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量连续15年全球第一 国际再生金属资源协作体系加速构建

4月29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举行2025年一季度有色金属工业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会上,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政策研究室主任李宇圣就再生金属产业升级与国际资源协作体系建设等问题回应了《资源再生》杂志记者的提问。

李宇圣介绍,2025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对持续深化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做出了新部署,即“加强废弃物循环利用,大力推广再生材料使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印发《关于2025年加力扩围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通知》,实施再生材料推广应用专项行动,支持汽车、电器电子产品等生产企业提高再生材料应用比例。工信部联合多部门印发了《铜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铝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提出要加强废铜铝加工配送能力,推进原料规范化回收和精细化分选,鼓励符合要求的再生铜铝原料进口,支持铜冶炼及铜铝加工企业提升再生铜铝使用比例,推动高值化利用。

在鼓励技术创新方面,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绿色技术推广目录(2024年版)》,包括了“废旧锂离子电池综合回收利用技术”“金铜冶炼含砷废渣综合利用技术”“废旧动力电池有价组分清洁回收技术”等,并鼓励金融机构通过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碳减排支持工具等,加强对《目录》内绿色技术应用的融资支持。

李宇圣表示,2024年我国再生有色金属产量达到1915万吨,连续十五年位居世界首位,进口再生铜铝原料实物量超过400万吨,占原料总供应量的23%,较2023下降1.7个百分点,基本形成了以国内回收为主,进口作为重要补充的原料供应结构。与此同时,我国正积极构建更具韧性的国际资源协作体系以降低外部风险冲击。

一是进口管理政策不断完善,进口品种不断增加。新版再生铜铝原料进口管理公告和相关海关检验规程已于2024年11月起实施,增加了符合指标要求的黄铜、青铜、白铜、高铜等再生铜合金、再生变形铝合金和再生纯铝原料进口。锂离子电池用再生黑粉原料的进口管理公告已完成征求意见,符合标准的再生黑粉原料将纳入自由进口范畴。此外,溅射后靶材进口管理政策也在有序推进,旨在将钽、钴、镍、钨、钼、钒等关键战略金属资源回收循环利用。

二是国外设立回收工厂,拓展回收网络的覆盖范围。继我国企业在越南、马来西亚、泰国、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设立再生有色金属原料拆解分选回收生产线之后,我国企业已开始在日本、韩国、巴基斯坦、孟加拉、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建立分选厂回收有色金属再生资源,大大拓展了国际再生原料来源,增强了境外再生资源供应韧性。

三是原料进口国别增加,再生原料来源更加广泛。以进口再生铝原料为例,进口国家和地区数量已经增至95个,较2023年多了6个,进口超过1万吨再生的国家和地区数量达到了22个,较2023年增加了4个。

四是海关进一步优化口岸营商环境,促进通关便利。海关总署在内陆地区开展了再生金属原料转关试点,为进口企业降低运输物流成本,提高通关效率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全面推进智慧海关建设,出台了十六条具体措施,“优流程、简手续、提效能”,助力企业降成本、增活力,持续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

暂无简介

陈雪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