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价格会员

协鑫集团董事长朱共山:三大因素将影响硅料价格未来走势

【协鑫集团董事长朱共山:三大因素将影响硅料价格未来走势】 尽管硅料价格处于高位,但由于终端市场需求旺盛,硅料供应处于紧张状态,这使得上游硅料厂商加快了扩产步伐。8月25日,TCL科技与协鑫科技合作的1万吨电子级多晶硅暨10万吨颗粒硅项目开工仪式在内蒙古呼和浩特举行。

 尽管硅料价格处于高位,但由于终端市场需求旺盛,硅料供应处于紧张状态,这使得上游硅料厂商加快了扩产步伐。

8月25日,TCL科技与协鑫科技合作的1万吨电子级多晶硅暨10万吨颗粒硅项目开工仪式在内蒙古呼和浩特举行。

《科创板日报》记者现场获悉,该项目是协鑫与TCL合作的首个颗粒硅项目,这也是协鑫科技在内蒙古落地的第二个颗粒硅基地。截至目前,协鑫科技规划的60万吨颗粒硅总产能已全部进入生产或建设状态。

▍协鑫与TCL加深绑定

今年7月,TCL科技与协鑫科技纷纷发布公告称,在此前与协鑫集团有限公司及协鑫科技签署《合作框架协议书》的基础上,各方已签署合资协议。

根据协议,TCL科技旗下天津硅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天津硅石)与协鑫科技旗下江苏中能硅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下称:江苏中能),签署关于内蒙古鑫环硅能科技有限公司的合资协议(10万吨颗粒硅、硅基材料综合利用的生产及下游应用领域研发项目);天津硅石与江苏鑫华半导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署关于内蒙古鑫华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的增资协议(1万吨电子级多晶硅合作项目)。

《科创板日报》记者现场获悉,内蒙古鑫华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1万吨高纯电子级多晶硅产业集群项目建成达产后,将具备供应高纯电子级多晶硅10,000吨/年、电子级二氯二氢硅500吨/年、电子级三氯氢硅3,000吨/年和电子级四氯化硅3,000吨/年的制造能力。该项目预计2023年三季度投产,2024年三季度达产。

与此同时,《科创板日报》记者了解到,内蒙古鑫环硅能科技有限公司10万吨颗粒硅项目采用江苏中能自主创新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硅烷流化床法(FBR) 颗粒硅生产工艺,模块化复制年产10万吨颗粒硅产能和1万吨硅基综合利用材料。该项目预计于2023年8月投产,2024年3月达产。

在开工仪式现场,TCL集团董事长李东生表示,“TCL中环在上游与协鑫合作颗粒硅项目是降低综合能耗、协同发展的必然选择;在下游通过半导体多晶硅原料进一步延链强链,是强化供应稳定的必要路径。”

另据TCL中环总经理沈浩平介绍,“TCL中环在多晶硅原料上,坚定看好能耗低、工艺技术成熟的颗粒硅路线。针对不同类型的颗粒硅,TCL中环可实现100%使用颗粒硅生产光伏单晶。

此前,TCL与协鑫在多晶硅料、单晶拉棒环节已开展相关项目的投资合作与绑定。其中,2017年,TCL中环入股协鑫位于新疆的硅料项目;2021年2月,在协鑫科技推出颗粒硅产品后,双方便签订硅料长单,约定在2022年1月至2026年12月期间,TCL中环子公司将向协鑫科技采购包括颗粒硅在内的多晶硅料合计共35万吨。

截至目前,协鑫科技已在江苏徐州建成并投产6万吨颗粒硅产能;四川乐山10万吨颗粒硅项目已投产;内蒙古包头一期10万吨颗粒硅项目预计今年四季度正式投产。此次开工建设的10万吨颗粒硅项目,成为协鑫科技当前布局的第四大颗粒硅基地。

《科创板日报》记者此前获悉,根据规划,协鑫科技年内总硅料产能将达36万吨,其中26万吨为颗粒硅。

▍协鑫集团朱共山:三大因素将影响硅料价格未来走势

开工仪式后,协鑫集团董事长朱共山接受了《科创板日报》等媒体的采访。

当前,不少“新玩家”正扎堆进军光伏产业。对于目前光伏产业的竞争格局,朱共山告诉《科创板日报》记者:“光伏产业到目前已历经三个周期,我看到不少企业进进出出,有的半途而废,有的甚至倒闭。在光伏行业20多年里,很多(企业)是看着机会主义、跟风进来的。保持理性和冷静是对的,一家企业长期的口碑是通过几十年时间打拼出来。没有竞争的行业就没有进步,没有优胜劣汰就没有市场经济,一家优秀的企业从来不惧怕竞争。”

“市场竞争有其存在的意义,一定程度上来看,一体化布局的方向也是对的。但协鑫不做同质化(的事情),我们要做最擅长的事情。”在朱共山看来,协鑫的强项在于颗粒硅、直拉法单晶制造技术、钙钛矿技术。

在规模较大的颗粒硅产能规划下,对于新建项目的资金来源,朱共山表示,“除公司资本金外,同时也会调动产业引导基金、地方投资基金等。协鑫将不再以负债的方式发展,而是全部调整为以股权融资的方式去发展。”

朱共山告诉《科创板日报》记者:“协鑫的四家上市公司将更多地进行聚焦。”当前,协鑫科技(03800.HK)正筹备“回A”,谋求“A+H”两地上市。今年8月15日,协鑫科技发布公告称,主要股东朱氏家族信托已与该公司作出接洽,拟透过其附属公司及其他投资机构认购由本公司发行的可转债,建议本金为8-10亿美元(约合62-78亿港元),建议初始转股价格不低于4.2港元/股。

此次实控人高价增持,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是协鑫科技或为“回A”做准备,以保证“回A”后实控人的股权比例。朱共山向《科创板日报》记者透露,“协鑫科技(回A进程)非常之快,力争在明年上半年实现两地上市。”

据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数据,最新国内单晶复投料的最高价格已超31万元/吨,该价格较2021年初8.76万元/吨,涨幅已超253%,再次创下历史新高,这也是今年以来的第28次涨价。

对于硅料价格的走势,在朱共山看来,“硅料价格这么高,是不正常的,这对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没有贡献。对于企业而言,硅料价格处于合理(水平)最好。”

政策层面,近日,工信部办公厅、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发布关于促进光伏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发展的通知。其中提到,各地市场监管部门要加强监督管理,强化跨部门联合执法,严厉打击光伏行业领域哄抬价格、垄断、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等违法违规行为。

在朱共山看来,品质、性价比(价格成本)、碳税比例是未来影响硅料价格的三大因素。相比传统棒状硅,“颗粒硅更具有绝对优势”。据其介绍,颗粒硅的碳足迹远低于传统棒状硅,可为下游客户节省高幅碳税,这在已启动碳税征收的欧美市场表现得颇为明显。

就在8月24日,协鑫集团宣布与宁德时代开启全面战略合作。《科创板日报》记者获悉,其中,在重卡换电站通用性方面,双方将展开技术合作交流;在动力电池梯次利用方面,双方将根据重卡+储能应用场景,优化全生命周期电池成本,实现动力电池在储能领域的梯次利用;此外,双方还将积极探讨在动力电池回收领域创新合作。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采访中,朱共山多次提到协鑫的相关板块有在硅碳烷负极方面的技术布局。

▍颗粒硅市场前景几何?

当前,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颗粒硅、大尺寸、异质结三者在硅料、硅片、组件方面,或将有望引领新一代光伏技术的变革。

硅料方面,当前,主流的多晶硅生产技术主要有三氯氢硅西门子法和硅烷流化床法,产品形态分别为棒状硅和颗粒硅。

其中,为平衡生产效率和成本,已有部分公司提前布局低成本、低能耗的硅烷流化床法颗粒硅技术。据协鑫科技方面表示,FBR颗粒硅产品建设具有低投入、生产低成本、低碳排、低能耗等属性。

星图金融研究院研究员黄大智向《科创板日报》记者分析表示,“颗粒硅与传统西门子法生产的棒状硅、块状硅相比,有较为显著的生产成本优势。首先,颗粒硅生产的初期投入更小,生产耗电更是大幅度降低,在生产流程上也能更多的采用自动化连续生产,后处理的流程少,能够减少人力成本的投入;其次,西门子法下硅料投产周期一般为18-24个月,而颗粒硅生产流程短,投产周期更短;最后,由于颗粒硅本身的形状特性,在后续生产流程中,可以减少投料、破碎等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减少掺入杂质风险等。”

与此同时,黄大智也表示,“颗粒硅技术现在尚未完全普及,市场对颗粒硅品质抱有一定的怀疑,市场接受度还不高。目前颗粒硅产能仍然较小,相比于传统硅料产能,差距较大。”

中信证券研究认为,光伏产业从原先的要素价格竞争转入下半场,自动化与低碳化是中国企业在国际竞争中保持竞争力必由之路。在多晶硅环节,硅烷流化床法较西门子法具有显著优势,考虑到双碳目标和能源危机加速光伏需求扩张,预计具有工艺优势和减碳效应的颗粒硅有望享受市占率提升和市场扩大的双重利好。

根据CPIA预测,至2030年,颗粒硅市场占比有望提升至超过10%,将是棒状硅生产工艺的重要补充,但若产品纯度、下游应用无法得到根本改善,难以撼动传统棒状硅的市场地位;另据东吴证券研究显示,伴随协鑫科技、中环等厂商在颗粒硅技术上的大力投入和推广,颗粒硅技术进步及对应市场份额存在超预期的可能性。

有行业资深分析师向《科创板日报》记者分析表示,“过去棒状硅一直占据主流市场,颗粒硅囿于技术门槛高、攻坚难度大而导致产量有限,无法迅速大规模推广。”

需要注意的是,当前,仅有协鑫科技和REC(及其合资子公司天宏瑞科)少数企业掌握颗粒硅量产技术,但有诸多竞争对手正在进行研发,部分已进中试阶段。如若其他硅料厂商实现颗粒硅技术方面的突破,或将影响行业竞争格局。

 尽管硅料价格处于高位,但由于终端市场需求旺盛,硅料供应处于紧张状态,这使得上游硅料厂商加快了扩产步伐。

8月25日,TCL科技与协鑫科技合作的1万吨电子级多晶硅暨10万吨颗粒硅项目开工仪式在内蒙古呼和浩特举行。

《科创板日报》记者现场获悉,该项目是协鑫与TCL合作的首个颗粒硅项目,这也是协鑫科技在内蒙古落地的第二个颗粒硅基地。截至目前,协鑫科技规划的60万吨颗粒硅总产能已全部进入生产或建设状态。

▍协鑫与TCL加深绑定

今年7月,TCL科技与协鑫科技纷纷发布公告称,在此前与协鑫集团有限公司及协鑫科技签署《合作框架协议书》的基础上,各方已签署合资协议。

根据协议,TCL科技旗下天津硅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天津硅石)与协鑫科技旗下江苏中能硅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下称:江苏中能),签署关于内蒙古鑫环硅能科技有限公司的合资协议(10万吨颗粒硅、硅基材料综合利用的生产及下游应用领域研发项目);天津硅石与江苏鑫华半导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署关于内蒙古鑫华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的增资协议(1万吨电子级多晶硅合作项目)。

《科创板日报》记者现场获悉,内蒙古鑫华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1万吨高纯电子级多晶硅产业集群项目建成达产后,将具备供应高纯电子级多晶硅10,000吨/年、电子级二氯二氢硅500吨/年、电子级三氯氢硅3,000吨/年和电子级四氯化硅3,000吨/年的制造能力。该项目预计2023年三季度投产,2024年三季度达产。

与此同时,《科创板日报》记者了解到,内蒙古鑫环硅能科技有限公司10万吨颗粒硅项目采用江苏中能自主创新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硅烷流化床法(FBR) 颗粒硅生产工艺,模块化复制年产10万吨颗粒硅产能和1万吨硅基综合利用材料。该项目预计于2023年8月投产,2024年3月达产。

在开工仪式现场,TCL集团董事长李东生表示,“TCL中环在上游与协鑫合作颗粒硅项目是降低综合能耗、协同发展的必然选择;在下游通过半导体多晶硅原料进一步延链强链,是强化供应稳定的必要路径。”

另据TCL中环总经理沈浩平介绍,“TCL中环在多晶硅原料上,坚定看好能耗低、工艺技术成熟的颗粒硅路线。针对不同类型的颗粒硅,TCL中环可实现100%使用颗粒硅生产光伏单晶。

此前,TCL与协鑫在多晶硅料、单晶拉棒环节已开展相关项目的投资合作与绑定。其中,2017年,TCL中环入股协鑫位于新疆的硅料项目;2021年2月,在协鑫科技推出颗粒硅产品后,双方便签订硅料长单,约定在2022年1月至2026年12月期间,TCL中环子公司将向协鑫科技采购包括颗粒硅在内的多晶硅料合计共35万吨。

截至目前,协鑫科技已在江苏徐州建成并投产6万吨颗粒硅产能;四川乐山10万吨颗粒硅项目已投产;内蒙古包头一期10万吨颗粒硅项目预计今年四季度正式投产。此次开工建设的10万吨颗粒硅项目,成为协鑫科技当前布局的第四大颗粒硅基地。

《科创板日报》记者此前获悉,根据规划,协鑫科技年内总硅料产能将达36万吨,其中26万吨为颗粒硅。

▍协鑫集团朱共山:三大因素将影响硅料价格未来走势

开工仪式后,协鑫集团董事长朱共山接受了《科创板日报》等媒体的采访。

当前,不少“新玩家”正扎堆进军光伏产业。对于目前光伏产业的竞争格局,朱共山告诉《科创板日报》记者:“光伏产业到目前已历经三个周期,我看到不少企业进进出出,有的半途而废,有的甚至倒闭。在光伏行业20多年里,很多(企业)是看着机会主义、跟风进来的。保持理性和冷静是对的,一家企业长期的口碑是通过几十年时间打拼出来。没有竞争的行业就没有进步,没有优胜劣汰就没有市场经济,一家优秀的企业从来不惧怕竞争。”

“市场竞争有其存在的意义,一定程度上来看,一体化布局的方向也是对的。但协鑫不做同质化(的事情),我们要做最擅长的事情。”在朱共山看来,协鑫的强项在于颗粒硅、直拉法单晶制造技术、钙钛矿技术。

在规模较大的颗粒硅产能规划下,对于新建项目的资金来源,朱共山表示,“除公司资本金外,同时也会调动产业引导基金、地方投资基金等。协鑫将不再以负债的方式发展,而是全部调整为以股权融资的方式去发展。”

朱共山告诉《科创板日报》记者:“协鑫的四家上市公司将更多地进行聚焦。”当前,协鑫科技(03800.HK)正筹备“回A”,谋求“A+H”两地上市。今年8月15日,协鑫科技发布公告称,主要股东朱氏家族信托已与该公司作出接洽,拟透过其附属公司及其他投资机构认购由本公司发行的可转债,建议本金为8-10亿美元(约合62-78亿港元),建议初始转股价格不低于4.2港元/股。

此次实控人高价增持,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是协鑫科技或为“回A”做准备,以保证“回A”后实控人的股权比例。朱共山向《科创板日报》记者透露,“协鑫科技(回A进程)非常之快,力争在明年上半年实现两地上市。”

据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数据,最新国内单晶复投料的最高价格已超31万元/吨,该价格较2021年初8.76万元/吨,涨幅已超253%,再次创下历史新高,这也是今年以来的第28次涨价。

对于硅料价格的走势,在朱共山看来,“硅料价格这么高,是不正常的,这对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没有贡献。对于企业而言,硅料价格处于合理(水平)最好。”

政策层面,近日,工信部办公厅、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发布关于促进光伏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发展的通知。其中提到,各地市场监管部门要加强监督管理,强化跨部门联合执法,严厉打击光伏行业领域哄抬价格、垄断、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等违法违规行为。

在朱共山看来,品质、性价比(价格成本)、碳税比例是未来影响硅料价格的三大因素。相比传统棒状硅,“颗粒硅更具有绝对优势”。据其介绍,颗粒硅的碳足迹远低于传统棒状硅,可为下游客户节省高幅碳税,这在已启动碳税征收的欧美市场表现得颇为明显。

就在8月24日,协鑫集团宣布与宁德时代开启全面战略合作。《科创板日报》记者获悉,其中,在重卡换电站通用性方面,双方将展开技术合作交流;在动力电池梯次利用方面,双方将根据重卡+储能应用场景,优化全生命周期电池成本,实现动力电池在储能领域的梯次利用;此外,双方还将积极探讨在动力电池回收领域创新合作。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采访中,朱共山多次提到协鑫的相关板块有在硅碳烷负极方面的技术布局。

▍颗粒硅市场前景几何?

当前,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颗粒硅、大尺寸、异质结三者在硅料、硅片、组件方面,或将有望引领新一代光伏技术的变革。

硅料方面,当前,主流的多晶硅生产技术主要有三氯氢硅西门子法和硅烷流化床法,产品形态分别为棒状硅和颗粒硅。

其中,为平衡生产效率和成本,已有部分公司提前布局低成本、低能耗的硅烷流化床法颗粒硅技术。据协鑫科技方面表示,FBR颗粒硅产品建设具有低投入、生产低成本、低碳排、低能耗等属性。

星图金融研究院研究员黄大智向《科创板日报》记者分析表示,“颗粒硅与传统西门子法生产的棒状硅、块状硅相比,有较为显著的生产成本优势。首先,颗粒硅生产的初期投入更小,生产耗电更是大幅度降低,在生产流程上也能更多的采用自动化连续生产,后处理的流程少,能够减少人力成本的投入;其次,西门子法下硅料投产周期一般为18-24个月,而颗粒硅生产流程短,投产周期更短;最后,由于颗粒硅本身的形状特性,在后续生产流程中,可以减少投料、破碎等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减少掺入杂质风险等。”

与此同时,黄大智也表示,“颗粒硅技术现在尚未完全普及,市场对颗粒硅品质抱有一定的怀疑,市场接受度还不高。目前颗粒硅产能仍然较小,相比于传统硅料产能,差距较大。”

中信证券研究认为,光伏产业从原先的要素价格竞争转入下半场,自动化与低碳化是中国企业在国际竞争中保持竞争力必由之路。在多晶硅环节,硅烷流化床法较西门子法具有显著优势,考虑到双碳目标和能源危机加速光伏需求扩张,预计具有工艺优势和减碳效应的颗粒硅有望享受市占率提升和市场扩大的双重利好。

根据CPIA预测,至2030年,颗粒硅市场占比有望提升至超过10%,将是棒状硅生产工艺的重要补充,但若产品纯度、下游应用无法得到根本改善,难以撼动传统棒状硅的市场地位;另据东吴证券研究显示,伴随协鑫科技、中环等厂商在颗粒硅技术上的大力投入和推广,颗粒硅技术进步及对应市场份额存在超预期的可能性。

有行业资深分析师向《科创板日报》记者分析表示,“过去棒状硅一直占据主流市场,颗粒硅囿于技术门槛高、攻坚难度大而导致产量有限,无法迅速大规模推广。”

需要注意的是,当前,仅有协鑫科技和REC(及其合资子公司天宏瑞科)少数企业掌握颗粒硅量产技术,但有诸多竞争对手正在进行研发,部分已进中试阶段。如若其他硅料厂商实现颗粒硅技术方面的突破,或将影响行业竞争格局。

un_login—登录免费查看最新资讯—
扫码登录
手机快捷登录

SMM在线问答访问TA的主页

上海有色网资讯中心,在线回答您的提问!

SMM在线问答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