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电池应用分会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动力电池装机量约为62.18GWh,较2018年增长了9.30%。从动力电池单体封装结构来看,方型电池独霸大部“天下”, 实现装机52.55GWh;软包电池实现装机5.50GWh、圆柱电池实现装机4.13GWh,三者市场占比分别为84.51%、8.85%和6.64%。
数据来源:动力电池应用分会(装机量单位:MWh)
实际上,对比2018年和2019年数据可以看出,方型电池装机量增长了24.72%,但软包和圆柱电池装机量分别下降了28.17%和41.81%,两者均出现负增长。
数据来源:动力电池应用分会(装机量单位:MWh)
据电池中国网了解,2019年国内装机量排名前20家企业的市场份额就达到95.68%,但是前20家企业中,宁德时代、比亚迪、国轩高科、力神电池、亿纬锂能、中航锂电、时代上汽、欣旺达电子、鹏辉能源、塔菲尔、安驰新能源等11家电池企业产品均以方型为主;软包主要有孚能科技、卡耐新能源、多氟多、捷威动力和桑顿新能源等5家企业;圆柱主要有比克动力、银隆新能源和联动天翼,此外,国轩高科、力神电池圆柱装机量也比较高,但均低于方型电池装机量。
值得注意的是,仅宁德时代和比亚迪两家电池企业,就拿走了2019年国内动力电池68.32%的市场份额,而偏偏这两家企业基本都以方型电池为主。2019年宁德时代纷纷与国内外一线车企“绑定”,不仅提升了其市场份额,也带动了方型电池总体装机量。
在这种产品矩阵分布下,软包和圆柱想实现翻身确实有点难。
另外,2019年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退坡超过70%,致使新能源汽车产销均出现下降。对于当前产能有限“势单力薄”的软包、圆柱电池企业来说,冲击相对较大。
事实上,补贴政策调整对于软包电池装机量还有另一重影响。2019年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政策不再对160Wh/kg以上的车型给予倍数补贴。这一政策的调整,意在让企业不要过度追求高能量密度,而是要更加注重电池安全等综合性能。而此前,国内不少企业考虑布局软包电池,也是因为软包电池单体能量密度较高,在现有材料体系下,相对方型、圆柱,软包较易做到300Wh/kg。政策不再对能量密度“揠苗助长”,一些企业对于重新布局软包产能、整车企业更换软包电池的积极性有所减弱,也使得软包装机量受到较大影响。
那么下面来一起回顾下2019年生产方型、软包、圆柱动力电池的头部企业装机量情况:
数据来源:动力电池应用分会(装机量单位:MWh)
数据来源:动力电池应用分会(装机量单位:MWh)
值得一提的是,从国际动力电池市场来看,目前松下主要生产圆柱电池,LG化学、SKI、AESC主要为软包,三星SDI主要为方型,软包阵营相对强大一些。另外,国内软包势力也在崛起,众多软包电池项目已相继落地并开工建设。包括宁德时代,也逐渐加码软包电池产能。
2020年,在补贴冲击减弱,以及众多软包动力电池项目陆续建成投产的背景下,软包能否逆袭,还需要观察。
数据来源:动力电池应用分会(装机量单位:MWh)