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余个电池领域项目终止 谁在打退堂鼓?谁在逆势布局?

2024年,电池新能源赛道的进与退交织上演。

一面是内卷加剧赛道拥挤,一面是未来市场增量可期,剧烈博弈之下,有人打退堂鼓,亦有人逆势布局。

从电池到材料 多个项目终止

从电池网统计的信息来看,截至目前,年内已有华体科技、美利云、西藏珠峰、科翔股份、芳源股份、惠云钛业、华软科技、天力锂能、易成新能、宝明科技、安凯客车、江淮汽车、弗迪电池、浙储能源、国际实业、豫光金铅等公司宣布终止项目投资或定增募资。

2024年电池新能源产业终止投资项目动态汇总

上述终止投资项目公司中,跨界者身影频现,例如,主营道路照明的华体科技、主营造纸业务的美利云、主营印制电路板企业的科翔股份、主营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的华软科技、主营新型面板显示器件的宝明科技等。

不仅如此,还有多个锂电池项目官宣建设进度放缓。其中,宁德时代宣布,2022年定增项目“广东瑞庆时代锂离子电池生产项目一期”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日期从2024年6月1日延期至2026年12月31日;珠海冠宇在其2024年半年报中提到,浙江年产10GWh锂离子动力电池二期项目、重庆年产15GWh高性能新型锂离子电池项目及德阳一期25GWh动力电池生产项目建设进度有所延缓,现已暂停项目建设……

此外,近年来,储能产业备受政策热捧,2024年,“发展新型储能”更是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各级政府纷纷开始真金白银扶持储能产业发展。

政策力挺之下,储能赛道被视为投资圈顶流赛道,吸引了各路资本疯狂入局,但“审而未建”“建而不用”等矛盾也较为突出,特别是新能源配储项目,总投资额上升,项目收益率却下行,极大地影响了企业投资热情。有消息称,一些企业斥巨资投建的产能面临闲置状态。

在这样的背景下,储能领域多个项目宣告终止或暂缓推进:黑芝麻“投资35亿元的年产8.9GWh储能电池项目”暂缓建设;国际实业控股子公司江苏中大杆塔终止“4GWh磷酸铁锂储能电池PACK集成生产线项目”……

除了锂电赛道,在下一代电池方面,也不时有相关项目规模收缩、建设放缓的消息传出。

3月,科翔股份公告,结合公司战略发展等因素,公司决定终止与江西省赣州市信丰县人民政府签订的《新建6GWh钠离子新能源电池项目投资意向合同书》。

7月,有消息称,中国台湾固态电池生产商辉能科技表态,计划控制扩张速度,放缓其法国固态电池超级工厂建设进程。

不止于国内市场,海外车企及电池企业扩张计划也有所放缓。仅下半年以来,就有多家公司透露出电池业务暂缓扩张的消息。

据韩国媒体报道,LG新能源将推迟其在美国密歇根州第三家工厂的竣工时间。该工厂是LG新能源与通用汽车的合资工厂,自2022年6月动工,投资规模达26亿美元,原计划在今年年底完工,2025年初开始量产,规划年产能50GWh。

电池网注意到,早在今年年初,LG新能源就曾预判,由于整车企业对库存的控制趋于保守,以及金属价格的持续下跌,预计全球电动汽车电池增长将暂时放缓。

据外媒报道,瑞典电池企业Northvolt的首席执行官Peter Carlsson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公司可能会推迟四个主要工厂的扩产时间表,目前正在“从资本配置的角度”审视其长期战略,并制定“对于这些项目来说比较现实的时间计划”。

梅赛德斯-奔驰首席技术官Markus Schaefer曾提到,由于预计电动汽车销量将下降,奔驰将在增加电池产能之前观望电动汽车需求是否回升,这意味着奔驰将不再需要最初计划在2030年实现的电池产能。此前,有外媒消息称,奔驰和Stellantis合资成立的电池公司ACC已经停止在德国和意大利建设电池工厂。

全球最大锂矿商雅保对外宣布,叫停澳大利亚克默顿工厂的一条锂加工生产线的建设,并对当地另一条生产线进行“保养和维护”。

巴斯夫表示,放弃在智利投资锂矿资产的计划,已退出与Wealth Minerals的初步谈判;计划在2024年底之前停止德国克那普萨克地区和法兰克福生产基地的生产,并随后关闭这两个生产基地;暂停在西班牙塔拉戈纳建设电池回收站的计划。

从政策到市场 产能扩张转向理性

综合来看,终止或者暂缓推进的原因,无外乎全力消化已有产能、市场需求不振、赛道拥挤竞争激烈、海外订单存在不确定性等等。

政策层面,近年来,各级政府不断推进“加强重点行业统筹布局和投资引导,防止产能过剩和低水平重复建设。”

今年6月发布的《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条件(2024年本)》再次强调,引导企业减少单纯扩大产能的制造项目,加强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8月19日,工信部将拟公告符合《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条件》企业名单(第八批)予以公示,共有27家企业入围。

这一锂电池行业白名单实行动态管理。经电池网梳理,自2017年4月第一批名单发布以来,符合规范条件的企业名单已发布七批,撤销企业名单已发布两批。去除已撤销的7家企业,目前符合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的企业已达69家,加上拟公告的第八批企业名单,符合规范条件的企业将达近百家。

市场方面,据电池网不完全统计,今年1-7月,电池新能源产业链新投资扩产项目达195个,其中有160个项目公布了投资金额,投资总额约4737亿元。

尽管官宣的数额极为巨大,但部分项目是否能落地实施还存在不确定性,且企业投资都有各自的节奏,项目普遍分期建设,首期建设后,后续投资是否推进也存在诸多变数。

另外,从投资主体来看,大多数是初创企业及二三线企业,头部企业扩产力度也是大幅“缩减”。

电池网从相关锂电装备企业获悉,今年以来,电池领域投资扩产明显放缓,部分在手设备订单存在交付推迟或者取消的情况,而新增设备订单多数为技改项目,规模通常在2GWh以内,而以往的电池投资项目,动辄超10GWh,甚至超50GWh。

“电池新能源行业目前处于周期调整中,结构性产能过剩存在已久,不过横向对比其他行业来看,在全球经济下行的大环境下,电池新能源虽然市场增速有所放缓,但依旧在保持正增长,短期的国内大循环堵点与国际循环干扰不会改变赛道长期向好趋势。”中关村新型电池技术创新联盟秘书长于清教提醒,须谨防别有用心地炒作“产能过剩”,过分夸大过剩风险。

从国内到海外 龙头企业逆流而上

而在电池新能源市场内卷加剧的同时,海外也频频遭遇逆风。

8月26日,加拿大政府不顾中方一再反对和严正交涉,一意孤行宣布对中国电动汽车等加征关税。

欧盟对中国产电动汽车进行反补贴调查的最终结果草案(图片来源:欧盟委员会)

欧盟对中国产电动汽车进行反补贴调查的最终结果草案(图片来源:欧盟委员会)

8月20日,欧盟委员会公布对中国产电动汽车进行反补贴调查的最终结果草案,拟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17%至36.3%的反补贴税。

5月14日,美方发布对华加征301关税四年期复审结果,宣布在原有对华301关税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对自华进口的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电池、关键矿产、半导体以及钢铝、港口起重机、个人防护装备等产品的加征关税。

在机遇与困境的夹缝中求发展,部分国内外龙头企业选择逆流而上,加大产能布局。

6月28日,湖南裕能公告扩产磷酸铁及硫酸盐正极材料,拟在贵州省福泉市双龙园区投资建设50万吨/年铜冶炼项目及新增30万吨/年磷酸铁、30万吨/年超长循环和超高能量密度磷酸盐正极材料生产项目。根据协议,本次项目滚动投资预计150亿元。

7月8日,比亚迪深汕第三期项目签约,预计投资总额达到65亿元人民币,将用于建设电池PACK生产线和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制造厂。

7月8日,珠海冠宇也发布公告,基于公司消费类客户需求及完善公司海外产业布局战略的需要,公司全资子公司优尼思科技马来西亚有限公司拟投资建设马来西亚冠宇电池新能源项目(最终项目名称以实际备案名称为准),总投资额预计不超过人民币20亿元。

海外扩产的不止珠海冠宇,据电池网不完全统计,从国内锂电池企业海外建厂整体情况来看,我国锂电池企业海外建厂数量已超39个(包含电芯、模组PACK工厂),其中,24个工厂公布了规划产能,总计超过558.5GWh。

国内锂电池企业海外建厂进度汇总

电池材料方面,截至8月中旬,仅在中游锂电池材料领域(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四大主材及铜箔铝箔两大辅材)领域,海外生产基地布局就超过43个,其中正极材料及上游前驱体生产基地占比过半。43个项目中,24个工厂公布了投资额,总投资约1448亿元。

国内中游锂电池材料企业海外建厂进度汇总

另据研究机构EVTank、伊维经济研究院联合中国电池产业研究院共同发布的《中国锂电产业链企业出海战略研究报告(2024年)》,截至2024年6月,中国锂电产业链企业公布的海外总投资金额达到5648亿元,其中欧洲是中国锂电产业链企业主要出海目的地,占比达到37%,其次为东南亚地区,而美国受地缘政治影响,投资额占比仅10%,其他地区中,如摩洛哥在产业基础和政策利好下,或为“借道出海”提供选择,受到中国企业青睐。

海外企业方面,近期也有多家公司开启逆势扩张。

8月15日,澳大利亚锂矿公司Pilbara Minerals发表声明称,将以全股票交易形式收购拉丁资源公司,收购金额约为5.6亿澳元(约合27亿人民币),此举将使其掌控拉丁资源公司位于巴西米纳斯吉拉斯州的萨利纳斯锂矿项目。有消息称,此次收购是皮尔巴拉公司的首次国际扩张。

8月17日,德国保时捷股份公司宣布,有意收购德国瓦尔塔公司旗下制造汽车动力电池的子企业多数股份,成为这家陷入财务危机的电池生产企业债务重组后的新股东。

8月28日,韩国电池制造商三星SDI表示,已经与通用汽车公司达成协议,两家公司将投资约35亿美元在美国印第安纳州建设一家合资电动汽车电池工厂,该工厂初始年产能为27GWh,目标在2027年开始大规模生产,年产能预计将提高到36GWh。

……

结语:《人民日报》在谈到中国经济长远发展时曾提到:“‘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新征程上,有风有雨是常态,风雨无阻是心态,风雨兼程是状态。”

2023年,全球动力电池出货量超865GWh。根据研究机构EVTank的预测数据,到2030年全球动力电池出货量将达到3368.8GWh,相比2023年仍然有接近3倍的增长空间,而包括核能、氢能、生物质能、太阳能光伏和新型储能等在内的未来能源全产业链产值在2035年将超过25万亿元。

电池新能源赛道长远发展潜力毋庸置疑,不管是终止项目及时止损,还是持续扩张逆势布局,均需要魄力和勇气。在电池新能源本轮的周期调整中,进与退,均难言成败。

暂无简介

陈雪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