业降本增效。11月份以来,进口铁矿石价格持续反弹。据钢铁协会监测数据显示,截止12月15日,CIOPI进口铁矿石价格上涨至112.15美元/吨,比10月末上涨了32.77美元/吨,涨幅达41.3%。而同期钢材价格仅上涨3.3%。后期企业降本增效压力有所加大。
美国抵押贷款利率连续第五周下降,这给今年因借贷成本上升而受到冲击的住房市场带来了些许缓解。房地美周四在一份声明中表示,30年期固定抵押贷款平均利率降至6.31%,为9月下旬以来的最低水平。 今年借贷成本的飙升冲击了房地产市场需求,让潜在买家望而却步,甚至导致一些卖家推迟上市房源。但在过去的一个月里,利率开始下降,导致购房申请略有上升。 房地美首席经济学家Sam Khater在声明中表示:“对房地产市场来说,好消息是最近利率的下降已经导致购买需求企稳。坏消息是,仍然很高的住房负担能力导致需求非常疲弱。”据悉,购房者一直受到住房负担能力问题的挤压。按目前的利率计算,60万美元贷款的月供为3718美元,高于去年年底的2565美元。 美联储此前已经暗示,利率可能会进一步提高。周三,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示,在将基准利率提高50个基点后,美联储在遏制通胀方面“还有一段路要走”。 因此,全年借贷成本的整体攀升将继续影响市场。经纪和数据公司Redfin Corp.预计,2023年将是自2011年以来美国房地产市场增长最慢的一年,不过该公司预计到明年年底利率将略有下降。
据美国财经网站CNBC供应链热图的最新数据显示,由于需求暴跌,美国在中国的制造业订单下降了40%。承运商一直在执行积极的运力管理战略,宣布更多的空航(blank sailing)和暂停服务以平衡供需。 Worldwide Logistics Group首席执行官Joe Monaghan表示:“由于需求锐减,来自亚洲的集装箱运费持续下降,在船舶利用率达到新低的情况下,迫使航运公司取消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航次。”由于集装箱船取消航行和海运承运人延误,美国物流经营者正准备应对1月初从中国运送货物的延误。 美国供应链数字服务公司project44表示,在疫情封锁期间达到创纪录的贸易水平后,自2022年夏末以来,从中国到美国的TEU(二十英尺标准集装箱)运量明显回落,包括8月至11月期间总箱量下降21%。 总部位于亚洲的全球航运公司HLS在最近关于海运业务环境的咨询中向客户表示,“对于航运业来说,这似乎是一个非常糟糕的时期。随着新船舶进入市场,我们面临着需求下降和运力过剩的双重问题。” HLS分析师预测,2023年箱量将进一步下降2.5%,而运力将增加近5%-6%,这将继续对2023年的运费产生负面影响。“经济的不确定性,地缘政治的担忧,还有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将使集装箱航运市场进一步复杂化。”HLS表示。 “OL USA”公司首席执行官Alan Baer表示,有一些库存调整的早期迹象。随着承运人取消了更多的船只,亚洲的整体业务量和订单继续低迷,并且在农历新年到来之前几乎没有明显上升势头。但其表示,“space(舱位)已经吃紧,虽然需求疲软,但1月份和整个第一季度的舱位可能处于溢价状态。从积极的方面来看,库存枯竭以及重启订单和交付周期的需要似乎正在缓慢上升。” 美国西海岸港口受到冲击最大 HLS援引的贸易数据显示,10月份美国从亚洲的进口量骤降至20个月以来的最低水平。从亚洲到美国西海岸的集装箱现货价格已经越过了盈亏平衡点,“进一步降低的空间很小”。 Project44副总裁Josh Brazil表示,西海岸的大型港口洛杉矶和长滩(Long Beach)经历了贸易量的大幅下滑,因为托运人将他们的一些货物转移到东海岸和墨西哥湾,以避免西海岸港口发生重大工会罢工的风险。 HLS预计大多数承运人将美西运价延长到12月14日,维持在每40英尺集装箱(FEU)1300-1400美元。然而,美东的运价预计将在12月上半月下降200或300美元,至平均3200-3300美元/FEU 。 空白(取消)航行数据显示,跨太平洋航线(中国至美国)的船舶运力继续大幅下降。马士基和MSC的2M联盟已暂停其12月份近一半的美国西海岸服务。海洋联盟(CMA CGM、中远海运、东方海外和长荣)和THE联盟(Ocean Network Express、Hapag-Lloyd、HMM和阳明航运)已将整体船舶运力削减40-50%,直至农历新年。 因此,托运人认为跨太平洋航线的货物舱位紧张,服务可靠性下降,包括MSC和Hapag-Lloyd在内的承运人也在中转航行中不接受货物以努力弥补时间。据物流经理称,这将造成两周的延误。MSC在给客户的最新通知中表示,“ETA仅供参考,如有更改,恕不另行通知。” 来自美国和欧盟的制造业订单下降也影响了越南,根据越南国家统计局的报告,自今年年初以来,每月有12500家公司倒闭,同比增长24.8%。根据HLS的数据,越南缺乏制造订单,加上贷款利率从6.5%上升到13.2%,导致许多公司关闭工厂。12月取消的驶往越南的海运航班增加了50%。
在持续通胀和利率上升的双重打击下,美国消费者信心11月降至4个月低点。 据悉,美国经济谘商会周二公布的数据显示,11月消费者信心指数从10月修正后的102.2降至100.2。媒体对经济学家的调查预测中值为降至100。 反映消费者六个月展望的预期指数降至75.4。消费者对当前状况的衡量降至137.4,为2021年4月以来的最低水平。 谘商会的经济指标高级主管Lynn Franco表示:“通货膨胀和加息的结合,将继续对消费者信心和经济增长构成挑战,直到2023年初。” 一代人以来最高的通货膨胀迫使许多低收入的美国人依赖信用卡和储蓄。尽管到目前为止,消费者表现出了很大的韧性,但借贷成本的上升使得为大额购买提供资金的成本更高。 谘商会的数据显示,11月消费者对房屋、汽车和主要家电的购买计划有所下降。 从塔吉特(TGT.US)到诺德斯特龙(JWN.US)等零售商一直在大幅打折,以清理积压的库存,尤其是在假日季。但到目前为止,由于价格仍然相对较高,消费者并没有蜂拥而至,而且在食品和房租等必需品上支出更多,导致许多人几乎没有剩余的钱来购买额外的东西。 11月,消费者对未来12个月通胀率中值的预期升至四个月高位,Franco将此归因于食品和汽油价格上涨。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将于周四公布个人消费支出价格指数,和10月份实际消费者支出数据。 尽管消费者对当前的劳动力市场状况持乐观态度,但他们对前景的看法却不那么乐观。认为目前就业机会“充足”的消费者比例上升至45.8%。然而,更大比例的受访者预计,未来6个月就业岗位将减少。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