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超百亿、历时1003天,小米汽车终于“驶出来”。
12月28日,小米汽车召开技术发布会,首款量产车SU 7也首次以实车亮相。在这场技术发布会上,小米汽车着重介绍了基于摩德纳平台架构下电动化、自动驾驶和智能座舱等三方面的技术。同时,这场以“跨越”为主题的发布会,也展示了小米作为科技公司,围绕着“人车家”的生态布局。
在多重自研技术的加持下,这款定位为“C级高性能生态科技轿车”,被小米创办人、董事长兼CEO雷军称为“媲美保时捷、媲美特斯拉”的“能承载大家所有向往的梦想之车”。雷军更是自信地称,“不怕友商截胡技术,首款产品必须成功。”
作为一款电动智能车,电动技术是其基础,小米发布了三项“硬核”技术,包括小米超级电机、CTB一体化电池技术以及9100吨一体化大压铸设备集群系统。
即将搭载在量产车上的小米超级电机V6、V6s,转速达到21000rpm,峰值扭矩达到500N.m,峰值功率为275kW,功率密度为6.78kW/kg,分别与联电和汇川联合开发。在2025年上车的V8S超级电机,转速达到27200rpm,最大马力达到578ps,峰值功率为425kW,峰值扭矩达到635N.m,最高效率为98.11%,功率密度为10.14kW/kg。同时,小米超级电机已经开始预研下一代技术,采用碳纤维激光缠绕工艺,转速达到35000rpm。
同时,作为目前最为流行的CTB一体化电池技术,小米也进行了自研。其CTB电池包体积效率达到77.8%,最高电量达到150kWh,CLTC续航为1200+km。小米同时首创了电芯倒置技术,快速向下释放热量以保证安全。在冬季续航方面,小米采用双能热泵,一热多用,直供乘员舱,三热源逐级加热技术,串联了电机产生的余热,运到成员仓,电池包最大加热功率18kw。值得一提的是,小米与宁德时代合作生产电芯,并自建了电池包工厂。
在一体化压铸方面,特斯拉作为这一技术的开创者,也成为众多车企的对标对象。小米发布的自主设计的9100 吨一体化大压铸设备集群系统,实现小米汽车后地板72个零件合一,焊点减少840个,减重17%,同时生产工时减少45%, 比特斯拉Model Y后地板的投影面积大17%。此外,小米自研小米泰坦合金材料,以与压铸工艺相匹配。
在自动驾驶方面,小米汽车在发布会上展示了三个重要的场景,包括领航、代客泊车和超窄机械库入位。小米自动驾驶创新了变焦BEV、超分辨率占用网络以及道路大模型等自动驾驶技术,同时在小米端到端感知决策大模型下,搭载两颗NVIDIA DRIVE Orin ,508 Tops算力芯片,以及1颗激光雷达(一体式)+11颗高清摄像头+3颗毫米波雷达+12颗超声波雷达。
“小米全栈自研智能驾驶技术,第一期总投资达到33亿元,目前已经追加到47亿元,其自动驾驶的目标是2024年进入行业第一阵营。”雷军给小米的自动驾驶设下了KPI,“明年年底开通100个城市NOA。”
作为科技公司,小米在智能座舱方面更为擅长。全车搭载5块屏幕,包括了16.1 英寸3K分辨率 16:10 中控生态屏、56 英寸超大抬头显示屏、7.1 英寸翻转式仪表屏以及后排座椅可以悬挂的平板。智能座舱搭载骁龙8295座舱芯片,保证了座舱系统的稳定性和流畅性。
同时,小米还将“看家本领”澎湃 OS上车,为用户提供了与手机平板一样的交互体验,这也是小米汽车智能座舱实现人车家全生态的基础。小米汽车可以实现手机车机跨端无缝连接,实现手机应用秒变车机应用。
“随着即将发布的小米汽车,小米的人车家全生态正式闭环,迎来了‘跨越’一刻。”雷军表示,“小米做汽车有很多天然的优势,因为今天智能电动汽车的本质就是汽车工业跟消费电子工业的整合,是一个大融合,所以进入汽车行业对小米来说有挑战,总体来说难度可控。”
在发布会下半场,小米也对首款量产车进行了“预发布”。按照此前计划,小米SU7预计2024年上半年正式量产。对于售价,尽管目前行业有猜测其在20万元上下,但雷军表示,定价方面,小米 SU7“确实有点贵”,但是“有理由的贵”,“不要再说9.9万元了,14.9万元也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